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人教版高一下历史期末试题及解析

日期:2019-05-20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为了帮助考生们了解高中学习信息,中国学科吧(jsfw8.com)分享了高一下册历史期末试题,供您参考!

高一下册历史期末试题

本试卷共分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60分,卷II为非选择题4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I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B个体牛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分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

3.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下列说法与史实不符的是()

A《战国策》记载秦国“以牛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牛耕技术

B汉代,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C东汉时,二牛抬杠犁耕法完全被一牛挽犁所取代

D唐朝时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4.《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侯)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5.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

6.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井渠D灵渠

7.下列生产工具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西汉耧车模型B.高转筒车模型C.翻车模型D.水排模型

8.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9.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传统的不同B生产方式的不同

C生活习俗的不同D宗教信仰的不同

10.右图是哪一种手工业部门的生产工具()

A.青铜铸造业B.冶铁业

C.制瓷业D.丝织业

11.“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晚桑麻。”这首文诗反映了()

A丝绸之路的兴盛B陶瓷之路的兴盛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12.“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最能够说明明清时期的的江南手工业()

A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B地区、行业间存在社会分工

C织造技术领先全国其他地区D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3.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A.农具和酒器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D.兵器和农具

14.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15.乾隆时期,抚远大将军兆惠远征新疆平叛,得胜而归,乾隆帝赏赐了兆惠一对先帝时期的大型粉彩瓷瓶。若干年后,兆惠的后人发现,其祖先得到的瓷瓶在该类中“前无古人,后无来都”。这说明()

A该类瓷器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B该类瓷器在雍正时期达到顶峰

C该类瓷器在康熙年间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D“夺得千峰翠色来”是对该瓷器最恰当的评价

16.明清时期,有许多经商致富的群体,故有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的说法,这里所说的“新安”商和“山右”商指的是当时的:()

A.徽商、京商B.粤商、晋商C.徽商、晋商D.沪商、晋商

17.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B.唐代“市&rdquo

;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氏——“交子”

D.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粤商

18.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曰:“无泽为汉市长。”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司马迁的曾祖父从事的是()

A.商业管理B.军事管理

C.行政管理D.文化典籍管理

19.资料记载元月十五日,京城中几个主要佛寺竞相举办法会,吸引人群;大街上百姓提灯xxx,争奇斗艳,四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

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

20.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右图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我们可以推断:()

①刘家功夫针铺属于私营手工业作坊

济南刘家功夫针商标

②刘家功夫针铺品牌意识较强③该“印记”具有商标广告的作用

④宋代商品经济活跃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

22.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这反映出当时的杭州

A.开始成为商业都会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

C.城市区域功能明显D.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23.“二人山下说诗(丝)文,三炮打进四川城,十月十日来相会,三人牵牛一路行。”这首诗的谜底是“徽州朝奉”。“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虚伪的反映

24.马克圭的《世界文明史》曾述“至宋代,国家对商人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许多立法保护商人的合法经营和合法收入,商人的子弟品行才能出众的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B.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商人利益

C.国家彻底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D.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25.“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6.(xxxx•潍坊质检)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27.下图所反映的广州十三行是()

A.清政府的对外驻办机构B.清政府的外交机关

C.清政府的特许的对外贸易机构D.清政府从事纺织业经营的商业组织

28.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广州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

29.下图中的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ldq

uo;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等。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使传统建筑技术受阻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30.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卷II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本大题共4小题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材料二

材料三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

(1)前三则材料反映了哪些主要历史信息?(2分)

材料四: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紝。多治

麻丝葛绪,绸布掺,此其分事也。

——《墨子》

(2)据材四,概括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2分)

材料五: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

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论贵粟疏》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封建社会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扶植小农经济政策的原因。(4分)

材料六: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兵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4)依据材料四、五、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原因。(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方今其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

(1)据材料一中“三服官”和“东西织室”属于哪种手工业经营形式?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手工业生产经营形式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二杜甫曾写过一首关于瓷的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2)据材料二,指出大邑白瓷碗的特点有哪些?唐朝时期我国制瓷技术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分)

(3)明清时期,我国在制瓷技术上又有何突破?(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长安城布局的特点。(1分)

材料二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代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3分)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材料三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II

(3)材料三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1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2分)

34、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2分)

材料二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5CBCBC6-10BDCBD11-15ABBCB16-20CDABA21-25ACBCA26-30DCCCA

31.(1)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和牛耕出现且日益推广;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

(2)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

(3)赋税沉重,徭役频繁,水旱灾害、疾病严重,人情往来,高利贷盘剥。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4分)

(4)生产力的长期落后是根本原因;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重视小农经济发展;中国古代不断地改朝换代使得小农经济出现“生死轮回”。(2分)

32、(1

)官营手工业,特点:“工官管理”;产品供皇室、官府生活需要;资金雄厚,不计成本;规模大,分工细;征调最优秀工匠,技术水平高。

(2)特点:胎薄、质坚、音脆、釉白如雪。成就: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制瓷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

(3)突破:出现了彩瓷;发明了珐琅瓷;根据国外客户的需要烧制瓷器。(2点即可)

33、(1)布局合理,街道整齐,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1分)

(2)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3分)

主要原因: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丰富;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东京处于汴河附近,交通便利。(2分)

(3)新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

(4)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分)

34、

(1)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资料。(1分)资本主义萌芽。(1分)

(2)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1分);官局垄断,以低价强买(1分);官府对民间工匠严格管制(1分);严格限制出口(1分)。

(3)农民的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国内市场狭小;买田置地的观念,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规模;重农抑商政策使手工业很难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闭关锁国政策丧失了海外市场;行会制度对手工业、商业竞争的限制;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的价值观念,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答出4点即可)

参考答案

1-5CBCBC6-10BDCBD11-15ABBCB16-20CDABA21-25ACBCA26-30DCCCA

31.(1)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和牛耕出现且日益推广;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

(2)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

(3)赋税沉重,徭役频繁,水旱灾害、疾病严重,人情往来,高利贷盘剥。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4分)

(4)生产力的长期落后是根本原因;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重视小农经济发展;中国古代不断地改朝换代使得小农经济出现“生死轮回”。(2分)

32、(1)官营手工业,特点:“工官管理”;产品供皇室、官府生活需要;资金雄厚,不计成本;规模大,分工细;征调最优秀工匠,技术水平高。

(2)特点:胎薄、质坚、音脆、釉白如雪。成就: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制瓷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

(3)突破:出现了彩瓷;发明了珐琅瓷;根据国外客户的需要烧制瓷器。

33、(1)布局合理,街道整齐,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1分)

(2)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3分)

主要原因: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丰富;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东京处于汴河附近,交通便利。(2分)

(3)新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

(4)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分)

34、

(1)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资料。(1分)资本主义萌芽。(1分)

(2)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1分);官局垄断,以低价强买(1分);官府对民间工匠严格管制(1分);严格限制出口(1分)。

(3)农民的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国内市场狭小;买田置地的观念,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规模;重农抑商政策使手工业很难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闭关锁国政策丧失了海外市场;行会制度对手工业、商业竞争的限制;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的价值观念,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答出4点即可)

高一下册历史期末试题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以上《人教版高一下历史期末试题及解析》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人教版高一下历史期末试题及解析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人教版高一下历史期末试题及解析》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