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概论笔记重点总结 本文关键词:概论,重点,笔记,艺术,影视
影视艺术概论笔记重点总结 本文简介:1格里菲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和实践多种电影叙事手法1平行剪辑1909《冷僻别墅》最后一分钟营救2特写镜头《多年之后》3景别变化,大远景运用,摇拍移拍运动镜头相结合,使原本单调的大远景与特写、近、中景相结合,将环境与人物、人物与人物对立与冲突放在一个更为复杂的背景中展开,从而具有更多的变化和内涵。《
影视艺术概论笔记重点总结 本文内容:
1格里菲斯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和实践多种电影叙事手法1平行剪辑1909《冷僻别墅》最后一分钟营救2特写镜头《多年之后》3景别变化,大远景运用,摇拍移拍运动镜头相结合,使原本单调的大远景与特写、近、中景相结合,将环境与人物、人物与人物对立与冲突放在一个更为复杂的背景中展开,从而具有更多的变化和内涵。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第一部长故事片,也是一部种族主义色彩非常浓厚的影片,这部影片一方面表现新颖的艺术表现和场面宏大的史诗性题材,另一方面影片中露骨的种族歧视也引发了社会骚乱尽管在政治上是反动的但在艺术上是杰出的以南北战争及南方重建为背景。意义:是一部伟大的影片,集中多年对电影的实践思考,创造,革新了他的前辈与同代电影人行之有效的叙事方式,为电影提供丰富经验。
2二元对立为基本线索的叙事结构,情结线:白人与白人,白人与黑人冲突,前辅线后主线,情节板块上:内战前和内战后的对比。主题内涵上:涵盖了历史全景与个人恩怨。场面关系上:近与近动与静多与少对比关系的组接,节奏上的快与慢,人物对比上的强与弱,人物行动动机单一与人物关系复杂,后来这种二元对立的结构方式发展成为好莱坞影片经典模式
平行叙事,平行蒙太奇构成高潮,最后一分钟营救,为了营造刺激悬念使用交叉剪辑技巧,使影片表现一系列动作时超过戏剧表现力,善于通过平行蒙太奇营造追求和救援的紧张气氛。现实主义感染力,在创作理想上其实是现实主义的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素材和场景,不仅沿用历史人物乃至实名,复制历史场景。党同伐异:1916自我辩解之作,四个故事以历史根据具同构性史诗故事,阐明人类文明从排除异己到宽容同处的进化。商业失败原因:内容庞杂主题沉重故事结构上的同构性,每个局部来看,画面都做的细致但场面内容太大形象变化快,场面过大,耗资较多,价值经营不善,浪费巨大,最终造成巨额亏损,电影观是一次性的瞬间完成的新的创意技术多,观众不能细品味产生杂乱感。贡献:解决了电影分段技术,最后一分钟营救成为好莱坞叙事影片最为典型实用的叙事模式,确立了二元对立结构方式,这同样是好莱坞叙事的典型模式,第一次在片中表现了对人性和人类命运的一般问题的关注并且将思想意义与场面融合在一起,同时表现对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视尽管他的人物是概念化的。
3欧洲先锋派
通常纸欧洲先锋派电影,主要是指2030年代出现在欧洲特别是在德意法等国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在美学原则上,它们有共同的审美理想,具有一致性,那就是打破趣味共同性,反对既存在的美学原则和叙事原则主要流派:印象主义电影德吕克《狂热》《流浪女》杜拉克《微笑的伯戴夫人》甘斯《车轮》特点,注重影片画面视觉效果在深入表现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中,强化对自然的诗意的描述。对蒙太奇形式的创造性运用与多层隐喻相结合表现人的心理活动,对画面表现形式的多方面探索
4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来源于德国表现主义文艺运动,这一探索造型原则的文艺运动出现于1910年左右的慕尼黑《卡里加里博士》特点:高度的舞台化,摈弃实景拍摄,全部使用绘画布景和黑色背景,非自然的扭曲的空间关系,人物都经过浓厚的变形化妆,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行动像一具具僵尸在游动,光线的明暗对比强烈,人工光和黑暗形成了嫉妒反差,画面气氛阴沉恐惧
5抽象主义是形式的极端主义,从对线条、光线、体积、色彩的体验和研究中感受节奏和韵律的意味。这个派别表达了人们面对光、电、机器、汽车、飞机、火车等新事物产生的情感波动,以及现代都市生活提供的新的时空体验。
6日本电影1早期几乎是清一色的“歌舞伎”叙事影片到《罗生门》还保持着。2战时,分为两类:一类是被称作“倾向电影”的
左翼电影;另一类是为军国主义服务的官方电影所谓“大多数“倾向电影”都以暴露现实社会中问题为
主题,而一般都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和人道主义精神。伊藤大辅《仆人》3战后代表战后时期电影新曙光的是1946年木下惠介拍摄的《大曾根家的早晨》和黑泽明拍的《无愧于我们的青春》两部影片。4斜阳时代60年代日本电影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正在逐步西方化;一方面表现出危机,另一方面又孕育着新的时代的出现这一时期著名的导演有:今村昌平、大岛渚,今村昌平的影片更多关注于人的本能、原始性以及日本民族的“劣根性,注重从“人与动物”关系的角度表现在艰难环境下人的生存本能以及人的“劣根性”《猪和军舰》1961《
木奠山节考》1983《鳗鱼》
9黑泽明以“战时派”新人的身份成为1940年代受人关注的青年导演的战时拍摄了《姿三四郎》及其续集战后《野狗》1949《罗生门》1950《七武士》1954《德尔苏·乌拉扎》1976《乱》1985《梦》1990黑泽明一方面继承了日本电影的传统,对古代题材的特别爱好,对传统艺术形式如“歌舞伎”的借鉴;另一方面他又是向世界学习的第一人,从而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一从观念出发的,先是确定某一个基本的观念,然后将它充实发展。二影片有一种强烈、浓郁的风格,常常将情节发生的背景安置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沟口健二较之黑泽明,沟口的作品在表现的内容和审美情趣上更具有日本文化的意蕴和情调,也更表现传统日本的内涵。《浪华悲歌》1936《青楼姐妹》1936《西鹤一代女》1952《近松物语》1954四部影片,被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沟口被称为日本电影界的“女性电影大师”。他绝大多数影片是描写妇女问题,特别是最底层的妓女问题,如《青楼姐妹》等。沟口在创作风格上被认为是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他对长镜头的运用达到了极致。这种创作风格的长处有:使镜头保持客观冷静。创造意境。使情节发展显得流畅。小津安二郎是日本导演中最能体现其民族风格的人《一个公务员的生活》1930《浮草物语》1934《东京物语》1953《秋刀鱼的味道》1962作品通常是以现代日本中下层人民的家庭生活为题材,表现他们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如父母子女间的感情,夫妇间的纠葛与和解,孩子们的嬉戏与大人们的烦恼等;因此,小津的作品反映的都是现代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世态人情。形式与风格:正面仰拍。固定机位。空镜头。日本电影风格的基本倾向,简洁、朴素结构松散、情节发展缓慢人物性格通常坚韧、内敛自然主义风格仍然是主导倾向新现实主义历史背景,电影在美国是下层民众的娱乐方式,但是在意大利却不同,电影是中产阶级的爱好,浸润着中产阶级的文化趣味(白色电话片)2、意大利所面临的社会困境始终没有得到改变,而且在二战后变得更为严重。3、战争的提前结束,使得意大利相对完好地保存了电影设备。4、墨索里尼统治时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创作者。1、发轫期维斯康蒂的《沉沦》1942年发展、兴盛期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游击队》1946《德意志,零年》1947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进入全盛时期。维斯康蒂《大地的震颤》1948德·桑蒂斯《悲惨的追踪》1947《苦涩的米》1948《橄榄树下无和平》1949德·西卡
《檫鞋童》1946《偷自行车的人》1948尾声阶段德·西卡《温别尔托·D》1951德·桑蒂斯《罗马11时》1952特别是方言新现实主义的消退有三个原因:右派政府出于“反共需要”,在政治上打压、经济上制约、审查上刁难等。新现实主义所表现的社会问题,如失业、农村贫困、落后等开始逐步解决。新现实主义自身在审美上的粗陋、浅显。影响:新现实主义的最大受益者是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他们把新现实主义的表现对象从工人、农民转向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从表现外部世界转向表现内心世界,把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和呼吁转向对人类自身境况的反思。新现实主义决定了战后电影的新方向,直接影响了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创作方式。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为电影理论相关美学思想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材料,特别是对巴赞电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10新浪潮的历史背景,诗意现实主义以后,法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断裂期,其直接的原因是纳粹德国的占领;沦陷期的法国电影除了表现小市民的平庸无聊的日常生活,便是逃避现实、沉溺心灵的虚幻故事;战后,这一倾向逐步演化为“优质电影”。
1、特吕弗代表性作品有:《四百下》《巴黎最后一班地铁》《朱尔和吉姆》主题书籍《密西西河的美人鱼》《黑衣新娘》儿童《顽童》《四百下》女人《朱尔和吉姆》《夏日之恋》电影《美国之野》本人《二十岁之恋》《偷吻》新浪潮从特吕弗的《四百下》开始的。戈达尔最多产,最具批判精神的导演,《筋疲力尽》40多部主题分前后时期:1表现暴力、恐怖、凶杀时期。《筋疲力尽》、《疯狂彼得》2对主流政治的批判与主流叙事的颠覆时期《枪手》《已婚女人》《美国制造》《枪手》1963,可以看作是他的第一部真正“论文电影”影片中大量引述关于战争的讨论,但是真正的战争场面倒是没有出现。阿仑·雷乃
“左岸派”《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表层,爱情与战争。深层,个人命运与人类悲剧。更深层,记忆与时间。主题通常是关于“时间在人类记忆中的意义与作用”“记忆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这类关于存在的本源性问题的思考。影响一场电影试验运动,它是以反对传统的语言模式拉开这场运动的序幕的
,当西方电影日益走向僵化的时候,它以不成熟作为一种风格,以具有颠覆性意味的创新力,重新激活了这个电影机制。它的精神首先影响了
意大利的电影,然后在日本、西德、美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电影界。
12电影发展初期1905
《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诞生1913《难夫难妻》《庄子试妻》标志着中国电影开始进入短故事片创作阶段。1921《阎瑞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影长故事片的问世1923《孤儿救祖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长故事片进入比较成熟完整的发展阶1921年到1931年10年间共生产了650部影片分成了两个阶段:1926前以谐谑滑稽和社会家庭问题的喜剧短片为主张石川的《滑稽大王游沪记》《劳工之爱情》(1922)1926后,商业类型片风起云涌,张石川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1928。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带来的民族矛盾激化以及社会动荡,中国电影进入了比较突出的变化期。一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的《狂流》(1932)为代表,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左翼电影运动。二吴永刚导演的《神女》(1934)、蔡楚生导演的《渔光曲》1934为代表,无声电影达到了成熟的最高峰。三《歌女红牡丹》1930为起点,并以应云卫导演、袁牧之主演的《桃李劫》1934为标志,中国电影真正进入了按照有声电影艺术规律创作的阶段。战时,由于领土的沦陷和战争的激烈进行,中国的电影创作基本上被划分成国民党统治区、上海孤岛、沦陷区等复杂的格局。战后,进步电影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达到了空的高度,涌现了一大批经典性的作品:蔡楚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史东山《八千里路云和月》沈浮《万家灯火》1948费穆《小城之春》1948,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根本上指明了中国电影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从1949到1966年电影发展的历史看,”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成为了绝对的主导.《南征北战》1952《白毛女》《董存瑞》《新局长到来之前》《林则徐》《林家铺子》《青春之歌》《五朵金花》《小兵张嘎》《农奴》文革期间:江青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和姚文元的”三突出
原则“盛行”要求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导致了注重“敌远我近、敌暗我
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等僵硬化模式的样板戏的产生。《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八个样板戏。这一时期,电影创作只有《闪闪的红星》《创业》《海霞》等少数几部优秀的影片。1979邓小平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服务“的重要政策。这一时期,第三、第四、第五代导演几乎集中活跃于国内影坛。谢晋:《天云山传奇》1980《牧马人》1984第四代导演:张暖忻、郑洞天、谢飞、黄健中、吴贻弓、吴天明、胡槟榴《邻居》《沙鸥》《小街》《城南旧事》《乡音》《生活的颤音》《人生》《老井》《黄河谣》第五代导演:张军钊、陈凯歌、张艺谋、黄建新、田壮壮、吴子牛、何平等代表性作品:《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孩子王》《黑炮事件》《盗马贼》《晚钟》《红高粱》80年代后半期,中国都市题材电影开始发展,1988年因为《顽主》《轮回》《大喘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四部均改编自王朔小说;这一年被称之为”王朔电影年“,标志着都市电影的创作热潮。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和
格局,第五代导演鲜明自觉地进行创作转型:一、诸如融合文化历史和观赏娱乐的民俗艺术电影继续出现陈凯歌《霸王别姬》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何平《炮打双灯》二、现实主义回归成为主要潮流张艺谋《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黄建新《埋伏》李少红《四十不惑》三、商业化创作趋向日益明朗张艺谋《英雄》《十面埋伏》陈凯歌《和你在一起》《无极》何平《天地英雄》在这一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强调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电影”得到了更大力度的倡导和推动《开国大典》《大决战》《周恩来》《惊涛骇浪》英国电影学院奖:
1947创建,每年2月25开奖,1967以前电视电影分开授奖,1968同届授奖。欧洲电影奖:1988年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倡议下建立。此前,柏林是电影奖的永久举办地,90年以后,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法国电影凯撒奖
1986年每年一届,首届设13奖项。美国电影金球奖(奥斯卡预选)1943,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每年第一个颁发的影视奖项。奥斯卡的风向标
12世界各大电影节嘎纳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1951年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金熊奖和银熊奖。威尼斯电影节: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威尼斯创办。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1985
亚洲最有知名度的电影节1992改为每年一次。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1993年每年一次
金爵奖为最高奖项。
13中国电影节
中国大学生电影节1993
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中国台北电影节1998年每年一届
台湾地区重要电影盛会。电影奖项1中国电影金鸡奖1981
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
闻鸡起舞奋发前进2大众电影百花奖1962以百花盛开象征影坛繁荣,鼓舞电影工作者为老百姓创造更优秀的影片3中国电影童牛奖1985奖励优秀儿童少年影片4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1982《电影双周刊》创办5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采用北京天安门前华表造型,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57。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1962台湾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每年举办一次,台湾电影为对象后扩展香港电影,90年代后大陆电影也纳入评选范围。飞天奖1981
金鹰奖1983
长沙星光奖
电视文艺上海国际电影节白玉兰奖。四川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熊猫奖
14好莱坞类型片是由于不同的题材,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15音乐歌舞片同有声影片一起发展起来的最光彩夺目的新的类型,是舞台的延伸,也是录音设备的最广阔的施展天地,它以精美的歌舞表演和豪华、壮观、令人赏心悦目的视听效果为创作标准《雨中曲》《绿野仙踪》《出水芙蓉》《音乐之声》
16喜剧片无声片,为演员展示自己形体动作和表演智慧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舞台。从有声片出现起,由通过形体动作发掘喜剧因素逐步转变为主要通过语言来制造喜剧效果。第一阶段滑稽,第二阶段基顿,棍棒喜剧第三阶段卓别林时期
17西部片以19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作为历史背景,反映文明与蛮荒、个人与社会、本民族与异域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一种类型电影。它既是人们逃离现实,进入想象与幻想世界的心灵良药,同时也是增强美国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催化剂1903鲍特《火车大劫案》开始2003《天地无限》一经典西部片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1939成年西部片齐纳曼的《正午》1952
心理西部片贝金潘《山地枪战》1962文化西部凯文·科斯特纳《与狼共舞》1990犯罪片《小恺撒》(1930)《疤脸大盗》1932《39级台阶》1935“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从影55年共拍53最大特色,巧妙地将“悬念”有机地融入影片的情节之中。调动观众的心理因素,好奇心,精心结构出一个个情节曲折跌宕、令人吉凶难卜的惊险故事;并且通过悬念手段构成特殊的戏剧性情景,塑造出形形色色的性格化人物。英国时期:《39级台阶》1935《蓄意破坏》1936美国时期:前期表现了他从英国到美国所发生的重大转变,人的心理变态和精神病症成了他影片的主要题材《疑影》1943《后窗》1954后期则表现为人类情感错位后,世界处于一种失语和麻木的状态,代表作如《眩晕》1958《精神病者》1960《鸟》1963
19恐怖片源于德国表现主义影片《卡里加里博士》最重要的恐怖片是《德拉库拉》1931《木乃伊》1932,这类影片集中表现出现代人对未知世界和心灵黑洞的恐惧。这类影片现在已成为最主要的类型片之一
21青年电影由一批青年人为青年人拍摄的影片开始的。1967年----1976年被认为是”新好莱坞“时期,新好莱坞是在一片枪声中拉开序幕的。《音乐之声》罗伯特·怀斯
1965《邦尼和克莱德》
阿瑟·佩恩
1967新好莱坞的标志。尼克尔斯《毕业生》1968库布里克《2001年,空中奥德赛》1968霍帕《逍遥骑手》1969历史新图景,西部的历史是”美国梦“的故乡,是英雄驰骋的疆场。传统西部片是美国精神象征,1952齐纳曼导演的《正午》改西部英雄强悍形象,塑造满脸皱纹、年老体衰弱者形象。青年导演70年代至今,青年导演一直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涨的创作热情投身创作,在好莱坞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美国电影的最重要的特点和走向:1一类是以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好莱坞的主流模式2另一类是
以科波拉和斯科塞斯等人为代表的,则在好莱坞强调故事传统叙事方式的同时,超越并改造了传统电影的文化理念。斯皮尔伯格
被人称之为“电影顽童”,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玩童”。1974年
《大白鲨》,是一部成功运用高技术的巨型恐怖片1977《第三类接触》1982《E.T》1996《侏罗纪公园》1986《紫色》
1993《辛德勒的名单》1998《拯救大兵瑞恩》1994斯皮尔伯格与杰弗里·卡曾伯格、大卫·盖芬等三人组建SKG梦工厂。科波拉受“作者论”思想的影响,塑造鲜明个性的人物和设计严谨的叙事结构是其影片的风格性特征。《教父》1972、1974、1990最为重要1979《现代启示录》斯科塞斯反映“新好莱坞”影片在创作上的重要特色:源于传统而又突破传统。1973《穷街陋巷》1976《出租车司机》1977《纽约,纽约》1980《愤怒的公牛》卢卡斯1977年《星球大战》,开创了新好莱坞大片创作的先河,在技术上第一次运用电脑技术和“杜比”立体声音响技术,进一步突出了对人类未来的忧惧。新好莱坞的特点1、从生产模式上来看,新好莱坞仍然延续了传统的制片方式。2、“作者论”的影响,使新好莱坞的导演们更关注其他国家在电影创作中的经验和成果,并借鉴到自己的创作中来。3、新好莱坞在叙事观念上变化:美国式的”作者论“的思想,强调突出个人的
风格。对传统不再采取经典的态度,即在叙事上突破了以线性的因果关系为基础的结构方式;在人物处理上的非英雄化。这些非英雄不仅仅是
一个坏人,而是同样具有人性复杂的人;加强对人物的丰富复杂的个性的发掘以及对性与暴力的大胆表现。不是放弃”类型片“,而
是出现多种类型片相融合的倾向,不是否定情节中外在行动的重要性,而是更注重对人物心理反应的刻画;不再追求对影片内容和人物做单义的理解,而是以更开放的
态度来
对待影片的多义性解读。
22美国奥斯卡金像奖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1927年1929年学院奖、1931年奥斯卡奖、《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
23最后一分钟营救首先是一种情节的安排,在正反双方激烈冲突中,正方人物历经磨难,屡遭厄运,在最后一刻营救者赶到,正方获救,反方彻底失败,同时也是一种时间的叙述,利用几条情节线同时展开,不同的场景来回往复,缩短画面,加快速度,利用悬念加强紧张感,后成为一种自觉的表现手法
24先锋派电影的概念广义对已成传统惯例的电影表现模式提出挑战,引发一场范围较广的电影运动,提供一类新的美学范例,如苏联蒙太奇学派/诗意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等等:狭义指对电影表现形式和手法的革新,通过画面影像的变形或独特的处理,寻找和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和电影语言,这一类艺术家往往以一种极端主义的姿态表现出来美学特征反叙事、非理性、抽象性
26先锋派电影的主要流派印象主义电影、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抽象主义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
27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历史背景: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先锋派电影是都市化艺术、先锋派是电影艺术特性的开拓者与创建者、先锋派电影是表现危机的艺术、先锋运动是一种贵族运动
29联艺明星制1缘于演员个人的美、魅力与才能2观点认为明星是那个庞大的机制的产物。明星是由这个制度合理化地生产出来的,明星在签约条件下,由制片商包装出来,因此明星是一种标准化的产物,但明星又是一个个体,明星被观众认可是因为他的个性。因此,明星既是一个制度,又是一个个体。明星改编电影叙事对表演的肯定、电影制作的规范化、确立了画面的观念,同时约定了叙事。
30白色电话片影片中的主人公家庭的客厅中常常摆有白色电话的家庭情节剧影片。影片基调:浪漫、温情、伤感新现实主义的主要导演及其作品:维斯康蒂的《沉沦》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德?桑蒂斯《罗马11时》
31新现实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创作特色1思想来源问题:“苏联学派”的影响、美国影片的影响、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影响。2创作特色:真实原则、整体审美原则、在对白中使用方言。总体艺术风格与美学原则:不虚构、不要典型化,不塑造英雄人物;重视日常性,重视细节,反对离奇曲折的故事,不给观众提供谋求出路的答案;走出摄影棚,到街头去拍摄;编导合一,不要职业演员;使用自然语言,特别是方言等等。
32巴赞1951年创办了《电影手册》杂志。主要理论思想;电影本体论体系、电影语言史的进化。电影本体论体系(影像本体论):电影的心理学依据:
33木乃伊情结:人类用逼真的模拟物,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变化,是人类保存生命的本能。、再现世界的完整性;存真;绵延、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的同一性,以摈弃“人的介入”。34新浪潮作品“新浪潮”是指1958-1961年间,在法国影坛上突然涌现出一批由青年人第一次执导的影片。
35历史过程作品夏布罗尔《漂亮的塞尔其》《表兄弟》特吕弗《四百下》阿仑·雷乃《广岛之恋》戈达尔《筋疲力尽》特色创作倾向反传统、反体制的个性化特色原创性偶然性杂合性
36哲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新浪潮电影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
与自然的异化状态,这是同当时正在盛行的
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潮相联系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绵延、偶然性。巴赞的本体论。
37论文电影就是影片故事的展开常常是平铺直叙,但不时插入了戈达尔本人的评述与对情节的介绍,概括地告诉观众剧中人物的想法以及随后的情节发展,观众就像是坐在郊外褐色的客厅里,在翻阅一份报纸的栏目标题一样。但特吕弗和戈达尔是”电影手册派”,雷乃则是不折不扣的
38“左岸派”是指60年代居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拉丁文化区的七位作家、导演是巴黎的文化精英之所在,是新小说派的中坚。新浪潮的创作特色:反传统、反体制的个性化特色、原创性、偶然性、杂合性。
39作者论:第一次公开
提出“作者”概念的是特吕弗1954年发表于《电影手册》上的《法国
电影的
某种倾向一文。他抨击了“优质电影”的传统,呼吁用一种原创性的作者的创造来取而代之。他认为,一个真正的电影“作者”是一个把某种真正自己的东西带进他的题材的人。他以优质电影对文学名著的改编为例,指出,“作者”不会仅仅把他人的作品忠实的、不加修饰地摹写出来,而是把来自原著的素材用于表达他本人的个性。
40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作为一种创作方法由高尔基在1931年提出来的。创作模式: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五个阶段(成功期:《夏伯阳》、电影荒年期《攻克柏林》解冻期《第四十一》《雁南飞》紧缩期和调整期《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公开化时期)
41新好莱坞三大变化:作者理论的安得鲁?沙里斯的《1962年作者理论笔记》,是美国”作者电影“理论的开山之作。社会影响;一方面,改变了世人对好莱坞的观念,开始认真对待好莱坞电影的认识和不足;另一方面,提高了电影的艺术地位,激发了知识界对电影的理论兴趣,为将电影研究引进大学教育开辟了道路。2电影教育和知识的普及3观众成分的变化(战前,电影观众多为普通平民阶层,观众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收入也较低;战后,电影观众多为青年群体,文化素质普遍较高,收入也较高。)青年电影:《邦尼和克莱德》
阿瑟?佩恩
1967年;理论界普遍将这部电影看作是新好莱坞的标志;
41历史新图景:西部的历史是”美国梦“的故乡,是英雄驰骋的疆场。如果说传统西部片是美国精神象征的话,那么1952年齐纳曼导演的《正午》,一改往日西部英雄的强悍形象,而是塑造了一个满脸皱纹、年老体衰的弱者形象。
44新德国青年
创作从主题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反思——从对纳粹的揭露到对民族文化的反思、绝望——对历史的绝望和对当前的绝望、寻找——对已然陌生的心灵家园的寻找、残缺——对现代都市化的另一种命名。嘎纳电影节: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1939年开始创办,1946年举办首届电影节、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改为”金棕榈奖”
45“歌舞伎”:是在江户时代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发展起来的日本舞台艺术,它是
通过表情和讲解并行的方式进行叙事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既采用一种假定性的规定情景,使场景与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审美上产生“间离效应”,同时又展现出一种神秘、简练、而又深邃的
艺术空间“优质电影”:是指那些力主从文学名著改编的,台词华丽的,舞台味浓重、程式化的影片,这类影片在画面上讲究布景漂亮、演员耀眼,但缺乏电影所特有的艺术内涵。
46明星制1914年出现,一类源于演员个人的美,美丽与才能;另一种观点认为明星是那个庞大的机制的产物,明星是由这个制度合理化生产出来的,由制片商包装出来,因此明星是一种标准化的产物,但又是一个个体,明星被观众认可因为他的个性,因此既是一个个体,又是一个制度。①明星改变了电影的叙事②对表演的肯定③电影制作的规范化④确立了画面的观众,同时约定了叙事
47棍棒喜剧叙事结构上,它通过一连串结构相似的、相联系的喜剧动作构成一个完整的段落或影片;他所使用的道具、借助的器物通常都是管子、棍棒,这类以长、直为外型特征的东西《小夏洛克》《航海家》《将军号》
48绅士流浪汉形象紧身的上衣、松垂的裤子,过大的鞋子,纤小的礼帽、留着小胡子,提着细脆的手杖,迈着鹅步,不紧不慢地走着《流浪汉》《淘金记》《大独裁者》
49戏剧化电影美学观好莱坞电影堪称戏剧化电影的典范.所谓戏剧化电影,就是以戏剧美学为基础,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结构情节,它的表现方法包括戏剧性情节、戏剧性动作、戏剧性冲突、戏剧性情境等。
50特征1戏剧化电影具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具有鲜明的线性结构方式,要求情节与情节之间互为因果,层层递进《魂断蓝桥》1940。2戏剧化电影强调按照戏剧冲突律来组织和推进情节,并往往采取“强化”的方法,使冲突尖锐激烈,情节跌宕起伏,以便用浓郁的戏剧性去感染观众《卡萨布兰卡》1943。3戏剧化电影常大量利用悬念、巧合、误会、偶然性等,造成紧张、激烈的戏剧性动作和戏剧性情境4戏剧化电影往往具有情节剧的特点,强调以情动人,通过悲欢离合的情节来达到“煽情”的目的,唤起观众对主人公的最大同情,宣扬善必胜恶或惩恶劝善等道德训诫《鸳梦重温》1942。5戏剧化电影往往追求人物形象的类型化。所谓类型化人物,就是指具有单一性格结构的人物,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个专有名词或集合名词便能够概括的人物6戏剧化电影往往具有唯美主义的
51审美倾向电影主要是指当时出现的一种用隐晦曲折的手法对社会进行批评的影片。
52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是现代主义在确立的同时立刻被否定的一种现象;后现代主义同现代主义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比如前者是大众化的,后者是贵族化的;不是某一个人、某一部影片,某一类影片,而是以一种新的审美元素广泛存在着,它可以在不同的影片中浮现出来。
53现代主义电影的基本特征主题内容,主要表现在现代社会中人对自身的存在、与他人关系中所产生的困惑、无助、迷失等的探索。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明确的行为目的。无中心失去自我、消解中心的状态,是后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1986大卫·林奇《蓝丝绒》1999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这种对中心原则的消解,进一步表现为对既定结构的解构。昆廷·塔伦提诺1994《低俗小说》事件的发展没有确定的因果关系,偶然性成为决定的因素。叙事过程中常常将叙事元素省略,造成叙事缺省,并形成事件或人物的歧义或多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含混性特征。无深度。将中心消解之后,一切都浮出水面,成为没有深度的表面的东西了罗伯特·泽梅基斯《阿甘正传》(1994),影片将”猫王“、黑人运动、越战、三届美国总统、乒乓外交等历史事件混杂进去,将历史改造成了一场”戏说“。加拿大影片《撞车》(1996)、美国影片《本能》(1992);人们往往从商品性的角度来看待这类影片,但是这些影片恰恰反映了后现代电影的无深度特性。无原则。当中心已经被消解之后,一切既定的原则,在历史长河中约定俗成的规则都被淡化了,范畴之间、类型之间、娱乐与功用之间、艺术与商品之间的边际也随之被消解。1990大卫·林奇《心中狂野》1999汤姆·泰沃克《罗拉,快跑》1986艾伦·帕克《迷墙》
篇2:学习《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的体会
学习《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的体会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概论,体会,法规,学习
学习《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的体会 本文简介:湖北省高校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论文(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学习《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的体会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Melo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训点:______湖北文理学院_____论文评分:_____________
学习《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的体会 本文内容:
湖北省高校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论文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
学习《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的体会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Melo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
训
点:______湖北文理学院_____
论文评分:_________________
评
阅
人: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摘
要
依法治教,科学办学是我国进入法治社会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准绳,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的方方面面都要同国家政策与法规相联系,努力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觉悟。本文是在系统学习了《高等教育法规概论》之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并联系实际对教材做出了内容整理和学习总结
关键词:学习
总结
结合实际
实践
前
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核心任务,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理解、认真对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人民满意是教育事业的最高要求,又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标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政策法规研究,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宏观决策依据,认真分析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和困难,要以改革突破努力办好。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把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放在战略的高度。
在经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后,特别是经过学习《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后,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认识到依法治校、依法从教的重要性,使我知道了掌握高校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高校教育政策的特点以及高校教育方面具体的法规政策,并了解和掌握了当前的现状和热点问题。同时,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真实案例,也使我对这些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和预见。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今后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依法搞好高校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应该要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一个透明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作为教师的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培养人才。教师也要具备可树性,知识的更新,也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以及品德行为素养。同时还要兼备教育的政策法规和法律意识,在传道解惑的同时,严格规范自己,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一、
教材主要内容
本书依目录(第一章教育法基本原理;第二章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第三章高校教师的资格、职务和聘任;第四章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第五章高校教师与学校和社会;第六章高校教师与学生;第七章高校教师与教育法律责任;第八章高校教师、学生与法律救济)分为八个章节,分别从这八个方面总结了高等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通过探讨高校教师与学校、高校教师与社会、高校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与法规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案例,概述了高等教育法规如何在实践中应用。
教育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地,“法是体现统治阶级集体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体系”。它与一般法律相比较,具有形式松散性,教育领域的法律问题,既可能是教育行政问题,也有可能是教育民事法律问题。本教材前二章就是从教育法基本原理和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来为我们阐述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在高等教育里,维护高等教育教师的合法权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息息相关。第三、四、五章节讲述了高等教育学校里教师的权力和义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都要依法保护教师的法律地位。另外还讲解了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和聘任教师制度等内容,并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高校教师常见的法律纠纷及权利救济。
学生是学校的根本,是整个学校赖以生存的根基。第六章高等学校学生法律制度里面明确界定了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对保护更高学校和学生的权利、平衡高等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义务、维护高等秩序以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教师首先是一个普通的公民。作为一个高校教师,知法不仅是权利更是必须的义务,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第七章从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三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高等学校教师在教育法律中的相关责任。
第八章介绍了高校教师、学生与法律救济。教育纠纷是一种新的法律纠纷类型。过去,我们一直把教育机构作为事业单位看待,其纠纷也比照行政纠纷处理,因此,一般利用内部调解等手段解决。主要解决的是人身纠纷和财产纠纷问题。与此同时,学校要探索构建新的多元化的教育法律纠纷解决方式,充分发挥协调、申诉、行政复议等途径的作用,又要积极创新,创建新的有效的权利救济制度。
二、我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现状
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涉及到我们高等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在短期内我无法对每个方面都了解详尽,更别提在短短3000字的文章中对其叙述清楚。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有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也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还需完善。
从教育执法方面而言。首先,高等教育执法主体的法律主体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关系尚待明确;其次,执法依据的却是或滞后造成高等驾驭执法与无法跨越的现象;三,责任条款与救济条款的却是造成高等教育执法执行力偏弱的现象。
此外,高等教育的守法和监督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守法主体以学生的思想为主体,而对其他机关能否成为守法主体的持否定观点的居多。一谈到高校教育法律法规,大家一般都是想到教师的传道授业和学生的德智体美。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的监督应该要包括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我国高校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不仅仅是执法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体会心得
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人民教师,不光要传道授业解惑,还应恪守纪律,对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有深刻的认识。所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的人才“生产基地”之一,也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保障其基本秩序。
通过这次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使我知道了掌握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对老师和学生的重要性,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特点以及高校教育方面具体的法规政策,并了解和掌握了当前的现状和热点问题。同时,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对教学中一些实际遇到的问题的解决的基本思路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和预见,有了这些知识,在今后的从教生涯中,才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为国家培养人才。
以下几点将会成为我今后工作中重点加强的方向:
1.遵纪守法
首先,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公民。作为一个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通过对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法律认识,更好的遵守各项法律。
2.热爱本职工作,认真执行教育教学的任务
作为教师,我们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这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完成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学生的培养计划。
3.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保护学生
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高校的学生虽然大多数都已经成年,心智已发展成熟,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但毕竟还没走向社会,有时考虑问题会过于偏激,因此在面对很多问题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作出一些错误的决定和冲动的行为,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既是学生的教导员,也是学生在学校可以依赖的亲人,我们要关心爱护学生,及时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并帮他们走出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出言羞辱学生,保护学生人格尊严和自尊心;除此之外,要作为学生的保护者,及时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4.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工作后继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积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学习工具和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5.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高校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群人,对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承担着重大的作用。而作为高校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前,也要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必须反映时代的精神,因此我们应该把握住学术的精髓,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最基本的、最新的和最有用的知识。
6.尊重知识产权
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创新的活动中,稍不注意,可能会出现一些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现象。为了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我们要从思想想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从理论上加强相关法律规律的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认真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和政策性文件,遵守相关的教育法规,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规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断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依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同时,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实践过程中。
高校教师是特殊的一个群体,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仅要遵守国家的一些常规法规,也要遵守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通过自己的守法行为,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会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遵纪守法,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
篇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 本文关键词:读后感,马克思主义,概论,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 本文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 本文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后感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认识,并深入地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与当前的现实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发挥其对现实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
一、主要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作为科学,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实践中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这种科学性体现在:第一,在它创立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的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第二,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并沿着概括科学发展新成果的途径建立起来的,因而它是以可靠的科学知识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的,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第三,更重要的是,它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它也就能够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2、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首先,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出发,它除了承认一切具体事物对于它赖以生存的条件来说具有暂时的合理性以外。不承认任何永恒不变的东西,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它把世界看做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因而在其本质上,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其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从阶级性上讲,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它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无产阶级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其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最彻底的革命的阶级。
3、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但又不同于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总是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真正内涵。一句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但是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如果一种理论不能落实到实践中去发挥其作用,那它就毫无用处。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发挥着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实践性是其灵魂。毛泽东同志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人,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落实到中国的第一人。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在我们这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革命的成功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其灵魂。
邓小平同志为全党树立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榜样。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他以马克思主义的非凡勇气和政治胆略,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使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他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不懈探索,深入思考,将全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主要体会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对我们工作的根本要求
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也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克服和避免摇摆性、片面性、盲目性,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2、坚持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按照“坚持与时俱进”要求,不断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方法,扎实工作,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代社会,要注重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是把握长江航运发展的规律,以与时俱进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另一方面,还必须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科学认识当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把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推进本单位工作科学发展。
3、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的科学,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共产党员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必须刻苦钻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首先学习要刻苦,要开动脑筋不怕困难,深入研究。理论书籍主要运用逻辑思维,读它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有钉子的钻劲,就会逐步增强理论兴趣。其次,坚持循序渐进,就是要扎扎实实地学习,由浅入深、逐步积累,不断提高,不能尝浅辄止,好高鹜远,对学习应有科学的态度。再次,要持之以恒,把学习当作自己毕生的任务,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长期坚持下去。党组织要建立适当的党员学习制度,以帮助党员养成学习的习惯。应当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主义精神,刻苦读书,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
4、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需要做好“三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违背,但是它的实际运用因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其中最主要的是做到三个“结合”。即:理论同实际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学习借鉴外国与独立自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但是它没有成为只是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陈迹,原因就在于它是开放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这是它的真正的生命力之所在。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成长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努力奋进的目标和准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