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房地产广告效果评估方案

日期:2021-04-04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房地产广告效果评估方案 本文关键词:评估,效果,方案,广告,房地产

房地产广告效果评估方案 本文简介: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一、调查的背景目前,广州住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每周推出的楼盘有30到40个之多,每月则达130-140个之多,各商家大打概念战,推出各种概念盘,以求标新立异;同时各种促销手段

房地产广告效果评估方案 本文内容: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一、调查的背景

目前,广州住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每周推出的楼盘有30到40个之多,每月则达130-140个之多,各商家大打概念战,推出各种概念盘,以求标新立异;同时各种促销手段在楼盘的推广中也层出不穷,有不少专业人士称房地产早已进入了整合营销时代。综合起来目前广州市场的概念盘有:江景盘、山景盘、地铁盘、园林盘、生态盘、健康盘等等,令消费者目不暇接。各楼盘如何能使自己的楼盘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如何将自己的卖点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并为其所接受,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和科学有效的广告促销措施。

二、调查目的

本次系列调查是为了动态跟踪目标消费群对楼盘广告的注目率、有效接触率、对广告主张的接受程度等内容,进行广告效果评估,以便于及时调整广告创意表现、媒体发布和推广方式,力求达到最好的广告效果。同时,也搜集一些消费者资料,为新市场的推广研究打下基础。

三、调查内容

1.广告效果评估的标准

效果评估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消费者的认知与认可为基准;以广告预定目标为标准,进行差异评估。

2.

广告效果的评估内容

l

总体上讲广告效果评估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

广告促销效果

好的广告创意与媒体发布方案能促进商品的销售

广告本身的沟通效果

目标消费者对广告创意及信息的认知度、认可度

l

调查测试中的具体项目简单概括为:

促销效果方面

l

A/S值,即销售量增加额与广告费用增加额的比值

广告媒体方面:

l

所投放媒体的读者率

l

广告注目率(接触率)

l

广告的有效接触率(报纸的精读率)

广告创意效果方面:

l

消费者对广告内容的认可程度

l

消费者感觉广告内容的可信度(内容与现实的接近程度)

3.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模式

广告到达消费者后,消费者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和行为过程,AKLPCP法则将这一过程表现为:注意(Awareness)、认知(Knowledge)、喜好(Liking)、选择(Preference)、确信(Conviction)和购买(Purchase),可大概表达为如下模型:

注意阶段

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消费者的态度取向问题,是一个主观指标,它表明了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消费者的共鸣,广告取得了较为成功的效果。

认知阶段

行动阶段

偏好和选择

它是一种客观状态的反映,指消费者对广告的某一部分细节或全部的细节有较详细的认识和记忆,说明该广告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消费者注意,进入此阶段我们可称广告投放较为有效,因此广告的有效接触率可从此阶段算起。

在此阶段广告不仅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感,发挥了广告本身的沟通效果,而且也起到了促进销售的作用。

指特定的广告到达消费者并开始为其注意,但此阶段消费者只有看过的粗略印象,在广告调查中,一般用广告注目率来表示。广告的接触率可从此阶段算起。

4.调研过程模型

定量转化模型

广告效果调研测试将基于以下模型:

测试项目

广告有效性分析

广告效果评估测试每个月进行一次。首次测试主要是获得广告投放后一段时期内或测试时点的一些项目值,以后的跟踪调查将会增加广告连续投放后的效果对比情况。

四、项目执行方案

1.

调查方案

受访者

在最近两年之内有购房意向的潜在消费者

访问方法

问卷访问法(个别访问)

样本量

暂定120份

调查地点

市区内同档次的楼盘售楼现场

调查执行时间

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

2.调查执行与质量控制方案

调查准备阶段

l

项目组成员准备工作。掌握广告的投放情况,走访市场,收集相关资料,为设计科学的问卷做准备。

l

问卷设计。包括问卷、复核问卷和问卷操作指南等;问卷设计出来后,至少对5名受访对象试访,以检验问卷的逻辑关系、有效性和操作性等;研究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共同探讨,设计复核问卷。

l

访问员:选取高素质、经验丰富并受过基础培训的访问员,对其进行专门的项目培训。

l

访问:由访问督导监督,对回收问卷严格把关,如有错漏填、多填和跳问等情况的问卷一律要求访问员进行补问,直至合格才进入二审环节。二审由质量管理督导进行。

l

复核:由质量管理督导和复核员一道,根据交回的合格样本量的25%随机抽样做电话复核,如发现有问题,则加大复核比率,并采取补卷访问工作,保证用于分析的问卷百分之百有效。

l

编码:将问卷中的开放题变为封闭题,由有经验的编码员给开放题负责编码,以便于计算机输入和处理。

l

问卷输入: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逻辑查错和抽样方面的全卷检查,以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l

数据处理:用专业的数据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客户的要求和需要作出相应的分析,并作出数据报告和图表。

l

全体项目组人员和部分访问员、复核员都将参加分析研究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讨论,并写出调查结论。

数据处理阶段

分析并整理调查报告

调查执行阶段

五、调查费用预算

调查访问(暂按100份计算)

培训访问员

300元

访问费

15元/份

X

100份=1500元

访问礼品费

10元/份

X100份=1000元

问卷复核费

5元/份

X

100份=500元

督导费

5元/份X

100份=500元

问卷数据处理费

12元/份X100份=1200元

市场资料收集费

200元

交通费

500元

问卷设计及印刷

600元

报告写作及打印费

500元

税收

10%

总计

7480元

注:如果样本量有所变化,如上费用将相应有所变化。

如分开两次调查:

调查访问(暂按200份计算)

培训访问员

300元

访问费

15元/份

X

200份=3000元

访问礼品费

10元/份

X200份=2000元

问卷复核费

5元/份

X200份=1000元

督导费

5元/份X200份=1000元

问卷数据处理费

12元/份X200份=2400元

市场资料收集费

200元

交通费

500

问卷设计及印刷

800元

报告写作及打印费

500元

税收

10%

总计

12870元

注:如果样本量有所变化,如上费用将相应有所变化。

篇2: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精神

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精神 本文关键词:教育部,教学评估,新方案,本科,高校

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精神 本文简介: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精神编者按:近日,教育部相关人士表示,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将于明年起试点,后年起正式启动。现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摘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摘要)、合格评估结论及其标准、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予以公布,请各部门认真学习

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精神 本文内容:

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精神

编者按:近日,教育部相关人士表示,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将于明年起试点,后年起正式启动。现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摘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摘要)、合格评估结论及其标准、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予以公布,请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

一、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摘要)

(送审稿2011.09.23)

(一)本科教学评估的意义目的

1.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开展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教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促进政府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价、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二)本科教学评估的制度体系

3.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检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

4.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完善校内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鼓励开展行业用人部门深度参与的专业认证及评估,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现本科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控;借鉴国际评估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在相关领域开展国际评估,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评估工作水平;按照中央和省级政府两极分工负责以及“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形成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评估工作组织体系。

(三)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形式

5.学校自我评估。高等学校应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根据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多项内容。应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价,注重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在自我评估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在适当范围发布并报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年度质量报告作为国家和有关专门机构开展院校评估和专业评估的重要参考。

6.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建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高等学校对数据库数据要及时更新,及时分析本科教学状况,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对社会关注的核心教学数据须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发布。国家建立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充分发挥状态数据在政府监控高等教育质量、社会监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7.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院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合格评估的对象是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科学校;审核评估的对象是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

合格评估的重点是考察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教学管理和基本教学质量,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学校教学改革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情况。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通过”的学校5年后进入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重点考察学校办学条件、本科教学质量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状况,学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审核评估形成写实性报告,不分等级,周期为5年。

二、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摘要)

(一)评估对象与条件

1.评估对象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适用于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普通本科学校(以下简称“新建本科学校”),包括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

2.评估条件

学校参加合格评估的条件为:有三届以本校名义招生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当年没有被限制招生或暂停招生;学校上一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须达到国家《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文件规定的相应标准。

已有5届本科毕业生的新建本科学校应参加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凡因未达到评估条件而推迟评估的院校,在学校推迟评估期间,教育部将采取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减少招生人数等限制措施。

(二)评估程序及任务

合格评估主要程序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等环节。

6.学校自评

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要求,有计划地开展自评活动,总结成绩、查找差距i、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自评的基础上形成《学校自评报告》。

7.专家进校评估

教育部评估中心组建专家组赴学校进行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组依据评估方案,在审核《学校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基础上,通过深入访谈、现场听课、查阅材料、考察座谈等形式,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形成《专家组评估报告》并给出评估结论建议。

8.结论审议与发布

专家委员会审议《专家组评估报告》,作出评估结论。合格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教育部评估中心根据专家委员会审议结果,正式发布评估结论。

9.结论使用

“通过”的院校,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学校的整改情况将作为审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暂缓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两年,“不通过”的学校整改期为三年。在整改期间,对结论为“暂缓通过”的学校,将采取减少招生数量、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对结论为“不通过”的学校,采取限制招生、暂停备案新设本科专业等限制措施。整改期满后由学校提出重新接受评估的申请。重新评估获得通过的学校,可进入下一轮普通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仍未通过的学校,将停止其招生。

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结论及其标准

(一)指标情况

本方案中,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0个,观测点39个。

(二)评估结论

专家组评估结论经统计汇总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后得出,总体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标准为:

通过:专家所投票数中,通过的票数大于等于三分之二;

不通过:专家所投票数中,不通过的票数大于三分之一;

暂缓通过: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中间的票数。

专家个人投票依据:

通过:39个观测点中,有33个及以上观测点达到基本要求;

不通过:39个观测点中,有9个及以上达不到基本要求;

暂缓通过:39个观测点中,有7或8个达不到基本要求。

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1.1

学校定位

1.2

领导作用

1.3人才培养模式

2.教师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2.2教育教学水平

2.3教师培养培训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

教学基本设施

3.2

经费投入

4.专业与课程建设

4.1专业建设

4.2课程与教学

4.3

实践教学

5.质量管理

5.1

教学管理队伍

5.2

质量监控

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6.1

学风建设

6.2

指导与服务

7.教学质量

7.1

德育

7.2

专业知识和能力

7.3体育美育

7.4校内外评价

7.5就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1.1

学校

定位

学校定位与规划[注1]

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注1]

学校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1.2

领导

作用

领导能力

教学中心地位

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基本满意。

1.3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思路

产学研合作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效果明显;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2.1

数量

与结构

生师比

队伍结构

全校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2];

各专业的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

合理的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

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

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注2]

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限制招生规定。

2.2

教育

教学

水平

师德水平

教学水平

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指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总体上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

2.3

教师

培养

培训

教师培养培训

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

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

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划、有措施、有实效。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3.1

教学基本设施

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

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

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

3];

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较高。

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

4];

图书资料(含电子类图书)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高;

重视校园网际网络资源建设,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

5];

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他相关校舍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率较高;

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关设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注3]

[注4]

[注5]

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限制招生规定。

3.2

经费

投入

教学经费投入

教学经费投入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注6]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注6]

指学校开展普通本专科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含体育维持费等)、劳务费、其他教学商品和服务支出(含学生活动费、教学咨询研究机构会员费、委托业务费等)。取会计决算数。

4.1

专业

建设

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

培养方案

有明确的专业设置标准和合理的建设规划,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调整专业,专业结构总体合理;

注重特色专业的培育。

培养方案反映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0%,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12周;

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良好。

4.2

课程

与教学

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

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

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标准、有措施、有成效;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开设了足够数量的选修课;

教学内容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反映本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学大纲规范完备,执行严格;

注重教材建设,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质量监管制度;

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能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教师能够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科学多样。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4.3

实践

教学

实验教学

实习实训

社会实践

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

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开放性实验室;

实验指导人员结构合理,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能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

时间和经费有保证;

指导到位,考核科学,效果较好。

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

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

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

有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注7]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适当,指导规范,论文(设计)质量合格。

[注7]包括不同科类毕业汇报演出、作品展示、医学临床实习、社会调查报告等。

5.1

教学

管理

队伍

[注8]

结构与素质

结构较为合理,队伍基本稳定,服务意识较强;

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

[注8]

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教务处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系、部)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5.2

质量

监控

规章制度

质量控制

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执行较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学校建立了自我评估制度,并注意发挥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

6.1

学风

建设

●政策与措施

●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

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搭建了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评价较好。

6.2

指导

与服务

组织保障

学生服务

每个班级配有兼职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按师生比不低于1:5000的比例配置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且不少于2名,并设置了相关机构;

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机制。

开展了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生比较满意;

有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制度。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测点

基本要求

7.1

德育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品德

学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强,学生比较满意,评价较高。

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出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学生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

7.2

专业知识和能力

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

专业能力

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掌握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7.3

体育

美育

体育和美育

《国家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合格率达85%,学生身心健康;

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7.4

校内外评价

●师生评价

●社会评价

学生对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评价较好;

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比较满意。

学校声誉较好,学生报到率较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认可度较高,评价较好;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7.5

就业

就业率

就业质量

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就业面向符合学校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就业岗位适应性较强,有良好的发展机会。

篇3:应急演练评估方案

应急演练评估方案 本文关键词:演练,应急,评估,方案

应急演练评估方案 本文简介:应急演练评估方案一、演练信息1、演练的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矿井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确保2013年安全生产,确保我矿高效有序地做好矿井事故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训练提高我矿调度指挥能力,提高每一入井作业人员对事

应急演练评估方案 本文内容:

应急演练评估方案

一、演练信息

1、演练的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矿井事故应急预案》要求,确保2013年安全生产,

确保我矿高效有序地做好矿井事故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训练提高我矿调度指挥能力,提高每一入井作业人员对事故预防能力。

2、演练目标

1)检验应急救援领导机构的应急应变能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涉及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急各方,通过演练达到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应变迅速的目的。

2)检验内部应急救援队伍的反应能力。使整体抢险救援队伍在组织、程序、措施、资源等方面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建设一支果敢、精干、快速反应的应急救援队伍。

3)检验应急资源储备情况。应急救援资源储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各单位、各部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配备应急救援所需各种消防手段、救援机械设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消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并始终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4)检验、评价、总结、修编《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章村矿二○一三年度矿井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其更加完善。

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矿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矿井火灾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井下员工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井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3、情景描述

井下某地点发生XX事故,现场人员立即进行处理,但是没有成功,势态失去控制,现场人员立即拨打矿调度室电话。

XX拨打电话,“调度室,我是XX部门XX,井下XX地点发生了XX事故,无法控制,情况紧急,请立即救援。”

4、应急行动

(1)发生事故时,发现人必须利用附近的电话立即向矿调度室(58001、58002、59115、59116)汇报,汇报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类别。2)事故的伤亡情况、灾区人员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直接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后的组织抢救、采取的安全措施,事故灾区的控制情况。5)事故报告人,事故报告人的单位,报告时间。

(2)矿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立即启动事故救援应急预案并向值班矿领导进行汇报。

(3)矿值班领导立即向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并向矿调度室立即召集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成员到调度室集合。

5、应对措施

事故初期并迅速组织人员设法控制灾情,防止事故扩大,如果事故态势难以控制,所有人员必须听从工作面负责人的指挥,做到不慌不乱,在班组长或当班安全负责人带领下,有组织有秩序地沿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点。

二、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急演练目标的制定及实现情况、应急演练准备情况、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情况、应急演练保障情况、应急演练过程控制、应急演练效果等,具体评估内容和要求见附表1和附表2。

三、评估标准

(1)报警:①报警及时。发生事故后1分钟内向调度室汇报。②报警内容详细准确,包括时间、地点、事故性质、影响范围。

(2)接警、处警:①调度员接到报警电话后,详细询问报警内容,认真聆听。②详细准确记录报警内容,并进行复述核实。③调度员接警后2人迅速协商并分工,按《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章村矿二○一三年度矿井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程序,通知指挥长、副指挥长、成员和各专业组到指挥部(调度室)集结。④传达指挥部指令和接听现场汇报及时,并做出详细记录。

(3)集结:应急救援指挥部所有成员和各专业组接到电话后,5分钟赶到救援指挥部集结。

(4)指挥:①核实灾害事故情况,分析灾情。②启动预案。③开展应急救援,及时决策、发布指令正确。

(5)现场疏散或逃生:①接到指令,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②现场负责人迅速告知所有现场作业人员,按避灾路线组织撤离。③撤离途中班长在前带路,带班干部在后,组织有序,有条不紊,安全迅速。④现场负责人清点核实人员,确保人员无遗漏,并及时汇报和听取指令。

四、评估程序

1、评估工作主要步骤

(1)成立评估组

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具有丰富救援经验的救援专家

员:由矿专业技术人员或指挥部聘用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参加演练

(3)记录演练人员完成每一项关键行动的时间及效果

(4)填写评估表格

(5)统计分析评估表格内容

(6)根据统计分析结果书写评估总结报告

2、任务分工

(1)评估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根据演练评估方案的引导作为中立方客观地记录演练人员完成每一项关键行动的时间及效果,填写评估表格。

(2)表格的部分内容需要评估人员在演练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短时间内完成填写;部分内容需要演练后进行统计分析。

(3)评估人员在演练结束后,还可通过与参演人员交谈、向参演应急组织索取演练的文字材料等方式进一步搜集与演练相关的信息,以便准确评估演练效果。

(4)评估人员在不干扰参演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附件:

附表1:应急演练目标评估表;

附表2: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过程评估表。

附表1:

应急演练目标评估

应急演练科目:

演练地点:

评估单位:

评估日期:*年*月*日

评估项目

评估内容及要求

评估意见

应急演练目标实现情况

检验预案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应急预案下列情况进行检查:

1、是否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

2、是否提出完善应急预案意见;

3、是否提出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性意见。

完善准备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应对突发事件下列情况进行检查:

1、应急队伍是否进行配备,是否满足现在应急救援需要;

2、是否进行现场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储备,是否满足现场应急救援需要;

3、是否进行应急救援技术准备,准备情况是否到位。

锻炼队伍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对应急救援队伍是否达到下列锻炼效果:

1、是否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2、是否有效提高演练单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磨合机制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是否达到下列磨合机制的效果:

1、是否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理顺工作关系;

2、是否有效提高应急指挥员的指挥协调能力;

3、应急救援机制是否运转有序;

4、是否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

科普宣教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是否达到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呼救等灾害应对能力的目的。

评估总结及改进建议

评估人员签字

附表2:

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过程评估

应急演练科目:

演练地点:

评估单位:

评估日期:*年*月*日

评估项目

评估内容及要求

评估意见

1

应急演练

目标制定

1、是否制定应急演练目标;

2、应急演练目标是否完善、有针对性;

3、演练目标是否可行。

2

应急演练

原则

应急演练原则的制定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1、是否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2、是否着眼实战、讲求实效;

3、是否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4、是否统筹规划、厉行节约。

3

应急演练分类

本次应急演练采用的形式:

1、按组织形式划分,本次应急演练类别为:

①桌面演练;②实战演练。

2、按内容划分,本次应急演练类别为:

①单项演练;②综合演练。

1、按目的与作用划分,本次应急演练类别为:

①检验性演练;②示范性演练;③研究性演练

4

应急演练计划(方案)

演练计划(方案)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1、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方案);

2、演练计划(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规定;

3、演练计划(方案)是否符合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实战、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的原则制定;

4、演练计划(方案)中是否合理规划应急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

5

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应急演练组织机构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1、是否成立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2、应急演练组织机构是否完善,职责是否明确

3、应急演练组织机构是否按照“策划、保障、实施、评估”进行职能分工;

4、参演队伍是否包括应急预案管理部门人员、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等。

6

应急演练情景设置

应急演练场景中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1、事件类别;

2、发生的时间地点;

3、发展速度、强度与危险性;

4、受影响范围、人员和物资分布;

5、已造成的损失、后续发展预测;

6、气象及其他环境条件等。

7

应急演练保障

人员保障

应急演练是否包括下列人员:

1、演练领导小组、演练总指挥、总策划;

2、文案人员、控制人员、评估人员、保障人员;

3、参演人员、模拟人员。

经费保障

1、应急演练经费是否纳入年度预算;

2、应急演练经费是否及时拨付;

3、演练经费专款专用、节约高效。

场地保障

1、是否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

2、演练场的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良好的交通、生活、卫生和生产条件;

3、是否干扰公众生产生活。

物资器材保障

1、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是否有纸质文本、演示文档等信息材料;

2、应急抢修物资准备是否满足演练要求;

3、是否能够全面模拟演练场景。

通讯保障

1、应急指挥机构、总策划、控制人员、参演人员、模拟人员等之间是否建立及时可靠的信息传递渠道;

2、通讯器材配置是否满足抢险救援内部、外部通信联络需要;

3、演练现场是否建立多种公共和专用通信信息网络;

4、能否保证演练控制信息的快速传递。

安全保障

1、是否针对应急演练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2、是否根据需要为演练人员配备个体防护装备

3、演练现场是否有必要的安保措施,是否对演练现场进行封闭或管制,保证演练安全进行;

8

应急演练实施

演练启动

演练前,演练总指挥是否对演练的意义、目标、组织机构及职能分工、演练方案、演练程序、注意事项进行统一说明。

演练指挥与行动

1、是否由演练总指挥负责演练实施全过程的指挥控制;

2、应急指挥机构是否按照演练方案指挥各参演队伍和人员,开展模拟演练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3、演练控制人员是否充分掌握演练方案,按演练方案的要求,熟练发布控制信息,协调参演人员完成各项演练任务;

4、参演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控制消息和指令,按照演练方案规定的程序开展应急处置行动,完成各项演练活动;

5、模拟人员是否按照演练方案要求,模拟未参加演练的单位或人员的行动,并作出信息反馈。

演练过程控制

1、桌面演练过程控制:

1)在讨论式桌面演练中;演练活动是否围绕对所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2)是否由总策划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引入一个或若干个问题;

3)参演人员是否根据应急预案及相关规定,讨论应采取的行动;

4)由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受到事件信息后,是否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操作,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8

应急演练实施

演练过程控制

2、实战演练过程控制:

1)在实战演练中,是否要通过传递控制消息来控制演练过程;

2)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后,控制人员是否立即向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传递控制消息;

3)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接受到信息后,是否按照发生真实事件时的应急处置程序或根据应急行动方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行动;

4)演练过程中,控制人员是否随时掌握演练进展情况,并向总策划报告演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演练解说

1、在演练实施过程中,是否安排专人对演练进行解说;

2、演练解说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1)演练背景描述;

2)进程讲解;

3)案例介绍;

4)环境渲染等。

演练记录

1、在演练实施过程中,是否安排专门人员,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手段记录演练过程;

2、文字记录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1)演练实际开始与结束时间;

2)演练过程控制情况;

3)各项演练活动中参演人员的表现;

4)意外情况及其处置;

5)是否详细记录可能出现的人员“伤亡”(如进入“危险”场所而无安全防护,在所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疏散等)及财产“损失”等情况;

6)文字、照片照片和音像记录是否全方位反映演练实施过程。

演练宣传

1、是否针对应急演练对其他人员进行宣传教育;

2、通过宣传教育是否有效提高其他人员的抢险救援意识、普及抢险救援知识和技能。

9

应急演练

结束与终止

1、演练完毕,是否由总策划发出结束信号,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2、演练结束后所有人员是否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进行现场总结讲评或者组织疏散;

3、演练结束后是否指定专人负责组织人员对演练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

10

演练评估

1、演练结束后是否组织有关人员对应急演练过程进行评估。

2、应急演练评估是否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演练执行情况;

2)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

4)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

5)演练所用设备的适用性;

6)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11

演练总结

1、演练结束后演练单位是否对演练进行系统和全面总结,并形成演练总结报告;

2、演练总结报告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1)演练目的;

2)时间和地点;

3)参演单位和人员;

4)演练方案概要;

5)发现的问题与原因,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12

成功运用

1、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演练单位是否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2、是否及时组织对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

3、是否有针对性的加强应急人员地教育和培训;

4、是否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有计划地更新等。

评估意见及建议

评估人员签字

    以上《房地产广告效果评估方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房地产广告效果评估方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房地产广告效果评估方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