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本文关键词:科学实验,青岛,上册,报告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本文简介: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实验器材:四片馒头片、塑料袋、放大镜、滴管、镊子实验步骤:1、检验实验用品是否齐全。2、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3、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4、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5、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在冰箱里。6、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本文内容:
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
实验器材:四片馒头片、塑料袋、放大镜、滴管、镊子
实验步骤:1、检验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3、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4、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5、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在冰箱里。
6、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7、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3、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新的物质——烟。
实验名称:探究水泥的变化
实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水泥、铁架台、坩埚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变化。
3、将水泥块放入坩埚。
4、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
实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食盐、铁架台、坩埚
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入水中。
3、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想象。
4、把食盐水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
5、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6、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实验名称:铁生锈的条件(一)
实验材料:铁钉、砂纸、玻璃棒、碱、盐、油、醋
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3、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3、半
瓶水,4、盐水,5、碱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水中,轻微生锈;一半水,一半空气,严重生锈;空气中,轻微生锈;
醋、碱、盐、水中,严重生锈;
油中无锈。
实验结论:铁在空气和水同时存在、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
实验名称:铁生锈的条件(二)
实验材料:三枚相同的铁钉、三个相同的试管、三个试管塞、干燥剂一小袋、水适量。
实验步骤:1、检验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把三枚铁钉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
3、一个试管放少量水,浸没铁钉的一部分;另一个试管放满水,将铁钉完全浸没;一个试管放干燥剂。
4、最后分别用试管塞把三个试管塞紧。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放置几天后取出三枚铁钉观察,发现第一个试管中的铁钉在紧密接触水面的地方有铁锈,而其他两个铁钉无铁锈。
实验结论:潮湿的空气是铁生锈的重要条件。
实验名称:牛奶的变化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
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3、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4、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5、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6、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结现象。
牛奶中放入啤酒,牛奶变成絮状。
牛奶中加入食盐,牛奶没有变化。
牛奶中加入柠檬汁,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现象同结论。
实验名称:测量速度
实验材料:米尺、秒表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用正常的步伐走5米、10米,测出你用了多长时间。
3、用正常的步伐走5秒、10秒,量出你走的路程。
4、比正常步伐走得慢一点,测出走5米、10米用的时间和走5秒、10秒的路程。
5、比正常步伐走得快一点,测出走5米、10米用的时间和走5秒、10秒的路程。
6、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用的时间长,路程长;时间短,路程就短。
实验结论:相同时间比较运动的距离,跑的距离远,说明运动的速度快,反之则运动的速度
慢;相同距离比较所用的时间,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反之则运动的速度慢。
实验名称:惯性试验
实验材料:鱼缸一个、鸡蛋一个、光滑的薄木板一个、小锤一个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把鱼缸装入二分之一的水,盖上薄木板,然后把鸡蛋放在木板上面。
3、用小锤沿水平方向迅速敲击木板、看鸡蛋如何运动。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鸡蛋会掉入水中。
实验结论:鸡蛋没有随木板一起运动,而是保持了它原有的运动趋势,木板抽掉后,只好掉进鱼缸内,说明鸡蛋具有惯性。
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是黑夜。
3、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2、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当这个地方转到刚被光照射到是早晨,正对“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是傍晚。
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名称: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在桌子上画一个圆,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动。
3、手电筒在中间始终照着地球仪。
4、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度要保持一致。
5、观察与思考:仔细观察,“太阳”的光芒分别直射在什么地方?这与四季的形成又有什么关系呢?
6、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的南北半球接受手电光的照射程度不断变化。
实验结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太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实验名称:月相变化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电灯、皮球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
3、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4、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当“月球”亮面转到背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黑的;当“月球”亮面转到向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光明的;当“月球”亮面由向着“地球”到背着“地球”时,“月球”的明亮部分逐渐减少。
实验结论: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实验名称: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电灯、圆形小镜子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在与你的眼睛同样高的墙壁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作太阳。手持一面圆形的小镜子当作月亮,与你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3、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亮”与眼睛的距离,使“月亮”能完全遮住“太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4、保持原有姿势,沿逆时针方向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当于地球)遮住射向“月亮”的光辉时,便发生了“月食”。
5、再重复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哪边先亏。
6、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日食”时总是太阳的西边先亏。“月食”时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
实验结论: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呈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实验名称: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实验材料:蚯蚓5条、长方形纸盒、黑湿布、透明的塑料薄膜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找一个长方形纸盒把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
3、在桌上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上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内的明暗交界处,观察蚯蚓往哪爬,比较亮处和暗处蚯蚓的数量。
4、用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纸盒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干土,在盒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5、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爬,比较干土与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6、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1、蚯蚓都爬到阴暗处。
2、蚯蚓都爬到湿土里。
实验结论: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名称: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实验材料:植物幼苗(玉米、小麦等)、火柴杆、小花盆(或培养皿)、泥土、不透光的纸盒、台灯、剪刀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纸盒一侧挖一个直径为1cm的孔,待模拟单侧光照射时使用。
3、将几株长势相同但其尚未出胚芽鞘的小麦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两个花盆中,幼苗的旁边插一根火柴杆,作为对比的参照物。
4、将制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一组用不透光的纸盒,另一组用一侧带小孔的纸盒),白天将装置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台灯代替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
5、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记录下高度、倾斜角度及当日的温度、天气等情况。
6、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幼苗朝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也就是向着光源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篇2: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1)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1) 本文关键词:科学实验,上册,教科,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1) 本文简介:高坪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班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观察大树和小草的异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实验器材6个放大镜、狗尾草、蒲公英、大树实我的猜测:大树比小草高,大树比小草硬。我的实验步骤:1、观察大树和小草。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和小草的形状。3、用手摸它们的茎。4、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1) 本文内容: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观察大树和小草的异同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
实验器材
6个放大镜、狗尾草、蒲公英、大树
实
我的猜测:大树比小草高,大树比小草硬。
我的实验步骤:
1、观察大树和小草。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和小草的形状。
3、用手摸它们的茎。
4、用放大镜看它们茎的表面。
验
程
观察到的现象:1、我们观察大树和小草都是有生命的。
2、大树比小草高
。
3、大树的茎硬,用手摸感觉很粗糙;小草的茎软感觉光滑。
实验结论
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分、
阳光和空气,都有根、茎、叶、果实、种子等。
大树生命长,小草生命短,大树茎硬粗糙,小草茎软光滑。
疑问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观察一棵大树
实验目的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出来。
实验器材
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实
我的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
1、我们观察了雪松
。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验
程
观察到的现象:1、我们观察了
雪松。
2、树冠圆锥形。
。
3、树干是直的,用手摸感觉很粗糙。
4、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
实验结论
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
、
阳光
,都有
树干
、
树冠和树根。但树冠小,
树干粗细
,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疑问
树的形状为什么各不相同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观察水生植物
实验目的
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实验器材
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实
我的猜测:水葫芦和金鱼藻都能浮在水面上
我的实验步骤:
1、把塑料袋中的水葫芦和金鱼藻要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画出简图。
2、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看到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
验
程
观察到的现象:水葫芦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能浮在水面上
实验结论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疑问
水葫芦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叶的观察
实验目的
认识叶的基本特征
实验器材
各种树的落叶、同一种树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实
我的猜测:树叶的大小不同,新鲜叶和落叶的颜色不同,叶的结构不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1、仔细观察叶的结构
2、比较新鲜叶与落叶
验
3、观察同一种植物的叶,
能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我们观察到一片完整的叶有叶片、叶脉、叶柄
实验结论
一片完整的叶由叶片、叶脉、叶柄组成。
疑问
完整的叶由哪几部分构成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观察蜗牛
实验目的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
实验器材
2-3只蜗牛,1个放大镜,一条树枝
实
我的猜测:蜗牛的身体是硬的,由头,腹,尾巴组成
我的实验步骤:1、观察蜗牛是什么样的动物
2、观察蜗牛的运动、身体构造方面的特点
验
3、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蜗牛的身体柔软,身体的外面有贝壳。
实验结论
蜗牛是软体动物,有壳、触角、腹、头、
疑问
为什么有的蜗牛没有壳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观察蚯蚓的反应
实验目的
蚯蚓是否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器材
浅盘、长纸盒、湿土、水、干土、蚯蚓
实
我的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干土的地方
我的实验步骤:1、在浅盘装少量常温下的水,把蚯蚓放在水中,看它的反应
2、纸盒里一边放湿土,一边放干土,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验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蚯蚓爬向湿土的那边
实验结论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疑问
蚯蚓为什么不喜欢在干土中生活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观察蚂蚁
实验目的
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实验器材
面包、白糖、死掉的小昆虫、放大镜、蚂蚁
实
我的猜测: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我的实验步骤: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观察蚂蚁的身体
验
3、观察蚂蚁的运动和反应,蚂蚁爬行时会分泌一种“信息素”
4、交流发现
过
观察到的现象:1、蚂蚁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
2、蚂蚁头上长有触角
实验结论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疑问
蚂蚁头上的触角起什么作用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观察金鱼
实验目的
了解金鱼的身体结构,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实验器材
2-3条金鱼装在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食物色素调制的红水
实
我的猜测:金鱼生活在水中,用身体来游泳
我的实验步骤:1、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2、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验
3、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金鱼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
实验结论
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
疑问
金鱼为什么和一般的鱼类外形不同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比较硬度
实验目的
比较常见材料的硬度
实验器材
橡皮、海绵、卡纸、铁钉、塑料尺、木条
实
我的猜测:这些物体有些软,有些比较硬
我的实验步骤:1、观察描述橡皮、海绵的硬度
2、观察比较卡纸、铁钉、塑料尺的软硬
验
3、用刻划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1、比较硬的物品有: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
2、
较软的材料有:
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
实验结论
较硬的材料有: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
较软的材料有: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
疑问
有些材料为什么用木条划过后会有痕迹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2011.11.8
实验名称
认识金属
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
铁、铜、铝等金属片,砂纸、玻璃杯、热水、空饮料罐、电池、导线,小锤
实
我的猜测:金属能导电,能传热
我的实验步骤:1、用小锤敲打铁、铜、铝等金属片,记录发生的现象
2、把铁、铜、铝等金属片放进有热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发生了什么
验
3、用砂纸磨铁、铜、铝等金属片观察现象
4、连接一个简单的线路,把其中的一段用铁、铜、铝等金属片连接,观察发生的现象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金属材料能传热,有色泽,能导电
实验结论
金属材料的传热性好,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能导电
疑问
金属材料为什么能导电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1.10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2011.15
实验名称
比较材料的韧性
实验目的
认识不同材料的韧性
实验器材
塑料条、铁片、卡纸条、钩码、纸条、记录表
实
我的猜测:铁片的弯曲程度最大
我的实验步骤:1、在相同厚度的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一端上分别标出刻度
2、在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另一端挂上一个相同的重物
验
3、把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一端用重物压住,挂重物的一端伸出桌面5
厘米、10厘米、15厘米。观察它们弯下去了多少
4、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弯曲程度最大的是塑料条,弯曲程度最小的是木条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的韧性不相同,有的材料韧性较好,有的材料韧性较差
疑问
为什么塑料条的韧性最好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1.17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2011.11.22
实验名称
造一张纸
实验目的
认识纸的过程和方法
实验器材
透明杯子、水、白纸、餐巾纸、筷子、棉布、放大镜。
实
我的猜测:撕碎的纸在水里浸泡后,完全成了颗粒状
我的实验步骤:1、把一块餐巾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验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4、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和我们用的纸是否相同。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我们造的纸和我们用的纸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
实验结论
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
疑问
为什么我们自己造的纸和用的纸不相同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1.24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材料在水中的沉与浮
实验目的
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实验器材
水槽、水、各种物体(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铁块等)
实
我的猜测:有些物体放进水中会沉下去,有些会浮起来
我的实验步骤:
1、将水倒入水槽中
2、把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况
验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记录表
过
观察到的现象:1、石头、铁块会下沉
2、木头、塑料、橡胶块、泡沫浮在水面
实验结论
物体在水中有的沉(石头、铁块),有的浮(木头、塑料、橡胶块、泡沫)
疑问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材料有关吗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2012.12.6
实验名称
砖与陶瓷的性质
实验目的
了解砖、瓦与瓷器、陶器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
砖、瓦、陶器、瓷器、滴管、水槽、水、小刀
实
我的猜测:用小刀划都能在表面划出痕迹,都可以吸水
我的实验步骤:1、用小刀在砖、瓦、陶器、瓷器表面划一划
2、用力弯折它们
验
3、用滴管吸水分别滴在它们的表面,观察吸水情况
4、把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与浮
观察到的现象:在表面很难划出痕迹,在水中都下沉、不易弯折,砖、瓦易吸水,
陶器瓷器不易吸水。
实验结论
它们的硬度都很大在水中都下沉、不易弯折,砖、瓦易吸水,陶器瓷器不易吸水。
疑问
陶器瓷器为什么不易吸水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2.8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观察水和食用油
实验目的
比较水与食用油的异同,了解液体的共同特点
实验器材
水、食用油、塑料杯、滴管、玻璃、蜡光纸、木条
实
我的猜测:水的流动速度快,食用油的流动速度慢。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
我的实验步骤:1、用眼睛观察水和食用油的颜色和透明度
2、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玻璃上,然后进行观察
验
3、将水倒入油中然后进行观察
4、用鼻子闻它们的气味
5、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蜡光纸上,然后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1、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度好,体积比食用油重,流动速度快
2、食用油有颜色、有气味,透明度差,流动速度慢,体积比水轻3、它们都是液体,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实验结论
水没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水渗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疑问
为什么水的渗透性小,蜡光纸的渗透性小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2011.12.20
实验名称
谁流得快一些
实验目的
不同液体的黏度不同,流动速度也就不同
实验器材
1小杯水、一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三个滴管、一张实验记录表
实
我的猜测:洗洁精流得最慢,其它两种速度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1、设计水、油、洗洁精的流动比赛
2、确定在玻璃片上流动的比赛方法
验
3、分组实验,做好观察记录
程
观察到的现象:水的流动速度最快,其次是油,最后是洗洁精
实验结论
黏度大,流动速度慢,黏度小流动速度快
疑问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认识量筒
实验目的
能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溶器中水的多少,能正确使用量筒量出水的多少
实验器材
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
实
我的猜测:三个塑料瓶里装的水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1、观察三个塑料瓶里的水的高度,并猜测多的多少
2、采用多种方法测量出三个塑料瓶里的水的方法,并观察记录。
验
3、比较水多的瓶子比水少的瓶子里的水多多少
4、认识量筒,并用量筒测量出三个瓶子里的水,并观察记录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测量水的方法多种多样
实验结论
用量筒测能准确地测量出水的多少
疑问
为什么用多种方法测量出来的水的多少会不同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目的
认识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感知
实验器材
塑料袋、玻璃杯、水槽、气泡记录纸、实验记录纸
实
我的猜测: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感知不到的
我的实验步骤:
1、在塑料袋中吹气,吹鼓起来后把口封好,把书放到上面,塑料袋不会瘪下去
2、把塑料袋的捆口松开,再把书放到上面,塑料袋就瘪下去了
验
3、把吹胀的塑料袋放入水中,松开捆口,有气泡冒出
4、把玻璃杯的杯口向下,垂直放入水中,杯底总是有一部分没有水
过
观察到的现象: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感知
实验结论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感知
疑问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可以被感知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2011.12.29
实验名称
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目的
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实验器材
1个玻璃杯、1个水槽、纸巾、1个瓶子、两根吸管、一块橡皮泥
实
我的猜测:空气会占据空间
我的实验步骤:1、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橡皮泥将瓶口密封,将一根吸管插入水中,另一根吸管不插入水里,然后用嘴往瓶子里吹气,观察并记录结果。
2、将一团纸巾放在一个被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观察并记录
验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1、水从另一根吸管被挤出
2、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水浸湿
实验结论
空气会占据空间,也就是说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疑问
空气是怎样占据空间的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空气占据空间及变化
实验目的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实验器材
2支注射器、水
实
我的猜测:吸有水的这个注射器会裂开
我的实验步骤:
用两个注射器吸入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
向下压活塞,再用同样大小的力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实验现象
验
过
观察到的现象: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吸水的注射器占据的空间没有变化,吸空气的注射器占据空间变小了,再用同样大小的力拉注射器活塞,吸水的注射器占据的空间没有变化,吸空气的注射器占据的空间变大了
实验结论
空气可以被压缩到一个较小的空间或扩张到一个较大的空间,而液体一般情况下能保持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不变。
疑问
为什么吸空气的注射器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和向上拉停止后,活塞恢复到原来位置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高坪小学三年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
校
班
级
实验者
时
间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
我的猜测:
我的实验步骤:
验
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疑问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篇3: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本文关键词:科学实验,青岛,上册,报告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本文简介: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演示实验2个分组实验12个实验1:减少空气阻力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本文内容: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演示实验2个
分组实验12个
实验1:
减少空气阻力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实验材料
:
蜡烛、火柴、瓶子、木块
、书本、文具盒、
小漏斗。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实验现象
: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实验结论: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注意事项: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实验2:辨认物体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学会辨认物体的方法。
实验材料: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
筷子。
实验步骤:1、用眼睛看,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
注意事项: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体,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实验3:学会分类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4:测量水温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水温计、烧杯、水
实验步骤: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结论:温度计能准确的测量水温。
注意事项:在测量之前要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一定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
计的最大测量值。
实验5:水温的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水温变化的规律
实验材料:铁架台
、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实验步骤
:1、将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
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记录下来。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实验15—20分钟。
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降到一定温度(室内温度)不再下降。
实验6:测量水的多少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量筒。
实验材料:量筒、水、滴管
实验步骤:1、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必须选用合适规格的量筒。
2、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不可用
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实验结论:量筒能准确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7:认识水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水的性质。
实验材料:烧杯、水
实验步骤:观察烧杯中的水。
用鼻子闻一闻烧杯中的水。
用筷子沾少量烧杯中的水放入口中。
实验现象: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实验结论: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实验8:水的浮力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水的浮力
实验材料: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
实验步骤
: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
实验现象: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短。
实验结论: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注意事项:实验中,注意提橡皮筋的手要保持稳定,不要让橡皮筋颤动,以免产生误差。
实验9: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材料
:橡皮泥、
牙膏皮、鸡蛋
、大头针、泡沫塑料、盐、水槽。
实验步骤:1、把准备的材料放入盛水的水槽中,看那些在水中是浮着的?哪些是下沉的?
2、改变橡皮泥、牙膏皮的体积,放入水中。
3、在塑料泡沫上用大头针固定橡皮泥,放入水中。
4、把鸡蛋放入水中,向水中不断加入盐。
实验现象:橡皮泥、鸡蛋、牙膏皮沉入水中,塑料泡沫浮在水上。
橡皮泥牙膏皮浮上水面、
塑料泡沫沉入水中
鸡蛋浮出水面
实验结论
:改变浮沉的规律:改变物体的形状、给物体附着浮或沉的物体,改变液体的比重或改换不同比重的液体。
实验10:水面的秘密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水面张力。
实验材料:
水、玻璃杯(或硬币)、滴管、硬币、水槽、叉子等。
实验步骤
:实验一:1、将玻璃杯装满水。
2、用滴管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慢慢滴水,(或往硬币上面滴水)一直滴到水溢出为止,观察水表面的变化。
实验二:1、把硬币放在叉子上。
2、小心地将托着硬币的叉子慢慢放到水的表面,然后稍向下移动叉子,并慢慢移出。
3、认真观察硬币周围水的样子
实验现象:水面鼓起来
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张力。
实验11:水往高处走,探究毛细现象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一:
实验材料:水槽、红墨水
两块约20厘米长的透明玻璃片、一个牙签、一对橡皮筋。
实验步骤:1、将水槽里倒上水,加入几滴红墨水
2、将两块玻璃片合拢用一对橡皮筋分别从两端套住,并用牙签将一侧的两块玻璃隔开。
3、将它的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水慢慢沿着两玻璃的缝隙向上爬升,靠近牙签的一端空隙大,水上升低;另一端空隙小上升的高。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
实验二:
实验材料:
水槽、布条、实心和空心的玻璃棒、各种吸管、纸片。
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到入一半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
2、将实验材料的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实验,那些材料可以让水往上爬,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水沿着布条、空心玻璃棒、吸管、制片等材料上升。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
实验12:制作风向仪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制作材料:卡纸一张、剪刀、刀子、胶带、软木杆2根、长钉子一枚、纸条若干、蜡烛一段。
制作步骤:1、在卡纸上画一个箭头,再将箭头剪开,变成风向仪的箭头、箭尾。
2、取一根软木杆,作为风向杆。用刀子在两端管口处沿中间割开约2厘米的缝。
3、将箭头、箭尾插入杆中固定。
4、取另一根软木杆作为支架,将钉子从风向杆的中心穿过,再将钉子插入支架一端,旋转几周,保证风向杆在支架上能
自由旋转。
5、将装置拿到有风的地方,固定住支架。试一试,如果风向杆能随风自由旋转,说明制作成功了,风向杆的箭头指示的
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实验13:空气的存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气球、塑料袋、纸、扇子、饮料瓶、玻璃杯、水槽、水
实验步骤:实验一:利用气球、塑料袋、纸、扇子、饮料瓶想办法找空气。
实验二:探究杯子里面有空气。
1、在杯子底部塞紧一团干燥的纸将杯子口向下,竖直压入水中,直至没过杯底,再竖直提起,用毛巾擦掉杯口
的水,观察纸团湿了吗?
2、再把杯子竖直压入水中,在水中慢慢倾斜杯子,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一:气球、塑料袋、饮料瓶中有空气,用纸或扇子一扇,感觉空气就在脸旁。
实验二:1、纸团没有湿。
2、杯子里有气泡冒出,纸团湿了。
实验结论: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14:探究空气的成分
实验材料:蜡烛、去掉底的塑料饮料瓶、培养皿、红色水、火柴
实验步骤:1、在三个培养皿内分别粘好三支一样长的蜡烛,倒入同样多的红色的水,并分别点燃蜡烛。
2、把一大一小两个饮料瓶(拧紧瓶盖),分别罩在两支燃烧着的蜡烛上,观察现象?
3、往培养皿内倒入红色水,使水面略高于瓶内的水面。拧开瓶盖,把点燃的火柴迅速插入饮料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看到小饮料瓶内的蜡烛先灭,大饮料瓶中的蜡烛后灭,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蜡烛没有灭。蜡烛熄灭后,水进入饮料瓶。
2、火柴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含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能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