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供热,计量,节能,居住,改造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泾川县御苑小区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建设局、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平建设〔2011〕243号)精神,积极稳妥推进我县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十一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目标,结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泾川县御苑小区供热计量及
节能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建设局、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2011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平建设〔2011〕243号)精神,积极稳妥推进我县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十一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目标,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降低既有建筑采暖能耗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任务。
二、基本原则
(一)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精选一批业主改造意愿强,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居住舒适度差的既有居住建筑作为示范项目进行改造,探索和积累改造技术及政策经验,加强示范宣传,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法规,明确不同既有建筑改造的技术路线、激励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促进供热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和进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和支持有经济能力的单位和节能改造要求的业主进行节能改造,提高业主、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全社会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促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机制的形成。
(三)科学决策,统筹规划。制定全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统一规划,分阶段、分批次对全市进行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实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节能减排规划协调一致,有序推进此项工作。
(四)坚持“技术优、投资省、扰民少、效果好”的原则。将节能潜力大、资金回收快的项目或小区优先列为改造对象。尽可能以热源或热力站为单元,对其所覆盖区域内非节能住宅建筑及供热系统实施整片统一改造。
三、项目概况
2011年,市上下达我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为
按照省建设厅分配下达给我市的改造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市应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30万平方米(其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124万平方米,综合节能改造6万平方米),2008年已完成供热系统节能改造70万平方米。
根据我市具体情况,为利于争取国家奖励资金,力争于2009年底完成全部改造任务,即完成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6万平方米,完成供热系统节能改造60万平方米。
四、改造范围、内容和方式
(一)改造范围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范围为:(1)2000年前竣工验收,且能继续正常使用25年以上的非节能民用建筑。(2)不属于城市拆迁范围的民用建筑。(3)按《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GJCI29——2000/J682001)的规定进行判定,达不到该标准要求的居住建筑。
(二)改造内容
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包括外墙保温改造、建筑外门窗节能改造、屋面及地面(含架空地面和带地下室地面)节能改造、分户门的节能改造。
2.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包括安装热计量表、温控阀,实现分楼(户)计量、分室控温的目标。
3.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主要指热源燃烧系统、循环系统和输送系统的智能控制改造,实现室外温度补偿、风煤联动和变频自控运行及水力自动平衡,提高供热效率。
以上三项改造内容既可以在一个项目上综合实施,也可选择一至两项进行单项改造。
(三)改造方式
1.供热计量系统。(1)分户热计量改造。对已按分户双管系统设计、建设的小区,采取在小区供热管网和单元回水系统加装热平衡阀、温度调节阀及热计量装置。对单管顺流系统非节能建筑(既有建筑)的小区,采取单元(楼栋)热计量,用户实行热分配方法改造,在小区供热管网和单元回水系统加装热平衡阀。(2)供热系统改造。对热源加装变频装置,对热源设备和循环系统进行自动化、节能改造。按照变频流量自行控制运行的要求,在供热主、支线管网和用户单元回水系统改造安装温度调节阀,使整个供热区域温度趋于均衡状态。对热源综合改造,提高锅炉热效率。应用无机传热技术将锅炉排放的余热回收,增加炉膛温度。(3)创建GPRS热网和用户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单元控制器(带传输模块)和移动公司GPRS网络,实现热换站(锅炉房)和用户热计量管理系统的遥控、遥测功能。对实时参数进行采集储存,建立数据库,实现历史数据查询,全面了解供热系统运行和用户用热情况,为供热部门提供准确、科学、有效的数据,实现供、用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2.建筑围护结构。建筑围护结构改造优先顺序:外门窗、外门窗缝隙、屋面、单元门、封闭阳台、楼梯间内隔墙、外墙面、地面。
三、项目概况
四、改造内容
1、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
(1)入口装置:在每户室内安装温控阀;
(2)入户装置:在每户入户口安装温度计量系统(锁闭球阀、过滤器、热量表、测温锁闭球阀)。
2、热源和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
在25#、26#两栋楼主管道安装除污器、流量平恒阀,调节每栋建筑物的热量平恒,在每栋楼的单元入户口处安装流量平恒阀调节单元之间热量平恒。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市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建设、发展改革、法制、财政、城乡规划、国土资源、房产住宅、环保、公安(消防)、城管、物价、卫生、供热、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及各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推进办公室设在市建委,负责全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规划计划、综合协调、组织推进和监督检查工作;市城乡规划部门负责审定规划、规划指导及相关审批工作;市建设部门负责试点实施、技术服务和节能效果的测评认定工作;市财政部门负责政府应投入资金的筹措工作,确保资金按计划落实到位;各区政府负责组织街道办事处做好居民业主的沟通、协调工作,并组织实施相应的改造项目;其他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审批、服务工作。
(二)城市供热体制改革。确定“两步走”的热费补贴制度改革思路,深化、细化《哈尔滨市职工热费补贴办法》和《哈尔滨市供热保障办法》,积极推进供热计量试点,研究实施两部制热价。供热行业主管部门要抓紧研究供热节能减排新政策、新措施,编制适应新要求的节能减排目标和规划,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提高供热质量,减轻群众负担,拓宽发展途径。
(三)政策法规保障。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有效手段,在2007年已实施《哈尔滨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基础上,出台《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的意见》和《哈尔滨市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新增建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规定,不断完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政策制度体系,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四)技术及标准配套。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为改造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出台《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和《哈尔滨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试行)》等技术规范。结合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规模化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技术及标准等相关配套技术保障措施。
(五)改造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申报立项、过程监管和改造后评估机制。一是在符合规划要求、安全可靠和尊重建筑所有权人意愿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改造项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招投标的方式优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二是将节能改造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强化设计审查和审查备案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工程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在供热计量改造时,供热管理部门应配合建设质量监管部门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面监管。三是节能改造完成后,由组织实施单位组织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等,按照有关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规定进行工程验收,并将节能综合改造收支结算向全体业主公开,接受监督。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城乡规划、房产住宅、公安(消防)、供热等部门及实施单位,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竣工验收备案和节能效果测评,经验收备案和测评合格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竣工备案手续和节能建筑认定证书;对达不到预期指标的,应分析原因,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监督落实,确保节能改造工程质量。四是由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或管理单位办理承接验收手续,没有业主委员会的由所在地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或管理单位办理承接验收手续,加强改造项目后续管理和维修服务。
(六)宣传动员。积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制作宣传手册、图表等多种方式,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重要意义、改造效果、改造受益、政策措施等进行广泛、深入宣传,争取改造区域居民的认可和支持,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工程实施计划
(一)项目选定阶段:根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和小区的认定选择原则,及“十一五”期间我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2010年5月底前完成改造项目的选定工作。
(二)设计阶段:2010年6月底前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整体方案和施工图设计。
(三)项目申报阶段:2010年7月底前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申报工作。
(四)组织阶段:2010年8月1日至30日。本阶段重点: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工程预算,招标投标等前期工作,选择好施工队伍,协调相关单位抓好落实。
(五)施工阶段:2010年9月1日至10月15日。此阶段重点抓好工程施工质量,房屋产权单位要协同市质量监督站、工程监理单位,严格质量管理,确保优质工程。
(六)验收阶段:2010年10月15日至10月30日。工程验收由改造产权单位或业主委员会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质监、供热企业等相关部门参加,按照国家有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施工规范进行验收。
济源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豫建[2007]81号)的精神,确保省政府下达我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的完成,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试点引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社会参与、定额补贴”的办法,紧紧抓住我市扩内需、保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契机,依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实施对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改造,实施对外窗的隔尘降噪保温改造,实施对采暖系统的分室调温按热计费改造等,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努力使被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达到节能65%的目标,为实现我市“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原则。坚持节约能源与节省热费支出并举的原则,改造与实施按热计量收费同步推进,降低采暖能耗的同时,节省居民热费支出;坚持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改造要尊重居民意愿,保障群众权益,兼顾供热单位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持经济技术合理性的原则,分析改造投入及产生的效益,优先选择投入少、效益明显的项目进行改造;坚持实事求是、综合推进的原则,将改造与房屋修缮维护相结合,切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三)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启动和实施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7万平方米,并全面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在2010年采暖期前,实施集中供热的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建筑,一律取消以面积计价收费,全部实现按用热计价收费,实现我市“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降耗节约4.4万吨标准煤的目标。
二、试点建筑和小区的认定与选择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涉及居民、供热企业、房屋产权单位,困难大、涉及面广,应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年限、供热质量及方式,群众参与积极性和试点建筑、小区的代表性等因素。
(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建设的,房屋生命周期相对较长,结构完好,符合安全要求的既有建筑;
(二)是近几年新建的非节能建筑,或节能效果较差的既有建筑;
(三)是居住区内居民所属单位比较集中,方便进行协调管理;
(四)是以企业、机关团体等单位集中建设的小区,单位对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比较高;
(五)是居民收入相对稳定,有经济实力能够承担相应的改造费用;
(六)是实施集中供热,且供热质量相对稳定,基本具备连续供热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
(七)是单体工程的建筑面积不应少于3000平方米,居住小区建筑面积不应少于5万平方米。
三、改造的内容
(一)实施对围护结构的改造。按照《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规定的综合耗煤量指标限值,确定对墙体系统、屋面系统保温的具体做法,重点以外墙外保温技术为主,做到保温隔热、防水、防潮、装饰一体化,同时做好对阳台、顶板、楼梯间、外廊等部位的封闭,提高围护结构的综合保温效果。
(二)实施对建筑外窗的改造。外窗是建筑热量散热的主要部位,对原来采用单玻推拉密封性、隔热保温效果差的外窗进行
“推拉变平开、单玻变双玻、连体变断桥”改造,使其达到保温隔热、密封降尘的效果,主要采用塑钢中空双玻和断桥隔热铝合金中空双玻。
(三)实施对供热系统的改造。房屋供热采暖系统改造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通过改造实现“分室调温、分户可控、计热收费”目标。要认真贯彻落实住建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城[2008]195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1195号),做好供热体制改革和热计量收费工作。
热计量方式应结合现有住户和供暖系统实际来确定,对原有室内采暖系统比较新,稍加改造即可实现分室调温的,在楼前加装计量总表的基础上,可采用热分配表方式;对原有室内采暖系统比较老旧,需要彻底改造的,在实现分户控制、分室调温的基础上,可采用热量表方式。
四、资金来源
(一)按照《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费用由政府、建筑所有权人共同负担。国家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二)节能改造项目资金来源:(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所需资金采取中央和省奖一块,地方财政配一块,产权单位拿一块,受益居民出一块的方法,多渠道筹集资金。(2)国家财政节能改造奖励资金我市属寒冷地区每平方米奖补45元。(3)市发改委和市住建局要尽快对我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进行测算,出台我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资金奖励办法》,配套弥补改造资金的不足。(4)参照外地市的经验,受益居民承担改造资金的15-20%费用。
五、材料选择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要选用国家及省厅列入鼓励推广应用目录的,经认证(备案)的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增加科技含量,推广先进技术。
(一)屋面保温和防水材料。使用性能好、品质高、耐久性强,不易老化变形的屋面保温材料和新型防水材料。
(二)墙体保温材料和建筑涂料。采用性能好、耐久性强,适合寒冷地区使用的复合墙体保温材料,以及耐久性和抗污性强,耐刷洗、防水透气、无毒无味的环保涂料。
(三)管材。采用安装方便、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塑料管道。
(四)节能门窗。外窗采用保温密封性能好、整体强度高、装饰效果好的中空双玻节能窗。单元门采用保温、防盗电子对讲门。
(五)热计量装置。采用计量灵敏、准确的热计量表和操作简单方便,易于调控的温控阀,并经市供热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共同认定。
六、工程实施计划
(一)项目选定阶段:根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和小区的认定选择原则,及“十一五”期间我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2010年5月底前完成改造项目的选定工作。
(二)设计阶段:2010年6月底前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整体方案和施工图设计。
(三)项目申报阶段:2010年7月底前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申报工作。
(四)组织阶段:2010年8月1日至30日。本阶段重点: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工程预算,招标投标等前期工作,选择好施工队伍,协调相关单位抓好落实。
(五)施工阶段:2010年9月1日至10月15日。此阶段重点抓好工程施工质量,房屋产权单位要协同市质量监督站、工程监理单位,严格质量管理,确保优质工程。
(六)验收阶段:2010年10月15日至10月30日。工程验收由改造产权单位或业主委员会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质监、供热企业等相关部门参加,按照国家有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施工规范进行验收。
七、推进措施
为确保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以下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合力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大,直接影响到省对市政府节能减排目标的考核完成情况。到“十一五”末只有一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应加强领导,合力推进。成立市住建局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领导小组,组长由段金沙局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推进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科学技术科,负责全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规划设计,综合协调,组织推进,监督检查;市财政部门负责政府应投入资金的筹措,确保资金按计划落实到位;市房产部门要及时组织建筑衔接,确保后续管理到位;各街道办事处及业主委员会要做好居民业主的沟通、协调工作,并组织实施相应的改造项目;其它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审批、服务工作。各部门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协同运作,合力推进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二)强化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供热行业主管部门要抓紧研究供热节能减排的新政策、新措施,结合物价部门按两部制制定出台我市供热计量改造后新的收费标准,编制适应新要求的节能减排供热目标和规划,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素质,围绕降低成本,提高供热质量,优化服务,减轻群众负担,拓宽发展途径。
(三)市、街办、社区结合,充分发挥社区管理的积极任用。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在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的基础性作用。有业主委员会的,要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没有业主委员会的,
发挥社区的作用,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试点工作,做好意见征求、沟通协调、政策讲解、宣传动员、协助推进等工作。
(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具备改造条件,群众基础较好的区域先行试点改造。总结经验,分步实施,并逐步探索企业参与,中介服务机构代建,社会化动作的新路子,创新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新机制。
(五)政策引导,依法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涉及多方主体,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各部门要切实研究改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有效手段,出台《济源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等规定、政策,依法引导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六)加强宣传,争取群众支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尽管群众是主要受益者,但由于居民利益,经济状况,认知水平,期望回报等个体差异很大,难免有抵触情绪。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设置宣传栏,印发宣传册,制作电视宣传片,参观改造示范项目等方式,积极向群众宣传节能改造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等方面的好处。同时,在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改造费用,资金使用,群众分摊和各个环节都告知广大群众,真正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兰州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市建管委
二○○九年五月十一日)
为了确保实现我市“十一五”时期建筑节能预期目标,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以及《甘肃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甘肃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建设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兰州市节约能源实施方案》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市场运作为导向,以降低既有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为重点,以激励政策和供热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建立和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融资和技术服务体系为依托,因楼制宜,分类指导,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任务。
二、基本原则
(一)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精选一批业主改造意愿强,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居住舒适度差的既有居住建筑作为示范项目进行改造,探索和积累改造技术及政策经验,加强示范宣传,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法规,明确不同既有建筑改造的技术路线、激励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促进供热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和进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和支持有经济能力的单位和节能改造要求的业主进行节能改造,提高业主、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全社会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促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机制的形成。
(三)科学决策,统筹规划。制定全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统一规划,分阶段、分批次对全市进行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实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节能减排规划协调一致,有序推进此项工作。
(四)坚持“技术优、投资省、扰民少、效果好”的原则。将节能潜力大、资金回收快的项目或小区优先列为改造对象。尽可能以热源或热力站为单元,对其所覆盖区域内非节能住宅建筑及供热系统实施整片统一改造。
三、总体任务及年度计划
2008年底,我市既有建筑存量约为10820万平方米,其中民用建筑总量为8500万平方米(住宅建筑48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3700
万平方米)。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约49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21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2800万平方米)。按照省建设厅分配下达给我市的改造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市应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30万平方米(其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124万平方米,综合节能改造6万平方米),2008年已完成供热系统节能改造70万平方米。
根据我市具体情况,为利于争取国家奖励资金,力争于2009年底完成全部改造任务,即完成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6万平方米,完成供热系统节能改造60万平方米。
四、改造范围、内容和方式
(一)改造范围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范围为:(1)2000年前竣工验收,且能继续正常使用25年以上的非节能民用建筑。(2)不属于城市拆迁范围的民用建筑。(3)按《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GJCI29——2000/J682001)的规定进行判定,达不到该标准要求的居住建筑。
(二)改造内容
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包括外墙保温改造、建筑外门窗节能改造、屋面及地面(含架空地面和带地下室地面)节能改造、分户门的节能改造。
2.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包括安装热计量表、温控阀,实现分楼(户)计量、分室控温的目标。
3.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主要指热源燃烧系统、循环系统和输送系统的智能控制改造,实现室外温度补偿、风煤联动和变频自控运行及水力自动平衡,提高供热效率。
以上三项改造内容既可以在一个项目上综合实施,也可选择一至两项进行单项改造。
(三)改造方式
1.供热计量系统。(1)分户热计量改造。对已按分户双管系统设计、建设的小区,采取在小区供热管网和单元回水系统加装热平衡阀、温度调节阀及热计量装置。对单管顺流系统非节能建筑(既有建筑)的小区,采取单元(楼栋)热计量,用户实行热分配方法改造,在小区供热管网和单元回水系统加装热平衡阀。(2)供热系统改造。对热源加装变频装置,对热源设备和循环系统进行自动化、节能改造。按照变频流量自行控制运行的要求,在供热主、支线管网和用户单元回水系统改造安装温度调节阀,使整个供热区域温度趋于均衡状态。对热源综合改造,提高锅炉热效率。应用无机传热技术将锅炉排放的余热回收,增加炉膛温度。(3)创建GPRS热网和用户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单元控制器(带传输模块)和移动公司GPRS网络,实现热换站(锅炉房)和用户热计量管理系统的遥控、遥测功能。对实时参数进行采集储存,建立数据库,实现历史数据查询,全面了解供热系统运行和用户用热情况,为供热部门提供准确、科学、有效的数据,实现供、用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2.建筑围护结构。建筑围护结构改造优先顺序:外门窗、外门窗缝隙、屋面、单元门、封闭阳台、楼梯间内隔墙、外墙面、地面。
五、资金筹措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投入较大,应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主,采取多种筹资方式,逐步建立由政府、产权单位和居民、社会力量参与的稳定的投资机制。
(一)主要筹资方式
1.各级政府财政设立建筑节能改造专项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2.积极申请国家和省上的奖励资金。
3.单位和居民自筹资金,居民可提取一定数额住房公积金投入节能改造。
4.通过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资
(二)围护结构改造筹资方式
国家财政奖励补贴27元,占改造资金的13%(造价以210元/平方米计算,以下同);按照隶属财政供养关系,由同级财政给予20%的奖励性补贴(即中央在兰单位、省属、市属、县区属分别补助);产权人承担30%
;不足部分由市财政动用墙改专项基金给予补助
。
(三)供热系统改造筹资方式
国家财政奖励补贴18元(占改造资金的40%,供热节能改造造价以44元/㎡为基数计算,以下同);按照隶属财政供养关系,由同级财政给予40%的奖励性补贴,即每平方米18元(市级以下补贴市和县区财政各承担一半);产权人(单位或住户个人)和供热单位各承担10%
,即每平方米8元。
2007年12月财政部印发了《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957号),对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给予每平方米45元的奖励资金,起步阶段按照6元/平方米标准予拨,用于热计量装置补助。
六、实施步骤
第一步,选择具有典型的宣传和推广意义的建筑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制定技术标准和政策措施,为节能改造工作全面展开奠定基础。同时,组织开展既有建筑调查统计工作,对既有建筑的数量、性质、建筑结构、能耗状况、使用年限等进行比较详细的调研统计,形成数据库,为制定政策和计划提供可靠依据。
第二步,选择经济能力好、节能意识强、产权相对单一、节能改造容易达成共识的项目单位,作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突破口进行先期改造。
第三步,集中力量对产权分散、经济承受能力差、改造难度大的项目进行改造,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七、奖励资金的核定
中央和各级财政奖励资金的核定以改造工作量和节能效果为基本依据,具体办法按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执行。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调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民用建筑能耗动态监测、能源审计、能耗公示、能耗限额等制度。加快推进供热市场化和供热计量收费改革,对节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实行热计量收费制度,形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严格执行程序,实施全过程监管。市既有节能建筑改造项目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法规,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实力强的单位承担项目施工任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管理单位要加强对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监管,对项目改造后的节能效果要进行严格考核评价。项目申报单位要与技术支撑单位共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改造方案,改造方案须经市建设、财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论证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项目完成后由市建设、财政部门组织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资金清算划拨。市级有关部门在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质监等方面应给予积极支持和费用优惠,共同推进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
(三)探索运作模式,不断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大胆创新实践,探索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和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推进供热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建立热计量价格体系,制定建筑能耗标准和监测管理体系,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创造必要条件。应尽快创造条件,率先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试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试行政府适当补贴奖励,产权人、供热单位等各受益方合理出资,合同能源公司等社会投资单位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准市场化方式。逐步建立适应各类房屋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以产权单位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支撑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体制,确保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能够可持续并高效地开展下去。
(四)完善技术标准,提高节能改造技术水平。一是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通过试点示范和改造前后的能耗跟踪测试,优化不同建筑类型改造技术和设计方案,为今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技术指南。制定和及时修订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市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建设厅的相关技术标准及规程。二是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对在试点示范工程中证明效果良好的新型墙体材料、屋面保温材料、节能门窗、热计量与温控设备、新型高效采暖方式、供热系统节能技术等向社会公示并加大推广力度。
(五)加强宣传动员,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的意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既是一项耗资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工程,更是一项生态工程和惠民工程。因此,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有关单位要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支持此项工作的积极性,为顺利实施项目创造有利的条件。
(六)加大协调力度,确保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规范有序进行。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能会出现施工扰民、工程质量、利益冲突等各种矛盾和问题。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协调和管理力度,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开展专门的技术、安全、文明施工的培训,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协调应急机制,制定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应急预案,公布专门服务和举报电话,保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九、组织领导
为确保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兰州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方案、政策的拟定和协调、指导、监督,办公室设在市建管委。
市建管委牵头负责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整体组织和监管,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的具体组织和监管分别由市墙改节能办和市供热管理办负责,节能工程质量监督与施工安全监督分别由市建设质监站和市建筑安监站负责;市建管委、市经委、市财政局负责研究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资金支持和激励政策;市政府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配合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各项工作。
篇2: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文件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文件 本文关键词:供热,硕士研究生,通风,燃气,培养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文件 本文简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1404一?学科专业简介我校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于1997年在热能工程专业招收暖通方向本科生?1999年成立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2003年隶属于建筑工程学院?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硕士点,到目前为止,我校是安徽省唯一的“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文件 本文内容: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404
一?学科专业简介
我校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于1997年在热能工程专业招收暖通方向本科生?1999年成立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2003年隶属于建筑工程学院?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硕士点,到目前为止,我校是安徽省唯一
的“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点授予单位?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
的重要分支?本学科
的本科专业是经国家教育部对学科?专业调整后,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主要研究如何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物?运载工具内创建能够保证在室人员舒适和身心健康
的热湿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和具有良好室内空气品质
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并研究为创造和实现这一目
的所需
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与之相应
的冷热源及能量转换设备,建筑自动化系统,以及燃气?蒸汽与冷热水输送系统?进入到21世纪以后,学科
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在新
的形势下,本学科
的中心任务是促进“人与环境
的和谐并存”?从能源需求侧来看,暖通空调系统
的节能研究是建筑节能完整体系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从能源生产和转化来看,一方面,能源是维持国民经济发展
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它与材料和信息构成现代社会繁荣和发展
的三大支柱?自然界绝大多数
的一次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水力能?核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均采用各种能源转换和利用设备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须
的各种能源和动力?另一方面,能源不仅为人类带来文明和繁荣,也为人类
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巨大
的问题甚至是灾难?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
的破坏?日益严重
的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系统
的破坏等严重威胁着人类
的生存?举世瞩目
的《京都议定书》
的正式生效,对工业界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提出了新
的要求?能源
的高效清洁转化技术以及能源生产和转化过程中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的研究,已成为世界瞩目
的重大课题?
本学科承担国家级?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本学科与中冶华天(中冶集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环境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具有热工理论?室内空气品质?建筑节能以及工业通风等稳定
的研究方向?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形成了面向经济主战场
的应用型学科研究特色,科研经费200余万元?近几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15篇?
二?培养目标
㈠
研究生须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
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
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
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㈡
研究生应具有严谨求实
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从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领域
的科学研究能力,能较好地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领域
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较全面地了解本学科
的发展方向,熟练掌握相应
的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技术,以及相关学科
的基本知识,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知识进行本学科
的应用研究和系统工程设计?
㈢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
的社会活动,具有良好
的心理素质和健康
的体魄?
㈣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并能撰写论文摘要?
三?主要研究方向
㈠
热工理论与应用
利用热工理论分析和解决暖通空调领域及其它能源利用领域
的相关问题,如:空气热湿交换?燃气燃烧?制冷技术?热过程仿真等?本研究方向包括空气调节系统
的优化以及相关设备等方面
的
的研究?
㈡
室内环境品质与控制
协调解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健康性?能源及环保之间
的矛盾?从室内环境
的认识水平着眼,致力于室内热环境?空气环境等方面
的改善,力求建设适合于居住者生存空间和环境?本研究方向包括室内气流组织?室内污染物控制以及室内热湿环境控制等方面
的研究?
㈢
建筑可持续系统与评价
采用可再生材料与新能源,来建造与维持建筑
的运转,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目标是追求“人和环境
的和谐并存”?本研究方向包括太阳能?地热能以及热泵技术在建筑中
的应用?建筑节能以及绿色建筑评价等方面
的研究?
㈣
工业通风?净化理论与技术
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粉尘和烟尘,研究不同
的除尘机理和处理手段?针对日益苛刻
的环境排放标准,研究控制烟气中可吸入粉尘?硫化物?氮氧化物以及CO2
的排放
的理论和设备?本研究方向包括工业通风?除尘设备以及烟气净化工艺等方面
的研究?
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学分要求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2.5年(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需要选修合适
的课程,并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课程学分?从事论文工作
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年?在校学习与论文工作不得超过3年?
特别优秀
的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并符合提前毕业条件,经过规定
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毕业,获得学位?
学分要求:总学分
≥32学分
其中
公共学位课程
10学分
专业学位课
8学分
学术活动
1学分
社会实践
2学分
选修课程任选课
12学分
五?课程设置
序
号
课
程
名
称
课
程
编
号
学时
学分
上课学期
备
注
学
位
课
程
1
自然辩证法
10360001
46
2
1
公共
学位课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360002
30
1
2
3
研究生英语
1036007
130
5
1,2
4
数值分析
36
2
1
基础理论课
专业
学位课
5
高等流体力学
36
2
1
6
暖通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
36
2
1
专
业
课
7
高等传热学
36
2
2
8
高等工程热力学
36
2
2
9
10
合
计
386
18
选
修
课
程
1
专业英语
36
2
2
必选
2
创新学术讲座
18
1
2,3,4
必选
3
现代空调
36
2
1
任选6门
4
制冷技术与理论
36
2
1
5
通风净化技术
36
2
1
6
室内空气品质
36
2
2
7
CFD理论与应用
36
2
2
8
计算传热学
36
2
2
9
计算流体动力学
36
2
2
10
气溶胶力学
36
2
2
11
绿色建筑
36
2
2
12
第二外语
36
2
2
13
14
合
计
414
23
实践环节
1
学术讲座与学术活动
1
2
教学实践
2
3
创新实践
合
计
3
补
修
课
1
传热学
2
工程热力学
3
工程流体力学
同等学历或跨学科专业
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
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
说明:创新学术讲座为18学时,每次讲座
的时间一般控制在3学时左右?讲座
的内容可以是本学科
的技术前沿与发展方向?相邻学科
的发展动态?某个单项技术开发
的过程和经验教训?创业模式及进程?创新与社会发展等?
六?实践环节
㈠
学术讲座与学术活动
学习期间需参加5次以上学术活动?在本学科内,做与研究课题有关
的学术报告或阶段性研究报告1次以上?考核办法:在学术活动后,提交参加学术会议
的论文复印件?研究报告复印件或学术报告小结(不少于500字),并注明报告时间?地点?报告人,经导师盖章后自己留存,达到要求时由所在学科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小组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载成绩,合格后计算1学分?
㈡
教学实践(或专业实习)
实践活动为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要求完成20学时教学任务或不少于2周
的社会实践?若为教学实践,可随导师参加本科生
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习题课?课程设计?实习指导,一般要完成20学时
的教学任务?若为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2周?
时间安排:实践活动安排在第三?四?五学期均可?
考核方式:实践活动结束后,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或所在学科实践活动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出考核成绩?实践(实习)完成后写出报告,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硕士点所在系领导核批合格后计2学分?
注:实践环节为硕士研究生培养
的必修环节,未通过者须重修,否则不可申请论文答辩?在职研究生或在攻读硕士学位前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可申请免修实践环节?
㈢
创新实践
高年级硕士研究生至少有1次公开在学院
的创新论坛上做和研究课题相关
的学术报告?
七?学位论文工作
㈠
文献综述?选题报告
结合研究课题,查阅40篇以上
的近期相关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5篇,在此基础上完成1.0万字左右
的文献综述,综述内容包括本研究课题相关
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待进一步研究
的问题?研究
的目
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硕士研究生
的开题报告一般在入学后
的第三学期
的第九周前完成,然后经学院评审委员会评审?选题报告
的评审一般应采取报告会
的方式,由3至5名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者组成评审小组,对选题报告进行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和成绩?选题报告通过者,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可在3个月内再补做一次,仍未通过者,不得继续进行论文工作,按肄业处理?选题报告工作完成后,将文献总结及选题报告和有关
的表格一式两份交学院,复印件由学院留存,原件由学院转交研究生院存档?
㈡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研究生
的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由学院负责,分教研室(科研所)组成检查小组对研究生
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
的阶段性成果?存在
的问题?与预期目标
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对存在
的问题,要提出解决问题
的措施或要求?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安排在每年12月上旬进行?
㈢
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要反映本人在相关
的学科领域中通过独立完成
的科学研究所达到
的学术水平,并表明本人已掌握了相关学科宽广
的基础理论和系统
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相关学科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
的能力?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字数约为3-5万字,论文格式参照我校《安徽工业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的规定》
的有关条款?学位论文应在技术上或方法上有所创新?硕士生在校期间应以安徽工业大学名义在公开发行
的本专业学术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
的学术论文?
5
篇3:全市“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全市“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供热,燃气,全市,冬季,宣传
全市“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全市“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实施方案冬季是燃气热力安全生产重点时段和事故多发期,为深入宣传普及供用气、热安全常识,促进燃气热力行业安全平稳,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根据省住建厅开展“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的统一部署,经市住建局研究决定,在全市组织
全市“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全市“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冬季是燃气热力安全生产重点时段和事故多发期,为深入宣传普及供用气、热安全常识,促进燃气热力行业安全平稳,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根据省住建厅开展“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的统一部署,经市住建局研究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时间
活动主题:安“燃”生活
温暖相伴
活动时间:2016年12月23日至2017年3月15日,为期三个月
二、活动内容
(一)举办“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启动仪式。12月23日,市住建局在市建设大厦三楼中会议室举行全市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局分管领导作动员讲话,有关燃气供热企业作表态发言。各区县住建局分管领导、市区管道燃气和供热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并邀请新闻媒体对启动仪式予以报道宣传。
各区县要组织辖区内燃气、供热企业,同期举行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并邀请当地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宣传,营造方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方参与的安全服务宣传活动舆论氛围。
(二)发挥企业宣传服务主力军作用,开展冬季安全服务进万家活动。xx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山东一达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华能xx建设热力有限公司从12月23日至2017年3月15日,安排服务人员到居民小区发放致全省燃气用户一封信、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手册。在居民小区宣传栏、楼宇门口张贴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挂册。在营业厅、供应站点等场所设置宣传栏,开辟宣传角,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海报。各区县燃气热力管理部门也要组织燃气、供热企业在营业厅、供应站点等场所设置宣传栏,开辟宣传角,发放宣传材料,充分利用报刊、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形式宣传安全用气用热知识。同时,组织企业开展冬季安全服务进万家活动,对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的户内燃气隐患和取暖安全进行专项检查,确保此次服务宣传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借助新闻媒体力量,扩大社会宣传效果。市燃气热力办负责在市住建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卡通视频,负责在xx电视台社会零距离栏目里播放燃气安全使用常识卡通视频。xx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华能xx建设热力有限公司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发布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卡通视频。xx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负责在xx电视台冠名播放燃气安全服务宣传卡通视频2个(选用带熄火保护的燃气灶具、正确使用燃气软管)、山东一达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在xx电视台冠名播放燃气安全服务宣传卡通视频2个(燃气安全注意事项、冬季如何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华能xx建设热力有限公司在xx电视台冠名播放供热安全服务宣传卡通视频2个(供热常识小短片、暖气不热咋办)。各区县燃气热力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积极与当地新闻媒体联系,加强冬季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活动的跟踪报道,在电视台滚动播放燃气、供热安全服务宣传视频。
三、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燃气热力管理部门要亲自部署动员和督导落实。按照活动内容要求,制定详细的宣传服务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分工和责任,以市住建局下发的宣传资料为范本,结合当地实际,印制和发放有当地特色的宣传资料(特别是预防煤气中毒明白纸),确保安全宣传工作有序开展。
(二)突出主题,狠抓落实。各级燃气热力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宣传方案,突出“安‘燃’生活
温暖相伴”主题,明确企业安全生产、普及用气用热常识和预防燃气及煤炭取暖事故等重点,广泛动员燃气、供热企业和各方主体参与活动,以媒体宣传、集中宣传、企业宣传等多种形式落实宣传内容,确保此次宣传活动有方案、有行动、有成果,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各燃气热力企业要切实发挥燃气供热安全宣传的主体作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动员部署,真正把宣传活动抓出成效。
(三)及时督导,确保实效。各级燃气热力管理部门要加强督导,跟踪活动进度,总结活动成果,注重推广活动典型和先进做法,确保宣传效果,积极营造全社会依法安全用气用热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