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xx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日期:2021-02-06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xx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本文关键词:制度,内部控制,固定资产管理,建设,xx

xx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本文简介: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正确核算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监督并促进固定资产的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

xx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本文内容: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正确核算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价值,监督并促进固定资产的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根据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固定资产的范围、标准和内容

第二条

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

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一)该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仪器仪表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主要设备、工具和器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作为固定资产。

不作为固定资产的仪器仪表设备等,如数额达到或超过固定资产标准,其实物比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其购置支出的摊销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

为了明确划分固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便于核算和监督,公司制定《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目录》,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第二章

固定资产管理基本任务与职责分工

第五条

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任务: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加强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提高固定资产的完好率;在组织资产存量流动和增量投向上改善固定资产的配置,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检查、分析和考核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第六条

公司使用的固定资产,任何人不得侵占。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分工,履行规定的审批权限和手续制度。凡是不履行手续,不经公司领导批准和财务部签证,固定资产不得进行调拨。

第七条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归口管理”的原则,实行公司、分公司两级管理。

公司负责公司所有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措施;掌握公司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增减变动情况,负责审批分公司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或超出预算范围的固定资产购建;负责归口管理公司总部使用的固定资产。

各分公司负责归口管理本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记录与核算;在权限范围内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购建或提出购建申请;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调配和增减变动情况等实物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本单位固定资产的维护、大修和更新改造;在权限规定范围内,办理相关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损失、报废的上报及审批工作。

第八条

分公司领导人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负主要责任。分公司领导人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资产管理人员工作调动时必须将固定资产点交清楚。对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分公司领导人和管理人员应给与表扬和奖励,对工作失职,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管理人员要追究责任。

第九条

公司及分公司财务部是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固定资产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的记录与核算;办理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出售等的上报和审批手续及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账务处理;建立和保管固定资产卡片,确保账、卡相符;进行固定资产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综合分析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

第十条

公司及分公司设备部为施工生产用固定资产的专业管理部门,公司及分公司办公室为非施工生产用固定资产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各自所管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技术状况;负责本专业固定资产的建设、更新、改造和大修的申报;办理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出售等的审查和申报;办理固定资产的调拨、调整、停用、拆除、出租等的申报和审批手续;保管本专业固定资产卡片,确保账、卡相符;研究制定挖潜、革新改造的办法和措施,分析考核本专业固定资产使用效果,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第十一条

公司及分公司各职能部门和施工处为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设兼职固定资产管理员,提出固定资产的调拨、调整、停闭、拆除、出租等的申请;负责提出固定资产的建设、更新、改造和大修项目申请;负责保管本部门固定资产清册,确保固定资产的实物与固定资产清册的记录相符;协助办理本部门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出售等上报手续;协助进行每年末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

第十二条

公司建立固定资产责任人制度,在固定资产清册中明确各项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人。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维护”的原则,管理责任人由固定资产的直接使用人担任。管理责任人的主要职责为: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和保管,确保固定资产经常处于良好状态;配合财务部门实施固定资产的报废、毁损、出售的审查以及固定资产的调拨、拆除、出售等上报和审批手续。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调动时,必须将固定资产交点清楚并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

第十三条

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固定资产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每年年终,财务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清查盘点。通过清点发现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应查明原因,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以保证账、卡、物相符。

第三章

固定资产的分类和计价

第十四条

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分为以下几类:

(一)生产用固定资产。指生产经营和管理用的各种固定资产,按经营管理专业性质明细分类如下:

1.房屋及建筑物,包括为生产和为生产服务的管理部门用的房屋及建筑物;

2.施工机械;

3.运输设备;

4.仪器仪表及实验设备;

5.生产设备;

6.其它生产用固定资产。

(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指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种固定资产。

(三)未使用固定资产。指购建完成尚未投产使用,拨入尚待安装,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调拨中的固定资产,以及批准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

(四)不需用固定资产。指生产管理不再继续需要的各种固定资产。

(五)租出固定资产。指经批准在经营性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

(六)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指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七)土地。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土地使用权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的计价。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的价值。固定资产取得时的成本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

(一)外购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买价、增值税、进口关税等相关税费,以及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如场地整理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如果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三)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四)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如果融资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五)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账价值。

(六)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固定资产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1.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七)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1.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入账价值。

(八)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

(1)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3.如接受捐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按依据上述方法确定的新固定资产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九)盘盈的固定资产,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1.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十)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账价值。

第十六条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还应当包括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

第十七条

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与所购置的计算机硬件一并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第十八条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计价值记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第四章

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处理程序

第十九条

引起固定资产发生增减变动的因素:

(一)固定资产的增加:

1.自行建造和购入

2.其他单位投资转入和融资租入

3.其他单位有偿、无偿转入

4.接受捐赠

5.盘盈

6.进行固定资产改造、扩建增值

7.按国家规定资产评估(重估)价值调增

8.其他

(二)固定资产的减少:

1.经批准报废、毁损或非常损失

2.投资转出

3.经批准无偿调出和出售

4.盘亏

5.捐赠转出

6.按国家规定资产评估(重估)价值调减

7.其他

第二十条

建设项目竣工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根据正式竣工决算中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由工程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办理实物交接手续,工程管理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收入凭证”一式三份,一份送办公室,一份送财务部门,一份自留。财务部门核对相符后,据以填制固定资产卡片,并办理账务处理手续,同时将变动后的固定资产清册分别送交各使用部门。

第二十一条

固定资产的购建

(一)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权限

20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购建由分公司在预算范围内自行购建,超出预算的固定资产购建需按照预算管理程序进行审批。

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50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购置由分公司上报购建申请,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购建。

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固定资产购置由公司董事会审批,公司董事会的审批权限应不超出公司章程中有关规定,超出董事会审批权限的项目由股东大会审议。

(二)固定资产购建的程序

使用部门根据生产施工或管理的实际需要提出书面申请,专业管理部门审核汇总后书面报分公司领导审批,根据管理权限需上报公司审批的应上报公司审批。经批准后由专业管理部门进行购建。

专业管理部门在采购完成或工程竣工交付后应立即根据购货发票、工程决算单以及相关资料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进行检验并填制“固定资产检验报告单”,检验合格后,填制《固定资产收入凭证》和《固定资产卡片》一式三份送交财务部门并办理报账手续。

财务部门应认真核对全部单据、资料,核对无误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同时将盖章后的固定资产收入凭证和卡片退专业管理部门一份进行账务登记和保管,送交使用单位一份登记管理。

第二十二条

固定资产的出租

为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对机具、工具及仪器仪表等设备,公司在各分公司之间实行固定资产的有偿使用制度,由设备部核定出租费用标准并制定相关细则。各分公司应在成本效益原则下尽量选择内部租赁。

对外出租固定资产必须征得本单位领导人的同意,由专业管理部门签订租赁合同。财务部门按合同规定按期收取租赁费。

第二十三条

固定资产的调拨和转移,应按下列规定办理调拨和转移手续:

(一)固定资产向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转移,原则上均实行有偿转让。实行有偿转让的固定资产应按质论价收取价款。

(二)在公司所属范围内固定资产的调拨实行无偿调拨,由公司调拨部门填制“固定资产调拨通知单”,送调入、调出单位和相关财务部门。调出单位根据上述通知单位文件填制“固定资产转移单”,调入单位根据“固定资产转移单”审核无误后入账和转移实物。调出、调入单位列账月份应当一致,同时调增、调减固定资产卡片、清册以及使用地点。

(三)财务部门、使用部门要相互密切配合,及时办理固定资产调拨的有关审批和账务处理手续,对不符合规定或手续不完备的调拨事项,公司有关部门应不予受理;在固定资产调拨中,有关备品、附件以及技术资料档案应随资产调拨,不得截留,以保证固定资产完整无缺。

第二十四条

固定资产报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报废条件,经专业部门的技术鉴定后,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和“固定资产报废清册”,送交设备部,由设备部报总经理或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

(一)固定资产的报废审批权限划分如下:

使用期满、折旧已提足的固定资产正常报废,单位原值在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下,报公司财务总监审批;单位原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批。

固定资产非正常报废,单位原值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下,报公司经理办公会审批;单位原值在100万元以上,报董事会审批。

公司董事会的审批权限应不超出公司章程中有关规定,超出董事会审批权限的项目由股东大会审议。

(二)固定资产的报废程序。报废固定资产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报废条件,由专业管理部门组织鉴定小组或相关专业人员认真进行技术鉴定,填制《固定资产报废报告表》、《固定资产报废清单》交由财务部门上报审批。经批准后由专业管理部门进行清理,会同财务部门填报《固定资产清理报告》,同时进行账务处理,相关部门均应注销该项固定资产卡片。

(三)对于已提满折旧但仍可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应继续使用,不得擅自进行报废,待其物理寿命或技术寿命到期后,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报废。

第二十五条

固定资产发生的盘盈、盘亏,应由行政部填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毁损)报告单”,按规定程序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查后,由财务部门报当地税务部门审批后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账、卡相符;同时调整固定资产清册,保证卡、物相符。

第五章

固定资产折旧及方法

第二十六条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公司的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3%))/预计使用年限*100%

第二十七条

根据公司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确定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如下表)。

类别

使用年限

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

房屋及建筑物

30

3

3.23

施工机械

5-10

3

9.70-19.40

仪器设备

5

3

19.40

运输设备

5-6

3

16.17-19.40

其它设备

5

3

19.40

第二十八条

公司有关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需经股东大会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二十九条

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所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第三十条

对于接受捐赠旧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确定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按所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第三十一条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第三十二条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一)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第三十三条

企业一般应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应按月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正确计提,不准多提、少提或漏提,保证及时足额提取各项折旧。

第六章

固定资产修理

第三十四条

固定资产修理实行预算控制,根据各种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由各使用部门提出固定资产修理计划,以及修理费用预算,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作为修理固定资产的依据。重大的、突发的固定资产修理按照预算管理原则实行例外审批制度。

第三十五条

固定资产需要修理时,由使用部门制定修理间隔期、修理质量标准、费用定额等,交由设备部统一组织实施。

第三十六条

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计入有关成本和费用。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数额较大的,可以采用待摊或者预提的办法。采用预提办法的,实际发生的修理支出冲减预提费用,年末实际支出大于预提费用的差额,计入有关成本和费用;小于预提费用的差额冲减有关成本和费用。

第七章

固定资产记录

第三十七条

固定资产记录必须及时、正确、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现状及增减变动情况,对固定资产增加、减少、使用、保管进行严格监督。

第三十八条

企业所有固定资产均应设置“固定资产卡片”,登记各个资产的详细项目。财务部负责固定资产账面记录、卡片记录,保证账、卡相符;使用部门负责保管卡片,保证卡、物相符。

固定资产卡片应按《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目录》设置,并按《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目录》规定的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各种设备以每一台、部、架、套等为单位登记一卡;房屋及建筑物以每栋、每座、每套为单位登记一卡。固定资产卡片可设置附卡,固定资产某些可独立存在的组成部分在附卡中进行记录。

在固定资产卡片上要及时记录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

第三十九条

固定资产记录应按照下列规定进行登记:

(一)财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进行总额和分类核算,并设《固定资产登记簿》,按使用单位反映每一类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年度汇编《固定资产清册》,综合反映年度固定资产状况。

(二)专业管理部门设置固定资产实物账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单项设备以台、部、辆、组、套为单位,一物一卡,详细登记资产的各个项目。

(三)为便于管理、核对、查找,使用部门应制作固定资产卡片,并将其固定于固定资产醒目处。

第四十条

财务部、办公室、使用部门必须定期核对固定资产相关记录,每年至少核对一次,保证账、卡、实相符。

第八章

固定资产清查

第四十一条

公司应于年度终了前组织专业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使用单位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保证卡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

第四十二条

盘盈的固定资产,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如盘盈、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应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做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第九章

固定资产分析与考核

第四十三条

财务部根据本制度,对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分析和考核,分析固定资产的分布、构成、增减变动和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等情况,以合理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果。

第四十四条

固定资产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使用部门和个人是否能够真正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

1.对固定资产及其变动情况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记录,保证账、卡、物相符。

2.做好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和保管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3.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程序,办理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出售、调拨、调整、停闭、拆除、出租等工作。

(二)按照“谁使用、谁保管、谁维护”原则,对固定资产责任到人制度进行考核,将固定资产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第四十五条

固定资产考核的奖惩:

(一)财务部将在每年年末对各使用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状况及使用效益进行分析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公司或分公司总经理办公会。

(二)公司或分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在全公司进行通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部门和相关人员将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责任不清、管理不善,造成固定资产毁损的部门及其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进行经济处罚。

第四十六条

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应经常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分析与考核,促进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提高使用效果。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由公司财务部拟定,报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后执行,其解释权、修改权归公司总经理办公会。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附表1、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目录

设备

计量单位

折旧年限

净残值率

备注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附表2、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清册

使用单位:

分公司

金额单位:元

序号

卡片编号

资产名称

责任人

计量单位

数量

规格

资产原值

预计残值

购建日期

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

累计折旧

备注

附表3、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

使用单位:

分公司*年*月*日

编号:

资产序号

资产卡片编号

资产名称

规格

使用单位

使用责任人

计量单位及数量

开始使用日期

原值

折旧年限

累计折旧

实际使用年限

净值

原预计净残值

报废原因

基层单位意见

分公司意见

技术部门

公司意见

技术部门

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

附表4、固定资产清理报告

使用单位:

分公司*年*月*日

编号:

资产序号

资产卡片编号

资产名称

规格

使用单位

计量单位及数量

始使用日期

原值

累计折旧

净值

开始清理日期

清理完成日期

变价收入

清理费用

清理净损益

公司负责人:

财务主管:

经办人:

附表5、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毁损报告

使用单位:

分公司*年*月*日

编号:

资产序号

资产卡片编号

资产名称

使用单位

原值

累计折旧

原因及处理意见

分公司意见

技术部门

公司意见

技术部门

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

公司负责人:

财务主管:

经办人:

附表6、固定资产盘点表

资产编号

账存数

实存数

差异

原因

备注

盘点人:

监盘人:

日期:

篇2: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内部控制,现代企业制度,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本文简介:本科毕业论文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研究作者杨晓倩内容摘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一般来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本文内容:

本科毕业论文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杨晓倩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一般来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并且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通过列举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集中分析了内部控制的局限性,重点讨论了改进的措施。就提高内控的有效性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新观点,并说明了内部控制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

本文共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内部控制定义的变化中得出我国内部控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列举了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针对内控的现状从客观环境和自身原因两方面分析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

第四部分: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第五部分: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有活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在支持中对创新过程实施全面控制的制度”。

通过对搜集资料的钻研和经验的积累,文章对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笔者认为改进内部控制要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和促进内部控制的大众化,并且还要注意利用外部中介组织、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作用。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

内部控制

控制环境

企业文化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in

nowadays,corporations

generally

face

two

basic

questions:

one

is

how

to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and

the

other

is

how

to

coordinate

the

use

of

inner

resources.

Because

the

adaptation

to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built

upon

the

inner

coordination,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ground

of

corporations,and

is

the

guarantee

on

which

corporations

can

survive

and

develop.

Also

along

with

the

modern

corporation

system

establishment,internal

control

faces

new

changes

and

proposes

new

challenges

to

us.

Through

listing

the

main

contents

of

internal

control

under

the

modern

corporation

system,this

passage

analyzes

limitations

of

internal

control

focally

and

discusses

improving

measures

as

to

these

conditions.

Besides,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new

ideas

on

improving

the

validity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illustrates

relations

between

internal

control

and

enterprises’

innovation.

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Firstly,from

the

definition

changes

of

internal

control,it

concludes

the

problems

need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Secondly,it

enumerates

the

main

points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under

the

modern

corporation

system.

Thirdly,as

to

today’s

internal

control,it

analyzes

limitations

from

the

outside

and

inner

causes.

Fourthly,it

suggests

way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internal

control.

Last,it

summarizes

that

good

internal

control

should

be

the

system

that

can

be

used

to

propel

corporations

innovate

and

implement

positive

control

in

support

to

the

innovation

process.

Through

thoughts

on

the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n

experience,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few

immature

viewpoints

on

this

issu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mproving

internal

control

should

enlarge

exterior

supervision,promote

internal

control

popularizing,and

still

use

suggestions

of

outer

mid-organizations

especially

accounting

firms.

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

modern

corporation

system;

control

environment;

corporation

culture

2

一、从内部控制定义的变化中引发的思考1

(一)内部控制定义的发展阶段1

(二)从内控定义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2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2

(一)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现内部控制目标2

(二)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达到内部控制目的3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分析3

(一)内部控制客观环境的局限性3

(二)内部控制制度自身的局限性4

四、现代企业制度下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对策5

(一)全力推进内部控制大众化5

(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5

(三)积极推进建立独立董事制度5

(四)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提升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5

(五)强调“人”的作用,提高人的品行和素质5

(六)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6

(七)加强利用外部中介组织,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作用6

五、结束语6

主要参考文献7

7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具有成熟市场经济经验的西方各国的实践中,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一种解决企业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成熟的我国,面对日益严重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管理效率低下、高级管理层的舞弊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人们正试图通过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我国现阶段的内部控制。

一、从内部控制定义的变化中引发的思考

内部控制是随着管理的现代化和外部审计的开展而逐渐产生的,并且随着企业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内部控制的概念也日趋完善,普遍得到知识界的认可。同时,从内控定义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把握现代内控的发展趋势,找出我们的问题所在。

(一)内部控制定义的发展阶段

1.内部牵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上停留在此阶段上。它的着眼点在于职责的分工和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检查和交叉控制。它通常包括四项职能:实物牵制、物理牵制、分权牵制和簿记牵制。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错误和舞弊,通过保护财产的安全来保障组织运作的有效性。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内部控制进入了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它进一步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所谓会计控制是指“为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的正确真实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有效而制定和实施的有关会计业务及相关业务的政策与程序”。所谓管理控制是指“为保证经营决策及方针策略正确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制定和实施的有关业务管理方面的政策与程序。”

资料来源:耿建新、宋常,《审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

由此可见,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光停留在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还包括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了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这一阶段将内部控制结构划分为控制环境

、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而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控制环境首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反映各个利益关系主体(所有者、管理当局及其他利益关系主体)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看法和行为,如管理理念与经营方式、人事政策与实务等。会计系统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控制等,旨在明确各项资产、负债的经营管理责任。控制程序是指管理当局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政策与程序,如适当授权、职责分离等。

4.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1992年9月,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专门委员会COSO发表了一份《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和五大要素,使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大目标包括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operations),财务报告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对适用法规的遵循(compliance

with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五大要素包括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和监督(monitoring)。这五个要素紧密联系,向我们透射了这样一层含义:“为了实现目标,一个企业应当在培育一种积极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上,识别、衡量和评估经营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冲突风险点;然后针对这些风险点设置各种控制机构,并不断地对上述整个过程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与评审;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则为整个过程提供方便。”

资料来源:“内部会计控制若干理念剖析”,中华会计网校,2004年1月29日。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以下几点,防止进入观念的误区:首先,不要过分强调内部控制防止信息失真忽视内部控制的经营性目标,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其次,内部控制是为了达到目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目的本身。再次,内部控制由人实施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所有人员都应对内部控制负起相应的责任。最后,内部控制只能为管理层提供相对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

(二)从内控定义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从内部控制的发展过程来看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突显出来,它塑造了企业的控制文化,影响着员工的控制意识。巴塞尔委员会在谈到控制环境中的控制文化时指出:“虽然具有一种强有力的控制文化不能保证一个企业达到它的目的,但是如果缺乏这样的一种文化,就会有较大的可能造成错误的失察和不当行为的发生。”因此,我们应努力抓紧将控制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一方面,要求企业管理层负责促进在机构中建立一种企业文化,向各级人员强调和说明内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要了解他们在内控程序中的重要作用,并在程序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实务界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控制环境的重要作用。所以,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亟待改善的。如果说控制环境是“务虚”的话,至少从风险评估开始就应当是实实在在的了。每个组织所面临的风险都是与特定的环境相联系的,如果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同时从企业整体和个别作业层次全面有效的甄别和评估其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风险,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就很可能是从书本或其他组织的文件中抄抄补补而来,既可能残缺不全,也可能因脱离实际而难以实施,从而成为一种“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东西。只有风险评估作好了,控制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另外,人们对“信息与沟通”和“监督”这两大内容的认识也没有达到现代内控原理的要求。比如

:不注意信息的收集与加工,只注重与外部的纵向沟通和内部的顺流沟通,而不注重或忽视横向沟通和逆流沟通等。鉴于此,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大潮下,我们应转变思维而不要仅仅停留在会计控制上,建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信息与沟通的全方位的内部控制。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从而内控的内容也更加全面有效,现将主要内容举例如下:

(一)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1.建立确保资产物资安全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第一,建立财产清查制度,明确财产清查的时间、范围和程序。这种对现金、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定期清查的制度,不仅可以改善经营管理、保护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也能够通过盘点、

账实核对,找出问题、明确责任。第二,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的增加、保管、维修、报废、折旧的程序和方法,明确各自职责,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第三,建立材料采购制度,即材料采购、运输、验收、付款、保管等要明确职责,并严格实行职责分离。第四,建立材料出入控制制度,即材料的购、销、调要按规定的手续办理。第五,建立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制度。严格备用金管理,对各种支票的领用和保管以及支票印鉴和密码要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对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日清月结,作到账实相符;并且出纳岗位不得兼做其他一些会计岗位,如会计稽核、收入费用的记录等。

2.建立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第一,建立会计制度及相关的会计政策,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采纳的原则、外币折算方法及汇兑损益的处理方法、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以及长期投资、坏账损失和借款费用的核算方法。第二,制定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如明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职权范围,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的设置和使用方法等。第三,制定会计稽核制度,即对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相互核对。第四,建立财务收支的授权审批制度,对审批人员的权限和责任以及审批程序都应做出适当的规定。第五,实行职务分离控制

,即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

,包括业务的授权与执行、业务的执行与记录、财产的保管与记录、总账和明细账的记录、财产的保管与核对等。

3.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即一项经济业务交由若干人员来完成,使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不能越权办事。其次,每一会计事项的审批人、经办人、记账人、财产保管人之间要实行职责分离,防止因权利过于集中、职务重叠而造成贪污舞弊。最后,每一会计事项的审批人、经办人、记账人、财产保管人应当相互制约,有一个明确规范的操作程序,做到账、钱、物分管。

(二)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达到内部控制目的

1.建立责权控制制度及业务凭证流转程序

建立责权控制制度就是建立合理的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使各部门和人员之间既合理分工、相互制约;又协调合作、相互联系。

建立业务凭证流转程序,令其既能体现各部门的相应责任,又能使各部门在凭据的传递中相互监督,使经济业务有条不紊的进行。如:材料采购业务要经过申请、批准、采购、验收、入库、付款、入账等手续;而产品的销售应经过,签合同、开定单、收款(现销)、发货、委托收款(赊销)、入账等手续。

2.建立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随着办公自动化的逐步普及,仅靠手工劳动来处理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为了使职工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并保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就应建立起各单位的信息系统。

3.建立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即重大经济事项要有科学合理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像巨额投资等重大事项,如果盲目决策、程序混乱,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新会计法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明确了两条要求:一是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作到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决策和执行程序中决策人员和执行人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

4.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分析。它不仅能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是确保成本管理中成本数据真实完整的重要手段。

5.建立统计分析制度,即要对企业的人员工资、财产规模、生产进度、成本控制、产品销售等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便及时、全面地反映生产经营状况,检查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各项经济数据的准确完整,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与此同时,还包括劳动人事控制,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商品销售控制等。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分析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受托者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必要手段,在企业内部管理监控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企业现存的内部控制来看依然存在着很多局限,阻碍着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一)内部控制客观环境的局限性

1.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不完善,对内部控制的信息缺乏接受力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运做机制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交易不规范、非法谋取暴利的现象很普遍。在此状况下,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能引起投资者的猜疑,对公司资本的运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公司内部控制普遍比较薄弱,申请上市的公司如果如实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的内容,可能会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耽误公司的正常上市。

2.投资者风险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力

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典型的股权集中型的,即股权集中于内部股东,而外部股东人数较少,即使能将某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全部买下,也不能掌握公司的控制权。在内部人或控股股东等关键人大权独揽的情况下,这些中小股东的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因此,中小股东主要以二级市场的“逐利”为主,更关心企业的运营结果,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控制不感兴趣。在这种缺乏股东监督的不成熟的氛围下,内部控制更多的维系在经营者的觉悟上,而不是奠定在制度安排的基础上。

3.公司的内部控制缺乏制衡机制,对管理系统缺乏控制力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悄然兴起,但仍然形备而实不至。不少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一味的“放权让利”,致使原厂长负责制的领导班子既是经理层又进入董事会,经理成员与董事会成员高度重叠。因此,公司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会,既不能充当所有者的“守护神”,又不能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4.我国的内部审计多流于形式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国家审计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企业对其有效需求不足,并形成了一些错误认识,将内部审计简单的与“纠错查弊”划等号,或者将内部审计视为政府审计的延伸等。并且许多企业

,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不设内审机构,即使设了也附属于财会部门,组织地位极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内部审计只针对员工舞弊有效,而对于管理层引起的舞弊几乎没有作用。因此,改变内审机制、提高内审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5.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近几年来,会计队伍迅速扩大,但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没有跟上,有些培训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高质量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1)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进入会计队伍的人员,仍然留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素质较低,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2)还有部分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为了个人利益,顺从领导意图办事,甚至为讨好领导,在弄虚作假上帮着出点子,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

6.外部监督乏力

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如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监督)和社会监督(如注册会计师、社会舆论等的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然而,如此大的一个监督体系其监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再加上分散管理、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2)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监督弱化问题严重。(3)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得“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没发挥出来。

(二)内部控制制度自身的局限性

1.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与效益原则,任何一个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都要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对比关系,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也是如此。自然,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越严密,控制效果就越好。但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越严密,相应的控制成本就越高,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效率。因而,企业在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时,会通过比较控制成本与控制效率和控制效果的关系来确定所选用的内部控制。如果某内部控制的成本高于其实行的效率和产生的效果,则此项控制将不予采纳,即某些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将不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2.内部控制一般是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的,计划没有变化快。企业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是针对经常重复发生的业务制定的,这些制度可能对未能预料到的特殊业务不奏效。为便于生存或提高竞争能力,企业势必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这就会使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新增业务失去控制作用。另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3.人为错误。任何内部控制制度都是靠人来执行的,即便设计的再完善,也可能因为人的失误而使内部控制制度瘫痪。它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而失效;还可能因为执行人员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

四、现代企业制度下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对策

鉴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综合阅读的材料和积累的经验,现总结出提高内控制度有效性的对策:

(一)全力推进内部控制大众化

内部控制制度的受益对象不仅局限于公司内部,还包括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外部股东、债权人、政府等。针对投资者风险意识普遍薄弱的情况,公司或公司的上级管理部门,应面向广大外部投资者和公司员工,定期举办风险知识培训班,运用实证或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人人都重视风险控制的人文环境。同时,建议广大投资者应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设立“证券投资者协会”,各地区设分会。协会负责帮助投资者办理投资诉讼,聘请专家举办讲座,为投资者出谋划策以及协助投资者监督被投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首先,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范围。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组成。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是公司的决策机构;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是公司的经营机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这样就根据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形成一个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适合于公司发展要求的内部治理结构。其次,要严格制订考核和实行奖惩制度。对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较好的,应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迁挂钩,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三)积极推进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一般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董事。他既不代表出资人,也不代表公司的管理层,能够客观、公正地就战略、运作等重大问题,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独立董事的加入,不仅能够降低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而且有利于公司内部的检查、评判、监督和约束等,从而改变公司的制衡机制。独立董事的人选,最好是了解公司运作情况的管理人才,比如曾在公司工作过的或是被聘为公司顾问的人,并给以较少份额的股票期权,使其既有兴趣参与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又不至于与公司的管理层“同流合污”。但是,几年的实践表明,独立董事既不“独立”又不“懂事”,使得该制度的运行收效甚微,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四)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提升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

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占据特殊地位,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价是通过内部审计来完成的。内部审计作为本企业最高管理层的代表,其主要职责是协助企业管理当局有效地履行其管理职责,对每个部门或每个分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监控。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部门或人员,并且必须直接向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可见,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特殊因素,又监督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上市公司必须建立以独立董事为主并精通会计专业的人士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一般企业也应挑选素质高、业务精的人才担任内部审计师,使内部审计师的使用从简单的实施审计职能向帮助创建一些程序使其达到组织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职能转变。

(五)强调“人”的作用,提高人的品行和素质

人的良好品行和素质对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有很大的帮助。我国一方面需尽快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经理人才市场,促成一个具有约束、监督与激励经理人员作用的外部机制,给管理者以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以便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要加强经营者的品行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提高员工的素质。首先,要严把用人关,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员进入公司。其次,通过大力宣传企业的方针政策和目标,培养员工忠实、勤奋的品质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企业的责任感,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最后,要有计划地进行在职人员的后续教育。除业务培训外,也不能忽视教育员工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目的是让员工在精通业务的同时,形成一个以自我控制为主、自检自律为主要手段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

(六)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

首先,明确各个部门(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确定合理的标准,使其都能够有章可循、依法办事。其次,改进国家宏观调控的同时各部门要加强沟通,最好不要功能交叉,争取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再次,强化对监管人员的教育,使其不仅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同时还要目标明确、按章办事。最后,整顿不规范的执业环境、严抓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使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加强利用外部中介组织,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作用

注册会计师在符合性测试过程中容易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并在必要情况提出管理建议书。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成果,了解自身内部控制的不足,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五、结束语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应该是结合计算机控制与人为控制并且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全面控制。在一定意义上讲,控制是为企业经营导航,其自身没有资产再生功能,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源泉是创新,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生产经营才有足够的动力。保持企业发展不仅要实施内部控制,更要促进企业创新。有活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在支持中对创新过程实施全面控制的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燕,“完善内部控制,治理会计行为缺陷”,《经济师》,2004年第1期。

2.陈诗林,“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商业研究》,2003年第14期。

3.于健,“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北方经贸》,2003年第12期。

4.井伟利,“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黑龙江财会》,2003年第12期。

5.王继丁,“完善内部控制,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财会月刊》,2003年第10期。

6.赵丽杰,“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经济师》,2003年第7期。

7.刘向暖、苏昕,“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税务纵横》,2003年7月。

8.谢冰,“试析现代企业的内部控制”,《四川会计》,2003年第6期。

9.薛宝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过程与趋势”,《经济师》,2003年第6期。

10.余莉,“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现代科学管理》,2003年第6期。

11.张秀明、余波,“新形势下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黑龙江财会》,2003年第6期。

12.张岳麓,“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科技广场》,2003年第5期。

13.

“Management

Reports

on

Internal

Control”,Journal

of

Accountancy,Online

Issues,October

2000.

14.耿建新、宋常,《审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

15.Michael

A.

Diamond,Financial

Accounting,ITP

Company,1998,Fourth

Edition.

16.“内部会计控制若干理念剖析”,中华会计网校,2004年1月29日。

篇3: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本文关键词:内部控制,对外投资,制度

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本文简介: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黑龙江省XX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黑龙江省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对外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保证对外投资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本文内容: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黑龙江省XX股份有限公司

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节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黑龙江省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对外投资活动的内部控制,保证对外投资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对外投资是指本公司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购买股权、债权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进行投资,包括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

第三条

对外投资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是:投资的授权人与执行人分离;投资的执行人与记录人、保管人分离;除证券部、财务部的指定专人外,其他人员接触证券必须经过适当授权;

凭证式证券的保管与接触至少由两名以上人员共同控制,凭证式证券的存、取必须及时、详细记录于登记簿,并由所有在场经受人员的签名。

第二节

分工及授权

第四条

公司设置投资管理部,全权负责公司对外投资事宜。本公司的对外投资由公司总部集中进行,依据实际情况确定为短期投资或长期投资。

第五条

短期投资项目的批准权限依次为:投资金额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主管对外投资的副总裁(副书记)审批;投资金额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主管对外投资的副总裁(副书记)签署意见后转呈公司总裁审批;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公司总裁班子成员集体审批;超过2,000万元且占最近经审计的净资产总额的20%以下比例的项目由公司董事会审批;达到或超过最近经审计的净资产总额的20%比例的项目必须经股东大会批准。

第六条

长期投资项目占最近经审计的净资产总额的20%以下比例的由公司董事会批准,达到或超过最近经审计的净资产总额的20%比例的长期项目由股东大会批准。

委托贷款业务必须由董事会批准。

第七条

对外投资活动由公司总部根据具体情况指定投资管理

部门具体负责,同时财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协作实施。

第三节

实施与执行

第八条

在对外投资活动中,形成初步投资意向后,必须首先向有权批准投资计划的机构或人员申请立项。

第九条

投资计划获准立项后,为了确保对外投资活动的合法性,必须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合法性论证,保证投资计划在国家对外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框架之内依法进行对外投资活动;为了避免盲目对外投资,确保对外投资活动的效益性,还必须对对拟投资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使投资项目能够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

第十条

投资计划通过论证后,应及时报送有权批准投资计划的机构审批。

第十一条

对外投资项目获得批准后,由获得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具体实施对外投资计划,与被投资单位签订合同、协议,实施财产转移的具体操作活动,并获取被投资单位出具的投资证明。

对外投资项目应与被投资方签订投资合同或协议,其中长期投资合同或协议必须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对外正式签署。公司应授权具体部门和人员,按长期股权投资合同(包括投资处理合同)或协议规定投入现金或实物,投入实物必须办理实物交接手续,并经实物使用和管理部门同意。以实物作价投资时,实物作价低于其评估价值的应由董事会批准,对外投资额大于被投资单位账面净资产中所享有份额的,或者对被投资单位溢价投入资本的,应经董事会专门批准后,方可实施投资。在签订投资合同或协议之前,不得支付投资款或办理投资资产的移交;投资完成后,应取得被投资方出具的投资证明或其他有效凭据。

第十二条

对外投资实行预算管理,投资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如实际情况的变化需合理调整投资预算,必须事先报经有权机构批准。

第十三条

公司获得的证券类资产(指股票和债券,下同)可委托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独立的专门机构保管,也可由本公司财务部门指定专人自行保管。

除无记名证券类资产外,本公司在购入证券类资产的当天应尽快将其登记于本公司名下,切忌登记于经办人员的名下,以防止发生舞弊行为。

第十四条

证券类资产如由本公司自行保管,必须执行严格的联合控制制度,即至少要由两名以上人员共同控制,不得一人单独接触证券类资产,对任何证券类资产的存入或取出,都要将证券类资产的名称、数量、价值及存取的日期等详细记录于登记簿内,并由所有在场人员签名。

第十五条

对于本公司所拥有的证券类资产,应由内部审计人员或不参与投资业务的其他人员先进定期盘点或与委托保管机构进行核对,检查其是否为本公司所拥有,并将盘点记录与账面记录相互核对以确认账实的一致性。

第十六条

财务部要依法设置对外投资核算的会计科目,通过设置规范的会计核算科目,按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投资业务核算,详尽记录投资项目的整个经济活动过程,对投资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监督,从而有效地担负起核算和监督的会计责任。

第十七条

在投资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财务部要加强审查投资项目各环节所涉及的各类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投资项目进行投资预算控制,实际投资超支达5%以上或虽超支比例不足5%但绝对金额达到50万元且无正当理由的,要及时向有权批准投资项目的机构或人员报告。

第十八条

财务部应指定专人对长期投资进行日常管理,其职责范围包括:

监控被投资单位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监督被投资单位的利润分配、股利支付情况,维护本公司的合法权益;

向本公司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定期提供投资分析报告。对被投资单位拥有控制权的,投资分析报告应包括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对于短期投资,也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日常的管理。

第十九条

在处置对外投资之前,必须由公司投资部门和财务部门对拟处置投资项目进行分析、论证,充分说明处置的理由和原因,然后提交有权批准处置对外投资的机构或人员进行审批,批准投资处置计划的权限与批准投资项目的权限相同。

第二十条

财务部要及时对投资处置进行会计核算,并检查、监督其合法性、真实性,防止公司资产流失。

第四节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本公司由内部审计人员行使对对外投资活动的监督检查权。

第二十三条

对外投资活动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投资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由一人同时担任两项以上不相容职务的现象。

投资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对外投资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投资计划的合法性。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非法对外投资的现象。

对外投资活动的批准文件、合同、协议等相关法律文件的保管情况。

投资业务核算情况。重点检查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准确、完整,会计科目运用是否正确,会计核算是否准确、完整。

投资资金使用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按计划用途和预算使用资金,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铺张浪费、挪用、挤占资金的现象。

投资资产的保管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

投资处置情况。重点检查投资处置的批准程序是否正确,过程是否真实、合法。

第二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对外投资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要求被检查单位纠正和完善,发现重大问题应写出书面检查报告,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由黑龙江省XX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黑龙江省XX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以上《xx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xx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xx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