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本文关键词:学业,成绩,评价,方案,学生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本文简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1)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本文内容: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1)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3)
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五)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组织机构
1、学业测试评价委员会领导组组长:冯宗模
副组长:冯彦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2、测评组:
各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
4、
评价分类
1、日常评价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作业完成、课堂发言、参加活动等各种情况进行日常跟踪记录,运用百分考核的方式由班主任、代课教师、班干部、科代表具体操作。2、阶段性评价
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考科目、实践活动、考查科目、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查与评价。包括自评、互评与班评。3、终结性评价
将学生在三年的表现依据我校根据省市县的有关精神制定的方案系统、全面地评价,由本人、小组、教师、家长共同评价,最终结果以等级呈现。五、评价内容和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包括1、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2、主要学业成绩考察(全市统一组织的统考科目的考试成绩)、3、非统考科目(音乐、体能体质、美术、书法等)4、实践能力(实验操作、口语、义务劳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四个方面。具体从品德与素养、运动与健康、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等进行非统考科目评价以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各方面情况。(一)日常行为习惯
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自评和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教师、组长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基本素质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最终结果按分数记入总分3.评价结果呈现等级
(二)实践能力1、实验操作考查(1)考查内容
实验操作考查内容涉及理化领域以及技术领域中通用技术科目分对应的模块内容。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普通初中实验操作考查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在实验范围内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2)考查方法
学校统一命题,由各学校设立实验考查考场,负责实施考查。有各理化组负责,由代课教师具体执行。(3)考查结果呈现
实验操作考查成绩以等级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考查结果的等级记入学生档案。
2、信息技术测试非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1)考试内容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科目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规定各个等级考试的内容,公布考试要求、试卷结构和题库。(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3)考试成绩呈现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分A、B、C、四类。考试的等级记入学生档案。3、研究性学习(1)考试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与学习问题,写出调查报告(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D四个等级。4、口语测试(1)考试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与学习问题,进行日常对话与交流
(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
(三)非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总分150分)1、音乐
(1)考试内容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乐理知识与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操作能力的考察。(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评价人为班主任、音乐教师与学生代表组成的评价组。(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2、体育
(1)考试内容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体能的测试,包括初中生身体健康标准要求的所有内容,在测试时选取其中的三项。(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派出评价组,有体育教师与班主任组成,采用量化考核,标准执行国家统一标准。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3、美术与书法(1)考试内容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欣赏美的能力、美术实践能力及书法进行书面考察。(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派出评价组,有美术教师、书法教师负责考核。采用量化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四)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
统考科目按照全市统一的试卷进行,考核结果为等级。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评价结果是学生综合学业水平的具体反映,学校要将评价结果通知学生及家长;日常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评价结果作为学校评价学生与表彰奖励的最终依据。
邻水县九龙镇新合中心学校
2015年3月3日
篇2:20XX_20XX高中物理第4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4.3信息的获取——传感器学业达标测评沪科版
2018_2019高中物理第4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4.3信息的获取——传感器学业达标测评沪科版 本文关键词:电磁波,达标,测评,传感器,学业
2018_2019高中物理第4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4.3信息的获取——传感器学业达标测评沪科版 本文简介:4.3信息的获取——传感器(建议用时:45分钟)1.下列物理量中是电学量的是()A.压力B.声音C.温度D.电流【解析】压力、声音、温度等都是非电学量,而电流是电学量.故选D.【答案】D2.空调实际利用了下面哪种传感器()A.压力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光传感器D.磁传感器【解析】空调器中利用温度和
2018_2019高中物理第4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4.3信息的获取——传感器学业达标测评沪科版 本文内容:
4.3
信息的获取——传感器
(建议用时:45分钟)
1.下列物理量中是电学量的是(
)
A.压力
B.声音
C.温度
D.电流
【解析】
压力、声音、温度等都是非电学量,而电流是电学量.故选D.
【答案】
D
2.空调实际利用了下面哪种传感器(
)
A.压力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光传感器
D.磁传感器
【解析】
空调器中利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分别“感觉”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故选B.
【答案】
B
3.火灾报警器使用的是(
)
A.光传感器
B.温度传感器
C.红外线传感器
D.超声波传感器
【解析】
火灾时烟雾会使光线发生变化,引起传感器报警.
【答案】
A
4.交通警察用来检测驾驶员酒精含量的检测器使用的传感器是(
)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湿度传感器
D.气体传感器
【解析】
交通警察用检酒器检测驾驶员呼气中酒精含量,使用了气体传感器.
【答案】
D
5.(多选)如图4-3-2是一个自动门的红外线传感器安装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3-2
A.当人进入位置“+”时,传感器会启动门
B.当人进入位置零时,电动门停止运动
C.当人在位置“+”、位置零以外时,门关闭
D.此红外线传感器只能在白天应用
【解析】
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可进行非接触测量,自然界几乎所有的物体都能辐射波长在0.76~1
000
μm的红外线,因此被广泛应用.人体能发射波长一定的红外线,当人走进传感器控制区域时,传感器就会工作,由于人体的温度大体恒定,故不管白天、晚上,所发射的红外线是一样的,都能使用.
【答案】
ABC
6.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报警装置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答案】
A
7.(多选)如图4-3-3,R1是一个热敏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17592050】
图4-3-3
A.当R1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电压升高
B.当R1处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电压降低
C.当R1处温度降低时,电压表电压没有明显变化
D.当R1处温度降低时,电压表电压降低
【解析】
当R1处温度升高时,R1的阻值减小,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升高,反之降低.
【答案】
AD
8.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4-3-4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3-4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解析】
电阻完全接入电路,所以电流不受M位移的影响,而电压表与一部分电阻并联,当M向右运动时,电表示数增大;当M向左运动时,电表示数减小,当M不动时,在电阻中间位置仍会有电压值.
【答案】
B
9.将普通光敏电阻R、数字电流表A
、电源E按图连接,闭合开关S,当太阳光直接照射光敏电阻R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用课本挡住直射到光敏电阻R上的太阳光时,电流表示数为I2;当用黑纸把光敏电阻R完全包裹起来时,电流表示数为I3,则I1________I2________I3.(填“>”“=”或“>
电磁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的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电磁继电器一般由电磁铁、衔铁、弹簧片、触点等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构成.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衔铁就会在电磁铁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篇3:20XX版高中物理第6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学业分层测评17电磁波载息传万里鲁科版
2018版高中物理第6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学业分层测评17电磁波载息传万里鲁科版 本文关键词:电磁波,分层,万里,测评,学业
2018版高中物理第6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学业分层测评17电磁波载息传万里鲁科版 本文简介:学业分层测评(十七)电磁波载息传万里(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不是电磁波B.电磁波需要有介质才能传播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可以产生电磁波D.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答案】D2.电视各频道所用的传递图像信号的电磁波波段属于()A.长波B.
2018版高中物理第6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学业分层测评17电磁波载息传万里鲁科版 本文内容:
学业分层测评(十七)
电磁波载息传万里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不是电磁波
B.电磁波需要有介质才能传播
C.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可以产生电磁波
D.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
【答案】
D
2.电视各频道所用的传递图像信号的电磁波波段属于(
)
A.长波
B.中波
C.短波D.微波
【解析】
因为微波段是利用空间波传播的,空间波在传输过程中受外界干扰最小,在视频传输、移动电话等方面很适合应用.故电视信号应用微波.
【答案】
D
3.下列各组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A.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B.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γ射线
C.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γ射线
D.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γ射线
【解析】
在电磁波谱中,电磁波的波长从长到短排列顺序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由此可判定选项B正确.
【答案】
B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传播过程
B.电磁波是一种信息
C.卫星通信是依靠电磁波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
D.无线电广播依靠无线电波传播信息
【解析】
电磁波产生于变化的电磁场,是一种物质,具有能量,因此,电磁波向外传播的过程包含着能量的向外传播,故选项A正确;电磁波的强弱、频率的变化包含着某种信息,而电磁波本身并不是信息,只是一种信息的载体,故选项B错误;电磁波理论的发展、完善使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成为现实,常见的方式有无线电广播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所以只有选项B错误.
【答案】
B
5.当电磁波的频率增加时,它在真空中的速度将(
)
A.减小B.增大
C.不变D.以上都不对
【解析】
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答案】
C
6.(多选)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
MHz至1
000
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
m至1.5
m之间
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
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强
【解析】
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由v=λf得λ1=
m=1.5
m,λ2=
m=0.3
m,所以A正确;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磁场才能产生电磁波,B错误;测出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由s=vt求出传播距离进而求出雷达和目标的距离,C正确;波长越短的电磁波,遇到障碍物越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因而反射性能越强,D正确.
【答案】
ACD
7.(多选)关于长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波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的电磁波
B.长波能够很好地绕过几乎所有的障碍物,最适合的传播方式是地波传播
C.电离层对长波的反射作用和吸收作用都很强
D.长波的波长长、频率低;电磁辐射强度越小,对人的危害就越小
【解析】
长波的波长最长,因此选项A不正确.波长越长,越容易绕过各种障碍物,电离层的反射作用越明显,电离层的吸收作用越强,因此,B、C是正确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越大,波长越短,频率越高,与电器的距离越近,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因此D答案是正确的.
【答案】
BCD
8.宇航员在太空离开航天飞机的密封舱从事修复卫星等工作时,必须通过无线电对讲机交谈传递信息,这是因为(
)
【导学号:18152122】
A.宇航员穿着全封闭式增压宇航服,他们之间无法直接对话
B.舱外宇航员和航天飞机内的宇航员之间相隔距离较远
C.在远离地面的太空没有空气
D.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较慢
【解析】
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则需要介质才能传播,所以宇航员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交流必须利用电磁波来完成.
【答案】
C
[能力提升]
9.波长为300
m的电磁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它的传播速度总是3×108
m/s
B.它的频率是106
Hz
C.它在水中传播的波长仍为300
m
D.它在水中传播时的频率大于106
Hz
【解析】
该电磁波的频率f==
Hz=106
Hz,B对,在水中波速和波长变小,而频率不变.
【答案】
B
10.手机放在电视机旁边,当有电话来时,电视机画面会出现一些“雪花”,这是为什么?并且长时间通话,有出现头晕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解析】
手机信号是以微波形式发射和接收的,放在电视机旁的手机接收信号时,干扰了电视机对电磁波的接收.长时间通话出现头晕这是因为长时间通话受到过量电磁辐射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答案】
见解析
11.物理学在国防科技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导弹拦截试验中利用卫星把甲导弹发射的信息经过地面控制站传到指挥部,通信距离(往返)达16万千米,通信所用时间为________s.甲导弹飞行时间为7
min,而卫星把信息经过地面控制站传到指挥部,从指挥部发出指令到乙导弹雷达系统需要5
min,乙导弹从发射到击中甲导弹的过程必须在2
min内完成.乙的雷达有效距离为150
km,雷达从发出电磁波到接收到电磁波的最长时间为________s,从发现到击中目标有1
min就够了.从以上可看出,可以轻松进行拦截,这与通信时间极短有很大关系.
【解析】
因为电磁波传播的速度v=3×108
m/s,故通信所用的时间t1==
s≈0.53
s,雷达从发出电磁波到接收到电磁波最长时间为t2=
s=10-3
s.
【答案】
0.53
10-3
12.“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您不要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手提电脑”,这句提醒警示语是坐过飞机的乘客都听到过的语言.因为有些空难事故就是由于某位乘客在飞机的飞行中使用手机所造成的.1996、1998年都出现过此类事件,1999年广州白云机场飞机降落时,机上有四位旅客同时使用了手机.使飞机降落偏离了8度,险些造成事故.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请问为什么在飞机上不能使用手机和手提电脑呢(包括游戏机)?
【导学号:18152123】
【解析】
由于手机在使用时要发射电磁波,对飞机产生电磁干扰,而飞机上的导航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抗干扰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如果飞机上的乘客使用了手机,对飞机导航系统产生电磁干扰,那么后果将十分可怕.所以,在飞机上不要使用手机和手提电脑(包括游戏机).
【答案】
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