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本文关键词:重庆,电讯,能力建设,职业学院,社会服务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本文简介: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一、项目建设团队项目负责人:栗玉侠常务副院长教授项目成员:史乃建就业与校企合作处处长曾代富管理系主任副教授任其华计算机与传媒系主任副教授鲁军通信系副主任副教授田卫明建筑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李正新汽车系副主任工程师梁雪琴就业与校企合作处职员胡川东就业与校企合作处职员一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本文内容: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团队
项目负责人:栗玉侠
常务副院长
教授
项目成员:史乃建
就业与校企合作处处长
曾代富
管理系主任
副教授
任其华
计算机与传媒系主任
副教授
鲁军
通信系副主任
副教授
田卫明
建筑工程系副主任
副教授
李正新
汽车系副主任
工程师
梁雪琴
就业与校企合作处
职员
胡川东
就业与校企合作处
职员
一、建设背景
(一)国家的高度重视为培训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明确提出:“利用职业院校资源广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鼓励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承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职业培训”,“各类职业院校是继续教育的重要主体,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社区成员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培训市场的巨大潜力,为我院加快培训工作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撑和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互联网+”时代对培训资源库建设提出了新需求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
年)的意见》(教师〔2016〕10
号)、《教育部、人社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5〕3
号),对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方式作出重要部署,要求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高等学校、专业机构等合作,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整合优质资源与专业服务,开设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和在线培训项目。
二
、建设基础
我院从建校之初就开展了社会服务工作。我院是经重庆市人社局批准的对外培训中心,通过与江津区就业局合作,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工作。2015年我校开展创业培训200人,创业意识培训100人;2016年开展创业培训250人;2017年开展创业意识培训360人,创业培训500人。通过培训每年大约有20—30人创业,农民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实现了创业。我校孵化园有100多家企业入住并创业。通过面向社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培训力度,2016年我校为重庆电力公司员工提升培训、为重庆斌鑫集团员工入职培训、为重庆移动等公司培训员工达2800多人次。使我院成为区域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基地。并通过对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探寻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整合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共同育人。目前我校有校企合作单位187家,校外实训基地148个。
构建了多元化教育服务平台,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依托我院资源,
建有会计证岗前培训中心等15个各级各类培训基地,拥有市级职业技能鉴定等13个技能鉴定、专项证书考试点资质。
学院致力于推动企业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先后与重庆电力公司、重庆斌鑫集团等40多家家企业开展了员工职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合作。
三、建设思路与目标
(1)
建设思路
紧密契合新时期落实国家、省、市培训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特征,
以行业、企业需求为驱动力,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人才培训和技
术技能提升为主线,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核心,以扩大培训规模为重点,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师资培训、企业和社区培训等领域内容丰富的课程包、实训项目、师资队伍应用共享资源库。大力实施高端高品质教师培训,各类培训达到市内一流水平,加大企业职工和社区培训工作力度,做强、做大,充分发挥学院优质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学院对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贡献度大幅提升。
(2)
建设目标
1、总目标
以“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中国制造
2025
为宗旨,推进优质培训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在培训信息化方面重点突破和示范引领,深化学院培训理念、方法和模式改革,构筑开放式培训格局,全面促进学院培训资源统筹、整合的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走在全市前列,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到
2019
年,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优势明显,年培训人数达到5000人次,年社会服务收入达到
80万元.
2、
具体目标
依托各系资源,
建立6个高水平社会培训服务团队,全面增强学院服务社会贡献力。至2019年实现社会服务收入经费80万,年社会培训人次为500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2000人次。
2.全面拓宽培训领域
不断拓展境外、国家、省、市、区等多层次,职教师资、企业职
工、社区教育、服务外包等多类型,政府委托、学校定制等多渠道培训工作。引进国际培训工作优质资源,实施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培训。
3.有效提升培训信息化水平
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
段,开发网络学习资源。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各类优质教育
资源的整合。
4.深入打造培训品牌
实施一流品牌建设计划,打造市内领先的培训基地,开发
8
门
精品培训课程资源,建成
40名“专、兼、名”结合的培训大师队伍,形成一批高质量培训理论研究成果。
四、建设内容与举措
(一)完善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
建立“学院统筹,分头实施”的管理体制。构建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相互补充、互为条件的发展框架,建立以学院为评价主体,企业、合作院校、学员等多方面参与的多维评价体系。
完善社会培训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制度。修订《培训中心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财务制度的建立。
(二)依托各系,建设培训基地6个
1、在江津区就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将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三年培训人次达到翻翻,并送几名教师去参加重庆市的创业培训讲师师资培训。分别在汽车系建立汽车维修高技能培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培训基地;管理系建立会计、电子商务培训基地;通信系建立信息通信网络管理培训基地;传媒系建立计算机办公设备维修培训基地;建筑系建立大地测量员、地图绘制员、只能楼宇管理员;就业与校企合作处建立就创业培训基地。
2、发挥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对口支援服务,在产教融合机制等方面与工商校、联畅培训学校等开展校际间的带动共建。
(三)加强社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通过实施校外高端培训师的引进计划。聘请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行业大师、技术专家等培训讲师,引领培训服务团队建设。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讲师担任兼职培训讲师,建立校外兼职师资库,充实社会服务团队。入库的培训名师数量达到
40
名。
2、
实施校内培训师提升计划。实施品牌培训师队伍建设工程,制定校级品牌培训师评选标准,选拔优秀培训师重点培养,打造品牌培训师队伍。每年举行1-2次全员培训师培训,并选派5名左右优秀培训师参加上次主管部门、国内知名院校等机构的业务培训、开阔眼界、提升能力。
3、优质培训实训资源建设。培训实训资源通过采集行业企业真实项目和案例资源,利用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虚拟等技术手段,再现项目场景和实施过程,通过虚拟化的手段,为学员搭建企业化的实践环境,加速“产、学、企、校”深度融合,提高参训人员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入库各类实训项目达到
12个。
五、项目经费预算及建设进度表
1、社会服务项目经费预算
项目名称
子项目
2018年度
2019年度
2020年度
小计
社会服务能力
合计
23万
35万
42万
100万
优质培训
实训资源
库建设
20万
30万
35万
85万
培训名师
资源库建
设
2万
3万
5万
10万
推广
1
2
2
5万
2、社会服务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名称
子项目
建设基础
2018年12月
(预期目标、监测要点)
2019年12月
(预期目标、监测要点)
2020年12月
(预期目标、监测要点)
社会服务能力
培训实训资源建设
建成重庆市服务外包公共实训平台及公共教育资源平台,提供
IT
技术培训、后台实训环境和实训项目
预期目标:制定实训资源库建设标准,入库各类实训项目达到
2个,
筹备待建训
项目基础资料
监测要点:建
设标准、实训项目数量、内容、基础资料
预期目标:入库各类实训项目达到4个,筹备待建实训项目基础资料
监测要点:实训项目数量、内容、基础资料
预期目标:入库各类实训项目达到
6个
监测要点:实训项目数量、内容
社会服务能力
培训名师资源建设
学院优秀教师承担培
训务,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高校专家等来院培训授课,形成专兼结合的培训师资队
伍
预期目标:制定名师遴选标准,入库的培训名师达到10名
监测要点:遴选标准、培训师资数量、基本情况
预期目标:入库的培训名师达到15
名
监测要点:培训名师数量、基本情况
预期目标:入库的培训名师达到15
名
监测要点:培训师资数量、基本情况
社会服务能力
打造全市职工
继续教育基地
广泛开展斌鑫集团、移动、链家、重庆电力、等等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年均
5000
人次
预期目标:企业、大学生和社区培训达到每年4800人次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配合“走出去”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监测要点:培训项目、培训人数、培训档案
预期目标:企业、大学生和社区培训达到每年5000
人次,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配合“走出去”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监测要点:培训项目、培训人数、培训档案
预期目标:企业、大学生和社区培训达到每年5200人次,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配合“走出去”企业面向当地员工开
展技术技能培训
监测要点:培训项目、培训人数、培训档案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组建项目建设指导委员会,对资源库建设提供咨询、指导意见
和建议。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项目建设工作。下设项目
建设管理办公室,作为项目建设的执行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与
实施。
2、严格经费管理
通过市财政、地方财政、行业企业投入和学院自筹等途径,多
渠道筹措资金。合理安排预算,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加强资金使用过
程监管,保证资金使用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3、完善机制建设
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培训管理的规范性。重视沟通机制建
设,建立与培训对象的交流渠道,提升培训对象满意度。加强对培训
质量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和方法的研究,强化过程管理和绩效考评,
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考核评估制度。采取自我评估、匿名评教、
专家抽评等方式开展工作绩效评估。
4、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培训相关信息,提高培训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影响和吸引力。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学院培训工作的先进事迹、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努力营造学院培训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
七、预期效益
(一)预期综合效益
塑造“电讯培训”一流品牌,建成优质培训资源库,打造辐射效应凸显、行业影响力大的市级培训基地。培训国际化程度整体跃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国领先。
1.培训内容丰富,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培训资源库覆盖了师资培训、企业和社区培训、服务外包培训等领域的培训网络资源,系统集成了领域内最新优质的培训教育资源,涉及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虚拟实训、教材、课件、习题等资源素材,可满足各类型、各层次、多元化培训需求。
2.培训模式创新,满足个性化定制。
培训资源库的构建以“个性化服务”为特色,向教学者、学习者、学校和企业全面提供服务,成为职教师资、行业企业学员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培训中心和社会学习者的乐园,培训师与学员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深化培训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同时可推进对西南欠发达地区对口教育扶持,增强产业服务能力。
(二)关键突破领域
1.建设引领培训信息化的培训资源库。
深度参与“互联网+”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以行业、企业
需求为驱动力,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人才培训和技术技能提升为主线,建设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库、实训资源库、师资队伍资源库,推进优质培训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成为引领培训信息化应用的先导力量。
2.形成具有一流示范效应的“青职培训”品牌。
实施一流培训品牌建设计划,建成市内领先的培训基地,开发
8门精品培训课程资源、12个实训项目资源,建设
40名“专、兼、名”结合的培训大师队伍,形成一批高质量培训理论研究成果。
3.打造职业教育培训高地。
建成市级中高职师资培训基地、职工继续教育基地、服务外包实训基地,面向国内外开展宽领域、多层次、多类型培训,培训优势更加突出,打造职业教育培训高地。
第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