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演讲稿》word版 本文关键词:演讲稿,梁家,word
《梁家河演讲稿》word版 本文简介:学习《梁家河》精神演讲稿在有限的时间里,奉献我们的青春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艰苦磨砺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青年习近平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历练中脱胎换骨,在逆境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起“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那么,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该如何历炼自己,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向总书
《梁家河演讲稿》word版 本文内容:
学习《梁家河》精神演讲稿
在有限的时间里,奉献我们的青春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艰苦磨砺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青年习近平在窑洞里读书求知,在历练中脱胎换骨,在逆境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起“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那么,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该如何历炼自己,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向总书记坚如磐石的人生信仰对标看齐,把牢思想之舵。我们要从总书记的成长历程中汲取深厚养分,寻找力量源泉,多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摸爬摔打,用苦难磨砺自己,在基层干出一片天地。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急切之心、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实现中国梦,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作为一种习惯,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总书记在过去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有不怕苦,不怕累,苦中建功业。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他深夜在窑洞里读书求知,给支青树立了爱学习的模范,给农村激进的青年带来了希望,他在逆境中砥砺上进,在实干中树立了“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习总书记坚定的理想和为民奉献的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正是在陕北贫瘠的梁家河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而得出的真理。在他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当年的知青习近平,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学习能改变命运。总书记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于读书而废寝忘食。“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作为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有计划的学习、还要高效能学习,最重要是学以致用,做好学习的带头人。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待群众要有“责任心”。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中的教师要将生命的温度注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工作中,压力太大,琐事太多,难免遇到挫折、委屈,也有身心疲惫、坚持不住、丧失信心的时候,但是读了《梁家河》这本书后,让我从中汲取了苦而弥坚、克难奋进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切实把习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成长历程和奋斗的足迹,来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来比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自己的工作忙,还有什么理由说自己没有时间学习,现在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
今天的工作环境、条件,远远好于过去梁家河的那样的条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心系学生,心中有国家有民族,更要肩负起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在有限的时间里,奉献我们的青春。
篇2:的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本稿两篇
的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本稿两篇 本文关键词:两篇,学习心得体会,精神,梁家,范本
的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本稿两篇 本文简介:2015最新的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本稿两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一】梁家河村的学习考察之旅,可谓不虚此行。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身为一名村支书,当年习总书记的很多做法,引起我的共鸣。我所工作的兴国县长冈乡曾被毛主席赞誉为
的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本稿两篇 本文内容:
2015最新的梁家河精神学习心得体会范本稿两篇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一】
梁家河村的学习考察之旅,可谓不虚此行。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身为一名村支书,当年习总书记的很多做法,引起我的共鸣。我所工作的兴国县长冈乡曾被毛主席赞誉为“模范乡”,她有着光荣的红色传统。如何将这些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当一名称职的“小康书记”,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梁家河之行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这次学习考察,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习总书记与群众之间淳朴深厚的感情。看了习总书记与百姓的交情后,我明白了不是群众不愿与你交朋友,而是你有没有真心跟他交朋友;不是群众不跟你讲感情,而是你首先有没有倾入真感情。还好,近年来我市开展干部下基层“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干群更和谐,鱼水情更深,老百姓得了实惠,共产党得了民心,老百姓说了一句久违的话:“当年的苏区干部又回来了!”
你的干劲有多足,取得的成绩就有多大。习总书记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他养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做敢为的可贵品格。在由衷地赞叹和敬佩的同时,不由地想到我任职的塘石村。以前的塘石村,泥泞路横七竖八,水沟堵塞,垃圾遍地,被人戏称为“搪塞村”“纠纷村”。如今,老百姓告别了危旧土坯房、搬进了小洋房、喝上了干净水、走上了平坦路、跳起了广场舞、玩起了微信群……我在思考,是什么让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的好政策、是政府的关心、是村班子痛定思痛,痛下决心的气魄。
你的公心有多强,你得民心就有多深。在梁家河人的眼里,总书记一直为人耿直,处事公道。公道正派,廉洁奉公,我认为这是为人处世的基石。回想起我考选上乡镇事业单位干部时,组织上考虑到我年龄较大了,要我培养物色一名村书记候选人。一名与我关系较亲的自家兄弟多次找上我,央求我“多栽培栽培”,被我断然拒绝。我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把几个群众评价高、文化水平较高、热心公益事业的“后生仔”推选上来。事后,几个老党员见到我就说:“爱民,这事做得好呀!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二】
近期我们在区委有关部门的组织下,认真学习了“梁家河”精神,还连续几天组织了全体“三送”干部和乡村干部(村书记、村主任),推进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的业务培训,是我们了解到农村的扶贫工作还十分的坚巨,所以学习“梁家河”打好攻坚战,推进农村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现结合我村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通过学习知道,梁家河村党支部成立于1935年,是国内比较早成立的村级党支部之一,截止2014年撤乡并村前,全村共有村民42户,110人,其中党员22名,党员比例达到20%,远远超过了全国党员的平均比例;我们坪市乡长坳村现有村民646户人口2368人,党员38人,党员比例只达到1.6%,党员人数比梁家河村党支部少18.4个百分点,个人认为党员比例小,必然会影响到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
梁家河村山高坡陡,可耕种的田地较少,而在当年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群众的最大生活来源就是农田,农田稀少就意味着农民吃不饱肚子,养活不了妻儿老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其他知青与梁家河村村民打淤地坝,修筑梯田,打坝大部分都在冬季农闲时节,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他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村建成了14座淤地坝,这么多年一直是梁家河村旱涝保收的聚宝盆。同时,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照明、打铁、穿衣等生产生活问题,习近平同志还带领知青和村民在村里建立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习总书记是一个心向群众、为民着想,为民办事的人,他在短暂的七年当中用心与群众交往,用生命在劳动,努力改变山村的面貌。
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待了七年,这七年他与当地群众一起吃玉米团子,住窑洞,睡土炕,打坝挑粪,建沼气,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也许是艰难的生活使他们的心贴的更紧。“1975年10月7日,我要上清华大学,走的前一天晚上,村上杀了一头羊,家家户户来代表和我话别,并送我临别纪念——笔记本,第二天早上,我睡起来推开门,外边站满了乡亲们,那一刻我哭了。”
通过学习“梁家河”精神,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我们的结对帮扶“精准扶贫”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大指导和督导工作力度,引导党员和群众真正把能干事、干实事、为民办事的能人、好人、种养植大户等等例入到入党积极分子中来,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能力和素质,通过落实各项学习培训制度,不断加强村干部对法律、党的政治理论、农业科技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要注重把培养年轻有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争取把党员比例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上来,为建设美丽长坳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意识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们要结合目前全区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这个主题,首先摸清村情了解清楚我村的贫困人口,我村现有:总户数:646户
总人数:2368人,扶贫总户数:97户(其中:五保户:20户
贫困户:77户)扶贫总人数:346人,当前和今后,我们将以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这个主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和宗旨意识教育,让每一个村干部和“三送”队员都能从心底就愿意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
篇3:学习梁家河精神+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范本各两篇
学习梁家河精神+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范本各两篇 本文关键词: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两篇,梁家
学习梁家河精神+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范本各两篇 本文简介:2015学习梁家河精神+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范本各两篇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一】我县“学习梁家河当好村支书打好攻坚战”宣讲会在县行政中心会堂举行,县委副书记李良东出席并主持报告会。县委“三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以及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等近400人参加了宣讲会。报告会上,全市最美
学习梁家河精神+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范本各两篇 本文内容:
2015学习梁家河精神+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范本各两篇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一】
我县“学习梁家河当好村支书打好攻坚战”宣讲会在县行政中心会堂举行,县委副书记李良东出席并主持报告会。县委“三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以及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等近400人参加了宣讲会。
报告会上,全市最美“三送”干部、最美赣州人、赣州好人,县城投公司驻竹笮乡侧排村“三送”干部熊东生作了主题宣讲。
报告会指出,梁家河村的发展变化,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他们那种意志、干劲和精气神,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发扬光大。扶贫攻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以学习梁家河为动力,弘扬苏区精神和梁家河精神,抓好宣讲,认真学习领悟,立足岗位,当好村书记,结合实际,打好攻坚战。
据悉,3月25日至29日,市委组织15位由村支部书记、“三送”干部、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学习考察团,远赴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村学习考察,熊东生也是学习考察团成员之一。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梁家河故事展板。(郭受标)学习梁家河
当好村支书
打好攻坚战,真正在基层、在群众中扎下了根,就不会孤单,人生有了梦想,就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就像习总书记讲的:“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当前,赣州正在推进苏区振兴、加快发展、脱贫致富,我时常觉得困难很多、差距很大,但与梁家河相比,这些困难和问题又算得了什么呢?更何况国家还给了我们那么多的扶持。
我要把这次在梁家河取来的“真经”原原本本的带回去,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认认真真地学习,把梁家河的优良作风、发展思路、科学理念在家乡发扬光大。
真正在基层、在群众中扎下了根,就不会孤单,人生有了梦想,就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就像习总书记讲的:“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当看到习总书记住过的土窑洞,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听老一辈同志介绍着习总书记的感人事迹时,我脑子里的画面尤为清晰,仿佛就像在聆听着昨天发生的故事。
今后的日子里,不管我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岗位,面临多大的困难,我都坚信“人定胜天”“付出就有回报”,这是我在梁家河学习考察的深刻体会。
一口口小小的沼气池,看似小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却是一个勇敢的创新,它极大地方便了梁家河村民的生产生活,点亮了梁家河村迈向新生活的第一簇火光。
村史馆有一个“总书记回信”展板,上面记录着总书记写给梁家河村的四封复信。他离开梁家河村40年了,但牵挂梁家河的心一直没变,始终把梁家河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总书记对革命老区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所在的大坑村是一个贫困村,作为一个当了10多年的村支书,看到梁家河的发展,我感到脸红和惭愧,习总书记的身体力行着实激励了我。我要把这次学习的感受及时传达给我村“两委”的干部。
习总书记当年为了解决群众喝水问题,带领村民打了水井。在我的家乡沙洲坝,也有一口井,那是苏区时期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打下的“红井”,所以我感到沙洲坝与梁家河很有缘。从这两口井,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情怀。
梁家河蕴含的精神要一届届传承下去,需要培养好村党支部“接班人”,每个村有一名称职的“小康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就能带领全村人民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我将把个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带回到石甫村,学以致用,学以促用,把考察学习成果转化成指导石甫村发展的动力,结合我村实际,合理谋划好本村发展规划,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能够借大学生村官的平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又适逢《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我更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在艰难困苦中磨砺,不仅仅是在基层获得成长,更在不断成长中服务群众。
学习梁家河,就要立足基层,从群众最看重的问题着手,列出清单,作出承诺,保证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能够借大学生村官的平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又适逢《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我更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在艰难困苦中磨砺,不仅仅是在基层获得成长,更在不断成长中服务群众。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二】
梁家河之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习总书记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可以说,40多年前,年轻的习近平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这个做干部的重要遵循。我理解习总书记的“实”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我认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看到当年习总书记打坝淤地的地方,感觉陕北跟我们赣南比,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得多。习总书记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通过因地制宜,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相信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让总书记能够“居高位而知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
其次,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干部带头,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习总书记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定不能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说漂亮话,做表面文章。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部带头干。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今后,我们更应该在服务群众的工作实践中,以群众满不满意、实不实惠、幸不幸福来衡量和检验。
第三,我觉得做人做事必须实实在在,只有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据了解,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习总书记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习总书记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我时常在思考,我们干部的形象怎么树?威信从哪里来?去了梁家河,听了总书记事迹后,我觉得就是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累积起来。我相信自己多一点苦、多一点累,群众就会少一点愁、少一点难。
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的动人事迹,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真心服务群众这一理想信念。
2015年学习沈浩精神心得体会两篇
第一篇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沈浩倒在了他热爱的岗位上,实践了他入党时的誓言。
学习沈浩精神,首先要学习他讲党性,顾大局的精神。沈浩同志作为一名省财政厅副处级干部,当年要他放弃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到艰苦的农村基层工作,我相信他当时不是没有犹豫过、彷徨过,可是,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党员的理想信念支撑了他,他最终毅然决然的服从了组织安排,带着上级组织寄予的重托,担当起带动一方发展的重任,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当他在2009年9月任职期满、正准备回城时,由于小岗村村民联民写信请求他留下来再干三年,他又一次服从了组织安排和基层党员群众的迫切要求,关键时刻再次显现了一名党员讲党性、讲大局的精神。对照沈浩同志,作为一名社区干部,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党章规定,牢记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更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把社区党委建设成一支有信念、讲党性、顾大局的坚强集体。
学习沈浩精神,就是要学习他扎根基层的精神。作为一名从省财政厅下派到到小岗村任第一书记的副厅级机关干部,在沈浩同志身上却丝毫看不到一些机关干部常有的衙门作风、机关习气。他被组织派到小岗村后,迅速转换角色,把自己作为当地一名普通党员,融入当地,与当地村两委干部和普通党员、群众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党员群众很快认同了他,把他当做自家人、贴心人。扪心自问,作为一名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对照沈浩同志,我做得还很不够。2014年,开发区实施扁平化管理,银塘镇机关干部被分流到社区工作。刚开始,许多机关干部包括我本人很不适应,总有一些抹不开面子、放不下架子。对照沈浩同志,他是一名省城的副处级干部,他都能扎根基层,我们这些镇机关干部还有什么抹不开、放不下的?所以,学习沈浩精神,我们一定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党员,沉下身子、深入群众,安心社区工作。
学习沈浩,就是要学习他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公仆精神。沈浩同志到了小岗村,作为一名第一书记,首先最关心的是小岗村的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和特困家庭,他从上任第一天起,就深入到小岗村农户家中,问寒问暖,始终把群众的困难挂在心头,一件件的帮助解决。在他的带领下和亲力亲为下,小岗村的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逐一得到解决,这些群众重新树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对党组织的信任。作为一名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我们就应该像沈浩同志一样,把社区每一位普通党员每一位居民群众的事看成自己的事,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尽已所能,千方百计为社区困难党员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社区群众切实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温暖。
学习沈浩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不畏困难的精神。沈浩同志刚到下岗村时,这个曾经闻名全国的“大包干”发源地,基础条件薄弱、矛盾较多,一度曾相当落后。面对困难,沈浩同志没有退缩,他迎难而上,排除各种干扰,化解各种矛盾,逐步把小岗村建设成为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名社区党组织负责人,面对本社区征迁安置小区、黄梅山棚户区基础条件差、居民成份复杂、遗留问题多、信访积案多、各种矛盾突出的现状,我们一定要学习沈浩,不畏困难,不回避矛盾,深入到矛盾突出的一线,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干和群众的智慧,积极化解信访积案,把矛盾化解在社区、把纠纷调解在一线,建设平安和谐的社区。
学习沈浩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的钉子精神。沈浩同志作为一名省财政厅干部,原先并不熟悉党务和基层工作,可是他被选派到小岗村任第一书记后,他认真钻研党务知识和组织工作,着力加强小岗村党组织建设,很快成为一名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组织带头人。由于他工作方式得当、工作能力突出,再加上以身作则,很快把小岗村党组织建设成了一个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坚强堡垒和模范集体,村两委和广大党员自觉团结在他周围;从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推动了小岗村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大发展,使小岗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照沈浩同志,作为一名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我们现在的基础条件要比沈浩当时所在地区要好得多,所以我们更应该潜心钻研党务、热爱基层工作,
把本职工作做好;在新时期、新常态下,要以沈浩精神作为标杆,把本单位党务工作建成模范部门;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推进精细化服务和网格化管理,把社区建成模范社区。
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我一定要以沈浩精神为榜样,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带领社区干部,深入安置小区和棚户区居民家中,访贫问苦、用真心实意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精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群众提出的问题要一件件去落实,增强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同时,要坚持与辖区党员群众打成一片,与他们常交流、多沟通,就社区的发展与建设问计于民,问计于普通党员,让社区的发展与群众的愿望紧密结合,力争做到“我们所做的,就是群众想要的。”
第二篇
2009年11月6日凌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因病去世,倒在了工作第一线,年仅45岁。六年来,沈浩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不仅用执着、坚定的信念抒写自己对党的忠诚,还用自己短暂的人生谱写了一曲热爱农村、扎根基层、为民谋利的感人篇章。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被沈浩同志扎根基层群众,殚精竭虑为民服务,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而在今天我在电视机前收看了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后,心灵再次受到震撼,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万千。
“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领万民奔小康。”这是对沈浩同志最好的形容不过。沈浩同志是一个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他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过不了温饱坎”的困境,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和盼头。
一扎根就扎根6年,6年了,沈浩同志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克服种种困难,扎根农村,尽职尽责,辛勤耕耘。6年了,沈浩同志用6年的时间,用自己的生命和心血回答了我们大学生村官一直思考的问题,农村是不是施展才华,发挥自己作用的舞台?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怎样在农村扎下根?怎样做让人民满意而有意义的事?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深深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不容易,基层琐事烦事多,尤其是我们直接与最朴实的老百姓打交道,“百姓利益无小事”,什么事都要管。并且基层问题沉积多,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经济的难度大。基层认干不认说,干出成绩了老百姓才认可你。而在面对这些困难,沈浩同志没有退缩,没有选择去更好的岗位,而是在小岗村干了一届又一届,最终赢得老百姓的爱戴和尊敬,村民用两次按手印最为朴实的方式,将沈浩永远留在了小岗,因为小岗人民离不开他,小岗的发展还需要千千万万个向沈号同志这样的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向沈浩同志学习,以沈浩同志为榜样,遇到困难想想沈浩,遇到挫折想想沈浩,将沈浩的精神和优良品质作为自己前行的标杆,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向前,踏实干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扎根基层,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