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全区妇幼健康工作成效显著,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 在部门和妇幼保健专业机构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年度总体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要求,强化政策经费保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统筹推进妇幼保健工作疫情防控、妇幼安全、民生等问题。 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母婴安全保障方面: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53‰,婴儿死亡率为2.28‰,新生儿死亡率为1.01‰;

全省民生方面:孕妇免费产前筛查完成全省目标任务的103.51%、市目标任务的177.7%; 城乡低保年龄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完成省目标任务105.38%,完成市目标任务115.5%;

出生缺陷防治方面:辖区助产机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每万活产儿197.21例,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辖区100%,机构99.72%),初筛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辖区和机构均为100)。 %),婚前医学检查率为93.4%,孕妇叶酸服用率为99.42%,叶酸服用达标率为93.70%;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为106.17%;

母婴基础健康方面: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76%,早孕登记率94.39%,产后访视率97.14%; 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1.01%,0-6岁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率为83.9%。 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5.81%,新生儿就诊率98.94%;

妇女儿童重大公共卫生方面:孕妇艾梅B早中期检出率99.93%,HIV感染孕妇用药率80%,HIV感染者所生子女用药率孕妇用药率100%,感染梅毒孕妇及其子女用药率100%,感染孕妇及其子女随访率100%;

卫生妇幼<a href=http://www.16fw.com/zjf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总结</a>工作<a href=http://www.16fw.com/bgf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报告</a>_卫生妇幼总结工作怎么写_妇幼卫生工作总结

在剖宫产率控制方面:辖区医疗机构剖宫产率为49.89%,首次剖宫产率为29.53%。

2、主要方法

(一)政府主导,制度建设稳中求进

区政府高度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妇幼卫生工作总结,将妇幼体系建设、出生缺陷防治、妇幼民生实事等纳入“卫生健康”建设重点推进项目。幸福”。 一是强化协作机制。 区级相关部门、街道加强协作,在妇幼保健服务民生工程的组织协调、宣传引导、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和实施等方面形成了强有力、高效的协作机制,不断巩固优质妇幼保健服务示范工程创建。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 围绕提高全区妇幼保健服务保障水平,全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一般公共预算由2019年的1054.52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102.01万元(增长4.5%)。 %)。 孕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围绝经期妇女摘环等项目经费纳入经常性财政预算; 三是推进制度建设。 新建规范化标准化的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区公共卫生大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前正在完善室内外装修和设施设备采购。 预计2021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四是加强内涵建设。 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区政府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长沙市第一医院建立的院地协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与市妇幼保健院组建的妇幼保健服务联合体医院和“党建携手,医疗相连”“以心为中心”活动,大力开展人员培训、双向转诊、查房、妇幼专科重点支持等工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二)坚守底线,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卫生妇幼总结工作报告_卫生妇幼总结工作怎么写_妇幼卫生工作总结

全区统一思想,把控制5岁以下孕产妇和儿童死亡作为判断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指标。 落实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双手抓”。 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坚持疫情防控和母婴安全“双管齐下”。 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社区防控。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幼战线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市政府制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本市妇产妇产后保健和医疗救治》执行卫生健康委员会。 《管理工作提示》要求全面开展孕妇儿童疫情防控工作,加强辖区孕妇儿童动态安全管理,对孕妇儿童信息进行摸底排查登记对有疫区接触史的,落实对孕妇居家或集中隔离的健康监测、核酸检测、随访等重点环节。 疫情期间,实行孕妇定点接待、转诊程序,并提供预约指导。 获得该地区孕妇和儿童确诊和疑似病例数。 0 个结果; 二是明确责任目标。 我区已将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控制纳入区卫生工作重点考核指标,以及产科质量和爱婴医院考核重点指标。 辖区5家助产机构严格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五项核心制度,强化安全底线,层层压实责任。 在婴幼儿安全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报告中,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长沙市第一医院被评为“全国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 三是突出关键环节。

严格按照《开福区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对孕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实施高风险项目管理,对有异常情况的孕妇及时终止妊娠。不适合继续妊娠妇幼卫生工作总结,确保孕妇安全。 。 全年新增孕妇6519人,新增产妇6601人,新增高危孕妇3862人。 该项目共管理了37名红色孕妇、51名紫色孕妇和601名橙色孕妇。 四是完善管理网络。 完善危重孕妇三级红色预警和转诊网络,开通危重孕妇急救、会诊、转诊绿色通道。 多例危重孕妇得到充分诊断和治疗,妊娠结局良好,有效避免了孕产妇死亡; 规范危重新生儿抢救和转诊,实行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周报”制度; 五是规范评审。 全年共完成区级危重孕产妇复查4例、新生儿死亡复查13例。 每次评审均邀请辖区内省部级医疗机构的专家参加,对危重孕妇病例和妊娠风险排名靠前的高危因素进行指导。 、新生儿死亡原因等,及时发现医疗处理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发挥审查效能,促进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六是加强能力培养。 今年,高危孕产妇管理培训班、妇幼公共卫生项目培训班、新生儿复苏项目培训班相继举办。 辖区助产机构定期组织产儿科等相关医务人员开展多学科急救演练。 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卫生管理和医疗救治能力显着提高。

(三)压实责任,扎实促进妇幼健康和民生

2020年,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继续将孕妇免费产前筛查和城乡低保妇女免费“两癌”检查项目纳入省重点和市政民生工程; 市政府将开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各类遗传代谢病筛查、耳聋基因筛查、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女性遗传性肿瘤综合防治项目等纳入长沙市健康民生工程。 我区把关系全省民生的实事工程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全力推进。 召开专题项目推进会3次,举办专题项目培训班2期。 培训覆盖辖区所有街道和所有项目参与机构。 开展省市民生工程专项督查并下发通知,及时指出存在问题,明确下一阶段改进措施和工作要求。 全年该区为5331名孕妇提供免费产前筛查服务,筛查高危孕妇1442名,干预诊断1427名,干预诊断率98.96%; 为7086名35-64岁妇女(其中城乡低保妇女2213名)提供“两癌”免费检查服务。 宫颈癌早期诊断率为98.28%,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为100%。 检出宫颈CIN 1级77例,CIN 2~3级55例。 、原位腺癌1例、宫颈微小浸润癌1例、浸润性宫颈癌1例、乳腺发育不良2例、导管原位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癌; 5698名孕妇(其中551人接受了NIPT_plus检测)接受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筛查了69名高危人群。 经后续产前诊断,确诊26人(其中21三体6例,18三体4例,其他16号染色体异常病例); 为5958名新生儿提供免费新生儿各种遗传代谢病检测服务,初筛阳性282例,诊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例,诊断G6PD(蚕豆病)11例。 2.其他遗传性代谢病; 为5969名新生儿提供免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服务,发现药物性耳聋儿童26名,先天性或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128名,获得性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18名,晚发性耳聋儿童105名耳聋; 为71个家庭(112人)免费提供妇女遗传性肿瘤综合防治服务。

(四)预防为主,精准防控出生缺陷

妇幼卫生工作总结_卫生妇幼总结工作怎么写_卫生妇幼总结工作报告

严格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全生命周期、出生全过程服务,实现出生缺陷一级、二级、三级预防有机衔接,构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长效机制。控制出生缺陷。 一是防控资金有保障。 建立了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2020年,我区按照“全力以赴”的原则,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免费产前筛查、无创产前保健等工作。 区级基因检测、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防治配套资金纳入经常性财政预算。 二是工作制度更加完善。 辖区内各街道公共服务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助产机构、产科筛查(产前门诊)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统筹组织、宣传指导、专家支持等方面发挥各自作用、出生缺陷防治精准服务。 功能。 三是实现服务优化。 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为服务对象提供婚前体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查询等在线服务,优化服务效率; 各服务机构优化了产前筛查、无创及新增筛查的院内服务流程,增加了项目人员的增加,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服务效率显着提升。 全年全区共有4412人完成婚前医学检查,确诊疾病424人; 2548人完成孕前健康检查,确定危险人群259人; 4328人完成地贫初筛(含湖南省出生缺陷协同防治技术)。 重大专项——全省育龄人群(804人)地贫流行病学调查,对127名初检阳性人员、53名确诊地贫患者进行免费基因检测; 该地区各机构共向7,879人分发了23,752瓶叶酸。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疾病筛查、耳聋基因检测等项目都可以在民生中看到实际完成情况)。

(五)夯实基础,落实妇女儿童平等服务

一是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工程。 全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服务优先,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第三版)》要求,为妇女儿童提供综合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区级每季度对0—6岁儿童开展妇幼保健服务。 管理电子档案抽查和现场质量控制,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性和真实性。 二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工程。 该区进一步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管理。全年共发现艾滋病孕妇感染者14例,孕妇梅毒感染者48例,报告乙型肝炎阳性孕妇1136例,全部实施综合干预措施。 三是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全年共开展免费计划生育结扎15例、流产引产108例、放置宫内节育器62例、宫内节育器取出364例(其中围绝经期免费宫内节育器取出例305例); 大力推进爱心助孕专项活动,将符合条件的孕妇夫妇纳入爱心助孕免费或优惠服务范围。 全年共出具介绍信118份,人工授精3人,体外受精103人。 四是落实儿童健康服务。 狠抓0—6岁儿童的眼保健和视力检查。 全年共为48963名0-6岁儿童提供眼保健和视力筛查,筛查异常儿童2543名; 进一步加强托育机构保健管理,落实托育机构保健管理。 消毒、健康管理和疫情防控。

(六)建立规章制度,规范服务监督管理

一是严格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准入,严格依法执业、持证上岗; 二是严格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严格注销证明管理。 2020年,辖区助产机构活产19877例,当年出具出生证明19491份。 出生当年证领证率98.05%,吊销证20件,失效率0.1%; 三是加强妇幼保健服务质量控制和取消。 评价。 今年以来,共对全区5家助产机构开展妇幼健康信息质量控制4次、出生医学证明专项监管4次。 9月底,我们组织开展了爱婴医院、产科质量、妇幼生活实践、艾美预防、包括母婴传播在内的母婴传播综合质量控制和评估等一系列检查。传播; 对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季度组织妇幼健康综合质量监控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整改,推动工作不断改进。

妇幼卫生工作总结_卫生妇幼总结工作怎么写_卫生妇幼总结工作报告

三、主要困难及有关意见建议

去年基本公共卫生3.0体系存在的问题就有反馈,今年依然存在。 例如:强制数据迁入迁出导致数据混乱、文件莫名自动删除; 系统自动生成报告统计口径不符合基本公共卫生标准要求的; 营养性疾病评价标准不准确; 孕妇、儿童档案查询功能不规范。 如果不开启等,就无法体现3.0系统的优势和大数据的优势,也不利于基层的日常工作。 我们要求各省市尽快完善基本公共卫生3.0系统功能。

四、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 今年也是《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发布之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将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查找不足、弥补不足,确保高质量完成2021年各项妇幼保健工作。

(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母婴安全。 要定期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完善不同疫情防控压力下的应对预案,查找薄弱环节,堵塞防控漏洞; 严格落实妇幼安全五项核心制度,狠抓落实,力争实现2021年全区孕妇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为零、可避免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较2020年下降。

卫生妇幼总结工作怎么写_卫生妇幼总结工作报告_妇幼卫生工作总结

(二)千方百计为全省民生办实事。 及早谋划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宣传、规范服务流程、加强监督考核,以及孕妇免费产前筛查、农村妇女免费“两癌”检查等省级公益性实事项目。城市低保年龄。 严格资金管理,确保每个项目优质高效完成。

(三)实施出生缺陷预防和妇幼公共卫生工程。 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婚前医学检查、补充叶酸、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等出生缺陷防治项目; 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和6岁儿童0-健康管理,重点落实早孕登记率、产后访视率、新生儿访视率等关键指标; 按照2020年版国家标准要求,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等妇女儿童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健康工程,促进孕产妇平等享有和儿童公共卫生服务。

(四)加强服务监管。 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医学出生证明等日常监管,规范技术审批,加强定期核查和抽查检查,建立行业监管长效机制。

(五)加强系统能力建设。 一是注重制度建设。 推动区、街道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确保业务技术楼、办公楼布局科学、合理、规范,能够适应和满足今后工作需要。 区公共卫生大楼(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预计将在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和专件装修以及相关设施设备采购建设并投入使用。 2021 年上半年; 二是注重内涵建设。 充分利用开福区人民政府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长沙市第一医院建立的院地协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开展人员培训、双向转诊、巡视、产妇重点支持等工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三是注重业务培训和质量控制。 加强全区妇幼保健技术、妇幼民生实践、出生缺陷防治、公共卫生服务等专业培训和指导,按要求开展妇幼健康质量控制和评估,不断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儿童保健服务能力。

开福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

2021 年 1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