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育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本文简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一、专家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种动力与支撑体现在三个方面: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本文内容: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一、专家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是要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种动力与支撑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⑵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
⑶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
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⑵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深入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⑷通过信息化试验区与试点校的集成创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信息技术、装备与教育的融合。⑸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跟踪、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评估教育信息化进展,提出发展战略与政策建议,为教育信息化决策提供咨询与参考。
既然用“深度融合”观念取代“整合”观念的目的是想要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也就是能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的途径方法,可见“深度融合”观念和传统“整合”观念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要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则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众所周知,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
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
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的确切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众所周知,所谓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实际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也就是: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学生要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教学内容要由只是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例如学科专题网站、资源库、光盘等)相配合;教学媒体要由只是辅助教师突破重点、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与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多年来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若不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是不会有成效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二、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
经过10余年的实践与总结,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
(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要实现这一根本目的,仅仅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更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一变革的过程就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过程,只有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二)“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
一方面,信息技术要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改变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提供支撑,同时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何克抗教授提出: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
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时发现,推动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搞硬件驱动,而忽视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式做起来相对容易,但难以持久,并且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我国教育部公开表示的基本思路就是采取应用驱动,一是要着眼于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在教与学的主战场中开展应用。这种应用应该是师生广泛参与的日常教与学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应该是对即有教学方法的改造与提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应用、实现新的应用。也就是要从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目标来安排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有聚焦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才能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点,才能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永无止境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会给应用提供新的动力和条件,教育的需求和发展也会给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课堂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使学习者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是教育信息化的希望所在。
中国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与任务,都是按照应用驱动的基本思路提出的。除“宽带网络校校通”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都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班班通”强调的是数字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普遍应用。他们提出了以建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三种形式推进“班班通”。“人人通”就是利用云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的网络服务空间与环境,努力使每个学生或教师都可以拥有一个网络上的个人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课
内、课外的教学、学习与交流功能。“人人通”是面向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以网络为载体,着重探索信息时代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新模式。
篇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本文简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信息技术作为学科重要辅助工具,对师生解决学科上的难点和重点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本文内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信息技术作为学科重要辅助工具,对师生解决学科上的难点和重点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信息技术的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问题已经是摆在广大我们面前的挑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融合
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只不过是教学形式的一种和教学手段的一种,语言文字的揣摩运用和深入挖掘才是最重要的内容和目的,将两者有机结合,灵活而有效运用,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我们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实践、交流、改进、提高。勇于实践是关键,不断学习是重点,使用恰到好处是核心。不可为运用而运用,也不可“好事多事”而舍近求远、本末倒置。现结合具体案例介绍本人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一些尝试和初步认识。
一、案例简述
本文将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一课《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作为案例来简单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这一问题,也将结合本在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抒发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篇采用故事形式的书刊推介文章,题目本身就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作者选取这个题目,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会产生一下的疑问。首先,这个课题强调这本书是“必读”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书,如此重要,列入了“必读”的范围?这是第一个疑问,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第一个地方。其次,“男孩子必读”。为什么单单指定男孩子必读?女孩子就不一定要读了么?作者是不是故弄玄虚?这就使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最后,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为题,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要我们学习什么?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已经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阅读、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因为这篇文章已经包含太多的信息,作为教师该如何围绕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来构思、讲解这节课并且还要保持文章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是一个难题。如果,我们不借助现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运用老旧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自己不断的在黑板板书,通过自己文字表述与学生就课本内容回答自己的提问来讲解课文,那样避免不了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到毫无新意,也不能很直观的讲解课文,分析课文题目所包含的信息,也不能保持课文对学生持续的吸引。课堂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巨大影响。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入的具体方式
本人已经对本文所要结合的案例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我们运用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所不能解决的。我们要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的进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元素。所以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技术来展示本课。
在制作课件时,我们可以插入与文章相关的视频、图片与相关资料,使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课文。如在课文导入时,我们可以播放一段与一些武侠电影、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武功秘籍相关的视频,再提问学生“这些是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什么样的书才是男孩子必读的”,借此来揭示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在课件中出示自学要求、搜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图片、《鲁滨逊漂流记》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我们可以插入到教学课件当中,以此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保持课堂对学生的吸引,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在教学生字词方面,可以向学生展示生字词的形声字、形象字、多音字以及字词解释等,还可以插入相关音频来纠正学生的发音。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出示练习,可以在习题当中隐藏答案,在学生作答时可以插入一些音频,比如掌声、鼓励的话语等,同时,在勾选答案时也可以选取多种方式,如打勾、划横线、正确答案出现、错误答案消失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完成作业的效率,也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此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具体表现在平时的教学课件。而具体的方式可以为在制作课件时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等,同时也表现在课件制作时对制作技术的具体运用中,总之,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展望未来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与技术发展的区别有些地方还没有变普及甚至还没有设备,所以也就存在巨大的地域差距;还有有些地方,由于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对教师的培训不足,有许多教师不能熟练甚至不会使用多媒体设备,也存在有些老师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不足,认为不运用信息技术依然可以把教学工作做到很好的误区。
因此,各层领导应该要重视学校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程度。其次要给予行政上的支持。对于在课堂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面研究的教师和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教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同时应该在技术、资金、设备给予支持。
还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该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首先,作为我们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通过理论学习讲座、亲身实践体验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而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和实践的信心。其次,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让教师了解设备的性能、用途与使用方法,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最后,学校以及各个阶层的领导应该鼓励教师钻研,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课题研究。要着重探讨融合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途径。
所以我认为要解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首先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同时也要求学校、社会或更多的专业人士尽可能为教师创造资源共享最有利的条件,成为帮助教师在时间和空间解决教学难题的平台。
篇3:《方案设计》深度及国家规范要求
《方案设计》深度及国家规范要求 本文关键词:方案设计,深度,规范,国家
《方案设计》深度及国家规范要求 本文简介:《方案设计》深度的国家规范要求2方案设计2.1一般要求2.1.1方案设计文件。1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对于涉及建筑节能设计的专业,其设计说明应有建筑节能设计专门内容;2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若为城市区域供热或区域煤气调压站,应提供热能动力专业的设计图纸,具体见第2.3
《方案设计》深度及国家规范要求 本文内容:
《方案设计》深度的国家规范要求
2
方案设计
2.1
一般要求
2.1.1
方案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对于涉及建筑节能设计的专业,其设计说明应有建筑节能设计专门内容;
2
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若为城市区域供热或区域煤气调压站,应提供热能动力专业的设计图纸,具体见第2.3.3条);
3
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2.1.2
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
扉页: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
2.2
设计说明书
2.2.1
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与工程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选址及环境评价报告、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立项报告的批文、设计任务书或协议书等;
2
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3
设计基础资料,如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基本烈度、区域位置等;
4
简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的要求,如对总平面布置、环境协调、建筑风格等方面的要求。当城市规划等部门对建筑高度有限制时,应说明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高度(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限值);
5
简述建设单位委托设计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功能项目和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
6
工程规模(如总建筑面积、总投资、容纳人数等)、项目设计规模等级和设计标准(包括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装修标准等);
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及各分项建筑面积(还要分别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建筑基底总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分室内、室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层数、层高和总高度等项指标;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还应表述能反映工程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套数及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旅馆建筑中的客房数和床位数,医院建筑中的门诊人次和病床数等指标;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规划)另有相应的设计规范或标准时,技术经济指标应按其规定执行。
2.2.2
总平面设计说明。
1
概述场地现状特点和周边环境情况及地质地貌特征,详尽阐述总体方案的构思意图和布局特点,以及在竖向设计、交通组织、防火设计、景观绿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
说明关于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总体设想。
2.2.3
建筑设计说明。
1
建筑方案的设计构思和特点;
2
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平面和竖向构成、立面造型和环境营造、环境分析(如日照、通风、采光)等;
3
建筑的功能布局和各种出入口、垂直交通运输设施(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的布置;
4
建筑内部交通组织、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
5
关于无障碍和智能化设计方面的简要说明;
6
当建筑在声学、建筑防护、电磁波屏蔽以及人防地下室等方面有特殊要求时,应作相应说明;
7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1)
设计依据;
2)
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分区;
3)
概述建筑节能设计及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2.2.4
结构设计说明。
1
工程概况。
1)
工程地点、工程分区、主要功能;
2)
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等。
2
设计依据。
1)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
自然条件:风荷载、雪荷载、抗震设防烈度等,有条件时简述工程地质概况;
3)
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书面要求;
4)
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3
建筑分类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人防地下室的抗力等级,有条件时说明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
4
上部结构及地下室结构方案。
1)
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
2)
上部及地下室结构选型概述,上部及地下室结构布置说明(必要时附简图或结构方案比选);
3)
阐述设计中拟采用的新结构、新材料及新工艺等;简要说明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分析方法(必要时说明拟采用的进行结构分析的软件名称)及构造措施或试验方法;
4)
特殊结构宜进行方案可行性论述。
5
基础方案。有条件时阐述基础选型及持力层,必要时说明对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等。
6
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钢绞线或高强钢丝种类、钢材牌号、砌体材料、其他特殊材料或产品(如成品拉索、铸钢件、成品支座、阻尼器等)的说明等。
7
需要特别说明的其他问题。如是否需进行风洞试验、振动台试验、节点试验等。对需要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或其他需要进行专项论证的项目应明确说明。
2.2.5
建筑电气设计说明。
1
工程概况。
2
本工程拟设置的建筑电气系统。
3
变、配、发电系统;
1)
负荷级别以及总负荷估算容量;
2)
电源,城市电网提供电源的电压等级、回路数、容量;
3)
拟设置的变、配、发电站数量和位置;
4)
确定自备应急电源的型式、电压等级、容量。
4
其他建筑电气系统对城市公用事业的需求。
5
建筑电气节能措施。
2.2.6
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1
给水。
1)
水源情况简述(包括自备水源及市政给水管网);
2)
用水量及耗热量估算: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热水供应设计小时耗热量和设计小时热水量,消防用水量(用水量标准、一次灭火用水量);
3)
给水系统:简述系统供水方式;
4)
消防系统:简述消防系统种类、供水方式;
5)
热水系统:简述热源、供应范围及系统供应方式;
6)
中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水量及处理方法;
7)
循环冷却水:重复用水及采取的其他节水、节能减排措施;
8)
饮用净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方法等。
2
排水。
1)
排水体制(室内污、废水的排水合流或分流,室外生活排水和雨水的合流或分流),污、废水及雨水的排放出路;
2)
估算污、废水排水量,雨水量及重现期参数等;
3)
排水系统说明及综合利用;
4)
污、废水的处理方法。
3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2.2.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
1
工程概况及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范围;
2
采暖、空气调节的室内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
3
冷、热负荷的估算数据;
4
采暖热源的选择及其参数;
5
空气调节的冷源、热源选择及其参数;
6
采暖、空气调节的系统形式,简述控制方式;
7
通风系统简述;
8
防排烟系统及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简述;
9
节能设计要点;
10
废气排放处理和降噪、减振等环保措施;
11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2.2.8
热能动力设计说明。
1
供热。
1)
简述热源概况及供热范围;
2)
锅炉房及场区面积、区域供热时换热站的面积;
3)
供热负荷估算;
4)
供热方式及供热参数;
5)
热力管道的布置及敷设方式;
6)
水源、水质、水压要求。
2
燃料供应。
1)
燃料来源、种类及性能要求;
2)
燃料供应范围;
3)
燃料消耗量估算;
4)
燃料供应方式;
5)
废气排放、灰渣储存及运输方式。
3
其他动力站房。
1)
站房内容、性质;
2)
站房的面积及位置;
3)
简述工艺系统形式;
4)
用量估算。
4
节能、环保、消防及安全措施。
2.2.9
投资估算文件一般由编制说明、总投资估算表、单项工程综合估算表等内容组成。
1
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
2)
编制方法;
3)
编制范围(包括和不包括的工程项目与费用);
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其他必要说明的问题。
2
总投资估算表。由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组成。
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编制内容可参照第3.10节有关概算文件的规定。
3
单项工程综合估算表。由各单位工程的建筑工程、装饰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室外工程等专业的工程费用估算内容组成。
编制内容可参照第3.10节和第4.9节有关建筑工程概、预算文件的规定。
2.3
设计图纸
2.3.1
总平面设计图纸。
1
场地的区域位置;
2
场地的范围(用地和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或定位尺寸);
3
场地内及四邻环境的反映(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用地性质或建筑性质、层数等,场地内需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质情况等);
4
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与各类控制线(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等)、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及建筑物总尺寸,基地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叉口之间的距离;
5
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人口位置、层数、建筑高度、设计标高,以及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6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7
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图: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消防分析、地形分析、绿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
2.3.2
建筑设计图纸。
1
平面图。
1)
平面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及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柱网、承重墙位置和尺寸(也可用比例尺表示);
2)
各主要使用房间的名称;
3)
各楼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
4)
室内停车库的停车位和行车线路;
5)
底层平面图应标明剖切线位置和编号,并应标示指北针;
6)
必要时绘制主要用房的放大平面和室内布置;
7)
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2
立面图。
1)
体现建筑造型的特点,选择绘制一、二个有代表性的立面;
2)
各主要部位和最高点的标高或主体建筑的总高度;
3)
当与相邻建筑(或原有建筑)有直接关系时,应绘制相邻或原有建筑的局部立面图;
4)
图纸名称、比例或比例尺。
3
剖面图。
1)
剖面应剖在高度和层数不同、空间关系比较复杂的部位;
2)
各层标高及室外地面标高,建筑的总高度;
3)
若遇有高度控制时,还应标明最高点的标高;
4)
剖面编号、比例或比例尺。
2.3.3
热能动力设计图纸(当项目为城市区域供热或区域燃气调压站时提供)。
1
主要设备平面布置图及主要设备表;
2
工艺系统流程图;
3
工艺管网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