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本文关键词: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总体,思路,本科

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本文简介: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山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组织

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本文内容:

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山西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组织实施“长治学院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强化特色,注重内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发展观,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科学办学理念,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强化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促进我校本科教育规模、质量、特色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地方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教学型院校。

二、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质量工程,使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点突破,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形成重视教学工作、重视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校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水平等方面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建设要求、具体目标与建设思路

(一)专业建设

建设要求:根据学校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注重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并不断加大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进一步加强新上本科专业的建设,紧紧围绕农、工、理、管等学科领域进行专业布点,积极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与融合,大力培植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关的专业生长点。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管理,整体提高专业水平,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申报、建设、评估与退出机制。

具体目标:每年择优遴选3-5个优秀专业作为学校特色专业,从学校特色专业中择优遴选1-2个作为学校品牌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五年内争取有3-5个专业建成省级特色专业,学校成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

建设思路:专业建设实行负责人制度,将专业按合格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三个层次进行建设。依照分类指导、强化特色、突出能力的建设原则,从现有专业中,遴选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社会急需的专业或具有一定办学基础、未来若干年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交叉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使之在专业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特色,达到或接近省内先进水平,成为代表学校优势的学科和专业;

每年开展一次本科专业评估,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效果。充分发挥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以带动全校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课程建设

建设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本着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整体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原则,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研究,加强教材的选用与建设。加强优秀教学资源建设,继续完善教学资源平台,完善教学资源建设的规章制度,提高教学资源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将学科新知识、新成就、新技术和教学改革成果及时引入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加强课程建设的组织与管理,使学校课程建设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从而推进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具体目标:每年遴选20-30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每年遴选8-10门校级精品课程,五年内建设成20-30门省级精品课程,争取国家级精品课程有突破。力争每年出版自编教材8-10部,五年内达到40部以上,其中省级规划教材10部以上。

建设思路: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构建模块化课程群,整合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程建设,优先建设量大面广的基础课程;建立校、院两级的课程建设制度,以师资队伍、教材、课件及实验条件建设为主要内容,实现课程建设品牌化、创新教育特色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课程建设按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三个层次进行,并通过开展课程评估,遴选一批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课程采用立项重点资助、到期验收的形式进行,为建设精品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切实加强大学英语、计算机和“两课”等重点课程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继续加强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在增加公共选修课程数量的同时,提高课程质量和学生选课的满意度。

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的编写;加强教材质量评价,提高优秀教材选用率;开展国外原版教材的引进试点工作。着重抓好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教材建设,重点加强我校特色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材编写与修订工作。

(三)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1.实践教学建设

建设要求:根据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需要,切实加强我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整合实验教学资源,不断改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提高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实验和实习条件;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

具体目标:每年重点遴选建设1-2个特色鲜明、开放共享、较为先进的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五年内争取建成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8个,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3个。

建设思路: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代化,提高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突出实验内容和运行机制的创新,80%以上的实验应具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的设计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在实验体系的构建、实验室开放与管理、实验教学人员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应具有示范性。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要求: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为实现“一优三强”(知识结构优、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要坚持以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注意分层分类施教,强化素质教育,突出实践教学,实现校企联合,着力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增强长线专业的社会适应性。

具体目标:每个学院至少要建立1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五年内学校将支持100个左右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学校每年择优建设1-2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五年内建成10个左右的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争取建成2-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力争实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零的突破。

建设思路:

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学校通过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邀请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创新实践教学基地,为大学生开展实践训练创造更多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以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各专业教研室要到相关行业调研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需求,积极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行业领导来校指导,努力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校内专业教学和企业实训、文化熏陶的有机结合。

教务处、科研处和学生处等单位,要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调机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校每年设立20个左右的大学生创新试验项目或创新课题,资助在校本科生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积极开展专业技能、计算机技能、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电子设计、创业设计等各类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兴趣。

(四)高水平教师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要求:以教师的能力建设为主,建设责任心强和敬业精神强的教学团队,既要有德艺双馨的教学名师、各级学科带头人,还要有意气风发、满腔热情、在科研与教学上都表现优秀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构建一支以高级职称教师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能支撑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的教师队伍,使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以专业为单位进一步推进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开发和建设高质量的双语课程,原则上每个专业要开设2-3门双语课程。

具体目标:每年资助20-50名中青年教师外出培训;每年学校评选3-5名校教学名师和10名左右优秀学术骨干教师,争取五年内遴选校级教学名师15-20名,选拔省级教学名师4-6名。每年择优建设1-2个教学团队,五年建成5-8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3个省级教学团队,每个团队至少有2名教师能胜任双语教学;每年择优建设3-5门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争取1-2门双语课程入选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建设思路: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好、整体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大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通过为教授和副教授的主讲课程进行辅导、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与其它高等学校教师交流经验、担任班主任工作等形式,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继续推进教学名师工程,以国家级教学名师评选为示范和导向,开展校、院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奖的评选,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建立健全双语教学激励机制,采取双语教学教师优先参加培训、优先参加学术交流、教学工作量1.5倍计算等措施,调动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外国语学院的教师资源,开发双语课程,通过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培训,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五)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

建设要求:根据“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推进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促进各教学单位发挥优势,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建立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定期采集和统计校院两级教学基本数据,分析教学基本状态的变化趋势,并逐步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数据予以公布。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等,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建立与完善各项教学质量标准,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具体目标:形成包括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目标系统、教学质量标准系统、信息收集系统和反馈调控系统的一个完整闭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和全程监控。

建设思路:一是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二级教学院(部)教学评估、本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和实验室评估等评估指标体系,积极组织各项校内教学评估工作,健全校内本科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二是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监控方法与机制。制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质量标准,将信息与网络技术引入教学质量控制环节,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动态监控。三是坚持已有的教学例会、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听课、学生信息员、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等教学监控制度。强化教学质量过程控制,进一步加强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与保障,实现全过程的质量调控与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学校成立“安徽科技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决定质量工程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全面指导该项工程实施。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完善由院长负责、教务处牵头、教学院(部)为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二)质量工程由学校拔专款进行建设。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三)学校把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作为各部门、单位工作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部门、单位要强化教学质量的“一把手责任”,要根据本部门、单位的实际并结合我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明确目标要求,制定具体措施,扎实推进质量工程。

各教学院(部)、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质量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细化实施方案,积极选报项目,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我校质量工程扎实、稳步、高效推进,达到预期目标。

安徽科技学院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