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绽放
【案例】
聆听故事,预测情节。
师:精彩的故事就要上演了,请听。(放课文录音)
师:(放完第一段暂停)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小朋友,你会怎么说?
生:水不会漫出来,因为金鱼很轻,它是浮在水面上的。
生:金鱼把水喝进肚子里了,水就不会漫出来了。
生:金鱼放进水里时它会跳,水肯定会泼出来。
师:故事中的小朋友怎么想的、伊琳娜怎么做的呢?继续听。
师:(放完第六段暂停)想像一下,朗志万听到伊琳娜生气的质问会有什么反应?
生:他可能会非常生气,因为他毕竟是个科学家。
生:他会笑起来,因为他知道伊琳娜动手做实验了。
生:他会不高兴的,因为他不喜欢伊琳娜用“哄骗”这个词来说他。
师:师:课文中到底是怎样写的呢?想知道吗?快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有句话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才会有进步。孩子接受填鸭式教育较多,他们更喜欢接受而不是主动思考、探究,思维不够活跃。这位老师的课堂不放过任何锻炼学生的机会,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生边听课文,师边提问题,引导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敢说了,说得多了自然就会对自己产生信心,就会爱思考,爱学习。老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