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某研究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结报告

日期:2021-02-0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某研究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结报告 本文关键词:研究院,总结报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某研究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结报告 本文简介:*****研究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结报告一、我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情况我院目前职工人数2440人,专业技术人才740人,占总职工人数的30.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89人,其中正高级42人,副高级14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98人,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人数占全部专业技术人才的52.3%%。现有在职享受

某研究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结报告 本文内容:

*****研究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结报告

一、我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情况

我院目前职工人数2440人,专业技术人才740人,占总职工人数的30.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89人,其中正高级42人,副高级14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98人,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人数占全部专业技术人才的52.3%%。现有在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9人,在世离退休人员中享受政府特贴的人员41人。现有在职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在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专业技术人员中中共党员269人,博士13人,硕士105人,学士408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全部专业技术人才的71%。年龄在35岁以下的400人,占全部专业技术人才的54.1%。

二、我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近几年工作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院共承担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地方政府、企业技术开发、院自选等各类型科研开发项目180余项,主持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210余项,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6项,优秀工程设计奖9项。

五年间,共申请专利155项,其中,发明专利数量101项,总授权量达到75项,所申请的PCT专利在美国、印度、埃及均已获得授权。“十一五”期间,我院还先后被北京知识产权局授予北京市首批专利示范单位,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定的第四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011年,还被科技部授予“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

三、我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2008年,我院被国家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命名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是我院立院之本。我院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和良好的科研传统,积累了一批科技专家和学者,有较好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环境。近几年,我院在继承传统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同时,不断探索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使一些优秀的中青年科研骨干迅速成长起来。我院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经验。

提高人才选拔标准,确保引进高素质人才。我院把符合岗位要求、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作为人才选聘的首要原则,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任职资格和选聘标准,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人才选聘流程,消除人才选拔工作的盲目化、主观化和感性化。在应届生招聘中,我院积极参加集团基本素质统一资格考试,从全国重点大学或对口院校招生,储备了一定规模的高质量毕业生。在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招聘方面,我院重点引进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拓展产学研合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我院拥有较为良好平台资源,有利于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我院与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建立了硕士、博士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高校社会实践基地,推行“实习生计划”。我院在实用工程、工艺、技术开发等方面优势与高等院校在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互补和资源共享,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

丰富职位类别,拓展人才发展通道。为增强对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力度,我院进一步丰富职位类别,拓展、规划适合不同才干、性格和素质特点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明确“经营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操作技能类”等三大类职位类别的设置,并逐步完善三类职位类别中的细类、层级以及各自发展路径。

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我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由院级培训和院属企业级培训构成的两级培训体系,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科学化、规范化。通过两级培训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教育培训格局,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具有我院特色的教育培训文化,使教育培训工作和人才开发培养工作紧密结合,使教育培训工作成为我院人才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建立和完善后备人才内部甄选、考核制度,充实后备人才梯队。对关键岗位,我院储备适当数量的后备人选,加深后备梯队人才的“板凳深度”。我院将逐步建立后备人才数据库和后备人才档案库,对后备人才的各种信息进行集中、动态的管理,对后备人才的教育、培训、培养、绩效、考评等情况等进行动态跟踪。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绩效考核和管理机制,积极培育绩效文化。我院不断深入探索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和管理制度,使绩效考核管理真正成为评价、区分人才贡献,选拔优秀人才的有效手段。通过科学、系统、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对员工贡献、业绩及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建立员工考评结果与收入分配、个人发展相挂钩的良性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福利保障体系。我院坚持“薪酬向对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人才倾斜”的薪酬理念,进一步探索建立和完善我院的收入分配和福利体系,使收入分配制度体现一定的内部公平性、适度的外部竞争力和对关键人才的激励作用。同时,我院确保企业年金计划的顺利运行,进一步完善包括团体补充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在内的一揽子福利保险计划,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福利保障,解决人才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

四、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转制以后,受市场经营压力的影响,我院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受到一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受工效挂钩工资总额管理办法的限制,职工收入水平较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出于生产经营的需要,具有行业关键和共性课题的研发动力不足,企业倾向于周期短、投入少、风险低、见效快的项目,专业技术人才锻炼机会较少,科研成果及人才培养工作受到影响。

基于上述客观事实,我们建议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可以采取下列一系列措施激励企业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资助力度,在人才落户、子女入学等配套保障方面给与政策倾斜和支持;工效挂钩工资总额管理方面,国家应对科技人才的工资支付给与政策倾斜,允许项目经费列支科技人才工资或者给与企业额外工资总额的支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国家应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市场化的科技成果技术转移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中要保证科技人才的利益;国家可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人才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加大政府特贴、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激励力度,同时更加重视研究科技人才的中长期激励方式方法,从政策上给与支持,激发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在产学研联合培养方面,国家应加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力度,鼓励支持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逐步放宽国家政策授予科研力量雄厚、科研条件优越的科研院所硕士点和博士点;国家应逐步打破制约科技人才流动的各项瓶颈,建立人才有序流动的环境,促进科技人才在高校和企业间合理流动;通过直接投入、项目立项支持、减免税收等方式加大对企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重视科技研发工作;国家应加大组织召开国际会议、学术交流、外派科技人才出国访问的力度,让更多的在企业中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才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研究院

二〇****年*****月****日

篇2:投中研究院:20XX年券商直投报告(20XX年5月)

投中研究院:2015年券商直投报告(2016年5月) 本文关键词:投中,券商,研究院,报告

投中研究院:2015年券商直投报告(2016年5月) 本文简介:2015年中国券商直接投资业务分析报告1/16投中研究院2015年中国券商直接投资业务分析报告2016年05月2015年中国券商直接投资业务分析报告目录1.2015年中国券商直接投资业务综述.32.2015年券商直投市场格局.42.1券商直投业务政策环境及影响42.2券商直投市场规模发展情况63.2

投中研究院:2015年券商直投报告(2016年5月) 本文内容:

2015

年中国券商直接投资业务分析报告

1

/

16

投中研究院

2015

年中国券商直接投资业务分析报告

2016

05

2015

年中国券商直接投资业务分析报告

目录

1.2015

年中国券商直接投资业务综述.3

2.2015

年券商直投市场格局.4

2.1

券商直投业务政策环境及影响

4

2.2

券商直投市场规模发展情况

6

3.2015

年券商直投业务开展情况.8

3.1

券商直投基金发起设立及募集资金情况

8

3.2

券商直投公司投资情况

9

3.3

券商直投基金管理规模

.

10

3.4

券商直投公司退出情况

.

11

4.券商直投在私募股权市场的定位及展望

.

14

9

/

16

1.

2015

年中国券商直接投资业务综述

2015

年是中国券商直投业务大力发展的一年。各券商不仅积极增资直投子公司,直投

子公司也在投资数量及金额上各创新高,可以明显感受到券商锐意改革转型的浪潮。从

15

年券商直投新增基金类别可以看到,券商投资风格依然十分稳健,但退出回报率上却实现

11

年以来的首次增长,达到

2.8

倍。总的来说,2015

年券商直投业务趋势整体向好。

截至

2015

年底,国内共成立

56

家券商直投子公司,与上一年持平。累积注册资本为

560

亿元,相较上一年大幅增资

122

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在券商直投公司成立个数趋

稳的情形下,大型综合券商如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纷纷发力,积极布局直投业务。

在券商直投基金发起成立及募资方面,2015

年共

29

家券商直投公司新设

70

支基金,

已募集资金规模为

381

亿元。券商直投新设基金数量和募资规模分别为全市场的

3%和

7%。

对比基金数量和募资规模,券商直投公司展现了其强大的客户资源及作为结果的募资能力。

在基金类别上,2015

年券商直投新成立

60

PE

基金,4

VC

基金,

1

REITs

基金,

1

支并购基金,1

支夹层基金和

1

支债权投资基金。PE

基金个数占据整体的

86%,投资风

格稳健。

在投资及管理方面,2015

年券商直投在投资数量上和金额上皆呈现爆发性增长,新增

投资案例

398

个,总计投资金额为

293

亿元。近一半的新增投资资金来自中信证券和中金

公司,分别投向并购领域和中概股私有化主题。在投资行业分布上,制造业、金融业和

IT

行业整体占据

2015

年项目投资金额的

2/3。在管理规模上,排名前

20

家券商直投公司合

计管理资金

1078

亿元,其中

16

家母公司为上市券商。已在资管业务上积累一定经验的券

商直投公司预计在未来进一步释放规模红利。

在退出方面,2015

年券商直投退出案例共计

27

例,相较上一年减少

2

例。其中

15

通过

IPO

退出,12

例通过并购退出。绝对账面回报稳定在

20

亿元。而账面回报倍数实现

2011

年以来的首次增长,从上一年的

0.6

倍增长到

2.8

倍。2015

年券商直投的平均投资

周期进一步拉长,达到

45

个月,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同时证明投资轮次前移。

券商直投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可与母公司各业务产生协同效应的优势,同时由于券商

风控较严,在人才激励方面略显不足。以投资规模计,券商直投的市场占有率已从上一年

2%上升至

5%,预计未来还会进一步提升。随着混业经营进一步放开,券商直投面临着

竞争更加激烈的行业格局,可能会淘汰掉一批市场化程度不足、起步较晚的中小券商直投

公司。而券商直投公司巩固并提升在

VC/PE

行业位置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专业化服务能力和

主动管理能力。

2.

2015

年券商直投市场格局

2.1

券商直投业务政策环境及影响

券商直投业务自

2007

年开放试点以来至今已走过

9

个年头。监管层面不断出台的政策

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1)试点期(2007~2010);2)规范期(2011~2013);3)放开期

(2014~至今)。试点期从最初中信、中金试水直投业务,到通过逐渐降低净资本要求扩大

试点范围,积累了初步运作经验,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如之前备受舆论指责的通过

Pre-

IPO

投资赚取一二级市场差价模式。为此,证监会加强规范券商直投业务,叫停“保荐+直

投”模式,由此步入规范期。券商直投业务纳入常规监管后,证监会下放审批权,券商直投

业务由证监会审批变成证券业协会备案制。自

2014

年起,监管层逐渐放开券商直投的投资

品种和资金来源限制,赋予直投公司更多自主权,鼓励市场化运作。

政策监管放开对券商直投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募”和“投”两个方面。在募资方面,

根据

2011

年发布的券商直投监管指引,直投公司可成立直投基金并持有

51%以上股份或

出资,减轻券商资本消耗成本,有助于突破直投公司不能超过券商净资本

15%的限制,提

升直投业务的经营杠杆,由此扩大券商直投的业务规模。2014

年出台的直投管理暂行规定

进一步加强此趋势,允许券商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出资设立直投子公司,但应保持

51%以上

的持股及控制权。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券商监管体系下,如此减轻资本消耗压力有利于放

大中小型券商发展直投业务的空间。在投资方面,可投资种类的扩大提高了券商直投的自

主性,同时也对券商直投的主动管理能力提出挑战,长期来讲有助于提高券商直投基金管

理团队的专业能力。

根据投中访谈调研结果,业内人士对未来券商直投监管趋势拥有一致预期,即未来券

商直投业务募资渠道可能面临分化:直投业务或将通过社会募集资金进行市场化运作,而

自有资金投资或将归类到另类投资领域。近期可能有相关文件出台。完全的市场化募集资

金可能对起步晚且仅依靠自有基金的中小券商直投形成挑战,在与市场化

VC/PE

机构的竞

争中,或将淘汰一批市场化程度不足的中小型券商直投公司。

除去券商领域,银行、信托行业也被允许获得私募牌照。2015

年,共有

17

家银行和

38

家信托纷纷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混业经营趋势加速,“市场化”将是行业运作主题。

短期来讲,新入场的银行、信托由于经验尚浅,不会对券商直投产生太大影响。但从长远

角度来看,银行、信托拥有各自的资源及结构优势,会与券商形成天然互补,未来竞争加

剧趋势存在,但彼此合作共赢模式或将成为主流。

截至

2016

5

月中国券商直投业务主要政策法规

出台时间政策名称内容

《关于实施〈国家中长

2006

2

2007

9

2008

3

2009

5

2011

7

2011

11

2012

10

2012

11

2014

1

2014

5

2014

12

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纲要(2006~2020

年)〉若干配套政策的

通知》

《关于开展直接投资业

务试点的无异议函》

新版《证券公司直接投

资业务试点指引》

中国证监会扩大直投试

点范围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

务监管指引》

《关于落实有关要求的通知》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子

公司自律管理办法》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

务规范》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

务规范》修订

《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

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

见》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

务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

(征求意见稿)》



移除政策性障碍,允许券商开展股权直接投资业

务。

业务试点破冰,以不超过净资本

15%的自有资金

设立子公司开展直投。

净资本不低于

20

亿元,承销

10

个项目或

150

亿

元资金等。

净资本不低于

15

亿元,承销

5

个项目或

100

亿元

资金等。

券商直投业务正式由试点转化为常规监管,叫停

“保荐+直投”模式,允许设立直投基金,直投子

公司应当持有该基金管理机构

51%以上股权或者出

资,并拥有管理控制权。

券商直投持股超过

30%企业上市后,证券公司担任

保荐机构的,应承诺主动再延长

6

个月锁定期。

明确规定券商发行直投基金将由证监会行政审批

监管改为在证券业协会备案。明确了直投基金的

投资管理团队可以作为直投基金的出资人对直投

基金投资的项目进行跟投。

明确了直投基金备案、直投业务规则、内部控

制、直投从业人员、自律管理等相关规定。

对直投业务范围作出扩大调整,加入债权投资和

提供融资顾问和管理服务;适当拓宽闲置资金的

投资范围,增加了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以

及在境内银行间市场交易的短期融资券、中期票

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公司债券交易品种;将

具有较高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且投资额不低于

1000

万人民币的个人投资者纳入到合格投资者范

围。

支持证券经营机构设立并购基金、夹层基金、产

业基金等直投基金。

直投子公司设立门槛进一步降低:直投子公司股

东可以多元化,允许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出资设立

直投子公司,担券商应当持有

51%以上的股权并拥

有管理控制权;以负面清单形式规定直投公司不

得从事的主要行为。

公开信息整理投中研究院,2016.05

1截至

2016

5

月中国券商直投业务主要政策法规

2.2

券商直投市场规模发展情况

在佣金收入仍占据营收半壁江山的券商行业,在

2015

年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各

券商都在积极布局拥有稳定收入的资管业务,减少“靠天吃饭”的经纪业务占比。根据年报

数据,上市券商直投收入占比券商营收不到

1%,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截至

2015

年底,125

家券商中

56

家成立券商直投子公司,占比

45%。在经历了

2012

年、2013

年的逆市加速成

立券商直投子公司阶段后,近年来直投公司成立速度上步入平稳期。

截至

2015

年底,56

家券商直投公司注册资本共计

560

亿元,较

2014

年底

437.4

亿元

增加

122

亿元。注册资本规模最大的券商直投公司分别为海通开元(76.5

亿元)和金石投

资(72

亿元),平均超第三名(28

亿元)近

50

亿元,占

56

家直投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近

30%。

600

2007-2015年中国券商直投公司数量及注册资本总量

55565660

500

400

300



49

3234



559.8

50

437.4

40

30

18

20020

8

10010

2

00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总注册资本(亿元)直投公司个数(右轴)

公开信息整理投中研究院,2016.05

1

2007-2015

年中国券商直投公司数量及注册资本总量

尽管

2015

年并无新晋券商直投子公司,但现存的券商直投公司的增资幅度可谓历年之

最。2015

年,共有

22

家券商向直投子公司进行增资,共计

122

亿元,相比上一年翻三倍。

其中以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的增资幅度最大,分别为

17.5

亿元和

16.5

亿元,其发展直投业

务的决心可见一斑。增资公司集中在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上市券商在公开市场的募资能

力是发展直投业务强有力的保障。

150

2008-2015年中国券商直投公司增资情况



2224

122.420

100



89.1



78.5

1716

83.2

121312

53.59

5038.77

43.642.08

44

010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增资幅度(亿元)增资家数(右轴)

公开信息整理投中研究院,2016.05

2

2008-2015

年中国券商直投公司增资情况

3.

2015

年券商直投业务开展情况

3.1

券商直投基金发起设立及募集资金情况

根据基金业协会披露,2015

年共有

29

家直投子公司新设

70

支直投基金。计划募集资

422

亿元,

已募集资金

总额

381

亿元

90%。

根据

CVSource

数据显示,2015

年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新募基金共计

2249

支,完成资金募集总

5650

亿元。券商直投基金成立个数上占总量的

3%,募资规模上占

7%。对比基金数量

和募资规模,券商直投基金相比市场化的

VC/PE

机构体量更大,募资能力也更强,同时也

从侧面反映了券商广泛而多元的客户资源。

1200

2013-2015年中国券商直投基金设立及募资情况

1193



200

800



813

175



150

400



385

46



105

100

50

00

201320142015

募资规模(亿元)设立基金数量(右轴)

基金业协会投中研究院,2016.05

3

2013-2015

年中国券商直投基金设立及募资情况

截至

2015

年,45

家直投子公司累积设立

178

支直投基金,其中存续

175

支。组织形

式上,有限合伙制的有

159

支,公司制的有

16

支。计划募资总计

1492

亿元,已累积募集

资金

1193

亿元,完成募集计划的

80%。基金类别上,按规模算近

60%直投基金为

PE

金,其次为并购基金(19%),VC

基金仅占

6%;按个数算

PE

基金仍占

64%,VC

基金排

在第二位(11%),并购基金体量颇大因此数量上仅占

9%。目前券商直投基金的种类分布

上仍以中后期的

PE

投资为主,风格偏稳健。考虑到券商的风控较严,相较市场化基金可

以更积极的配置风险更大的

VC

基金,券商直投的灵活性略显不足。然而,“双创”等政策上

的鼓励及券商主动选择能力的提高将会逐步促进券商直投的配置前移。

中国券商直投基金累积个数及募资情况(截至2015年底)

128;

11%



65;

6%

20

52;

4%

5

5



股权投资基金

并购基金

REITs

14

3

16

228;

19%



个数

112



夹层基金

创业投资基金

债权投资基金

其他

707;

59%

规模(亿元)

基金业协会投中研究院,2016.05

4

中国券商直投基金累积个数及募资情况(截至

2015

年底)

3.2

券商直投公司投资情况

2013

年以来券商直投的投资数量及规模都出现了指数级增长。结合

CVSource

47

家上市券商年报(包括

A

股、H

股、新三板及上市公司子公司)得出统计结果,2015

新增投资项目近

400

个,投资金额总计

29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65%和

404%。考虑到

2015

年披露投资个数及金额的券商增多,实际投资增长幅度可能小于以上统计数据。

400

2007-2015年中国券商直投投资规模



398



400

300

292.5



300

200

100



132118

5270.483.7



100



150

74

72.4

200

100

2517.8

0

31.017.1

0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投资规模(亿元)投资案例个数(右轴)

CVSource,公开信息整理投中研究院,2016.05

5

2007-2015

年中国券商直投投资规模

从公司层面来看,

券商直投行业老兵中信证券(金石投资,71.55

亿元)和中金公司

(中金佳成,64.6

亿元)分别占据

2015

年投资规模的一二名。两家公司合计占

2015

年券

商直投投资规模的

47%。金石投资的投资主要来自下设的中信并购基金,在

2015

年新增

投资规模约

58

亿元。而中金佳成的投资则依托其海外项目运作经验,在

2015

年中概股私

有化回归大潮下积极投资拆除

VIE

架构等项目。而投资案例数量最多的为广发证券(广发

信德,64

例)和国泰君安(国泰君安创投,58

例),合计占据全部投资数量的

31%。

在投资领域分布上,投向制造业和金融业占据半壁江山。制造业较上一年同期上涨

20%,金融业较上一年同期下降

19%。券商直投投资领域侧重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

受政策导向明显。此外,券商直投在

2015

年配置

15%的资金至

IT

行业。从整体配置来看,

新兴行业和周期行业占全部投资金额的近

1/3,实体行业占整体的

1/3,投资结构较为均衡。

2015年中国券商直投公司投资领域分布(投资金额占比)

15%制造

10

/

16

3%35%

4%

5%

6%

金融

IT

批发零售

农林牧渔

公用事业

15%



17%

房地产

其他

基金业协会投中研究院,2016.05

6

2015

年中国券商直投公司投资领域分布(投资金额占比)

2015

年整个

VC/PE

市场

2836

个投资案例、5560

亿元的投资规模相比较,券商直

投在全部投资中案例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为

14%和

5%,相较去年同期的

9%和

2%有了大

幅提升,明显感受到

2015

年以来券商直投的投资节奏加快。考虑到投资的周期性,未来短

期内券商直投或将延续这一趋势。

3.3

券商直投基金管理规模

根据基金业协会披露数据,2015

年券商直投基金管理规模排名前

20

家共计管理

1078

亿元。基金管理规模上百亿的有四家券商直投公司,分别是金石投资、华泰紫金、招商致

远和东证资本,皆为上市公司子公司。在排名前

20

家直投公司中,仅有

4

家券商母公司未

8

私有

华融证券

华融天泽

34.8

10

上市子公司

中信建投

中信建投资本

27.4

12

A

股上市

兴业证券

兴证资本

19.0

上市。大型综合性券商在长期实践中已率先完成直投领域的卡位,未来直投业务可能会在

券商之中形成分化,已积累相当规模和经验的券商可能继续加速扩张资管规模,而至今尚

未发展起来的中小型券商直投公司或将难以在股权私募领域抢占一席之地。

2

A

股上市

华泰证券

华泰紫金

171.0

4

A

股上市

东方证券

东证资本

134.4

6

私有

中投证券

瑞石投资

52.0

2015

年中国券商直投基金管理规模排名1

排名

公司性质

券商名称

直投公司

管理规模(亿元)

1

A

股上市

中信证券

金石投资

209.0

3

A

股上市

招商证券

招商致远

150.0

5

A

股上市

海通证券

海通开元

78.9

7

H

股上市

中金公司

中金佳成

50.0

9

A

股上市

国泰君安

国泰君安创投

30.6

11

A

股上市

广发证券

广发信德

23.7

13

H

股上市

中原证券

中鼎开源

16.7

15

A

股上市

国信证券

国信弘盛

15.3

17

A

股上市

太平洋

太证资本

11.0

19

A

股上市

西南证券

西证股权

7.8

14

A

股上市

国金证券

国金鼎兴

16.0

16

私有

天风证券

天风天瑞

13.3

18

私有

新时代证券

宏图资本

10.0

20

新三板上市

华龙证券

金城资本

7.3

基金业协会投中研究院,2016.05

2

2015

年中国券商直投基金管理规模排名

3.4

券商直投公司退出情况

2015

年上半年

A

股市场活跃,IPO

数量呈井喷式增长,虽然下半年由于股灾原因

IPO

出现

4

个月的空窗期,2015

年券商直投在

IPO

退出个数上与上年同期相差不多,为

15

(上一年

17

家)。由于

A

IPO

的天然不确定性及排队等候上市公司积压过多的特点,以

A

IPO

为退出目标的投资通常要承受很大的退出风险。以

IPO

暂停一整年的

2013

年为

界,2013

年以前券商直投更加倚赖

IPO

实现退出;而

2013

年后逐步转向以

IPO

和并购并

行的退出策略,2014

年和

2015

年券商直投分别实现并购退出

11

例和

12

例。在账面退出

回报上,2015

年实现回报

19

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1

排名根据

2015

年直投子公司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系统中机构报备数据,详见

h

tt

p

://

www.

f5

.

amac.

o

rg.

cn

/t

jsj/

sjbg/3

9

05

35

.

sh

tml

11

/

16

2009-2015年中国券商直投退出案例个数

40

35

2

2929

30527

11

3

15

/

16

20

107

7

0



14

2528

7

141

4

2



1112

1715

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IPO个数并购个数同业转售个数

CVSource,公开信息整理投中研究院,2016.05

72009-2015

年中国券商直投退出案例个数

2009-2015年中国券商直投账面退出回报

4540.5

1.4

30

15

5.3

0



19.3



39.2

20.1

0.6

19.5



7.5

0.9

6.6

20.219.3

6.17.2

14.112.1

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IPO账面退出回报(亿元)并购账面退出回报(亿元)

CVSource投中研究院,2016.05

82009-2015

年中国券商直投账面退出回报

在退出回报倍数上,2015

年相较上一年实现大幅跃增,从

0.6

倍升至

2.8

倍,是自

2011

年来首次实现增长。平均投资周期上,从最初的仅

9

个月到

2015

年的

45

个月,不到

10

年时间平均投资周期已翻

5

倍。特别是从

2014

年起,在“双创”和“互联网+”的政策号召

下,券商直投的投资轮次明显前移,如今的平均投资周期已达行业平均水平。

2009-2015年中国券商直投公司退出收益及投资周期

5x4550

4x

3.2x

3x

2x

9

1x



3.6x

14



3.9x

16



2221

1.2x

0.8x



35

0.6x



40

2.8x30

20

10

0x0

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账面回报率(倍数)平均投资周期(月,右轴)

CVSource投中研究院,2016.05

9

2009-2015

年中国券商直投公司退出收益及投资周期

4.

券商直投在私募股权市场的定位及展望

相较于市场化的

PE/VC

机构,券商直投公司拥有独特的优劣势。就优势而言,券商直

投业务可以和母公司各项业务之间产生协同效应,通过满足多层次投融资需求实现业务串

联和联动,非一般市场化投资机构可以比拟。其次,券商的现有客户资源既可以满足券商

直投的募资需求(成为

LP)又可以依托其实现并购或同业转让等方式的退出。而劣势主要

体现在,由于券商受制于严格的风控机制,在基金运作的灵活性上以及管理团队的激励机

制上逊于市场化机构。长远来讲,能否吸引并保留人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对未来券商直投

业务影响巨大。

券商直投在历经

9

个年头的洗礼,已经逐步与市场接轨,具备进一步应对市场化的能

力。无论从投资个数上还是投资规模上皆创历年新高,在私募股权市场上已经初步占据一

定份额。未来随着券商直投公司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会促进

券商直投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攀升。然而,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一些市

场化程度不足、起步较晚的中小券商直投公司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未来券商直投领域

或将出现分化,而具有先发优势的券商直投公司会在分化中跑赢。

2007-2015年中国券商直投公司投资占全市场比例情况

16%



14.0%

12%

8%



6.2%



9.8%



7.2%



8.7%



6.4%



8.7%



5.3%

4%

0.8%

3.0%



2.3%



1.3%0.9%



2.1%

0%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投资个数占比投资规模占比

CVSource投中研究院,2016.05

10

2007-2015

年中国券商直投公司投资占全市场比例情况

长远来看,随着行业壁垒被打破,银行、信托及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私募股权投资领

域,决定券商直投公司能否站稳脚跟的核心驱动力是其市场化运作能力及专业化服务能力。

在“募投管退”四个阶段中,真正能够体现增值服务的关键在于“投”和“管”,因此将考验券

商直投公司的人才储备及主动管理能力,而这两个方面正是券商直投公司亟待解决和正在

转型的方向。

篇3:航空工业研究院介绍

航空工业研究院介绍 本文关键词:研究院,航空工业,介绍

航空工业研究院介绍 本文简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各成员单位简介1.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301所)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简称301所),地处北京市朝阳区三元桥东畔,成立于1970年,现有员工1500余人,是从事国防技术基础工作的专业机构。研究所立足航空、服务国防、面向社会,服务的客户群涵盖政府、军队和各类高科

航空工业研究院介绍 本文内容: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

各成员单位简介

1.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301所)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简称301所),地处北京市朝阳区三元桥东畔,成立于1970年,现有员工1500余人,是从事国防技术基础工作的专业机构。研究所立足航空、服务国防、面向社会,服务的客户群涵盖政府、军队和各类高科技企业。中航工业综合所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个部级(集团级)重点实验室,12个部级(集团级)授权委托技术研究、服务、鉴定(认证)中心,是近20个部级(集团级)技术服务支撑机构和技术管理挂靠或归口单位,成为标准化、适航性技术、质量工程技术、信息化、工业自动化、认证与展览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研究所。

此外,我所金航数码公司是中航工业唯一兼具通用化与专业化的信息化技术支撑单位,并且我所在自控技术、数控机床、展览展示等行业内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

我们事业发展的平台,就是您施展才华的舞台!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路七号

北京市1665信箱人力资源部

邮编:100028

联系人:于老师

电话:010-84380095

接收简历网址:http://avichr.zhiye

.com

2.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303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精密所、303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东路5号,兴建于1961年,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所属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航空精密/超精密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近100人,建有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国防计量站1016校准室,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建所五十多年来,研究所在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设备、惯导测试与运动仿真技术与设备、精密检测技术与设备、环境试验、特种加工技术与设备、数控三坐标测量技术与设备、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与测试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开发工作,共完成科研课题600余项,其中获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00余项、国家发明奖1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4项。目前,研究所已成为我国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科研生产基地,具有很强的光、机、电、液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开发能力,为航空、航天、汽车、船舶、机电、轻工、新型材料等行业提供了大量加工、检测设备和技术。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东路5号

邮编:100076

联系人:曹老师

电话:

010-68380407

E-mail

[email protected]

3.

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304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航空304所)始建于1961年,是集计量测试科学技术研究、计量标准溯源与计量行业管理于一身的综合性技术研究所,同时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计量前沿技术、先进测试技术、特种传感技术研究,机载设备和传感器研发,计量标准、专用测试和控制设备、光机电一体化仪表生产,国家计量/测试标准制订及工业过程计量测试技术服务。

研究所现有职工500余人,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工程技术人员400余人;研究所设有长、热、力、电、惯性技术等5个研究室及光纤传感技术和发动机测试校准2个技术中心,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个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在深圳、厦门、天津、南京等地设有4个分支机构;建有国内一流的计量校准/检测实验室,拥有包括2项国家副基准在内的69项国防最高计量标准;先后同国外多家著名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五届中德计量学术会议,并向一些国家出口计量器具。

研究所具有的其它主要资质有:国家质检总局专项计量授权单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总装备部认可军用校准实验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单位、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资质认定实验室、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计量器具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秘书处挂靠单位、全国惯性技术计量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秘书处挂靠单位、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压力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单位、航空计量测试中心/航空工业节能监测中心、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工作站。

址:北京1066信箱人力资源部

邮编:100095

联系人:葛老师

电话:

010-62459092

E-mail:

[email protected]

4.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1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航材院)成立于1956年,是国内唯一面向航空,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

研究院主要从事飞机、发动机和直升机用先进材料、工艺、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具有高性能材料的小批量生产和高难度重要部件的研制与开发能力,承担着大量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军民两用技术研发项目。

航材院研究范围涵盖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制备与工艺、材料性能检测/表征及评价、材料建模与工艺仿真等17个领域的60余个专业,并拥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的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以及百慕高科、中航新材、中航伊萨、百慕合金、百慕合力等主要控股子公司。

航材院现有员工2000余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名,511人才工程8名,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名,博士生导师18名,国内知名材料专家和学术带头人100余人。设有研究生部和博士后流动站,具有多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航材院实现收入超过38亿元,利润超过4亿元,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有序,共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实施“创新,凝聚,扩展”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引领航空材料技术,打造高新材料产业”的宏伟愿景,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研究院!

热烈欢迎优秀学子加入航材院的大家庭!

地址:北京市81信箱33分箱

邮编:100095

联系人:

尚老师

电话:010—62496190

网申地址:http://biam.zhiye.com

5.

中航工业飞机强度研究所(623所)

中航工业飞机强度研究所位于陕西西安,是我国航空工业唯一的飞机结构强度研究中心和地面强度验证试验基地,具有代表国家对新研制飞机结构强度进行验证试验并给出结论的职能。主要开展飞机结构强度技术预先研究,为新机研制和改进、改型提供强度设计与分析关键技术和软件;面向全行业承担全尺寸飞机结构地面强度验证试验;通过动力试验为飞机颤振边界提供依据;进行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评定,提供试验数据与结论;制定和修改飞机强度地面验证试验标准和规范,并负责推广应用。

所内现设有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动强度、航空噪声、热强度、气候环境适应性、航空发动机强度等10余个专业研究室,拥有国内规模最大、试验设备和测试技术最先进的飞机结构强度实验室,具有应用研究和试验紧密结合的优势。现有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近300人,国家级、部省级专家10余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30余人。建所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行业重点型号试验及预研课题,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4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180余项,被授予“航空工业创建四十周年重大贡献单位”称号。目前,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试验设施,一个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家级飞机强度研究中心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电子二路86号

邮编:710065

联系人:闫老师

电话:

029-88268823

箱:[email protected]

6.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625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CBD(中央商务区)边缘地带,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氛浓厚。

我所成立于1957年7月,是我国专门从事航空制造技术研究和工艺装备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所,也是全国著名的机电产品技术开发中心。所有制形式为国有事业单位。迄今已建成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两个行业重点实验室、三大行业工程中心,以及国防工业特种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中航工业结构技术与制造中心,提高了技术成熟度和附加值,有力支撑了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所秉持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树立“成为世界级的航空制造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的愿景目标,肩负“引领航空制造技术,支撑武器型号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使命,重视人才的吸引和培养,积极贯彻“重贤用能、人才为本”的理念,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各方人才到我所工作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在“十二五”期间,我所拥有大量的预先研究、型号攻关课题和民品开发项目,急需各类有志之士加盟,我所将为您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

址:北京市朝阳区八里桥北东军庄1号人力资源部

编:100024

联系人:王老师

话:010-85701259

E-mail

:[email protected]

7.

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626/627所)

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航工业气动院)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2000年由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626所)和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627所)合并组建。2009年成立中航工业气动院北京分院。现有职工800余人。

中航工业气动院是中航工业唯一的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机构,主要从事航空气动力基础研究、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技术研究、CFD技术研究与应用、高低速风洞试验技术研究、风洞及风洞试验设备设计与制造。中航工业气动院承担各类航空、航天飞行器型号的高低速风洞试验任务,参与几乎所有重点飞机型号的研制工作。多年来,先后获得部级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00多项,被评为“中国航空工业重大贡献单位”。

为成为中国航空气动力研究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引领者和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知名的航空气动力专业研究机构,中航工业气动院先后与俄罗斯TsAGI、法国ONERA、意大利CIRA、德国DLR、德荷(DNW)、英国ARA、美国WMU、英国UoC、英国UoS及香港HKUST等国际知名气动力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

在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指引下,中航工业气动院紧紧围绕“一个愿景、两个体系、三种能力、四项基础”的发展思路,逐步实现了从单一试验验证者向集试验与CFD、研究与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气动力技术服务商的转变,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号

邮编:150001

联系人:楚老师

电话:0451-82516730

邮箱:[email protected]

8.

中航工业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633所)

中航工业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测控所)成立于1962年,隶属中航工业基础院,地处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主要从事航空故障诊断与预测、健康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测试与保障装备研制,生产及技术服务。主要技术包括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健康管理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保障性和综合保障技术,传感器技术,综合测试技术,测试性(验证)技术,维修性技术的研究应用,设有光、机、电制造中心,通过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了AS91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民用飞机维修工程研究中心协作单位、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开发中心。

承担多项国家高新工程、重点型号科研和生产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产品用于歼击机、运输机、轰炸机、直升机、无人机等多种飞行器,用户涉及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取得80多项科研成果,60多项产品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产品奖和国防专利等荣誉。

研究所充分利用上海地缘优势,与中国商飞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已成为ARJ21、C919大型客机多个关键系统的唯一供应商、成为中国商飞的重要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加强对外合作,与Rockwell

Collins、AD

Aerospace

Ltd等多家国外航空技术公司,在多个项目和关键技术领域成功开展国际合作。

所区总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距人民广场27公里,虹桥机场12公里。北临机场,西接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南望松江大学城,东连上海市区。区域内自然风光秀美,景色怡人,江南水乡情调十分浓郁。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三祥路188号

邮编:201601

联系人:高老师

电话:021-67619666-1208

邮箱:[email protected]

9.中航工业济南特种结构研究(637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始建于1970年,坐落在美丽的泉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个集科研、试制、批量生产为一体,设计、材料、工艺、测试设备完整配套的科研、生产实体,可承担国内外各种类型雷达天线罩的研发及批量生产,是国内唯一的高性能电磁窗专业化研究所

研究所拥有一流的复合材料生产净化厂房、雷达罩电性能测试系统、拥有先进的电厚度测量与校正设备、大型热压罐、预浸料制造设备、数控缠绕设备、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设备、芳纶纸蜂窝生产设备、人工介质材料生产线、氰酸酯树脂生产线、专用数控加工设备、复合材料无损检测设备,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分析仪、动态流变仪、动态介电谱仪、材料热分析(DSC/TG/DMA)系统、界面/表面张力测试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多点协调加载力学试验系统、矢量网络分析仪、标量网络分析仪、图形工作站、数据处理工作站等仪器,拥有功能强大的电磁性能设计分析、强度与可靠性分析和CAD/CAM/CAPP等软件系统。

研究所主要从事功能复合材料和结构件设计及应用研究,如飞行器、舰船、车辆、地面用雷达天线罩及其它特种结构领域的研究、设计、试验、测试、生产等。

址:山东省济南市济齐路19号

编:250023

联系人:万老师

电话:0531-85665042

邮箱:[email protected]

10.

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高科智能测控有限公司/634所)

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智控)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隶属于中航工业基础技术研究院,所从事的智能测控技术研究是基础院规划的七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中航智控充分利用测控技术、智能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技术,以综合测控系统、特种传感器研制、工业机器人集成技术应用为重点,在“寓军于民,军民融合”思想的指引下开展技术研发、产品研制、系统集成等工作,科研成果和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和民用(煤矿、石化、冶金、交通、新能源等)等领域。

中航智控作为基础院的智能测控技术平台,提出了“在测控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在智能技术领域率先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愿景,专业定位于智能技术和测控技术的发展。在智能技术领域,开展智能机器人技术与集成应用理论和技术研究,瞄准航空工业和新能源制造两个领域,在航空发动机、风电叶片机器人磨削技术、航空产品机器人喷涂技术、室内空间定位系统、无人平台任务载荷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航空测控领域,开展先进传感器、综合测试与诊断、航空特种试验设备等理论和技术研究,为航空在役型号和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使用与维护保障提供技术与产品支持。在民用测控领域,开展了储罐计量技术、充分制氮技术与自动化管控系统集成应用理论研究,为石化、煤炭、冶金等国家基础能源领域提供各种测试装备及技术服务。

中航智控是中国航空工业技术装备工程协会的理事长单位、总装通用测试技术专业组主要成员单位,以及国防科技工业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中国航空工业测试技术发展中心、中国航空学测试专业委员会、《测控技术》杂志等多家专业机构的挂靠或依托单位。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隆庆街甲10号

邮编:100176

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10-65665105

邮箱:[email protected]

11.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注册资金4.5亿元,由中航工业和北京市政府出资组建。凝聚了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复合材料及应用研究室/结构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试验室,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及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研发的先进技术与优势力量。公司主要开展以下业务工作:复合材料材料、工艺等专业的基础研究;航空及民用复合材料体系、规范和工艺体系标准建立;航空及民用复合材料性能表征、评价和检测方法及标准建立;航空及民用复合材料用树脂、预浸料、蜂窝等产品生产;航空及民用复合材料产品预研、研制、工程化阶段的制件生产;为各厂提供产品技术及服务。

目前,公司拥有先进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结构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绿色复合材料北京市工程实验室。

公司将继续牵引国内的复合材料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的航空复合材料产品的制造能力,形成航空复合材料的技术创新中心和复合材料研究成果向工程化应用转移的孵化器。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双河大街中航国际工贸园

邮编:101300

联系人:马老师

电话:61499343

邮箱:[email protected]

12.

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为中航工业下属独立法人单位,原为安徽省科委的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7月。占地约50余亩,固定资产约8000万元,现有职工6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0余名(含教授博导、研究院、博士、硕士10余名),专业从事飞行器雷电与静电防护领域的研究工作。

公司建有我国目前唯一的大型飞行器雷电防护实验室,可执行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相关的飞机雷电防护设计与实验标准,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适航审定部门的飞机雷电防护实验资格认可。公司目前已通过了军用飞机雷电与静电防护系统设计及性能测试与鉴定实验的军品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民用飞机雷电与静电防护设计及性能测试与鉴定实验的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总装军用实验室资质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委认证(CNAS),所建成的飞机雷电防护实验室是继世界上美国、法国之后建成并与其能力相当的大型飞机雷电防护实验室。

公司成立十几年以来,开展了大量飞行器雷电电磁脉冲及静电防护系统设计,完成了大量的给及雷电防护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项目,其中一些还获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国家专利,在国内外学士会议和专业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的试验研究论文。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科学院路105号

邮编:230071

联系人:赵主任

电话:0551-62156890

邮箱:[email protected]

    以上《某研究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结报告》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某研究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结报告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某研究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结报告》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