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生版) 本文关键词:中国,政治制度,古代,学生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生版) 本文简介:2014届高三考前强化训练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朝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2.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生版) 本文内容:
2014届高三考前强化训练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朝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2.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3.“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清初规定“都察院”行使(
)
A.行政权
B.监察权
C.司法权
D.举荐权
4.《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5.(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沦》)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西周的创制”指包括实行分封制等制度创建
B.“贵族色彩”是因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C.“共主”是指周王室已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
6.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7.如图,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右表。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C.“君权神授”的思想
D.中央集权的加强
8.“故太平君子,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该材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
①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②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
③许多人以此作为跻身官场的途径
④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元史》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曹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不能说明元朝
A.中央掌管行省官员的任职与调动
B.中央在各省设置丞相以制约官员
C.行省官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D.最初由中央官员代执各省事务
10.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11.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主要反映(
)
①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②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③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④军机处的设置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明显促进了当时社会公平的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生的时间可能是(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
14.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晋国是姬姓封国
B.秦国国君是王室贵族
C.齐鲁两国可以通婚
D.秦鲁两国可以通婚
15.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非洲的劳动力、中国的丝绸茶叶以欧洲为中转站形成“大三角贸易”,中国成为当时经济贸易中心区域之一,也是货币财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一切优势均未能荡涤旧的基础实现社会转折,其中最为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A.
“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闭关锁国”政策压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专制集权制度对旧经济秩序强大的维护功能
D.
牢固的自然经济结构阻碍了传统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16.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这项事务的会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
17.(2013届北京市门头沟育园中学高三阶段考试)汉武帝的“推恩令”在解决了诸侯王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因为
A.取消了郡国并行制度
B.废除嫡长子继承制度
C.彻底铲除了异姓王侯
D.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
18.“①新皇帝将本国取得成功的法家学说运用到全中国。
②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
③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④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集中经济化。”下列措施属于“新皇帝”所为的是
A.开驰道控制全国
B.置太学设五经博士
C.轻赋税行均田制
D.废丞相设内阁
19.下面各项与“土”相关的解读中,不准确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实为一种名义上的土地国有制度
B.“六合之内,皇帝之土”是指皇帝对全国拥有至高的主权
C.“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即废除郡县制
D.“王在,礼治在,军令行,是王道乐土”意在维护封建正统
20.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21.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
A.宦官专权
B.内阁的作用
C.六部掌握实权
D.军机处的设置
22.《全球通史》中写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个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初步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废除封建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
23.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贵族政治时代,贵族们有掌握权力的习惯,如隋之文帝等一代英主的出现后,虽然在制度上否决了贵族的权力,实际上在从政中,仍有那种形式的残迹,政治成为与贵族的协议体。”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唐朝设立三省
B.宋朝设参知政事
C.明朝设置内阁
D.清朝设置军机处
24.《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干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
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5.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
(
)
A.君主封地
B.帝王赐姓
C.居住村落
D.生活部族
26.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2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28.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
A.郡县制得以恢复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
29.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30.湖南里耶出土的大量竹简是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08年的官署档案。竹简上提到洞庭郡等地名和守丞、令守等职官,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A.分封制已推广到江南地区
B.楷书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
C.货币、度量衡得到统一
D.郡县制已经推行
31.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主要选官制度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恩荫制
32.唐太宗曰:“择天下贤才,置之百官,使思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此言说明唐太宗(
)
A.采用无为而治的思想
B.完善并发挥中央机构的作用
C.善于用人,知人善任
D.严刑峻法以使人人自危
33.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34.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35.“唐玄宗时,戍卫京师的士兵,往往被驱作权贵们的奴仆;戍边的士兵白天做苦工,夜晚入地牢。能够活着回乡的‘十无二三’。”此材料说明(
)
A.募兵制的兴起
B.府兵制逐渐崩溃
C.府兵制以均田制为基础
D.募兵制与府兵制有着显著的不同
36.西汉察举制和隋唐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其主要原因是(
)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到一些德能兼备之士
B.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
C.以儒家思想作为挑选人才的唯一标准
D.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37.“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
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参与国事决策
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8.2012年山东率先废除了实行几十年的对高考考生的户籍限制,“这体现了教育公平、招考公平”成为媒体评论一致赞同的立场。我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较好体现这一点的是
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中正制度
D.科举制度
39.2012年6月份以来,各媒体关注率较高的词汇是“人民监督员”、“人民听证全”、“公务员道德立法”、王立军在美领事馆“滞留门”、薄熙来职务调整等,这都与反腐倡廉、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有关。我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包括(
)
A.秦代的御史制度
B.汉代的刺史制度
C.宋代提点刑狱司的设置
D.明代军机处的设置
40.光明网《分权VS集权》一文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说某制度是中央集权,形成的是由皇帝垂直型自上而下的大一统政治格局,而另一制度则是分权,中央犹在,但地方自治,政治权力不是一根线,而是多根线。材料涉及的制度应该是(
)
A.分封制度VS世袭制
B.宗法制VS科举制
C.郡县制VS分封制
D.君主专制VS中央集权
答案
1-5
ACBCC
6-10
CDABC
11-15
ACDBC
16-20
CDACB
21-25
BBADA
26-30
ADBAD
31-35
BBACB
36-40
BCDDC
5
过程重于结果
态度决定高度
篇2:七年级上学期思品知识点总结学生版
七年级上学期思品知识点总结学生版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上学期,七年级,思品,学生
七年级上学期思品知识点总结学生版 本文简介: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1、班级如果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一个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为此我们要有。P7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P83、初中生活的新特点:,学习内容和难度加大,老师讲课速度加快。P114、做学习的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三个学习策略和方法是:P125、初中学习是的
七年级上学期思品知识点总结学生版 本文内容:
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1、班级如果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一个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为此我们要有
。P7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
。P8
3、初中生活的新特点:
,学习内容和难度加大,老师讲课速度加快。P11
4、
做学习的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三个学习策略和方法是:
P12
5、
初中学习是
的基础。P21
6、
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P25
7、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句话说明了
P27
8、
人的生命独特性表现在: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最具智慧。
人与人相比,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P28
9、
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为他人带来快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P30
10、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
。P32
11、
青春期一般指
,它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关键期。P35
1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P35
13、青春期向前发展的动力是:
。P37
14、同学之间交流的基本原则是
。P39
15、真正的个性是
,真正的独立是
P40
16、青春和年迈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
。P42
17、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
之中。P42
18、青春有苦恼,但更多的是
P43
1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说明了:
P46
20、一个人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P47
21、认识自我的途径有三种: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通过他人认识自己(某个人评价),通过集体了解自己。(班级评价一个同学)P49
22、
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P52
23、发掘自己潜能的三种方法:
(给予自己积极地暗示如我会越来越好的)
(在心中想象一个更好的自我)
,参与实践法。P52-53
24、如何确立自己的成长目标?P56
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潜能,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角色期待,从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出发,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
25、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重在
。P57
26、情绪分为四大类:
。P61
27、每个人遭遇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
中,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P61
28、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话说明了:情绪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情绪具有
作用。P63
29、情绪与人的
紧密相连,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会有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P65
30、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有:
(听音乐,看电影,郊外散步),
(大哭一场,向他人倾诉,做剧烈运动,放声歌唱,大喊大叫),
(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学会升华)P66-67——
如果是问答题,一定要翻书找答案,先写方法,再讲具体方案。
31、人的情绪具有
,所以要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P68
32、情趣与兴趣的关系:情趣是以
为基础,
通过兴趣表现出来,兴趣可以升华为情趣。P71
33、情趣分为两类:
情趣和
情趣。P73
34、高雅生活情趣的来源:
P75
35、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是
P76
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是
。P78
36、战胜诱惑需要具备的条件:
。P89
37、战胜诱惑的方法:避开诱因法,
,请人监督法,
,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P89
38、身边的侵害有:意外事故的伤害,家庭的侵害,学校的侵害,社会的侵害。P91
39、
是避免侵害的前提。P94
40、女生保护自我的防护衣是: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的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P94
思考题:
1、(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为救两名小学生而身亡)人梯精神给我们的启示:P31
答: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2、怎样来延伸生命的价值?p32
1)
答: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
许许多多的人虽然生命已经结束,可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却让后人受益无穷,他们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延伸。
3)
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4)
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3、如何面对身边的诱惑?
1)
在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对我们是一种诱惑;他人获得成功与荣誉,赢得鲜花与掌声,对我们是一种诱惑。对这样的诱惑,我们应该通过正当的途径和刻苦的努力去追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2)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不良诱惑。对不良诱惑,我们应当学会拒绝,果断地对它们说“不”。
4、如何对待邪教的诱惑?
1)
邪教“法轮功”不仅导致很多人死亡,而且制造了许多惨绝人寰的自焚事件。大量事实说明,邪教“法轮功”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毒瘤。
2)
我们应该拒绝练习“法轮功”,绝不参与法轮功的任何活动,并且告诫他人法轮功的危害。
3)
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答题技巧:
用学科语言答题,千万不能用自己的话,除非题目明确用自己的话说。
不可用口头语言,要用书面语言答题。
按照分值答题,分值高,不能写得太短。
务必写到关键点,记住,老师是踩点给分。
篇3: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详细总结(学生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详细总结(学生版) 本文关键词:知识点,上册,九年级,化学,学生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详细总结(学生版) 本文简介:韦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的学科。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生成。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详细总结(学生版) 本文内容:
韦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
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
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的燃烧既是
又是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式:
)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
不同点: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漏斗
滴管
集气瓶
水槽
铁架台
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
。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
(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
)
(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
)、内焰、焰心(温度最
)
对物质加热用
(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
,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
,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
,先
再
,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
。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
,试管口
,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组成: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
气体及杂质(0.03%)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药品:红磷
(2)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③点燃红磷
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
(3)实验关键:红磷必须
;装置必须
;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
物质的分类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按物质种类)
单质
化合物
(按元素种类)
3、
氧气
(1)
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MnO2)
B实验原理:
表达式:过氧化氢(H2O2)
MnO2
水(H2O)
+
氧气(O2)
化学方程式:
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
,起
作用
C、装置:
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
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D、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
2、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
A、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B、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表达式:氯酸钾(KClO3)MnO2
△
氯化钾(KCl)
+
氧气(O2)
方程式:
注意: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②
加热高锰酸钾:
表达式: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
二氧化锰(MnO2)+
氧气(O2)
方程式:
C、装置:加热固体制气体(加热氯酸钾的为一类)
D、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
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④固定装置
: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⑥收集气体:
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
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⑧再停止加热
E、易错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F、收集方法:
①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
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
G、检验、验满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字母表示:A+B→AB
分解反应:特点:“一变多”
字母表示:AB→A+B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4、
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两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
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的颗粒物和臭氧等。
6、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
,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
)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
火焰,在氧气中
的火焰,生成
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
)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发出
的火焰,放出热量,冒
,生成
。(用于发令枪)(化学方程式:
)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
,生成
。(用于照明弹等)
(化学方程式:
)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
,放出热量,生成
,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化学方程式:
)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
的火焰。(化学方程式:
)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
的火焰。(化学方程式:
)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
火焰。(化学方程式:
)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1、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
水电解实验:化学反应:
体积比
质量比: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
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过滤、吸附、蒸馏(均为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滤液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一边;
漏斗下端紧靠接滤液烧杯。
滤纸与漏斗内壁间有气泡:影响过滤速度。
过滤两次不干净原因: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接滤液烧杯不干净。
玻璃棒作用:
(3)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蒸馏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3、氢气
H2
(1)、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H2)
+
氧气(O2)点燃
水(H2O)
化学方程式:2H2
+
O2
2H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化铜
铜
+
水
化学方程式:H2
+
CuO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氢能源
三大优点:产物无污染、放热量高、以水制取氢气来源广
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的成本太高,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Zn+H2SO4==ZnSO4+H2↑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气法:排水法:
(4)
、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
A、水污染物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5、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同点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第四单元
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识点
1、
原子的构成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相对原子质量
①、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②、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3、没有单位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因素: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3)、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的:氧、硅、铝、铁、钙
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氢。(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5)、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有时表示一种物质:(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
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例如: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He:表示氦元素;氦气;一个氦原子
C:表示碳元素;碳;一个碳原子
Al:表示铝元素;铝;一个铝原子
★当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符号前是几就表示几个原子
例如:3H:3个氢原子
4C:4个碳原子
nFe:
n个铁原子
2Ar:2个氩原子
(3)原子和元素的比较
原子
元素
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特征
表示具体的粒子,也表示种类。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只具有宏观含义
(4)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
三、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元素周期表,一要认识它的结构,二要能从元素周期表获取相应元素的信息,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质子
3离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右图)。
右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2、电子电子层的规律:
(1)、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
3、元素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
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电子(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二、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符号的意义见右图所示(数字“2”的意义)。
2.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原子
离子
定义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性
不带电
带电荷
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联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合价
掌握元素的化合价,请注意以下几点:
(1)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掌握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如:
+1价
K+、Na+、H+、Ag+、NH4+
+2价
Ca2+、Ba2+、Mg2+、Zn2+、Cu2+、
Hg2+、亚Fe2+
+3价
Fe3+,Al3+
-1价
Cl-、OH-、NO3-
-2价
O2-、S2-、CO3
2-、SO4
2-、
-3价
PO43-
(2)使用化合价的规则是: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二、化学式的意义和书写
1.化学式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③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及该分子的构成。
2.化学式的书写
三、关于化学式的计算
利用化学式可进行下列各种计算:
①相对分子质量;
②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③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为
四、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正价在左,负价在右
1、交叉法:在元素上方标上化合价,先化简再交叉,如P为+5价,氧为-2价,交叉后为P2O5
2、最小公倍数法,选求出几种元素化合价的最小公倍数,再根据最小公倍数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五、根据化学式求元素化合价。
先将要求的化合价设为X,再根据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列出方程。求得的X的值就是化合价。如求CO2中C的化合价,X*1+(-2)*2=0
求得X的值为4,则C的化合价为+4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易中毒)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它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过氧化氢制氧气(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骤
一检、二装、三注入、四收集
6、正确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错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7、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
9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其物理性质。
温室肥料
4、危害及防治措施
温室效应——原因:过多的CO2、O3、CH4、氟氯代烷等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五、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2)还原性: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记住要领: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尾部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3)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
、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
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②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科学家的贡献
道尔顿
阿伏加德罗:物质由原子分子构成,分子破裂和原子重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的成分;研究氧化汞分解合成反应中各质量的关系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做出卓越贡献
离子:硫酸根离子SO42-
碳酸根
CO32-
氢氧根
OH
-
硝酸根
NO3-
铵根
NH4+
物质的化学符号:
单质:氧气
O2
氢气
H2
氯气
Cl2
氮气
N2
臭氧
O3
硫磺
S
木炭
C
铁
Fe
氧化物: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氮
NO2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
氧化镁
MgO
四氧化三铁
Fe3O4
二氧化锰
MnO2
过氧化氢
H2O2
五氧化二磷
P2O5
氧化铜
CuO
三氧化二铝
Al2O3
化合物:氯酸钾
KclO3
氯化钾
KCl
锰酸钾
K2MnO4
硫酸锌
ZnSO4
硫酸
H2SO4
硫酸镁
MgSO4
氢氧化钙
Ca(OH)2
硫酸铜CuSO4
碳酸钙
CaCO3
碳酸
H2CO3
盐酸
HCl
高锰酸钾
KMnO4
酒精C2H5OH
甲烷CH4
氯化钙
CaCl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