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XX-年版)修订介绍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介绍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修订,课程标准,介绍,体育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介绍 本文简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介绍耿培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艺术分社社长,教授)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10年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与不足(一)体育课程性质得到正确的理解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是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确方向的前提。为什么说要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性质呢?因为正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介绍 本文内容: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

年版)修订介绍

耿培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艺术分社社长,教授)

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一、

10

年课程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与不足

(一)体育课程性质得到正确的理解

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是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确方向的前提。为什么说要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性质呢?因为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是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确方向的前提。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学校体育课程发展历史证明,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制订的标准或者大纲(

2000

年改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这个问题上,虽然表述上有所不同,有一定的侧重点,但是有几个方面是没有变化的,而这几个不变的基本点却说明了课程的性质。

第一个基本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第二个基本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要进行身体的练习;第三个基本点是必须学习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第四个基本点就是在体育课程教学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根据不同时代发展的特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它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不断变化。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在各个不同的时期,这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几个不变的基本点。它反映了课程的一些基本性质。因此这次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增加了“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这样一句话。“身体练习为手段,学习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发展体能和增进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的”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体现了课程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

(二)广大体育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新变化

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方面发生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观念决定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十年以来,广大教师通过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努力践行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当中,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探索,在教学观念上,确实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

1.健康第一的思想逐步深入人心;

2.通过体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育人;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4.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5.教学评价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三)涌现出一大批勇于实践、创新的优秀教师,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实验成果

1.课程研究

十年课改,老师围绕着课程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包括对国家课程的思考实践、建议、完善,也包括对地方课程的研究、思考、实践。

2.校本教材研究

根据国家规定基本标准,地方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教材内容,各个学校都认真对校本教材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十年以来,围绕着课程标准在教学方面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召开了四次全国性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国家层面对教学的研究没有停止过。地方对教学的研究同样没有停止过,做了多种多样非常富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具体到各个学校,老师们围绕着课程标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教学评价等和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这种研究,从开始执行课程标准的肤浅认识,到现在已经发展到逐步深入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与平时的体育教学中。

4.评价研究

课程标准的评价思想理念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十年课程改革我们发现,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的方法,评价的可操作性,比较复杂。因此围绕着课程标准的理念,如何结合我们学校班额比较大,教师负担比较重的这种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评价、学习评价、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对推动课程评价的建设,推动在教学实施过程当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也是十年课改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

5.资源开发

在欠发达地区、乡村,特别是在一些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在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实践。因为总体上来看,课程资源,它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时间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等方面在我们国家还不是十分丰富。所以在资源开发这个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仍显不足。因此,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学校体育的硬件建设,使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设备,达到国家的基本标准。为了贯彻教学规划纲要,今后的学校体育的发展,在资源开发方面,还会有很大的发展,因为它们是今后发展的基础。

(四)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较大提高,学习方式有新的变化

1.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2.学生逐渐成为课堂学习的真实主体;

3.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向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4.体育课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价值得到初步体现。

这些主要成绩是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艰苦探索、认真实践的结果,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它证明了:

第一,课程在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的设计最终要来源于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的实施。

第二,把普通教师推向顶层,提出“棋盘与棋手”理论,脱离了教师的实际与可能。

第三,国家、地方、学校、教师目标一致,各司其职,都要做好自己的事,站好自己的岗。

(五)体育课程标准和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课程目标体系初步建立,但内容不具体、评价可操作性不强。

2

)课程开始阶段推进过程过快,缺乏边推进、边改革、边总结、边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

3

)课程批评和课程构建没有形成有效对话、交流、互相理解、获得支持的局面。

4

)体育课教学质量缺乏国家标准、地方要求,质量水平总体还不够高。

5

)受城乡二元化的影响,农村体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

2.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关于课程目标的问题。

1

)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把握不够,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实现,可能会流于形式。

2

)目标不够明确、具体,难以进行检查评价。

3

)目标没有体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

4

)目标过多,把四个方面的目标统统搬到一堂课上。

5

)在目标的书写表述上也不够规范。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些教师在制定目标方面存在的困惑。

第二,对运动技能教学有所忽视。主要表现:

1

)偏重选用技术含量较低的教材;

2

)对运动技能的教学缺少必要的指导;

3

)用于运动技能学习的时间偏少;

4

)对学习质量缺乏明确的要求;

5

)体育课运动负荷普遍较低。

第三,在运用新的学习方式时,有些教师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理解不够深入,比较关注外在的形式,对实际

效果重视不够。

第四,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上,对各种资源的整合重视不够,对已有资源的有效运用不够充分,有的课在资源利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

第五,受应试教育和安全事故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教学不受重视,有的运动项目不敢教学,导致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普遍下降。

课程改革实践使我们明确了一些道理:课程改革

10

年,大家充分肯定课改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是全面摒弃过去,重新再来?是把国外先进的理论、方法采取拿来主义,还是结合本国实际加以吸收改造?学校体育的优良传统到底要不要继承,继承什么?如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创新?经过

10

年的探讨逐渐产生了以下共识:

1.课程改革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指导;站在时代发展的起点上,站在中国国情实际的基础上,用更宽广的国际视野,用扎扎实实的工作,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继承发展、开拓创新;

2.课程改革要克服片面性,避免走

Z

字路,避免折腾,少走弯路;

3.继承、改革、创新、发展是课程、教学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

4.建立边推进、边改革、边总结、边完善的课程改革机制是课程走向科学化的有效路径;

5.建立有效对话、交流、互相理解、获得支持的局面是课程发展的必要条件;

6.加强体育课程设计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是保障课程科学、可行的基础;

7.建立体育课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地方要求是新时期促进课程发展和教学实施的必要保障。

二、

2011

年版课标的十大变化及背景分析

(一)正确解说体育课程性质

2011

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三个为主”:体育

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参考:《课标实验稿》对体育课程性质的描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背景分析:

1.对体育课程本质特征的讨论。体育课程性质,应该是具有体育的性质,具有锻炼的价值,具有学习运动技术的学科目标,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得出的对课程性质的描述。

2.对轻视运动技能思潮的批评。我们对过去有轻视运动技能培养,轻视运动技术教学这样的思潮,进行了批评,也进行了纠正。

3.体育与健康关系认识的深化。过去在这方面有一些模糊的认识,有人说体育与健康,就是体育

+

健康,把体育和健康的知识连接在一起,就是体育与健康的课程,这个理解是很浅显的。

4.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和巩固。这个观念,现已成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一个共识,也就是说我们的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的一辈子的终生体育来服务。

不足与遗憾:

1.学习内容应更加明确为“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技术和身体锻炼方法”为宜。

2.目标应更加明确为“通过增强身体素质和体能增进学生健康”为宜。

(二)删除“内容标准”用语,改用“课程内容”

背景:

由于“课程标准”文件性质改变,“内容标准”使内容与目标相混淆,客观造成目标数量的急剧扩大,以至于对体育教学实践指导作用弱化,所以课标对此进行了更改。

不足与遗憾:

1.“课程内容”的表述与一般的理解有很大差异,许多表述介于“目标”和“要求”之间。

建议:明显能看出内容的(如运动技术、身体健康和健康教育部分)按照内容来理解,看不出内容的按“相关内容实施的要求”来理解。

例:水平一的“参与学习与锻炼”

学习目标: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如不旷课,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

可以理解为对学生要有“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等体育认识及激励性调动性的教学内容,要有检查学生出勤的课堂常规。

(三)梳理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更加突出课程核心价值

运动参与的目标:

1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2

.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运动技能的目标:

1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2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3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身体健康的目标:

1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2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3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4

.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1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

.培养合作意识与能力。

4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背景:

对非体育的,不太好完成的,或者是完成起来有困难的目标进行了删除,然后对不明确的,似是而非的的目标进行了清洗。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些工作,使我们现在的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比过去清晰得多。

(四)加强三级课程层次性管理,促进国、地、学各司其职

背景:

1.“实验版课程标准”指导性不强的现实

过去的实验版课程标准,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强,在这方面的指导性也不强,所以虽然在实验版里提出了各地要制订相应的课程实施方案,但是在上一个十年的改革之中,大部分的省都没有做这项工作,因为要求得不够坚决、不够细致,指导的也不强。

2.《课程标准》文件性质的进一步明确

《课程标准》本来就是一个以目标为主、目标统领内容的文件,由于这种性质,就更需要地方和学校要做好相应的补充性工作,或称作填充性的工作。

3.《实施方案》难以出台的原因与改善

过去大家说,看了《课程标准》不知道课怎么上了,这里有课程标准的问题,但是也有后续工作的问题,地方和学校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实施方案》难以出台,过去难以出台的原因如下:第一是大家在这方面的意识不强,第二是不知道该做成什么样。

4.地方学校课程管理权限和内容的明确

地方和学校管理的权限和内容,过去不是很明确。但是通过十年的实验过程,我们现在对它的权限已经日益明确了。这是这次课程标准在这方面能够提出更明确要求的一个背景。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

本地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本标准主要精神的理解与把握。

2.对本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的分析。

3.提出本地区分类指导以及分层、分步推进的课程实施策略。

4.确定本地区水平一至水平四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及标准。

5.提出本地区各个水平的学习评价建议、包括内容、方法与标准等方面。

6.提出本地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体育场地与器材配备、体育教师研修的基本要求。

制订《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要求:

学校应依据本标准和“方案”的要求,结合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学校体育整体发展需要和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情况,制订本校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本标准和“方案”精神的理解与把握。

2.对学校教育改革背景、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课程资源、体育传统项目等的分析。

3.明确提出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

4.制定本校课程实施策略与计划。

5.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具体学习目标。

6.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范围。

7.提出教法运用与学习指导的基本要求。

8.具体规定出各水平和年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成绩评价方案,包括具体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等方面。

9.提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10.提出教学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

遗憾与不足:原来的课程标准是把这个工作当作要求的,现在改成了建议。但是建议各地教研员,各个学校的体育组长,依然要把它当成要求,而不是一个建议。应该是我们一定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如果做不好,到了学校、到了地方,课程的实施还会虚化。在这次课程标准里,没有提出备案和层层审查的要求。但是各地要对学校有备案,这样就可以督促地方来做。

建议:

1.各校高度重视这个工作,要有备案制度

2.“方案”和“计划”很像《体育教学大纲》。

(五)对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有弹性的指导

背景分析:

1.体育内容与目标非直接联系性。也就是说,不同的内容都可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2.全国学校体育的巨大地区落差。

3.多年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探索。

4.以往课标在规定性的明显欠缺。

例:水平一的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主要目标)

学习目标: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

1

)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短跑、中长跑、定向越野、跨栏跑、跳远、跳高、投实心球等项目的技术。

2

)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毽球、珍珠球和三门球等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

3

)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体操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器械体操、技巧、健美操、街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等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和组合动作。

4

)基本掌握并运用游泳或冰雪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如在基本掌握并运用蛙泳或滑冰、滑雪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其他泳姿或有一定难度的滑冰、滑雪技术等。

5

)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武术类运动项目的

1-2

组技术动作组合。如基本掌握并运用

9-10

个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等。

6

)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较复杂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竹竿舞、花样跳绳、抖空竹、踢花毽等项目的基本技术。

遗憾与不足:

1.有些运动项目建议不理想,如接力跑。

2.“基本掌握并运用”“简单战术”“较复杂的”“有一定难度的”等描述都是不科学语言。

建议:

1.掌握课标所推荐运动的基本要求。

2.在“方案”和“计划”中要进行细化。

(六)探讨针对目标的评价内容,尝试给予评价建议和范例

背景:

1.体育学力评价的困难

课程标准在评价方面不可能写出非常具体的评价方案,因为它没有针对内容,没有可评价的,也就是没有清晰的评价内容。

2.对传统评价方法的批评

3.评价多样化引起的混乱

4.新评价方法的探索总结

例:水平三的身体健康:塑造良好的体形和身体姿态。

学习目标: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初步了解不同身体姿态所代表的礼仪内涵,并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如区别不同身体姿态所表达的尊重、谦虚、亲近、傲慢、粗野等含义。

评价视角:了解不同身体姿态的含义,以及在不同场合保持良好身体姿态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相互评价在校园、教室等公共场合保持良好身体姿态的情况。

遗憾与不足:

1.立意很好,内容差,甚至幼稚。这个还需要老师们以后在的工作中多多去完善,去进行。

2.评价方法论上没有真正的进步。也就是说在这个层面,我们还没有做出比较好的评价方法。

因此建议老师们要掌握精神,根据自己的情况去不断地开发。到底这个评价用什么样的方法是最合适的,用定性的还是定量的,用班会还是在体育课中,大家随机就来进行,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去不断开发。

(七)要求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正确的开发

背景:

1.对略显陈旧体育内容的更新要求。

2.学校和学生对新教材的巨大热情。

3.原《课标》对内容开发指导不力。

4.现实中开发教学内容的良莠不齐。心理拓展训练、定向运动、软式垒球、小网球,包括我们老师创造出的三门球,还有地方的珍珠球,像踢踏舞、健美操、街舞,包括瑜珈、跆拳道,为学生所喜欢,在终生体育里面很有生命力的一些运动项目开发出来了。但是相反“白菜莴笋”、“多米诺骨牌”、“扫帚扫地”这些非常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体育课程形象的教材也大量出现了。所以,在这次的课程标准里,就明确地提出了一句话:特别注意开发和利用的内容,一定要与身体练习相关。这句话就把多米诺骨牌、电子竞技这样的东西排除在外,因为它跟身体练习没有关系,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不应成为体育健康教学内容。

遗憾与不足:没能进行更明确的指导。应该有更明确的指导,只提出身体练习还不够明确,应该加文化性。所以我们心中要有急需开发、需要开发、和不能开发的一些基本标准。

体育教学内容选用的判断标准:

急需开发的内容:有利于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内容,例如心理拓展训练、领会教学游戏、克服焦虑和孤僻倾向的教材、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教材,运动处方的教材、安全教育的教材等。

需要开发的内容:过去有所忽略的内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例如轮滑、踢踏舞、短拍网球、三门球、花样跳绳、校园定向越野、街舞、跳皮筋、形体锻炼、安全有趣地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教材等。

不能开发的内容:非活动性或非技术学习性的内容。棋牌类、电子竞技、魔术、劳作和纯艺术内容,非体育的服装和道具、没意义的背景、挂图和多媒体等。

(八)教法改革要求更加符合实际

背景:

1.教学方法改革是改革的重点。

2.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不明。过去我们的教法改革的目标不清,相反出现了盲目的多样化、自由化、温情化,还有所谓的自主化。

3.“教法”基础“学理”的研究缺失。教法的基础一定是学理,而我们对学理的研究过去非常缺失,学生是怎么学会的?学生是沿着什么样的路径,沿着什么样的教法程序学会的,学生需要多长时间学会,学生在学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那个时候你要说的话,要做的一个练习,到底是什么?这些东西,都是学理,而这些东西不研究,空洞地说教法是没有意义的。

变化:

1.去掉了对“情景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的提倡。主题教学法是我们上一阶段的一个尝试,但我个人认为弊大与利,它会严重干扰我们的体育教学。情景教学法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但是需要明确情景教学法用在什么年龄阶段,为什么要用情景教学法。

2.对新的学习方式的要求趋于合理和清晰。改变学习方式是第八次课程改革里面一个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要促进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的出现。但是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老师的、还是学生的?是学生的,老师应该做什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促进?因此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要研究。甚至我们现在对这个概念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对学习方式的要求要趋于合理,不要一哄而上,也不要望文生义。

3.强调了教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理”研究。

(九)强调教学目标合理,提出教学目标结构

制定学习目标建议

1.目标要依托教材和教学场景

2.目标要具有努力因素和适宜难度

3.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和行为化

为了使学习目标的表述具体而明确,一般来说,在目标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课题”(做什么)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基本部分。

(十)关注运动乐趣与成功,强调学生的刻苦锻炼

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引导学生体验运动德乐趣,同时也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在前一段的课改里,由于我们避免成人化、避免教材枯燥无味,教法过于一言堂,过于要求学生练,所以我们对刻苦精神的培养,对严格的要求在这方面应该是有所放松的。但是加强这方面,并不否定我们要让学生在体育中,不断地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成功,这两个东西是相辅相成的。不是说有了刻苦的锻炼,学生就没有乐趣。相反,只要经过刻苦的锻炼,同学们能够真正掌握技术,锻炼身体,能够看到体育的效果。

三、

实施

2011

年版课程标准的注意问题

(一)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1.建立教学质量的管理(学懂、学会、学乐)。任何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质量放在首位。

2.加强对运动技术学习的要求。我们要通过

12

年的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够擅长掌握一到两项最好是两到三项运动技术,既可以用于自己锻炼,增加自己的体育信心。又能够体现运动乐趣。

3.防止出现“非体育”的教学。这些东西不是我们的体育文化,也不是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的最好的方法,更不是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运动技术。

4.防止教学中的“温情化”。运动的乐趣不是这样的。相反只有让学生经过刻苦的锻炼,不断地取得成功,掌握运动技术,才能够体验到运动中真正的乐趣。

(二)建议:

1.把握课标精神的方向。

2.重视课程内容的同时更加重视课标精神。

3.获得学校的支持。

4.重视教学质量。

5.重视课程实施计划。

总之,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两亿一千万中小学生的健康,实施国家的新课程的标准。这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为我们国家奠定基础,为他们个人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责任重大。希望老师们能真实、全面、准确、客观的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创造性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切切实实的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今天我们主要讲课程标准十年改革的一些回顾,还有课程标准做了哪些最主要的发展变化和修订,同时也对大家贯彻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建议。那么十年回顾和后面的建议大部分是由课标组在一起讨论,供大家参考,但是关于课程标准做了哪些修订与改变,我建议各位教师再认真地学习。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