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传统节日教育方案

传统节日教育方案 本文关键词:传统节日,方案,教育

传统节日教育方案 本文简介:相州初中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开发与利用研究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

传统节日教育方案 本文内容:

相州初中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开发与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有着许多精彩的文化内容,它包括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诗词文化、戏曲文化、娱乐文化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间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我们学校在充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之后,决定开展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开发与利用研究。

问题提出

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可是,很多人尤其是中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情感的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都面对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对此知之甚少。对我校部分班级抽样了解,25.1%学生对传统节日由来有一点了解,而63.8%的学生连节日与具体的时间都对不上号来。分析其原因有三:其一、国家课程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是教育的空白区;其二、缺少探究的氛围。学生过的每一个节日,除了吃,就是玩,没有创设一种挖掘、探究节日“实质”的氛围,学生当然就一无所知了。其三,西方文化的冲击。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相反,对于外国的圣诞节,反应强烈,以多种形式来庆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了解传统、认识传统、继承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是非常有意的;同时,结合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实施,逐步形成我校的活动育人课程,努力打造我校活动课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和特色品牌。

研究内容及目标

1.通过学习与实践,增进社会与文化参与,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陶冶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民族文化情操,尊重并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培养学习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亲自采访调查,触摸人们的实际生活,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及责任感。

5.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培养创造性的人格。

具体内容和目标(见下表)

节日

教育主题

活动

年级

系列活动内容和目标

重点活动

(1月1日)

传承爱国

1.知道元旦的具体日期,初步了解元旦的来历。通过上网查找或访问等了解一些简单的天文地理知识。

2.在探究学习中了解,中西方元旦的区别,古今元旦的演变

诵读与元旦有关的诗文

节(正月初一)

感受年俗传统,传承中华美德

1、让学生通过询查,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春节的由来、习俗等,知道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

2、开展“我与家长共做家务”、“我向长辈拜个喜年”的活动,让学生在亲子活动中感受和谐,培养学生“勤劳节俭、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3、开展合理使用压岁钱的交流讨论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关爱。

“我眼中的春节”调查活动

开展“合理使用压岁钱、尽我所能助他人”活动。

节(正月十五)

团圆

美好

亲情

1、了解元宵节的传说、习俗,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期盼团圆重视亲情的民族。

2、“团团圆圆庆元宵”主题活动。让学生在

“红红火火挂灯笼”、“开开心心猜灯谜”、“热热闹闹赏春联”、“痛痛快快踩高跷”、“甜甜蜜蜜吃汤圆”的体验活动中感悟协作、共处、团圆、亲情、美好、幸福。

开展“鸿雁我书传真情

明月千里共婵娟”给家人或者远方的朋友写书信活动。

怀念

感恩

传承

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懂得饮水思源和民族传承。

2、(1)让学生在

“远足扫墓”等系列活动中了解英烈事迹、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2)让学生在“与父母去祭祖”中懂得怀念和感恩。

1.开展以“可爱的中国、永远的丰碑”为题的手抄报制作。

2.开展“传承民俗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时代精神”主题演讲

节(五月初五)

爱国

气节

驱邪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传说等,知道我们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富有气节的民族。

2、(1)小组探究主题辩论:古人用黄酒和艾叶驱邪是迷信还是科学。(2)开展“品粽子话屈原”主题论坛,

开展“端午节、离骚颂、爱国心、民族情”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节(八月十五)

思念

团圆

亲情

1、通过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等,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珍视亲情的民族。

2、(1)开展探究性课题研究《中秋前后的月亮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2)开展中秋故事、诗歌、歌曲欣赏活动

明月千里寄相思书信征集活动,感受和传承中秋文化。

节(九月九日)

敬老

孝道

责任

1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知道敬老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2、(1)让学生在“我为祖辈做件事”亲子活动中学习关爱。(2)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敬老、爱老”活动,体验和懂得帮助老人关心老人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体验活动

国庆

(10月1日)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知道国庆节的具体日期;初步解节日的来历,了解这一天对于全国人民的伟大意义。通过调查,访问老红军或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中国解放的历史,懂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了解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并逐步转化为热爱集体、热爱学习、报效祖国的具体行为。

1.“阅读爱国主义故事,激发爱国热情”为主题的读书笔记

展评

2.国庆节征文,手抄报评比活动

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把工作落到实处。

成立政教处具体负责的研究团队,具体分工如下:

长:王茂福。负责节日实践活动计划制定

副组长:林

洁。负责材料收集整理

员:白爱华

刘风卿

王立泉

课程开发具体实施

2.

建立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重视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活动评价

3.

强化项目研究的过程管理。

4.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利用学校宣传栏、板报、网站,建立传统节日教育专栏,形成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氛围,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

5.寓传统节日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使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6.寓传统节日教育于主题实践活动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发传统节日活动育人课程,围绕每个传统节日的教育主题,结合调查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班团会、金点子、知识竞赛、故事会、征文、诗词鉴赏、朗诵会、文艺演出等形式,积极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挖掘传统节日纪念日教育资源,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发活动育人课程。

7.寓传统节日教育于家庭活动之中。

8.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完善校本课程文本,努力打造学校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特色

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论文,手抄报,征文,小制作,调查报告,新闻报道,图片等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