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课题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研究课题,联动,小学生,申报,评价
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课题申报书 本文简介:附件2:《永川区教育科研课题申请·评审书》年度编号永川区教育科研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课题负责人:吴亚玲负责人所在单位永川区汇龙小学校填表日期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永川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数据表课题名称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主题词学习家校
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课题申报书 本文内容:
附件2:《永川区教育科研课题申请·评审书》
年度
编号
永川区教育科研课题
申
请·评
审
书
课
题
名
称: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吴
亚
玲
负责人所在单位
永川区汇龙小学校
填
表
日
期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永川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
主
题
词
学习
家校联动
评价
负责人姓名
吴亚玲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1974年12月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
小学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教学管理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任教学科
小学语文
工作单位
重庆市永川区汇龙小学校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
重庆市永川区汇龙小学校
邮政编码
402160
联系电话
023-49812678(单位)023-85365406
(家庭)
13883208828(手机)
主
要
参
加
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作单位
罗声银
男
1977.08
小一
教学管理
本科
永川区汇龙小学
张
彪
男
1974.04
小一
信息技术
本科
永川区汇龙小学
魏
星
男
1978.09
小一
数学
本科
永川区汇龙小学
唐大芳
女
1975.11
小高
数学
本科
永川区汇龙小学
唐
波
女
1977.01
小一
语文
本科
永川区汇龙小学
代
秀
女
1975.06
小高
音乐
本科
永川区汇龙小学
预期最终成果
研究报告
论文
预计完成
时间
2013年12月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
时间
《儿童文学阅读与欣赏》
吴亚玲
教材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
《童话,打开想象大门的金钥匙》
吴亚玲
论文
《永川教育》
2007.5
《感受真爱
记录真情》
吴亚玲
论文
《作文大本营》
2007.10
《阅读滋润童年
特色铸就品牌》
罗声银
论文
《今日教育》
2008.5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
魏
星
论文
《永川教育》
2009.2
《农村小学三结合网络教育的建设与思考》
魏
星
论文
《重庆市永川区优秀论文集(三)》
2008.12
课
题
名
称
课题类别
批准时间
批
准
单
位
完成情况
《建立儿童文学校园
培养儿童文学素养》
重庆市“十五”规划课题
2004年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已结题
《以“儿童文学”为特色的
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重庆市“十一五”规划课题
2008年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已结题
《农村小学生校外教育策略研究》
永川区级课题
2004年
永川区教委
已结题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正在承担的研究课题
课
题
名
称
课题类别
批准时间
批
准
单
位
完成情况
《永川区小学语文学科建设
策略研究》
重庆市“十二五”规划课题
2010年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实施阶段
《以“儿童文学”为特色的人文校园建设策略研究》
永川区“十二五”规划课题
2011年
永川区教科所
实施阶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
“三算”教学策略研究》
永川区“十二五”规划课题
2011年
永川区教科所
实施阶段
《儿童文学校本经典阅读研究》
永川区级课题
2010年
永川区教科所
实施阶段
四、课题设计论证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经济日趋全球化,各国竞争越加激烈。各国的竞争,其实质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很早就提出了“教育强国、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将优先发展教育列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提高评价的实效,是学校和家庭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1.建构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教育部下发的《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也指出: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开放式的评价方法。要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2.建构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是全面推进“减负提质”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讲话中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在必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印发了《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十项规定的通知》。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也下发了《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实践过程中,落实“减负提质”的一个较大阻碍是家长对“提质”的不放心,进而导致对“减负”的不支持。要真正落实“减负提质”,必须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3.建构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是全面践行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条件。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科课程标准都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作出了不同要求。各科课程标准中对评价的指导深具学科性、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均要求形成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以期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
4.建构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是全面改善家校教育脱节的必要途径。
经调查,我区各小学教师与全体家长沟通的主要途径是一期一次的家长会和校讯通,或者是通过电话和家访的方式和部分家长进行交流。这样的沟通方式受到了时间和范围的限制,且往往是以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家长成为了倾听者。家长是否赞成教师的评价?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如何评价?我们大多数教师是不了解的。长此以往,分散了家校合力,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或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各自为阵的局面,导致了家校教育脱节,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家校联动”势在必行。
研究现状:
针对“学生学习评价”这一研究内容,国外研究趋势是:(1)逐渐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提出“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2)关注评价的过程和评价双方在评价进行中的沟通、理解和让步。(3)提出评价标准多元化,重视个体化目标,以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国内也有很多研究成果,例如获得全国小学教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的安徽省新课程改革试验研究立项课题《小学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万州区沙河小学课题《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等。这些课题研究成果,都是建构以学校内、课堂上的评价模式为主,家庭评价或者没有,或者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因此,本课题拟对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开展实验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我校乃至全永川区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研究内容
1.多主体评价。(1)教师评(2)学生自评(3)学生互评(4)家长评
2.多形式评价。
(1)课内评价+课外评价(2)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3)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三、研究思路
此课题我们拟按照“一二三”思路来开展实施。
1.把握评价“促发展”这一本质
学习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家长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在评价中要促进师生、家长与孩子走向教学相长,体现人文关怀,着力把握好评价“促发展”这一本质。
2.进行两项调查
(1)对我校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自评、师评、互评、家长评)。
(2)对我校学生评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学生想要什么样的评价)。
3.抓好评价中的三个载体
(1)以语言为载体。(1)口头语言;(2)书面语言;(3)体态语言等。
(2)以活动为载体。(1)学习成果展示活动;(2)评星晋级活动;(3)“家校通”互动等。
(3)以学生成长记录(《素质发展评价手册》)为载体。
四、研究价值
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减负提质”,建立一套以学校和家庭为共同主体的可操作、有效性强的评价体系,使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从单一主体转向多元主体,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外部转向内在,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形式转向实质,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提以全面提高。
五、研究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应该是一种经过精心策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评价的学生可以直接得到有益的反馈;可以了解自己的智能现状,如哪些是强项,哪些是弱项;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建议;这种评价是公正的,它与传统的考试的根本区别在于,该评价是从日常表现中获得信息,是真实的,情景化的。这种评价思想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注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创立的协同学角度分析,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亚系统,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实现其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过程之中,需要期系统内各子系统(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相互作用与协调。家校联动就是实现其功能的手段之一,它使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子系统之间形成协同效应,使教育系统向着平衡、和谐、有序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六、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汇编》(重庆教科院出版)
2.《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
3.靳玉乐主编:《现代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4.王华斌著:《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5.沈玉顺主编:《现代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版
6.陈旭远主编:《中小学教师视野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五、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1.领导重视。永川区教委及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新课程改革,关注小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希望通过对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的研究,建立一套以学校和家庭为共同主体的可操作、有效性强的评价体系,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提以全面提高。
2.环境基础。我区有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社会评价研究”,其中,家庭评价是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成为该课题的子课题,专业的教研及科研人员将对我校课题进行有效的指导,为我校的课题创设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3.人员基础。本课题拟邀科研水平高的教科所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对课题研究进行专业指导;成立了由学校校长、书记、分管教科研工作副校长及教科室主任组成的课题领导组,对课题进行专业的管理;组建了由教学管理人员及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组,对课题进行扎实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吴亚玲系重庆市级骨干教师,重庆市小学语文青研会成员,永川区首届名师培养对象班成员,现任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在多年教学实践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研究经验,具备进行教学科研的基本素质。吴亚玲参与主研已结题的课题有重庆市“十五”规划课题《建立儿童文学校园
培养儿童文学素养》,该课题成果获重庆市第四届中小学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永川区科学技术进步软科学一等奖;重庆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以“儿童文学”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该课题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期成果评选一等奖,在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策略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在研的课题有重庆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永川区小学语文学科建设策略研究》、永川区级“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以“儿童文学”为特色的人文校园建设策略研究》、永川区级课题《儿童文学校本经典阅读研究》。主持申报了永川区级课题《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评价策略研究》。
课题组成员罗声银系学校教导处主任,张彪系学校信息技术部主任,代秀参加重庆市级音乐骨干教师培训已结业,魏星、唐大芳、唐波为永川区骨干教师。他们都具有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4.物质基础。学校对课题得以顺利进行的各种需要给予充分的财力和物力支持。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限
报
10
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承
担
人
1
2012.01-2012.08
《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家校联动”评价现状及需求调查
“家校联动”网络评价平台
实施方案
调查表
班级博客
家校通平台
吴亚玲
魏星
罗声银
张彪
2
2012.09-2013.08
典型性课例
评价案例论文集(教师、家长)
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记录
录像课
专题集
评价手册
课题组成员
3
2013.09-2013.12
《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吴亚玲
魏星
4
5
6
7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最
多
限
报
2
项
)
序号
完成时间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负
责
人
1
2013.12
评价案例、论文集
论文
课题组成员
2
2013.
12
《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吴亚玲
魏星
七、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课题申请内容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单
位
公
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八、镇(街)教管中心意见
同意汇龙小学对该课题的审核意见,同意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公
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九、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附件3:
登记号
永川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设计论证活页
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和主要参加者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表。宋体、小四,A4纸打印,左侧装订成册,报送一式3份。
课题名称: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学习: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系统地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经验,以发展个人的知识技能,形成符合社会期望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家校联动:教师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以期最大程度的发挥养成教育的效果。
小学生“家校联动”评价模式: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实验论证,建构起家庭和学校合作下的小学生学习评价模式,以促进每个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快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针对“学生学习评价”这一研究内容,我们了解到国外研究趋势是:(1)逐渐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提出“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2)关注评价的过程和评价双方在评价进行中的沟通、理解和让步。(3)提出评价标准多元化,重视个体化目标,以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国内也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获得全国小学教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的安徽省新课程改革试验研究立项课题《小学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万州区沙河小学课题《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等。这些课题研究成果,都是建构以学校内、课堂上的评价模式为主,家庭评价或者没有,或者只是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因此,本课题拟高度重视家庭评价作用,把家庭和学校作为共同主体,对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开展实验研究。
三、选题意义
1.建构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教育部下发的《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也指出: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开放式的评价方法。要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2.建构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是全面推进“减负提质”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讲话中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势在必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印发了《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十项规定的通知》。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也下发了《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实践过程中,落实“减负提质”的一个较大阻碍是家长对“提质”的不放心,进而导致对“减负”的不支持。要真正落实“减负提质”,必须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3.建构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是全面践行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条件。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科课程标准都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作出了不同要求。各科课程标准中对评价的指导深具学科性、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均要求形成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以期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
4.建构小学生学习“家校联动”评价模式是全面改善家校教育脱节的必要途径。
经调查,我区各小学教师与全体家长沟通的主要途径是一期一次的家长会,或者是通过电话和家访的方式和部分家长进行交流。这样的沟通方式受到了时间和范围的限制,且往往是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主要内容,家长成为了倾听者。家长是否赞成教师的评价?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如何评价?我们大多数教师是不了解的。长此以往,分散了家校合力,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或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各自为阵的局面,导致了家校教育脱节,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家校联动”势在必行。
四、研究价值
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减负提质”,建立一套以学校和家庭为共同主体的可操作、有效性强的评价体系,使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从单一主体转向多元主体,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形式转向实质,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五、研究目标
1.积累评价素材,提炼成功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建构小学生“家校联动”评价模式。
2.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改进、形成、激励功能,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3.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家长科学评价观,提升家教水平。
六、研究内容
1.多主体评价。(教师评、家长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
2.多形式评价。(课内评价+课外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七、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研究假设:将《小学生“家校联动”评价模式研究》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结的系统,利用和开发学校和家庭的评价资源,能全面、系统地调整和优化现行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拟创新点:在当前“减负提质”大背景下,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对深化教育改革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运用家长资源,使其积极参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全面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改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的现状,形成“家校联动”促发展的良好势头。
八、研究思路
此课题我们拟按照“一二三”思路来开展实施。
(一)把握评价“促发展”这一本质;
学习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联系教师、家长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纽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在评价中要促进师生、家长与孩子走向教学相长,体现人文关怀,着力把握好评价“促发展”这一本质。
(二)进行两项调查:
1.对学生学习评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2.对学生评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
(三)抓好评价中的三个载体:
1.以语言为载体。(1)口头语言(2)书面语言(3)体态语言等。
2.以活动为载体。(1)学习成果展示活动(2)评星晋级活动(3)“家校通”互动等。
3.以学生成长记录(《素质发展评价手册》)为载体。
九、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分析法。学习中外著名教育家和各地在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从理论上找到支撑、找到依据。
2.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地进行研究。
3.调查研究法。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访谈等方式调查研究“家校联动”评价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4.经验总结法。研究人员对每一阶段、每一过程的研究及时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找出研究的规律和研究的成果。
5.个案分析法。每位教师、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策略都不尽相同,要针对典型案例进行个性化分析研究,从特殊中找出一般,从个性中找出共性。
十、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1年12月):调查分析当前学校及家庭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现状,分析当前教育对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助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撰写方案,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启动课题研究。
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3年8月):①开展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听、评、教活动,针对师评、生互评、生自评情况编写典型教学案例,完成优秀课堂教学实录。②借助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和家长进行家庭评价研讨。③利用家校通、班级QQ群、班级博客等途径和家长共同针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④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总结,作出阶段性研究分析。
总结阶段(2013年9月—12月)。对不同阶段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对研究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归档,撰写结题报告,召开课题结题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验收并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全校以至全区进行推广。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
课题组负责人参与主研已结题的课题有重庆市“十五”规划课题《建立儿童文学校园
培养儿童文学素养》,该课题成果获重庆市第四届中小学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永川区科学技术进步软科学一等奖;重庆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以“儿童文学”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该课题课题成果获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期成果评选一等奖,在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策略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
二、主要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资料汇编》(重庆教科院出版)
2.靳玉乐主编:《现代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3.王华斌著:《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4.沈玉顺主编:《现代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版
5.陈旭远主编:《中小学教师视野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三、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经历
课题负责人系重庆市级骨干教师,重庆市小语青研会成员,永川区首届名师培养对象班成员,现任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该负责人曾参加重庆市语文学科教学竞赛获二等奖,指导青年教师参赛两次获重庆市级指导教师一等奖。在多年教学实践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研究经验,具备进行教学科研的基本素质。该课题负责人参与主研已结题的课题有重庆市“十五”规划课题《建立儿童文学校园
培养儿童文学素养》、重庆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以“儿童文学”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在研的课题有重庆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永川区小学语文学科建设策略研究》、永川区级“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以“儿童文学”为特色的人文校园建设策略研究》、永川区级课题《儿童文学校本经典阅读研究》;已主持申报了永川区级课题《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评价策略研究》。
四、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六位主要参加者平均年龄30岁,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其中学校中层干部两名(教导处主任、信息技术部主任),教研组长两名,普通教师两名;一名为重庆市级音乐骨干培训结业教师,三名为永川区骨干教师,两名为校级骨干教师。
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领导重视。本课题成立了由学校校长、书记、分管教科研工作副校长及教科室主任组成的课题领导组,对课题进行专业的管理。
2.环境基础。学校为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已有多个重庆市及永川区的规划课题结题。学校专设了教科室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全校教师都参与过校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具有良好的环境基础。
3.物质基础。学校大力支持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给予充分的财力和物力保障。
19
篇2: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田径传统特色项目培养申报书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田径传统特色项目培养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广州市,田径,申报,第四十一,培养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田径传统特色项目培养申报书 本文简介:附件5海珠区第三批中小学(幼儿园)特色项目培养申报书项目名称:市田径传统项目项目类别:体育(√)/艺术()/科技()项目级别:重点项目(√)/网点项目()项目申报单位:(盖章)项目负责人:(签名)胡志华申请日期:*年*月*日海珠区教育局二〇〇九年制填表说明1、每份申报书只申报一个特色项目。2、封面“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田径传统特色项目培养申报书 本文内容:
附件5
海珠区第
三
批中小学(幼儿园)
特色项目培养
申
报
书
项目名称:
市田径传统项目
项目类别:体育(
√
)/艺术(
)/科技(
)
项目级别:重点项目(
√)/网点项目(
)
项目申报单位:(盖章)
项目负责人:(签名)
胡志华
申请日期:*年*月*日
海珠区教育局
二〇〇九年制
填
表
说
明
1、每份申报书只申报一个特色项目。
2、封面“项目申报单位”是指项目所在单位。
3、项目只接受单位申报,不接受个人申报。申报单位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4、申报书由项目负责人填写,规格为A4纸,用电脑打印。
5、本表可复印使用,不够可加附页。
10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广州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
项目内容摘要(限150字)
田径(track
and
field)或称田径运动,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
统称。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
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
路跑、竞走和越野跑组成,此外还包括部分田赛和径赛项目组成的“十
项全能”。
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运动的一个基础项目,特点在于群众性
基础好,场地无限制性。特别径赛项目的中长跑和长跑,近几年随着各
级别马拉松跑的推广,普及很广泛。
二、项目申报单位和组织机构基本情况
申报单位名称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负责特色项目的校领导
陈鹏图
移动电话
18922740573
办公电话
020-34016417
负责特色项目工作的部门
教导处
联系人
王淑霞
移动电话
18926239568
办公电话
020-34016250
传真
三、项目组人员情况
项目负责人情况
姓
名
胡志华
性
别
男
年
龄
36
单
位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技
术
职
务
体育中学一级
行
政
职
务
专
业/特
长
体育教育
[email protected]
电
话
020-34016377
手
机
18998319164
传
真
签
名
项目师资队伍情况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技
术
职
务
行
政
职
务
专业/特长
工作单位
电
话
签名
胡志华
男
36
体育中学一级
体
育教
育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18998319164
欧伟平
男
43
体育中学高级
体育教
育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周
金
男
40
体育中学高级
体育教
育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蒋兴杰
男
30
体育中学二级
体育教
育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四、项目情况概述
项目主要内容
1.身体素质练习:力量、灵敏、柔韧、耐力;
2.学校田径项目因为场地等各方面的限制主要进行的练习项目有:短跑、中长跑、跨栏跑、接力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推铅球。其他田径项目如撑杆跳、链球等以介绍了解为主。
学校开展此类特色项目的现有情况
1.
学校是完全中学,具备有高初中,有利于好苗子的选拨与继续培养发展。
2.
作为省一级学校,拥有优质学位,能吸引学生前往就读。
3.
作为特色项目,学校能每年都有特长生招生的自主权,对小学具备有一定基础和比赛成绩的好运动苗子我们能特招入学就读。
4.
周边小学都有定向培养输送的默契,能开设小学田径项目训练为我们的中学训练奠定了一定的学生素质基础。
5.
学校具备有训练场地,拥有齐备的比赛和训练的服装和配套装备。
项目特色、优势和创新点
1.田径是一项大众体育项目,具有群众基础。是一项很适合中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项目。
2.我们具备开展的各种场地设施,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组织管理,有专业的教练负责日常训练。
3.
田径运动追求更高、更快、更远的宗旨适合现代中学生的德育理念,田径兴趣的培养是以学生的终身锻炼习惯为主要目的的。
备注:申请“网点培养项目”学校请说明学校适合开展新项目的条件及原因
项目三年建设目标
1.推广宣传田径运动,做到全校师生参与;
2.
组织学生积极训练,把握参赛机会,争取获得好成绩;
3.为高一级学校输送田径苗子。
4.积极扩大宣传影响,使周边中小学、周边社区都知道我们的学校特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五、项目建设实施基础
项目
内
容
自评
他评
领导重视程度(20分)成立以校级正职为首的领导工作小组(6分);由中层干部或以上负责特色项目操作(4分);*特色项目发展规划写入学校特色发展整体规划中并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共10分,有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占3分,措施具可行性及实操性占3分,项目发展计划不因学校领导班子变动而中断或变化占4分)。
20场地及设备
(15分)
有特色项目专用场室(共5分,3个或以上5分,2个3分,1个2分,无专用场室0分);有特色项目专用设备、专业设施(3分);场室和设备有专人负责维护(共4分,有维护制度和责任人占2分,有检查和维护记录占2分);损耗性设备定期检查、定期维护,有设备更新的记录(2分)。
12近三年经费投入情况
(15分)
对特色项目有专用经费(3分),体现在学校预算计划中(2分),有专用经费、局扶持经费的详细开支、结余情况,从绩效工资的可分配部分体现项目负责教师业绩(3分);每年投入项目的学校专用经费较上一年有10%或以上的增长(共7分,增长在5%—10%之间得5分,增长5%以下得2分,持平得1分,较往年少得0分)。
12
师资配备及教科研力量情况
(15分)由中层干部和教师组成的项目具体实施小组(3分);*有项目专业教师(3分,专业对口或有此特长);有外聘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发展进行指导(共4分。有专家智囊团或实行专家聘用制得4分,有专家定期指导得3分,有专家不定期指导得2分,无此项得0分);*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特色项目的相关培训和活动(3分);学校曾主办/承办项目活动(2分)。
13
近三年开展活动情况
(25分)定期开展特色项目内容的训练(共7分,其中有常规性训练占5分,有训练安排、备课内容等资料占2分);参与特色项目的学生形成梯队(共8分,其中,*能在各年级开展占3分,有针对年龄特点设定训练难度占2分,学生参与率超过50%占3分);*积极参加各级相关活动、竞赛(5分);*在校会、班会、政治学习等集会中宣传特色项目的相关内容和发展情况(2分);*师生对学校发展特色项目有有一定知晓率(3分)。
25项目开展安全
情况(10分)
制定详细周密的安全责任措施方案(4分)在教学训练计划中体现安全教育过程(2分);每次训练、活动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4分)。
10
总分
100分
92
备注:1、带*号的部分为必达指标,必达指标总分85分,占总分的85%。
2、总分得分需在85分或以上,必达指标分数需达到72.25分或以上方可通过重点培养项目认定;总分得分需在70分或以上,必达指标分数需达到59.5分或以上方可通过网点培养项目认定。
3、有学生因参加项目训练、活动或比赛而致残、死亡的,一票否决,不予认定项目资格。
近三年参与活动
的小组数及人数
2012年田径兴趣小组人数32人;
2013年田径兴趣小组人数36人;
2013年田径兴趣小组人数28人.
经常参加的
竞赛项目
年份
活动名称
2012
2012年海珠区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
2012
2012年广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
2013
2013年海珠区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
2012
2013年广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
近三年
此类别项目
师生获奖情况
活动/竞赛名称
名次/等级
年份
分值
2012年海珠区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
1-8/区
2012
13
2012年广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
1-8/市
2012
6
2013年海珠区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
1-8/区
2013
8.7
2013年广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
1-8/市
2012
1
合计
------
-----
(28.7)分
分
值
表
(
)项
奖项
级别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备注
国家级
5
4
3
获国际级奖项不论名次得8分,集体项目(3人及以上)获奖分值为在原始分值×200%。
省级
4
3
2
市级
3
2
1
区级
1
0.5
0.2
举办与本类项目相关的活动
年份
活动名称
备注
2012
田径兴趣小组
2013
田径兴趣小组
2014
田径兴趣小组
注:学校在活动中所承担责任(主办/承办/协办)请在备注栏注明。若只为参加方可不填。
本单位近三年举办的此类特色项目活动、讲座及夏令营情况
年份
活动/讲座/夏令营名称
2012
2012年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田径运动会
2013
2013年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田径运动会
2014
2014年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田径运动会
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公章)*年*月*日
海珠区中小学特色项目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意
见
(公章)*年*月*日
海珠区中小学特色项目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意
见
(公章)*年*月*日
篇3: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电动势实验的拓展与应用申报书
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电动势实验的拓展与应用申报书 本文关键词:电动势,实验,电位差,热电偶,技术研究
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电动势实验的拓展与应用申报书 本文简介:西南科技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申报书附件1:西南科技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__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电动势实验的拓展与应用课题类别: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技术、实验项目研究起止时间:2014年5月-2015年5月申请人:申请人单位:联系电话:填表日期:2014-4-28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二
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电动势实验的拓展与应用申报书 本文内容:
西南科技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申报书
附件1:
西南科技大学
实验技术研究项目申报书
项
目
名
称:__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电动势实验的拓展与应用
课
题
类
别: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技术、实验项目研究
起
止
时
间:
2014年5月-2015年5月
申
请
人:
申请人单位:
联
系
电
话:
填
表
日
期:
2014-4-28
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
二〇一四年制
-
2
-
研究项目名称
项
目
负
责
人
情
况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专业技术职称
行政职务
工
作
单
位
专长及代表性成果(论文、论著、专利、教学仪器等):
教材《新编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
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
《硫酸铜酸性镀铜法制备铜-康铜热电堆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一种多级式热电堆型微量热流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基于LMI方法的时滞神经网络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分析》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开展其他类似项目研究的情况:
“热流密度测量仪的开发与应用”
西南科技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3-2014)
“基于自制热流密度测量仪的办公室节能效果的研究”
理学院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3-2014)
近三年从事与本项目相关的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情况:
2002年7月起长期担任“电位差计实验”的教学工作;
2012年12月起担任大学物理实验示范中心主任,负责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工作,负责实验的大纲制定、教学改革等工作。
在本次研究项目中所承担的工作:
负责本项目的申请、方案的制定、技术路线的制定、指导教师及学生的管理与联络、项目总结与结题等工作。
项目组主要成员(只列前5位)
姓
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专长及项目承担工作
理学院
传感器开发,理论指导、技术路线的制定
理学院
整套仪器开发,理论指导、技术路线的制定
理学院
进行具体实验的开发、指导学生
理学院
进行具体实验的开发、指导学生
理学院
数学运算、模型设计、软件编制
研
究
项
目
论
证
研
究
项
目
论
证
研
究
计
划
研
究
计
划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电位差计是利用补偿原理和比较法精确测量直流电位差或电源电动势的常用仪器,它准确度高、使用方便,测量结果稳定可靠,常被用来精确地间接测量电流、电阻和校正各种精密电表。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电子电位差计还广泛用于各种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系统。
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电动势实验是一款经典的大学物理实验,传统实验内容是测量铜-康铜热电偶在不同温差下的输出电动势,计算其温差系数,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温差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掌握电位差计精确测量微小电动势的补偿原理。然而由于传统实验内容过于陈旧,多年来未有更新,教育部在2008年的“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中已经将该实验与分析天平、冲击电流计等一起列入“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题目”目录。
本文将该实验测量对象由热电偶拓展到热电堆,将实验内容测量电动势推广到研究电动势的规律,并应用到测量热流密度中,用来评价材料的保温节能效果,与当前节能减排的国际背景密切相关,这使得该实验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
(二)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考核指标
主要内容(含所申请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设计思想和具体实施方案)
必要性:1、全校有3200名本科生要进行3学时的“电位差计实验”,传统的实验内容仅仅是学会如何使用电位差计,迫切需要增添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2、全校有300人要参与5学时的“电位差计”综合设计性实验,本项目可很好地充实和更新该实验的教学内容。
可行性:1、实验中心有32台各种型号的电位差计及各种配件,硬件条件具备;2、申请人已有充分的对热电堆型热流传感器的前期研究工作,能保证该项目顺利进行。
项目设计思想:让实验学生在理解热电偶原理的基础上,亲手制作热电堆,探索热电偶和热电堆的关系,并将其应用到实际节能减排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从理论到研制,再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从中体会实验的乐趣,激发其投身科学的兴趣。
具体实施方案:1、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电动势实验的拓展:(1)电镀法制备铜-康铜热电堆;(2)考察热电堆电动势与匝数的关系;(3)电镀法与电焊法输出电动势的对比。
2、电位差计和热电堆在热流测量中的应用:(1)用导热系数测试仪标定热电堆系数;(2)用电位差计测量建筑及维护结构的热流密度。
考核指标(项目的考核指标须可量化、可考核)
1、研究出1套稳定的制备铜-康铜热电堆的方法,制备1个热电堆时间不超过45分钟;
2、开发出1种基于热电堆的制作简单的平板式热流密度测量仪,测量误差小于10%;
3、为我校学生增加自主研发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1个,发挥大学物理实验示范中心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4、撰写学术论文1篇;
5、撰写研究报告1份。
(三)项目省内外或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研究现状:
电位差计测热电偶电动势实验是一款经典的大学物理实验,传统实验内容是测量铜-康铜热电偶在不同温差下的输出电动势,计算其温差系数,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温差热电偶的测温原理,掌握电位差计精确测量微小电动势的补偿原理。
电位差计综合实验目前主要开设内容是设计电路,利用电位差计测量电阻,提高电阻的测量精度,另外就是利用电位差计校正电压表和电流表。
总体而言,目前全国各高校该实验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多年来未见更新。
预计突破:
1、用硫酸铜酸性镀铜法制备铜-康铜热电堆,使得快速制备多级热电堆成为可能;
2、从实验上证实热电堆电动势与匝数的正比关系;
3、开发出基于铜-康铜热电堆的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的平板式热流密度测量仪。
(四)完成项目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研究手段等
1、实验中心有教学所用的多种型号的电位差计、配件、实验工具等,硬件条件充分;
2、申请人已有充分的对热电堆型热流传感器的前期研究工作,能保证该项目顺利进行。
3、人员配置合理,参与项目的老师均具有10年以上一线教学经验,长期承担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和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
4、研究者已经掌握全国多所高校该实验的教材、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资料。
(五)项目的预期成果及效果:(项目成果、成果应用)
项目成果:(成果须包括研究报告,其它成果形式包括实验教材、教学仪器、专利、论文等)
1、撰写研究报告1份
2、总结出稳定的制备铜-康铜热电堆的方法1套,
3、开发出1台基于热电堆的制作简单的平板式热流密度测量仪,测量误差小于10%;
4、研究出能够真正开课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1个;
5、撰写学术论文1篇;
成果应用:(项目所涉及的实验课程编号、名称、学时,实验项目编号、名称、学时,项目成果面向的学生专业、人数、每年人时数等。实验室管理类课题可省略此项内容)
1、大学物理实验A51人
3学时
电位差计的使用
计算、数学专业
2、物理实验A74人
3学时
电位差计的使用
材物专业
3、物理实验B2345人
3学时
电位差计的使用
全校理工科专业
4、物理实验C785人
3学时
电位差计的使用
全校理工科专业
5、设计/综合性物理实验
83人
5学时
电位差计校准电表和测定电阻
核工专业
合计10180人时数
(六)项目的特色、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特色:实验测量对象由热电偶拓展到热电堆,实验内容由测量电动势推广到研究电动势的规律,并应用到测量热流密度中,用来评价材料的保温节能效果,与当前节能减排的国际背景密切相关。
创新点:1、用硫酸铜酸性镀铜法制备铜-康铜热电堆,使得快速制备多级热电堆成为可能;2、开发出基于铜-康铜热电堆的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的平板式热流密度测量仪。
推广价值:该项目所设计的实验内容在全国高校中属于首创,有利于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参与实验的兴趣,激发其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值得在全校基础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推广。
项
目
进
度
安
排
阶段成果形式或指标
2014年6-7月:
电镀法制备铜-康铜热电堆
研究出1套稳定的制备铜-康铜热电堆的方法
2014年9-10月:
考察热电堆电动势与匝数的关系
从理论上证实热电堆电动势与匝数的正比关系
2014年11-12月:
电镀法与电焊法电动势的对比
对比电镀法与电焊法电动势,确定最优方案
2014年1月:
导热系数测试仪标定热电堆系数
得到一个可用的热电堆型热流密度传感器
2015年3-4月:
用电位差计测量建筑及维护结构的热流密度
开发出1种基于热电堆的制作简单的平板式热流密度测量仪
最
终
完
成
时
间
最终成果形式
2015年5月结题
1、研究出1套稳定的制备铜-康铜热电堆的方法,制备1个热电堆时间不超过45分钟;
2、开发出1种基于热电堆的制作简单的平板式热流密度测量仪,测量误差小于10%;
3、为我校学生增加自主研发的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1个,发挥大学物理实验示范中心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4、撰写学术论文1篇;
5、撰写研究报告1份。
经费申请额度:10000元
开支项目
⑴差旅费:800元
⑵材料费:6000元(纯铜丝1500元、纯铜片1500元、极细裸康铜丝2000元、酚醛树脂层压板400元、硫酸铜300元、硫酸200元、串口线100元)
⑶零配件加工费:3000元(基底材料刻制1000元、多级热电堆线圈绕制1000元、热流测量仪组装1000元)
⑷资料费:200元
⑸其
它:无
项目所在单位自筹经费落实情况(项目验收时必须提供自筹经费使用清单):
实验中心(室)主任意见(从项目对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研究意义角度叙述):
该项目创新性地将该传统“电位差计实验”的实验测量对象由热电偶拓展到热电堆,将实验内容从简单测量电动势推广到研究电动势的规律,并应用到测量热流密度中,用来评价材料的保温节能效果,与当前节能减排的国际背景密切相关,这使得该实验内容极具新意,在全国高校中属于首创,有利于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其投身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热情,值得在全校基础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推广。
实验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本单位推荐意见:
签(章)*年*月*日
校专家组意见:(专家组应对项目可行性、应用前景、理论价值、研究路线等作出具体论证)
专家组长签字*年*月*日
主管部门意见:
签(章)*年*月*日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