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通港路交工验收总结 本文关键词:交工,验收,建设,通港路
(建设)通港路交工验收总结 本文简介:高港区通港路东延工程项目执行报告报告编制单位高港区通港路东延工程建设指挥部二0一八年一月高港区通港路东延工程项目执行报告1、工程概况通港路东延工程位于高港城区东部,起于通港路-高港大道平交,沿规划线位向东跨越周潘中沟,止于新港大道,路线全长1.652km。建设依据:1、《关于高港区通港路东延工程项目
(建设)通港路交工验收总结 本文内容:
高港区通港路东延工程
项目执行报告
报告编制单位
高港区通港路东延工程建设指挥部
二0一八年一月
高港区通港路东延工程
项目执行报告
1、
工程概况
通港路东延工程位于高港城区东部,起于通港路-高港大道平交,沿规划线位向东跨越周潘中沟,止于新港大道,路线全长1.652km。
建设依据:
1、《关于高港区通港路东延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泰高发改发[2015]149号)。
2、《关于高港区通港路东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泰高发改发[2018]11号)。
3、《关于泰州市高港区通港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泰高发改发[2016]97号)。
4、《市交通局关于通港路东延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批复》(泰交建[2016]27号)。
二、
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
本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红线宽度为60m,主线双向6车道,两侧设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详细布置为8m中央分隔带+2*0.75m左侧路缘带+2*(3*3.75)m机动车道+2*0.5m右侧路缘带+2*4.5m侧分带+2*6m非机动车道+2*3m人行道。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道路面横坡2.0%,人行道横坡为-1.5%。
路基正常反开挖,路床部分为80cm6%石灰土,基底为30cm5%石灰土,槽底翻松20cm5%石灰土处治。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为66cm,包含12cm(8cmAC-20C+4cmsMA-13)沥青砼、36cm水稳、18cm低剂量水稳底基层;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为46cm,包含10cm(6cmAC-20C+4cmAC-13)沥青砼、18cm水稳、18cm12%石灰土底基层。
3、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级,全线共1座桥梁,为周潘中沟中桥,桥跨布置为3×13m、总宽60m,上部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墩台,1.2m钻孔灌注桩基础。
4、
主要参建单位
该项目于2017年4月开工,2018年1月建成,工程总造价约为6472万元。
序号
合同号
中标单位
承担类别
项目经理
1
TGDY-SG
盐城市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
徐健
2
TGDY-JL
泰州市远通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
许小祥
3
/
北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
吴建伟
4
TGDY-JC
江苏辉通检测有限公司
检测
刘
骏
三、建设管理情况
1、
前期工作
本工程的施工、监理项目均采取公开招标,通过专家评标的办法确定。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执行招投标各项规章制度,严密标底编制,加强资格审查,依法签订合同。并邀请公证和纪检部门依法对招标过程进行公证和监督,合法确定了中标单位。
本项目施工标1个,监理标1个,检测标1个。
2、质量管理措施
(1)、建立项目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为了保证本工程按期、优质、顺利建成,高港分局成立通港路东延工程建设指挥部,领导该项工程建设。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包括质量、进度、安全投资控制,交竣工验收等工作。
(2)、强化制度执行,严格落实质量考核
为提升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初期,我们制定下发了《通港路东延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办法》以及对应的考核细则,使得质量管理和考核工作有据可依,为确保考核结果的严肃性,避免类似问题的反复,我们进一步落实了各参建单位各工序的具体质量责任人,同时对应明确总监办的责任人和管理网络,将指挥部、总监办和项目部的各级责任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制定了整个工程项目的工序责任人网络,对于现场存在的问题均一一落实到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确保了质量整改的持续性。
(3)、充分利用检测手段,一切凭数据说话
本着“一切凭数据说话”的原则,为真实了解现场质量情况,我们委托江苏辉通检测有限公司对监理已完成抽检项目进一步抽检验收,完全推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只要抽检结果有异议,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要求的坚决处理。另外,指挥部还规定了对一些特殊建筑材料必须由质检科、总监办、项目部共同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见证抽样,并一起送样至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上述材料都是由质检科直接按批次和规定的频率组织抽样送检,避免了弄虚作假,为工程建设把好原材料关。
(4)、确保质量控制的无缝连接。
力争达到质量控制全覆盖。加强质量监督,严把质量关口。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督促施工、监理单位认真做好自检、抽检工作,落实经常性的质量检查措施,并认真配合省、市两级质量监督组开展质量检查和执法大检查。加强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及现场管理的检测和监管,切实做到按规范施工,凭数据说话。
本工程实施过程中无工程质量事故。经检测评定道路主体工程质量各项指标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符合交通部等部颁标准的要求。根据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的规定,各参建单位对项目分别进行了质量评定,所有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评定均合格,工程质量等级合格,交工验收评定为合格。
四、安全生产
1、建立管理网络,制定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指挥部现场办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制定了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安全生产检查考核细则,明确了各部门和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责任人档案。通过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没有成效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和处罚。
在工程招标时,清单中单列了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指挥部全程监督和控制安全专项经费使用情况。为确保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科学合理使用,指挥部制定了《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支付办法》,与现场的安全设施投入挂钩,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投入充足,更新及时。
2、注重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防范风险能力。
指挥部非常注重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3、积极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指挥部现场办检查标志标牌设置是否完善,临边防护是否到位,防护用品配戴是否齐全,施工作业环境是否存在隐患等。
因工程施工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如遇到恶劣天气或节假日时,指挥部会提前部署防范措施,并认真检查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
4、编制安全专项方案,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都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由总监办和指挥部审批后组织实施。施工过程中,指挥部和总监办跟踪督查方案和措施的落实情况。
5、完善沿线交安设施的布置。
根据图纸相关要求,在沿线平交道口设置了警示标志,以及相关的标志牌,非通车路段设置水马围挡。
五、进度管理
1、编制总体进度计划,保证工程开展有序。
工程初期,指挥部按照高港区区委区政府下达工期目标,制定了总体计划,对工程的施工计划进行了详细部署,并从组织领导、计划安排、合同管理、质量控制、材料供应、资金管理、廉政建设等方面入手,制定了相应的分项目标任务,并对项目部下达了阶段性计划。通过对项目部的施工能力进行评定,科学合理的安排各项施工任务,确保了目标的实现。经过各单位的奋勇拼搏,协调合作,项目机动车道沥青混凝土12月份摊铺结束,非机动车道沥青混凝土1月中旬摊铺结束,左幅K0+031.7-
K0+160和右幅K1+400-K1+534段抗弯拉强度5.0MpaC35水泥混凝土路面1月中旬浇筑结束,至2018年1月下旬所建项目全部完工。
2、定期召开工地例会,全面了解建设形势。
每月定期召开工地会议,通过会议,指挥部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施工情况,帮助施工单位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限期整改到位,对施工计划确实不能按时完成的,及时督促项目部采取有效措施。对影响工期的关键性工序和制约环节,指挥部与相关单位精心组织、周密计划、全面协调解决各类难题,确保了工程建设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
六、设计变更情况
本项目所有变更均履行了相关手续。
1、非机动车道底基层
原设计对非机动车道底基层采用6%+6%水泥石灰土,后经协商非机动车道底基层采用12%灰土。
2、雨、污水管道位置调整
原设计雨水管道置于非机动车道下,污水管道置于侧分带内,后经协商并由建设单位明确,雨水管道移至侧分带内,污水管道置于南侧绿化带内由住建局实施。
3、管涵变更
规划道路K1+243南侧存在农田灌溉渠,为保证汛期排水,经协商并由建设单位明确,K1+243增加DN1000倒虹吸将南侧灌溉渠接入北侧河道内。
4、地下管线保护
起点、终点平交口范围内地下国防光缆、强电、污水等管道等管线采用盖板沟保护。
5、老田许线平交道口
老田许线平交口K1+534-K1+568增加中分带开口,取消
K1+578-K1+588中分带开口。
6、高港大道平交口实施范围
高港大道平交口结合高港大道改造方案,经协商并由建设单位明确,本次仅实施接入高港大道,未实施渠化岛。
7、新港大道平交口混凝土路面实施范围调整
新港大道平交结合老田许路平交口调整,调整混凝土实施范围为
右幅K1+400-K1+534。
七、廉政建设
指挥部自组建以来就一直将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一是针对公路工程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违法转包,不合理分包工程的现象进行清查,本项目无违法分包,转包。
二是严把材料、设备进场关,指挥部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允许干涉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如有特殊材料须经指挥部统一购置,选取质量好、价格低、信誉好的单位进行统一供应。对关键材料沥青、水泥、钢材、砂石,指挥部、总监办加大检测频率,检查不合格的一律清除出场,坚决顶住说情风。
三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反腐倡廉意识,多次召开关于勤政廉政、思想作风整顿等活动,通过观看反腐倡廉的纪录片,经常性地开展警示教育,用生动鲜明的事例来告诫大家,提高了大家清政廉洁意识、以及拒腐防变的能力。至工程结束,指挥部未发现任何违反廉政建设的行为。
八、对各参建单位的总体评价
1、对设计单位的评价
本工程设计单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了路线走向、路面结构形式,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技术标准掌握适当,满足了工程建设需要,设计后续服务及时到位。
2、对监理单位的评价
监理单位能较好的按照监理合同及有关规范和标准开展现场施工监理工作,制定了监理工作程序和监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认真履行了监理工作的各项职责,较好的控制了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
3、对施工单位的评价
施工单位能够较好地按施工合同、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及质量创优活动指导意见的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认真细化创优目标。能够按照建设单位的进度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按时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施工任务。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文明施工及廉政建设。
通港路东延的建成通车,是高港分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指挥部指挥部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的结果,也是高港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工程建设人员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结果。回顾建设过程,有困难、有艰辛,但通过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向高港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10
篇2:老厂前片区道路整治工程及青解路跨线立交工程检测报告
老厂前片区道路整治工程及青解路跨线立交工程检测报告 本文关键词:工程,立交,片区,整治,检测报告
老厂前片区道路整治工程及青解路跨线立交工程检测报告 本文简介:报告编码:QJ021518检测报告委托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名称:老厂前片区道路整治工程及青解路跨线立交工程检测内容:桩身完整性(低应变反射波法)委托编号:检测性质:委托检测完成日期:2015.12.1检测单位:成都清正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声明1、本检测报告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2、检测报
老厂前片区道路整治工程及青解路跨线立交工程检测报告 本文内容:
报告编码:QJ021518
检
测
报
告
委托单位: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老厂前片区道路整治工程及青解路跨线立交工程
检测内容:
桩身完整性(低应变反射波法)
委托编号:
检测性质:
委托检测
完成日期:
2015.12.1
检测单位:
成都清正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声
明
1、本检测报告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
2、检测报告无“成都清正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业务专用章(1)”印章、计量认证“CMA”印章和资质“川GJC
乙024”印章无效。
3、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成都清正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业务专用章(1)”印章、计量认证“CMA”印章和资质“川GJC
乙024”印章无效。
4、检测报告无报告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5、报告涂改、换页、无骑缝章,无效。
6、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或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7日内向本公司反馈。
7、报告所及内容和结果仅对检测项目负责。
检测单位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华金大道一段200号
邮
政
编
码:610300
电
话
传
真:028-83666386
电
子
信
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编码:QJ021518
检
测
报
告
委托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老厂前片区道路整治工程及青解路跨线立交工程
项目负责:
检测人员:
报告编制:
报告复核:
报告审核:
报告批准:
青解路1号大桥的18A-1#基桩检测
钻(挖)孔灌注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报告
一、前言
2015年12月1日,受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所对位于青解路1号大桥的18A-1#测试桩共计1根桩基进行了现场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现提交正式报告。
二、工程概况
18A-1#测试桩设计桩径1.5m,桩基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
;于2015年
10月
12日浇筑。
测试桩的地质情况见后附的相应附件。
三、检测目的
1、检测桩身缺陷位置,判断其缺陷类型及影响程度,判定桩身完整性。
2、为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计量及竣工验收提供可靠的检测资料及依据。
四、检测依据
1、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
2、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模型桩相关资料。
五、检测方法(小应变反射波法)
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断桩和严重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或扩径)部位,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据此计算桩身波速,以判断桩身完整性。还可根据波速和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对桩的实际长度加以核对。
六、检测仪器
北京智博联科技有限公司ZBL—P810基桩动测仪,量程为20Hz~2kHz。其性能稳定可靠,内置处理软件,通过计算和分析,可有效地确定缺陷位置,推断桩身的缺陷性质,判定桩基的完整性。
七、检测结果判定标准
1、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桩完整性检测判定标准
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将桩身结构完整性按四类划分:
Ⅰ类桩:桩端反射较明显,无缺陷反射波,振幅谱线分布正常,混凝土波速处于正常范围;桩身完整,可正常使用。
Ⅱ类桩:桩端反射较明显,但有局部缺陷所产生的反射信号,混凝土波速处于正常范围;桩身基本完整,有轻度缺陷,不影响正常使用。
Ⅲ类桩:桩端反射不明显,可见缺陷二次反射波信号,或有桩端反射,但波速明显偏低;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
Ⅳ类桩:无桩端反射信号,可见因缺陷引起的多次强反射信号,或按平均波速计算的桩长明显短于设计桩长;桩身有严重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严重影响。
2、基桩完整性判定
采用时域分析结合频域分析法综合判定基桩完整性。
八、结论
1、本项目共检测1根桩基,为Ⅱ类桩。具体评判见低应变反射法基桩检测报告单。
2、图表中桩号、桩径、波速、混凝土浇筑日期均由2010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基桩检测比对试验组委会提供,桩基时域曲线图附后。
3、现场检测仪器状态良好、使用正常。
第1页
共4页
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桩检测结果汇总表
工程名称
老厂前片区道路整治工程及青解路跨线立交工程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成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
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
序号
桩
号
桩径(m)
桩长(m)
混
凝
土
浇筑日期
检测日期
波速(m/s)
桩身完整性
类
别
1
18a-1
1.5
25.0
2015.10.12
2015.12.1
4000
桩身可见1处缺陷反射信号
,桩底反射明显
II类
以
下
空
白
第2页
共4页
低应变反射波法单桩检测报告单
项目名称
老厂前片区道路整治工程及青解路跨线立交工程
桩
号
18A-1
检测单位
成都市清正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测
试
人
检测依据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
JTG/T
F81–01—2004
审
核
人
测试仪器
ZBL—P810
测试日期
2015.12.1
砼浇注日期
2015.10.12
设计强度等级
C30
设计桩径(m)
1.5
设计桩顶标高(m)
468.9
设计桩端标高(m)
443.9
实测桩顶标高(m)
468.9
原始测试曲线:
检测结果:
在桩顶以下25.0m桩底反射信号明显,在桩顶以下4.8m处可见同相反射信号,该处存在缩径类缺陷;综合判定其成桩质量为Ⅱ类。
备
注
第3页
共4页
篇3:高速机电交工验收设计工作报告
高速机电交工验收设计工作报告 本文关键词:交工,机电,工作报告,验收,设计
高速机电交工验收设计工作报告 本文简介:交通机电工程设计工作报告1.概况全长43.267公里。全线共设置4处互通立交,1.1任务依据1.1.1勘察设计合同;1.1.2《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3《两阶段初步设计》。1.2主线技术标准及工程情况1.2.1主线技术标准本路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6m,全线中央分隔带宽度为2米,设计速度为
高速机电交工验收设计工作报告 本文内容:
交通机电工程
设计工作报告
1.概况
全长43.267公里。
全线共设置4处互通立交,
1.1任务依据
1.1.1勘察设计合同;
1.1.2《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3《两阶段初步设计》。
1.2主线技术标准及工程情况
1.2.1主线技术标准
本路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6m,全线中央分隔带宽度为2米,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
1.2.2交通量状况
根据交通量预测,本路交通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段的交通量逐年增长,计划开通年2013年的最大交通量路段为14246辆小型客车/日,全线为一级服务水平;2021年最大交通量路段为23441辆小型客车/日,部分路段服务水平降为二级;到2026年全线服务水平均降为二级。
由此可见在本路使用初期全线服务水平较高,主要为偶发性事故,此时应做好部分路段的交通控制和诱导;随着交通量的发展,到远期各路段服务水平有所下降,此时应加强对交通流的预测和控制疏导工作。
综合楼为地上两层(局部一层)框架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配电房、泵房均为地上一层框架结构。
1.2.3相关路段交通工程设计实施概况
本路起点通过站街互通与拟建的温巩高速相接,与连霍高速相交,终点通过程堂互通与禹登高速相接,与郑少洛高速公路相交。
温巩高速与本项目同期建设实施,机电建设可从联网角度统一考虑;
连霍、郑少洛、禹登高速已通车,机电建设可从联网角度统一考虑。
2.设计要点
2.1设计原则
2.1.1
参照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和技术建议的规定精心设计,吸收国内外已建成高速公路的经验、教训,尽可能采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
2.1.2从本项目的特点,针对道路沿线地理、气候、环境等特点,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实施规模与水平同道路系统其它部分协调一致,设计方案力求经济、安全、实用、可靠、先进,努力把它建设成为标准高、质量优、投资省、效果好的现代化高速公路。
2.1.3考虑本项目交通流特性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各子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必须与交通流发展相适应;各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达到系统组成的最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系统总体调控功能。
2.1.4
材料设备立足国内,尽量选用国内成熟、先进的产品,少量关键机电设备采用国际采购等形式适当引进。
2.1.5
设计方案应具有可扩充性和可升级性,兼容性强,满足近期使用、远期升级及系统联网要求,预留必要的接口和数据通道。
2.1.6
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成熟、可靠、可操作性强,易于维修和更换,以达到降低运营成本之目的。
2.1.7交通工程设计应与路桥主体工程设计有机地融为一体,各子系统相互协调,与路桥主体工程良好配合,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快速、经济、舒适的服务。
2.2设计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参考资料
2.2.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2.2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2.2.3交通部《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2.2.4交通部《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2007年第35号公告
2.2.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2.2.6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邮电部颁布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2.2.7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机电部颁布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2.2.8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高速公路设计技术要求》;
2.2.9河南省交通厅文件豫交计[2006]177号《高速公路设计技术要求》部分条文修订内容;
2.2.10河南省交通厅编制的《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技术要求》(暂行);
2.2.11河南省交通厅编制的《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通信技术要求》(暂行);
2.2.12河南省交通厅编制的《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暂行)。
2.2.13《高速公路联网系统路段分中心软硬件联网要求》
2.2.14《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数据交换暂行技术要求》
2.3交通工程系统设计目标
交通工程系统作为道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服务,提高道路运营效率、服务水平及交通安全条件。交通工程系统的建设规模和水平,主要取决于道路条件、相关路网构成、交通量增长和交通流特性,并受地理、地形、气象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对本项目设计如下目标:
加强道路监控和交通事件检测,预防二次事故的发生;
一旦出现故障,能迅速排除并恢复正常交通;
为车辆和道路使用者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
减少因设置收费站引起的交通延误,最大限度地阻塞收费系统人为财务漏洞;
完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及必要的服务设施;
保证与现有其它相关道路交通工程系统的互联性,以实现全省联网。
2.4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包括:沿线管理养护设施、监控系统(含隧道监控)、收费系统、通信系统、通信管道、供电照明系统及以上各系统的概算。
2.4.1管理养护设施
根据项目批复情况,本路段不设监控通信收费分中心,由禹登高速公路卢店管理分中心管理本路业务。本项目按接入卢店管理分中心设计。
本路段共设2处匝道收费站:
服务区1处
2.4.2监控系统
采用省监控中心(不在本设计范围内)——卢店监控分中心(不在本设计范围内)——外场设备的三级管理模式。全线实施A2级监控规模-重点路段监控。随着交通量递增,适当补充车辆监视、检测和诱导设施,从而完善监控系统。
全线共设置微波车辆检测器6套、主线摄像机15套、大型可变情报板2套、F型可变情报板8套、收费站站前信息发布屏2套、气象检测器1套、服务区室内LED信息发布屏2套、服务区广场监控摄像机9套、服务区室内安防监控摄像机8套。
数据传输:
监控外场设备(车辆检测器、大型可变情报板、F型可变情报板、气象检测器、收费站信息发布屏、服务区信息发布屏)数据信号采用节点式数据光端机+光缆的方式,穿成串上传至监控分中心,分为2个链路,占用2芯光纤。
收费站的站前信息发布屏的数据信号采用数据光端机+光缆的方式上传至监控分中心,系统占用2芯光纤。
图像传输:
全线15路主线外场监控视频图像信号采用节点式视频光端机+光缆的方式,穿成串上传至监控分中心,分为2个链路,占用2芯光纤。
桃园服务区的9路广场监控(双侧停车场、加油站、综合楼、维修车间附近各一台,人行通道一台)和8路室内安防监控图像(双侧餐厅、超市、后厨、收银各一台)采用视频光端机+光缆的方式上传至卢店监控分中心,系统占用1芯光纤。
2.4.3通信系统
1)光纤数字传输系统
本项目推荐采用STM-4等级干线传输系统与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相结合的传输方案。
干线传输系统:本路段不设置通信分中心,仅需配置干线传输所需要的4芯光纤作为预留备用。
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设置无人通信站,分别安装光综合业务接入网光网络单元(0NU)设备;利用4芯光纤隔站跳接的方法将本路段各通信站接入至禹登高速公路通信分中心,并组成自愈环网,构成保护通道,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从而解决各通信站与通信分中心之间的通信业务,用户接入的传输采用STM-4等级(桃园服务区用户接入的传输采用STM-1等级)。
2)程控交换系统
本工程划入禹登高速公路卢店通信分中心统一管理,本设计仅考虑在沿线各无人通信站设置用户电话,通过综合业务接入网接入至上级通信分中心。
3)
紧急电话系统
根据交通部文件,结合本路段情况,本设计只在北庄隧道、御路岭隧道、石嘴隧道设置紧急电话系统,道路上设立专用特服号码作为道路报警设施,。
4)光、电缆工程
本路段通信系统从起点至终点敷设1根36芯单模管道光缆,全长约47公里,用于干线传输、接入网传输、收费图像传输及预留等;从起点至北庄隧道敷设一根16芯单模管道光缆、北庄隧道至御路岭隧道敷设一根32芯单模管道光缆、御路岭隧道至道路终点敷设一根46芯单模管道光缆,用于隧道图像、数据、紧急电话传输及预留等;在服务区的电话业务通过光缆+电话光端机的方式,用于两个场区间业务电话、图像和以太网业务的信号传输。
由于在本项目道路终点,监控光缆46芯,占用35芯;通信光缆36芯,占用29芯;本项目所占用光纤芯数为64芯,由于本项目信号要禹登高速卢店分中心汇聚,禹登高速本身使用40芯光缆,无法完成光缆的对接,因此需要从程堂枢纽处至卢店分中心敷设一条72芯的光缆,全长约7公里。
2.4.4收费系统
全线共设置匝道收费站2处,巩义南收费站(3入5出)、涉村收费站(2入2出)。
收费体制采用三级管理体制,省收费结算中心-卢店收费分中心-收费站三级。省收费结算中心和卢店分中心不在本项目设计范围内。
1)总体方案
(1)收费制式:封闭式
(2)收费方式:采用人工判型、车牌自动识别、人工收费、电视监视(将站号、车型、工号、车道号、收费类型叠加在电视图像上)、计算机管理、检测器核对、对货车进行计重收费的半自动收费方式。
(3)通行券:采用河南省统一格式要求的非接触式IC卡以及读写器。
(4)付款方式:目前,暂以现金支付方式为主,待条件成熟时,可考虑采用非现金支付方式。
(5)车型分类:采用河南省正在实施的车型分类标准。对于货车的分类,按照河南省最新的计重收费模式标准执行。
(6)收发卡系统:本项目采用传统的人工收发卡方案。
2)
计算机网络构成
收费计算机网络由收费车道—收费站—分中心三级组成。
车道—收费站为最基础部分,采用以太网技术组成局域网。收费广场配以太网交换机,用于连接各车道计算机,车道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采用5类双绞线连接。收费站配10/100M双速以太网交换机,用于连接收费站计算机系统,传输介质为5类双绞线。收费广场交换机与收费站交换机的传输介质采用单模光纤。
匝道收费站计算机由1台服务器、3台计算机(收费管理、IC卡管理/财务、图像稽核计算机)、二层交换机、打印机等组成。服务器和交换机之间的传输速率为100Mbps,交换机与其它计算机之间的传输速率为10/100Mbps。
3)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本项目采用两级监控,即在收费站和分中心分别进行监控,监控的重点在收费站。设置完整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包括电视墙)对其进行监控。各车道的收费图像通过视频光端机上传到监控室(各匝道站出入口车道、亭内图像全部上传)。匝道的每个车道的视频和音频经光端机上传至监控室的视频切换矩阵,并从视频控制切换矩阵切换出4路视频+1路反向数据经通信系统上传到卢店监控分中心。
4)紧急报警系统
收费站采用站级的监控方案,在每个收费亭内安装一套报警按钮,各收费亭的报警信号经光端机传至监控室的报警主机,收费站监控机房设置一套报警器,该报警器输出开关量信号至视频控制切换矩阵。
5)内部对讲系统
内部有线对讲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由主机、分机和单模光缆、光端机以及电源构成,主机安装在收费站控制室的值班员操作台上,分机安装在收费亭内收费员工作桌上。
6)
收费亭背景音乐系统
收费亭背景音乐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由背景音乐播放主机、合并式功放(60瓦)、吸顶式喇叭和麦克风以及电源构成。
收费站的播放主机、合并式功放和麦克风安装在收费站控制室的值班员操作台上,吸顶式喇叭安装在每个收费亭。
7)
计重系统
据目前国内计重收费系统的实施情况以及河南省的具体情况,设计在本项目收费站的出口车道设置低速动态称重检测系统。
计重收费系统由收费车道低速动态轴重仪、红外线车辆分离器、单双轮检测器、称重处理器及室外机箱、收费车道低速动态轴重仪校准装置等组成。
8)车牌自动识别系统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在入口抓拍车辆图像并提取车牌号信息记录于通行卡内,出口同样抓拍车辆图像、提取车牌号信息,比对通行卡内记录的入口车牌号信息,用以防止车辆中途倒卡、换卡,阻塞漏费、舞弊现象。
该系统由三部分设备组成:触发设备、抓拍设备、识别处理设备。
9)配电系统
本设计电源系统主要提供收费站站内和车道的电源和UPS,并提供从收费站至收费车道用电点的电源线路。
收费系统负责提供每一设备的用电量和用电技术要求。收费系统不负责天棚照明、收费广场照明系统和收费亭空调的配电工程。
同时本项目在收费站设置收费站安防系统。
2.4.5隧道监控系统
本项目设置隧道3座-北庄隧道,左线长2505m;右线长2530m;御路岭隧道,左线长940m;右线:长975m;石嘴隧道,左线长1011m;右线,长1074.3m。
北庄隧道内设4处人行横洞,3处车行横洞,6处停车带。
御路岭隧道内设2处人行横洞。
石嘴隧道内设2处人行横洞,2处停车带。
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内设计速度100km/h。
隧道交通工程分级:A级。
1)
隧道区域控制系统
结合本项目的隧道的具体情况,本设计在北庄隧道设置10台本地控制器,御路岭隧道设置6台本地控制器,石嘴隧道设置6台本地控制器,以及两侧的变电所/箱式变电站。洞内本地控制器均设置在隧道右侧侧壁上,每个本地控制器负责区域范围内的现场设备控制和数据采集。
现场控制网络方案:双环光纤冗余工业以太环网。光缆采用单模光缆纤。
各隧道现场控制网络,通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通信系统提供的单模光缆与监控管理分中心以太网交换机相连接。
2)
监控管理分中心计算机系统
根据管理体制要求和初步设计文件情况,本项目路侗沮不设置隧道管理机构,统一由禹登高速公路卢店监控分中心负责管辖。
本项目主要考虑在禹登高速公路卢店监控分中心增加隧道监控工作站、通风消防照明控制工作站、火灾报警工作站、紧急电话广播计算机、隧道监控事件管理计算机、电力监控计算机(由供电系统提供)。由于工作站增加较多,本项目拟更换监控分中心三层以太网交换机。同时还需调整监控分中心应用软件,以适应增加隧道监控设施后的系统需求。
3)隧道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洞内定焦彩色摄像机、洞口全方位摄像机、变电所内摄像机、节点式光端机、管理分中心增加的视频控制矩阵、硬盘录像机、交通事件视频检测器等设备构成。
洞内按150米左右间距设置定焦距彩色固定摄像机,顺着车辆行驶方向,在隧道两端洞口外设置室外彩色遥控摄像机。在所有的变电所内设置一台彩色遥控摄像机,用于监视隧道变电所内的运行状态和异常事件的确认。
4)
交通控制系统
交通控制系统主要是用于协助疏导交通、给司机提供信息,以保证道路安全畅通,提高路网整体通行能力。主要包括设在隧道洞口附近的F型可变情报板和交通信号灯,以及洞内的车道控制标志、行车/行人横洞指示标志、紧急停车带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LED诱导灯等。
5)本项目还设有通风、照明、消防控制系统。
6)
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检测报警系统由光纤感温检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以及在室内采用感烟火灾报警三种形式构成。
7)紧急电话及有线广播系统
隧道采用紧急电话和广播系统二合一的控制方式,主要是隧道广播系统与紧急电话系统综合在一起,即公用一个控制主机,共用同一软件平台,综合利用2芯光纤作为传输媒质。
隧道紧急电话和广播系统主要由监控分中心控制台设备、分级设备、广播外场和传输光缆等部分组成。
2.4.6配电系统
在收费站、服务区两侧设一个10kV级室内变电所,采用分段母线低压供电,以快速启动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市电电源进线和发电机进线之间有机械联锁和电气联锁双重保护,以保证市电断电的情况下,备用电源供电。
变压器选用SCBZ10系列干式有载调压变压器。
2.4.7照明系统
巩义南收费站和涉村收费站立交区照明和收费广场照明,站街、程堂枢纽立交区照明和桃园服务区照明。
本次设计在服务区停车场、互通式和枢纽式立交区采用集中照明方式,选用30米升降式高杆灯,单杆功率9kW。
收费广场均采用12米普通路灯照明(金属灯杆,单灯功率2*NG250W)。
本次照明设计采用高压钠灯作为照明光源,发光功率不小于140lm/W。灯具防护等级可达IP65。
3.施工期间设计服务情况
为了配合业主、施工单位更好的开展工作,加快施工进度,在施工期间,我们本着积极配合的态度,深入施工现场,密切保持同业主、监理代表处、施工单位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设计变更,以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优质的服务,有力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圆满地完成了本项目的设计代表工作。
4.设计变更情况
根据管理体制变更,分公司管理,对两个分中心进行扩容并增加相应设备、线路。
根据豫交高管【2012】11号文件及豫交高管【2010】028号文件,对服务区监控系统进行优化。
在御路岭隧道、石嘴隧道无条件设置高位水池的情况下,原则同意取消高位水池,采用自动加压供水。
根据现场情况优化调整局部交通机电工程的方案。
5.设计体会
随着工程进展和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尤其在高速公路项目上我们又增加了经验,提高了业务水平。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