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教案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本文简介: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课题: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教材版本及章节:《信息技术》第三版第三章第四节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如何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来确定搜索的关键词(2)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和文件的基本方法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下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本文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课题: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
教材版本及章节:《信息技术》第三版
第三章第四节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
以及如何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来确定搜索的关键词
(2)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和文件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下载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与我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唤起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利用关键词搜索信息的方法,网页、图形、文字、文件等信息的下载
教学难点: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2、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将学习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但这种联系又有别于以往我们熟悉的事物,而是一种并不为学生所了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基于上述理论,在学习信息搜索的时候,我们采用“皮影艺术”这样一个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讲解内容,然后介绍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以及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方法之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可以通过关键字的调整,搜索到更为具体的信息。
在确认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后,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皮影艺术的一些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搜集资料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然后讲解有关网页、图形、文字的不同的保存方法。之后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皮影艺术的感官感受,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一个皮影戏来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在学习了网络下载的有关知识的同时,我们对于我国的传统艺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们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前进。影视技术的不断改进,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艺术,也逐渐在被人们遗忘。我们海宁是盛产皮革的地方,皮革除了用于穿着和饰品之外,也是制作皮影的原材料,皮影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逐渐处于消亡的边缘了。然而庆幸的是,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让我们能有机会与传统艺术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
(2)新课讲授
①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A、
搜索引擎的概念
介绍一些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百度、雅虎、搜狐等)
B、
例1:搜索有关皮影艺术的信息
操作:进入搜索引擎,然后在关键词栏目中输入要搜索的内容“皮影艺术”。点击“搜索”按钮进行搜索。对于搜索到的信息,点击相关的“超级链接”就可以查看有关的内容。
C、
思考:如果我们现在要了解海宁皮影艺术的发展,应该输入什么关键词?以此培养学生根据搜索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关键词。
(提出新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皮影艺术的一些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获取资料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过渡到信息的保存)
②
下载WWW上的信息
A、
保存网页
操作: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在“保存Web页”对话框中选择保存网页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文件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
B、
保存图形
操作:将鼠标指针移动至网页中的图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在“保存图片”对话框中选择保存图片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图片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
C、
保存文字
操作:以拖动方式选择所需要的文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在word编辑区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
(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皮影艺术的视觉听觉感受,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一个皮影戏来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
D、
下载文件
操作:单击要下载的文件,弹出“文件下载”对话框,选择“将该文件保存到磁盘”,单击“确定”(或者,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文件夹,单击“保存”按钮)
(3)小结
①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②
下载WWW上的信息
A、
保存网页
B、
保存图形
C、
保存文字
D、
下载文件
(4)教学评价
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形式,辅以教师在学生操作和演示过程中的评价以及最后的总结性评价。
评价标准设计如下:
①
是否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关键词的确定
②
是否掌握了网页、图形、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③
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
④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和同学交换意见,共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
4、
信息资源及工具的应用
网络教室(两人一台机器),连接到internet,教学课件
5、
教学后记
本节课融合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传统的教学理论,采用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之后设计一个整体的任务贯穿整堂课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这种探索的兴趣。在不同的知识点之间设计好自然的过渡。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还应作好个别辅导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注意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以促进彼此间的帮助与合作。由于机房硬件设备的限制,在课堂操作过程中,要安排学生轮流操作,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
篇2: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人民版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人民版 本文关键词:石泉县,陕西省,秦汉,中国,教案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人民版 本文简介: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标依据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据重要地位。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它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极具开创性从纵向看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人民版 本文内容: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标依据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据重要地位。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它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极具开创性从纵向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从横向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专题六以古代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发展,相映生辉。
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对有关影视作品的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未形成系统知识,缺乏全面把握的能力和理性认识。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秦统一六国与秦朝疆域,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焚书坑儒和挟书律。
过程与方法
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利用,文物图片,感知历史表象,再造历史形象,对历史人物加深记忆和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教法
与
学法
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以及乡土历史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设置情境、创设问题,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来学习相关疑难问题。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改变学生认为政治史枯燥无味的观念,拉近学生与政治史的距离,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媒体来源
课程导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视频
教师播放
下载
自学提示一
自学提示二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电子白板
教师演示
教师制作
秦统一六国条件、过程和意义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电子白板
教师演示
教师制作
分封制和郡县制有何区别?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电子白板(移动、智能笔、特效交互功能)
教师演示
学生操作
教师制作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批注
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群雄割据争天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走向四海一家的大一统局面。
走向“大一统”和秦汉政治
(多媒体展示)《古风》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聘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郦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思考:①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②诗中的历史人物为何落到“金棺葬寒灰。”的下场?
③诗人对他的叙述评价是否客观?为什么?
[讲授新课]
思考: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战国时代,为什么偏偏只有秦国能够异军突起而有实力消灭其他六国呢?
一、
秦统一六国——条件、过程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1)顺应中国历史统一的必然趋势;人民渴望统一;
(2)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
(3)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
(4)灵活运用“远交近攻”的对外战略。
结合课本秦朝疆域图,使学生了解秦灭六国过程及秦朝疆域“四到”,在此基础上认识秦统一的意义。(多媒体展示)
过渡:秦统一六国后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管理国家的机构。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理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概念。(多媒体展示)
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具体制度:
1、
建立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1)名称“三皇”
“五帝”
秦始皇之所以把“皇”和“帝”两字结合起来,说明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人间的最高统治者,他还要将他的权威赋予神的力量,神化自己的君权,巩固统治。秦始皇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力的制度和办法,创立了皇帝制度。
(2)内容: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3)君臣关系:主子与奴才关系
总结: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秦始皇为了巩固他的封建专制统治,除建立了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外,还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官僚机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一部分内容。
2、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和朝议
展示:三公九卿各自内容及相互关系
丞相:左丞相:百官之首
右丞相: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位低权重)
太尉:军务,分丞相军权(虚有其位)
九卿和地位相当的京官。
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皇帝、三公、九卿——分工明确,牵制配合,权力集中
了解朝议:听朝有朝议制度和朝会制度两种式。朝议制度是由氏族社会时的氏族会议发展而来的。秦始皇虽然以极权专制著称,但朝议制度并未废弃。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秦王更号为皇帝,以及实行分封制度还是
郡县制度,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争议很激烈,最后由皇帝裁断。这种朝议制度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制约作用的大小与皇帝个人的品质有关。朝议制度是指皇帝临朝听政与朝会日期的制度。
秦朝除了中央一级政权组织外,还包括郡县两级地方官僚机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当时地方官僚机构的具体情况。
3、建立地方官制:郡县制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思考:这场辩论,说明双方各执己见的理由是什么?秦始皇为什么采纳李斯建议?
学生回答:
地方置郡县: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郡的职官与职责)—县、道(少数民族地区)—乡、里(亭:十里设一亭,负责地方治安)
通过这些制度,从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官僚机构,秦汉官僚机构示意图:皇帝—三公—九卿—郡—县—乡
思考:分封制和郡县制有何区别?(多媒体展示)
基础不同: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在“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以地域为基础。
官员的产生与待遇不同: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重要标志。
与中央的关系和影响不同:
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性质不同:
分封制是贵族政治,郡县制是官僚政治。
4、思想专制:挟书律(自学为主)
秦王朝的思想专制措施主要有两条:一是焚书坑儒,二是挟书律。要点明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与挟书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达到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结合教材中的“资料卡片及阅读思考”让学生评价秦朝的“挟书律”
秦朝建立中央官制和地方郡县制,他们职责分工,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三、秦汉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1、扩大了疆域,秦朝“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
2、。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也秦朝最后还是很快灭亡了,当然它的灭亡不在于它的这个制度,而是由于秦的暴政,激发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揭竿而起,秦王朝土崩瓦解。
了解秦的统一;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阐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实施背景、职能、权力及其影响,并能够对这两种政治制度进行正确的评价。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逐步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
当堂检测
有效练习
无
作业布置
步步高练习题
板书设计
1.
秦统一六国——条件、过程和意义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分封制和郡县制有何区别
教学反思
秦朝统一后,为了巩固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度,把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牢牢地控制过来,从而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的强大和灭亡都有重要影响。
备注
篇3:五年级数学下册3.6综合与实践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教案1新版西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3.6综合与实践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教案1新版西师大版 本文关键词:长方体,下册,五年级,教案,新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3.6综合与实践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教案1新版西师大版 本文简介: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让同学们认识到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相差程度有关的道理。2.通过数学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方法以及成功的体验。3.培养同
五年级数学下册3.6综合与实践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教案1新版西师大版 本文内容:
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让同学们认识到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
的相差程度有关的道理。
2.
通过数学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方法以及成功的体验。
3.
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策略意识、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让同学们体验到,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要使表面积较小,长、宽、高应越接近的道理。
教具学具
为每组学生准备8个规格为16×8×4(单位:cm)的长方体纸学具盒,包装纸,直尺,透明胶,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师:观察自己桌上的学具盒,你发现这些学具盒有什么特点?
生:形状都是长方体,每个盒子的规格都是16×8×4(单位:cm),每组都有8个。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8个长方体盒子包装成1盒,怎样包装更省包装纸呢?今天我们就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设想与摆放
1.
设想与摆放
设想:
(1)要将这些长方体的盒子包装起来,在包装的过程中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2)要达到节省包装纸的目的,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学生思考后发表意见:要想节约包装纸,
学具盒中间不能留空隙,表面要平整;摆法不同,所用的纸的大小不同;接头处尽量不要浪费等。
(3)明确长方体盒子的摆法不同是造成包装纸用量大小的主要原因。
2.
记录与计算
(1)你认为造成所需包装纸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所需包装纸的面积
=
所摆的长方体
的表面积
+
接头部分用纸量(按2dm2计算)。
生:摆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越大,所用的包装纸越多,反之就少。
(2)究竟哪种摆法会更节约包装纸呢?
师:你们可以先将几个盒子摆一摆,量出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出摆成的不同长方
体的表面积,从而算出所用包装纸的面积,并将数据和计算过程记录下来。
(3)小组合作:记录3种不同摆法下的包装纸用量,并选择一种用纸最少的方案。
为什么这种方案的用纸量会最少?在全班进行交流。
三、交流与比较
比一比谁的方案用纸少,并分析出用纸量不同的原因。
重点思考并讨论:
为什么同样是将8个学具盒打捆包装,表面积的大小会不相同?影响表面积大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将分析的原因记录下来。
四、发现与思考
通过本次包装设计,你有什么发现?
1.
物体重合的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包装用的纸也就越少。
2.
同样的体积下,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长度有关,长、宽、高的长度越接近,
表面积就越小,当长、宽、高相等时,它的表面积最小。
五、知识拓展
师:解决用料省的问题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20本数学书,想想看,怎样摆表面积最小?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简评:本课学习充分启用学生生活经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与尝试,通过设想、计算、交流、比较、发现等环节的教学,进一步探索“包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规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符合数学学习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此外,本课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设想、摆放和计算都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小组的分工明确,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时合作的必要性,并学会与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