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本文关键词:监测,感染,制度,医院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本文简介: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一、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制度1、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于科室,使之依照标准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2、、各病房及有关的医技科室的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设监控医师、护士各一人,负责发现上报医院内感染病例。3、各病房发现感染病例后,应及时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认真填写登记表,并在24小时以内报感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本文内容: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一、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1、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于科室,使之依照标准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
2、、各病房及有关的医技科室的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设监控医师、护士各一人,负责发现上报医院内感染病例。
3、各病房发现感染病例后,应及时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认真填写登记表,并在24小时以内报感染管理科。
4、专职感染监控人员,定期到病房巡视,发现新的感染病例进行登记,并对其隔离、诊断项目的执行和抗生素的使用进行检查。
5、定期去临床微生物室查询送验标本阳性结果并登记。
6、必要时去放射科和超声波室查询阳性结果。
二、回顾性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1、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定期对出院病历进行检查。
2、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检查每份病历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并做好登记。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
4、对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病例进行登记,并与该月上报病例核对,计算出医院感染漏报率。
5、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统计报表。
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监测制度
1、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医院感染暴发情况,24小时内报卫生主管部门。
2、对该种感染的病人接触者和其它可疑传染源的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的检查。
3、对病人做适当治疗和对环境、物品、排泄物做正确的消毒处理,需要隔离的病人,及时隔离,必要时暂停接收新病人。
4、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比较,推测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或因素,实验室检验结果及采取措施的效果作出综合判断,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四、消毒灭菌监测制度
1、消毒供中心、口腔科等高压锅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锅记录锅号、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灭菌操作者签名等项)和化学监测(每包监测,手术包中心放化学指示卡)。
2、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监测(预真空灭菌锅每日B—D试验)。
五、使用中消毒液监测制度
1、用于物表、物品消毒的含氯消毒剂每日监测其使用浓度,消毒液每天更换。
2、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
3、浸泡器械的消毒液有效成份含量在使用中随时监测,细菌污染量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六、紫外线灯监测制度
1、新灯管用前紫外线辐照强度≥100uw/cm2。
2、使用中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强度不低于70uw/cm2。做好记录。
3、每个紫外线灯均建立登记本,记录照射时间和操作者签名。
七、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制度
1、高危区如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母婴同室,产房、ICU、NICU、PICU、配液中心、输血科等部位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监测每月一次。
2、普通病房治疗室、换药室、急诊科等每季度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一次。
3、母婴同室、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监测沙门氏菌污染状况,每月一次。
感染管理科
2014年3月24日
5
篇2: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
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 本文关键词:年度报告,医疗器械,监测,不良,事件
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 本文简介:附件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为全面反映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及时、有效控制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更好地保障公众用械安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编撰《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展
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 本文内容:
附件
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
(2017年)
为全面反映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及时、有效控制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更好地保障公众用械安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编撰《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
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进展
2017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落实“四个最严”,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主动担当,履职尽责,监测水平及能力不断提升。各地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作推动力不断增强,不良事件监测在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017年,在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使用单位、生产经营企业等的共同努力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平稳快速发展,风险形势整体平稳,在有效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建立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制度,为进一步落实上市许可持有人在上市后风险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奠定了基础。
2017年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从报告数量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突破37万份,百万人口报告数达282份,报告数量大幅增加;从报告质量看,通过狠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质量工作,报告质量不断提高;从重点监测工作成效来看,“十三五”期间100个医疗器械品种的重点监测工作稳步推进,对发现和控制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通过举办第四届中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论坛,促进了业界和监管部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认识和水平的提高。
二、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总体情况
2017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继续稳步推进。在报告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报告质量也不断提升,为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的分析与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一)2017年全国不良事件报告总体情况
1.2013年至2017年全国不良事件报告数量
2017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376,157份,比2016年增长了6.49%(图2-1)。
图2-1
2013-2017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
2.死亡及严重伤害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量
2017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死亡可疑不良事件报告211份,严重伤害可疑不良事件报告57,754份,共计57,965份,比2016年增长了10.38%(图2-2)。2017年死亡及严重伤害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占报告总数的比例为15.41%,比2016年增长了0.54%。
图2-2
2013-2017年全国死亡及严重伤害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数比较
3.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
2017年,我国每百万人口平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为282份,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18份(图2-3)。
图2-3
2013-2017年全国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比较
4.县级覆盖率
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县级覆盖率为95.97%,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2.57%(图2-4)。
图2-4
2015-2017年全国报告县级覆盖率比较
(二)全国注册基层用户数量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中注册的基层用户(包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共253,250家。其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1,898家,占注册基层用户总数的4.70%;经营企业128,625家,占注册基层用户的50.79%;使用单位112,727家,占注册基层用户的44.51%(图2-5)。
图2-5
2017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注册基层用户情况
2017年,注册基层用户总数比2016年增长了9.22%。其中,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注册基层用户分别比2016年增长了12.95%、11.25%和6.63%(图2-6)。
图2-6
2016年和2017年全国注册基层用户分类比较情况
三、2017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统计分析
(一)按报告来源统计分析
2017年,全国上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使用单位上报326622份,占总报告数的86.83%;生产企业上报8655份,占总报告数的2.30%;经营企业上报40754份,占总报告数的10.83%;还有120份报告来自个人,占总报告数的0.03%;此外还有6份报告来源不详(图3-1)。
图3-1
2017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来源情况
总体来看,不良事件报告仍主要来源于使用单位,其次来源于经营企业。生产企业提交的报告所占比例不足3%,与其器械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地位不符,其履行职责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二)按事件伤害程度统计分析
2017年,全国上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事件伤害为死亡的报告共211份,占总报告数的0.06%;事件为严重伤害的报告共57754份,占总报告数的15.35%;事件伤害为其他的报告共318192份,占总报告数的84.59%(图3-2)。2017年,各类伤害程度的报告所占比例与2016年基本一致。
图3-2
2017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事件伤害程度情况
(三)按医疗器械管理类别统计分析
2017年,全国上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涉及Ⅲ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54,192份,占总报告数的40.99%;涉及Ⅱ类医疗器械的报告181,175份,占总报告数的48.16%;涉及Ⅰ类医疗器械的报告25,555份,占总报告数的6.79%;部分报告涉及的器械管理类别不详,共15,235份,占总报告数的4.05%。数据显示,涉及Ⅲ类和Ⅱ类医疗器械的报告占绝大多数,这与医疗器械风险程度高低相吻合(图3-3)。
图3-3
2017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涉及产品管理类别情况
(四)按医疗器械产品名称统计分析
2017年,全国上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无源医疗器械分别为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静脉留置针、宫内节育器、导尿包、角膜接触镜、玻璃体温计、导尿管、医用输液贴和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占总报告数的35.89%,详见表3-4。
排名
产品名称
报告数
占报告总数的百分比
1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43538
11.57%
2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31736
8.44%
3
静脉留置针
14757
3.92%
4
宫内节育器
12441
3.31%
5
导尿包
7348
1.95%
6
角膜接触镜
7266
1.93%
7
玻璃体温计
6786
1.80%
8
导尿管
4756
1.26%
9
医用输液贴
3772
1.00%
10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2662
0.71%
合计
135062
35.89%
表3-4
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无源医疗器械
2017年,全国上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有源医疗器械分别为病人监护仪、输液泵和注射泵、心电图机、电子血压计、血液透析机、呼吸机、生化分析仪、特定电磁波治疗机、婴儿培养箱、血糖仪,占总报告数的9.78%,详见表3-5。
编号
产品名称
报告数
占报告总数的百分比
1
病人监护仪
12917
3.43%
2
输液泵和注射泵
7947
2.11%
3
心电图机
3109
0.83%
4
电子血压计
3105
0.83%
5
血液透析机
2423
0.64%
6
呼吸机
2328
0.62%
7
生化分析仪
1383
0.37%
8
特定电磁波治疗机
1355
0.36%
9
婴儿培养箱
1167
0.31%
10
血糖仪
1063
0.28%
合计
36797
9.78%
表3-5
报告数量排名前十位的有源医疗器械
(五)按涉及实际使用场所统计分析
2017年,全国上报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中,使用场所为“医疗机构”的报告311,860份,占82.91%;使用场所为“家庭”的报告33,460份,占8.90%;使用场所为“其他”的报告6,853份,占1.82%;使用场所未填写的报告23,984份,占6.38%(图3-6)。使用场所的复杂性是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时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
图3-6
2017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涉及实际使用场所情况
四、2017年重点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2017年,全国共设立重点监测哨点1431家,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990次,组织培训会议143次,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共计培训9577人次,确保监测点及时准确上报不良事件。召开专家咨询会97次,参与专家达到562人次,主动收集监测数据229万余条,查阅相关品种文献3016篇,了解产品的不良事件特征和可能的原因,广泛收集产品不良事件信息,分析处理数据5万余条。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为后期产品风险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医疗器械警戒快讯发布情况
2017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发布6期《医疗器械警戒快讯》,包括生物可吸收性血管支架系统、除颤/监护系统、胰岛素笔式注射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等32条产品安全性信息。
六、报告质量评估工作
2017年,报告质量评估工作在各省全面落实推进,各省中心根据本省工作及人员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因地制宜的评估模式。评估报告范围重点关注死亡及严重伤害报告、重点监测品种报告、辖区内生产企业报告等,有效筛查监测数据中的重复报告及虚假报告,制定提高报告质量改进措施,为器械风险挖掘提供真实可靠的监测数据,提高各级监测人员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的审核评价意识,加强了国家、省及地市中心的交流沟通。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小贴士
1.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
(1)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2)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3)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4)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5)妊娠控制;
(6)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指获准注册或已备案、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
根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发生的原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要时应当采取警示、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说明书、软件升级、替换、收回、销毁等控制措施。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按照“可疑即报”原则收集报告,即为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3.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调查、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4.严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导致机体功能的永久性伤害或者机体结构的永久性损伤;
(4)必须采取医疗措施才能避免上述永久性伤害或者损伤;
(5)由于医疗器械故障、可用性等问题可能导致上述所列情况的。
5.死亡可疑不良事件报告:指患者最终结果为死亡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不表示患者的死亡与使用医疗器械有明确的关联性。
6.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质量事故、医疗事故的区别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设计缺陷、已经注册审核的使用说明书不准确或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的,但其产品的质量是合格的。
(2)医疗器械质量事故主要是指其质量不符合产品技术要求等规定造成的事故。
(3)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摘自卫生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3——
篇3:20XX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
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 本文关键词:环境质量,例行,土壤,工作方案,监测
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 本文简介:附件: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安全更是农产品安全的基本保障。为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强化土壤环境监测和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国家环境监测网,确定土壤环境监测国控点位,建立全国土壤环
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 本文内容:
附件:
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
工作方案
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安全更是农产品安全的基本保障。为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强化土壤环境监测和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国家环境监测网,确定土壤环境监测国控点位,建立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实施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的第一年,为开好局起好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省级环境监测站在本辖区内各选取不少于5个地级市(州)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以污染源作为污染场地,首选国控重点源,重点监测污染场地周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各省份必测监测场地信息详见附表。
二、布点和采样
(一)点位布设
以污染场地为监测单元,在其周边800米范围内(尽可能选择耕地土壤)布设5~7个监测点,在距场界2000米以外(主导上风向)布设1个对照监测点,共计6~8个监测点位。
(二)采样方法
首先记录点位坐标,拍摄数码照片。然后在采样点采集0~20cm表层土壤。每份土壤样品采样量为2kg。根据污染物扩散特点,也可以采用120cm剖面(A、B、C)三层采样方法,三层采样量各为2kg。
(三)样品制备
1、风干样品的制备
风干: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2~3厘米的薄层,经常翻动。半干状态时,用木棍压碎或用两个木铲搓碎土样,置阴凉处自然风干。
粗磨并分样:粗磨后过2mm筛的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用四分法弃取、称重,保留三份样品,其中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注明国家样品库样品(2mm);另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注明省级样品库样品(2mm);剩余样品称重(保留大约分析用量四倍的土样),研磨过1mm尼龙筛后分成两份。一份装瓶备分析用(1mm),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等项目的分析。另一份继续进行细磨。
细磨并分样:用玛瑙球磨机或手工研磨到土样全部通过孔径0.25毫米(60目)的尼龙筛,四分法弃取,保留足够量的土样、称重、装瓶备分析用(0.25mm);剩余样品继续研磨至全部通过孔径0.15毫米(100目)的尼龙筛,装瓶备用(0.15mm)。
2、新鲜样品的制备
为分析测定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项目,应采集新鲜土样,土样采集后应始终在低于4℃暗处冷藏,并在14天内进行前处理,
40天之内完成分析。
三、监测项目
(一)必测项目
土壤理化指标: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
无机污染物:镉、汞、砷、铅、铬,共5种。
特征污染物:根据污染场地特有的污染物选择特征污染物。
(二)选测项目
无机污染物:铜、锌、镍、钒、锰、钴、银、铊、锑等。
有机污染物:苯并(a)芘等。
四、监测时间和频次
2011年7~9月,开展1次监测。
五、分析方法
本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土壤样品分析方法包括:土壤样品制备方法、前处理方法和实验室分析方法。其中,土壤样品的实验室分析,尽可能使用指定分析方法,具体见下表。
土壤样品实验室分析测试方法
序号
项目
样品制备方法
样品前处理
方法
指定分析方法
替代分析方法
1
pH
风干研磨20目
水浸提
玻璃电极法
——
2
阳离子交换量
风干研磨20目
蒸馏、离心、乙酸铵交换
乙酸铵法(滴定仪)
——
3
镉
风干研磨100目
四酸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KI-MIBK萃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4
汞
风干研磨100目
1+1王水
消解
原子荧光法
冷原子吸收法(测汞仪)
5
砷
风干研磨100目
1+1王水
消解
原子荧光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6
铅
风干研磨100目
四酸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KI-MIBK萃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
铬
风干研磨100目
四酸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8
铜
风干研磨100目
四酸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
锌
风干研磨100目
四酸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0
镍
风干研磨100目
四酸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
锰
风干研磨100目
四酸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
钒
风干研磨100目
四酸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3
钴
风干研磨100目
四酸消解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4
银
风干研磨100目
四酸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5
铊
风干研磨100目
四酸消解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6
锑
风干研磨100目
1+1王水
消解
原子荧光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7
苯并(a)芘
新鲜土壤
样品
加速溶剂
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六、评价方法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和环境保护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环发[2008]39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值
序号
评价项目
参考标准值(mg/kg)
来源
耕地、草地、未利用地
林地
pH<6.5
pH
6.5-7.5
pH>7.5
1
镉
0.30
0.30
0.60
1.0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2
汞
0.30
0.50
1.0
1.5
3
砷
旱地
40
30
25
40
水田
30
25
20
4
铅
250
300
350
500
5
铬
旱地
150
200
250
400
水田
250
300
350
6
铜
50
100
100
400
7
锌
200
250
300
500
8
镍
40
50
60
200
9
锰*
1500
澳大利亚保护土壤及地下水调研值
10
钴*
40
加拿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标准值
11
钒*
130
12
银*
20
13
铊*
1
14
锑*
20
15
多环芳烃
苯并[a]芘*
0.10
注:①*评价标准参考值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及土壤污染分担率的计算和土壤污染程度分级评价执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相关计算公式和分级标准如下: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
土壤污染物分担率(%)=
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级标准
等级
综合污染指数(P综)
污染等级
Ⅰ
P综≤0.7
清洁(安全)
Ⅱ
0.7<P综≤1.0
尚清洁(警戒限)
Ⅲ
1<P综≤2.0
轻度污染
Ⅳ
2<P综≤3.0
中度污染
Ⅴ
P综>3
重污染
七、质量保证
各相关监测站要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例行监测质量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中有关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确保监测全程各项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活动的规范性和完备性。具体要求如下:
(1)土壤样品采集制备、样品前处理等均须满足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有关的质控要求。采样记录、样品交接记录、前处理记录、分析记录、数据处理、报告等归档记录齐全。建立土壤样品档案,保证每个样品都可以进行再现性的样品复测。
(2)每批样品每个项目分析时由分析者自行编入明码平行样,或由质控员编入密码平行样,均须做20%平行样品。
(3)当项目无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时,可用加标回收实验来检查测定准确度。加标率:在一批试样中,随机抽取10%~20%试样进行加标回收测定。样品数不足10个时,适当增加加标比率。每批同类型试样中,加标试样不应小于1个。
(4)针对测试项目,应制作准确度质控图。用质控样的保证值X与标准偏差S,在95%的置信水平,以X作为中心线、X±2S作为上下警告线、X±3S作为上下控制线的基本数据,绘制准确度质控图,用于分析质量的自控。
(5)以省级环境监测站为单位组织开展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确保实验室检测质量水平,保证出具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八、任务分工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组织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同时负责监测数据收集、汇总、整理以及全国报告编制工作。
各省级环境监测站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同时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管理、有机样品分析和报告编制等相关工作。
各有关地市级环境监测站负责现场采样工作,同时负责土壤理化项目和无机项目分析测试工作。
九、成果报送
(一)现场调查
通过资料收集和污染场地现场调查,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一是自然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类型、土壤环境背景数值、场地周边作物种类和生长状况、调查场地面积等。
二是工矿企业沿革、生产规模、主要污染物排放渠道及排放量、生活污染源分布以及农田污灌历史等。
(二)结果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和监测结果,采用达标评价和污染指数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分析土壤环境污染来源和污染途径,评估土壤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潜在生态危害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建议和环境监管对策。
(三)报送要求
1、报送内容
各省级环境监测站负责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报送本辖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和国家级土壤样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报告(*.doc)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xls)电子文件均命名为“2011+省名+TR”,如2011LNTR,2011代表监测年份,LN代表辽宁省,TR代表土壤(注:湖南省和陕西省第二个字母小写,如2011HnTR)。
2、报送方式
各省级环境监测站采用两种方式报送监测报告和监测数据:
一是采用专线网络传输传送方式。通过PSTN
访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服务器,建立拨号连接(010-84637191),利用FTP
方式登陆该服务器(FTP://10.102.255.250,登陆用户名和密码与国家环境监测网年报数据传输完全一致),然后将需要传输的监测报告和监测数据电子文件上载至yearnb目录下本省根目录下。
二是采用邮寄方式报送纸质的监测报告和监测数据正式文件。
3、报送时间
各省级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11月15
日前将监测报告和监测数据电子文件传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1月20
日前邮寄相应的纸质正式文件;国家级土壤样品每三年报送一次。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晓军;孙聪
电
话:010-84943209;010-84943191
传
真:010-84943205
E-mail:[email protected]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羊坊8号院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室,100012
附表
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场地信息
序号
省份名称
地市名称
企业名称
1
北京市
大兴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
天津市
静海县
天津天丰钢铁有限公司
3
宁河县
天津市星河纸业有限公司
4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河北华澳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5
张家口弘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6
唐山市
唐山风帆宏文蓄电池有限公司
7
唐山相林晓昌皮革有限公司
8
秦皇岛市
秦皇岛华瀛磷酸有限公司
9
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
10
邯郸市
峰峰矿区彭楠焦化有限公司
11
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
12
邢台市
邢台市农药股份有限公司
13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14
山西省
太原市
太原不锈钢有限公司
15
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16
大同市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第二发电厂
17
山西合成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8
阳泉市
山西兆丰铝冶有限公司电解铝分公司
19
山西亚美建材工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20
长治市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1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22
晋城市
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3
山西兰花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4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5
中化三联塑胶(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
26
包头市
包头复华保护神电源有限公司
27
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
28
乌海市
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29
内蒙古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0
赤峰市
赤峰金剑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31
赤峰中色库博红烨锌业有限公司
32
通辽市
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协鑫有色矿业有限公司
卧力吐矿区铅锌矿
33
九星控股集团通辽铜业有限公司
34
辽宁省
沈阳市
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
35
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36
大连市
东北特钢集团(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37
瓦房店轴承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38
鞍山市
海城市后英经贸集团有限公司
39
鞍钢集团鞍山矿业公司
40
抚顺市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41
抚顺铝业有限公司
42
本溪市
本溪市南芬油脂化工厂
43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4
吉林省
长春市
吉林东光集团有限公司
45
长春一汽普雷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6
吉林市
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
47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聚乙烯厂
48
四平市
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
49
四平昊融银业有限公司
50
辽源市
东丰县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51
东辽县华云铅锌矿
52
通化市
吉林省万源铁合金有限公司
53
通化吉恩镍业有限公司
54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55
哈尔滨光宇蓄电池有限公司
56
齐齐哈尔市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57
鸡西市
黑龙江省龙煤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
杏花煤矿
58
鸡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59
鹤岗市
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
60
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富力鹤岗分公司
61
伊春市
黑龙江省乌拉嘎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62
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63
上海市
奉贤区
上海西恩迪蓄电池有限公司
64
宝山区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65
江苏省
南京市
中石化集团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一厂
66
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
67
无锡市
江苏锡钢集团有限公司
68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69
徐州市
圣戈班(徐州)管道有限公司
70
江苏恒盛化肥有限公司
71
常州市
常州市龙宇颜料化学有限公司
72
溧阳市龙沙化工有限公司
73
苏州市
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
74
南亚电路板(昆山)有限公司
75
浙江省
杭州市
杭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76
杭州富春江冶炼有限公司
77
宁波市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7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79
温州市
泰庆皮革有限公司
80
浙江圣雄皮革有限公司
81
嘉兴市
海宁福地农业有限公司
82
欣悦印染有限公司
83
湖州市
德清佳能垃圾焚烧发电厂
84
长兴新城环保垃圾发电有限公司
85
安徽省
合肥市
马钢(合肥)钢铁有限公司
86
安徽氯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87
芜湖市
芜湖人本合金有限公司
88
天能电池(芜湖)有限公司
89
蚌埠市
蚌埠市五通蓄电池有限公司
90
安徽天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91
淮南市
淮南金达力蓄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92
安徽淮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3
马鞍山市
安徽华菱西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94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四钢轧总厂
95
福建省
福州市
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96
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97
厦门市
厦门华夏国际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98
福建省厦门化肥厂
99
莆田市
福建太平洋电力有限公司
100
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101
三明市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建福水泥厂
102
尤溪浩泽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103
泉州市
泉州华瑞蓄电池有限公司
104
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105
江西省
南昌市
江西金世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06
进贤县文港镇电镀废水处理中心
107
景德镇市
浮梁县金丰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108
江西浮梁大背坞金矿
109
萍乡市
江西大地制药有限公司
110
萍乡宝海锌有限公司(湘东)
111
九江市
九江钽铌有限责任公司
112
江西省修水香炉山钨业有限责任公司
113
新余市
江西江锂科技有限公司
114
新余前卫化工有限公司
115
山东省
济南市
济南裕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厂)
116
章丘刁镇化工项目区
117
青岛市
青岛永昌因特皮革有限公司
118
中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119
淄博市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120
淄博大桓九宝恩皮革集团有限公司
121
枣庄市
山东瑞宇蓄电池有限公司
122
枣庄中意制革有限公司
123
东营市
东营鲁方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124
山东胜通钢帘线有限公司
125
河南省
郑州市
河南嵩山电源有限公司
126
郑州福佰特蓄电池有限公司
127
开封市
中平能化集团开封东大化工有限公司
128
尉氏县凯华皮革有限公司
129
洛阳市
洛阳豫港龙泉铝业有限公司
130
洛阳洛钢集团钢铁有限公司
131
平顶山市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市区)
132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鲁山县)
133
安阳市
安阳市岷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134
安阳市豫北金铅有限责任公司
135
湖北省
武汉市
非凡电源
136
武汉日月永利电源有限公司
137
黄石市
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厂
138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第一炼铁厂
139
十堰市
十堰市佳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140
湖北鑫银贵金属有限公司
141
宜昌市
枝江市国营红旗蓄电池厂
142
宜化太平洋热电公司
143
襄樊市
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144
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145
湖南省
长沙市
湖南博隆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146
七宝山铜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147
株洲市
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8
中盐湖南株化集团有限公司
149
湘潭市
湘潭电化集团
150
湘潭钢铁集团
151
衡阳市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铅业发展公司
152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金铜发展公司
153
邵阳市
湖南群星电源有限公司
154
新邵辰州锑业有限责任公司
155
广东省
深圳市
联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56
至卓飞高线路板(深圳)有限公司
157
江门市
江门荣信电路板有限公司
158
开平依利安达电子有限公司
159
湛江市
湛江市福丰环保废物综合处理利用有限公司
160
湛江廉江市南和钨钼矿
161
惠州市
华通电脑(惠州)有限公司
162
海志电池(惠州)有限公司
163
河源市
广东大顶铁矿股份有限公司
164
河源市金宇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165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华润水泥(南宁)有限公司
166
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67
柳州市
柳州融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168
广西桂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69
桂林市
恭城瑶族自治县矿产公司
170
荔浦县小五金企业协会
171
梧州市
广西梧州新华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172
广西天鹅蓄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173
北海市
北海东红制革有限公司
17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海分公司
175
海南省
昌江黎族自治县
海南联合矿业有限公司原选矿厂
176
海南联合矿业有限公司110选厂
177
海南联合矿业有限公司钴铜选厂
178
昌江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
179
澄迈县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电厂
180
重庆市
万州区
重庆长隆(超迪)电池有限公司
181
涪陵区
重庆市涪陵去金龙有限公司
182
九龙坡区
重庆恒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83
巴南区
重庆华丰蓄电池有限公司
184
江津区
重庆万里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5
潼南县
重庆民丰化工有限公司
186
四川省
成都市
成都印钞公司
187
成都川西蓄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188
自贡市
自贡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189
四川久大制盐有限责任公司自贡分公司
舒平生产中心
190
攀枝花市
攀枝花钢企米易白马球团有限公司
191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
192
泸州市
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3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194
德阳市
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
195
四川什邡拳王皮业有限公司
196
贵州省
贵阳市
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
197
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98
六盘水市
新发铅锌冶炼厂
199
六盘水市佳联铅锌开发公司
200
遵义市
贵州开磷遵义碱厂
201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
安顺市
普定向荣矿业有限公司
203
贵州天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04
铜仁地区
万山特区矿产公司
205
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206
云南省
昆明市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207
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天塑分公司
208
曲靖市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分公司
209
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
210
玉溪市
玉溪矿业有限公司
211
易门铜业有限公司
212
保山市
保山市飞龙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213
腾冲县恒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14
昭通市
云南昊龙实业集团兴煜冶炼有限公司
215
彝良弛宏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厂
216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
西藏中凯矿业有限公司
217
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218
西藏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尼木分公司
219
昌都地区
西藏玉龙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220
陕西省
西安市
陕西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
221
西安诺博尔稀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222
宝鸡市
陕西东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223
陕西凌云蓄电池有限公司
224
咸阳市
彩虹集团公司
225
咸阳西北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226
渭南市
潼关中金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27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硫酸厂
228
汉中市
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
229
汉中长江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230
甘肃省
兰州市
兰州专业电镀厂有限责任公司
231
兰州金川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232
嘉峪关市
甘肃祁源化工有限公司
233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34
金昌市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235
金川镍盐厂
236
白银市
白银有色集团有限公司西北铅锌冶炼厂
237
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38
天水市
天水鑫烨化工有限公司
239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裘革厂
240
青海省
西宁市
青海珠峰锌业有限公司
241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
242
海东地区
化隆先奇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243
平安鑫海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244
海北藏族自治州
青海海鑫矿业有限公司
245
海晏县瑞丰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246
黄南藏族自治州
青海长河矿业有限公司同仁分公司
247
青海金源铝业有限公司
248
海南藏族自治州
海南州鑫源铁合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49
青海赛什塘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250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宁夏天马冶化有限公司
251
宁夏华夏电源有限公司
252
石嘴山市
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53
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
254
吴忠市
宁夏天峰化工有限公司
255
宁夏富荣化工有限公司
256
固原市
宁夏六盘山水泥厂
257
宁夏发电集团六盘山热电厂
258
中卫市
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
259
宁夏兴尔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26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261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262
克拉玛依市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
263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
264
吐鲁番地区
吐鲁番工企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265
吐鲁番瑞德化轻有限公司硫化碱二厂
266
昌吉回族自治州
新疆天龙股份有限公司铝业公司
267
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冶炼厂
268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雪克皮业有限公司
269
新疆金天海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27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
新疆石河子开发区天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71
(新疆天业)天辰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公司
注: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更改监测场地,但须对更改理由做出书面说明。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