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本文简介:2016重症医学科中风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中风是我院首批确定的“3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6我科应用“中风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35,患者平均住院日3.9天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35痰湿蒙窍证7例,火闭窍证9例,风痰组洛
2016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本文内容:
2016重症医学科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中风是我院首批确定的“3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6我科应用“中风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35,患者平均住院日3.9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35痰湿蒙窍证7例,火闭窍证9例,风痰组洛证4例,风火上扰证5例,痰热内闭证10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体位护理、翻身拍背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用药护理、肢体功能锻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艾灸、按摩、中药口腔护理、中药会阴护理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主要症状
病例数
辨证施护方法
实施人次
百分比
神识昏蒙
35
并发症护理
35
100%
体位护理
35
100%
用药护理
35
100%
饮食护理
35
100%
偏瘫
29
肢体功能锻炼
29
100%
饮食护理
29
100%
情志护理
20
69%
预防压疮护理
29
100%
舌强语蹇
13
限制活动
13
100%
饮食护理
13
100%
用药护理
13
100%
情志护理
13
100%
音乐疗法
8
61%
发热
24
皮肤护理
24
100%
饮食调护
24
100%
痰多息促
22
饮食调护
22
92%100%
翻身/拍背
22
100%
便秘
20
饮食调护
20
100%
腹部按摩
16
80%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主要症状
病例数
中医护理技术
实施人次
百分比
神识昏蒙
35
艾灸
5
14%
中药口腔护理
36
100%
中医会阴护理
36
100%
穴位按摩
8
23%
偏瘫
29
艾灸
5
17%
中药会阴护理
29
79%
中药口腔护理
29
100%
穴位按摩
23
86%
舌强语蹇
5
中药口腔护理
5
100%
中药会阴护理
5
100%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中药口腔护理和中药会阴护理,其次是穴位按摩、耳穴压豆。
分析其原因:1.因我科中风病人均为神志不清病人,鼻饲饮食的比率高,经口进食的病人少,绝对卧床休息以致于留置导尿的病人多,为了预防口腔和泌尿系感染,中药口腔护理和中药会阴护理必须实施,所以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应用的主动性高。2.中药漱口液味甜而甘,清热解毒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4、经济实惠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项目
例数
(人)
依从性(%)
满意度(%)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艾灸
10
9(90%
1(10%)
0
9(90%)
10%
0
穴位按摩
28
25(89%)
3%(11%0
0
28(100%)
0
0
中药口腔护理
35
30(85%)
5(15%)
0
35(100%)
0
0
中药会阴护理
35
30(85%)
5(15%)
0
35(100%)
0
0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口腔护理、中药会阴护理,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收费便宜,患者易于接受。2.对于鼻饲饮食或禁食的患者预防口腔溃疡,保持口气清新起做良好的效果,以致于患者及家属反应好。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口腔护理、中药会阴护理和穴位按摩,分析其原因:中药口腔护理它能减轻或缓解患者口腔异味和口腔溃烂等不适症状,保持口腔清洁和舒适起作较好的效果,中药会阴护理能及时清除尿道口分泌物,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清洁,预防泌尿系感染起重要作用,另外中药制剂刺激性小,副作用低,患者及家属易于接受,穴位按摩能针对不同的症状取不同部位穴位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如(对于神识昏蒙的患者穴位按摩可以达到醒神开窍的目的,对于偏瘫患者穴位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通经活络,促进偏瘫侧肢体感觉的恢复)因此患者及家属的对以上三项中医技术依从性好,满意度较高,但穴位按摩较其它两项中医操作满意度差是因为部分护士中医基础理论差,取穴不准确,未达到满意的效果。所以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有待加强。
本次总结中,耳穴压豆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强:30(85%);②实用性较强:5(15%)③实用性一般:0人;不适用: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2.《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3.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
因我科均为急危重和神志不清的病人,医嘱予禁食或鼻饲流质饮食,未能很好地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
2.部分中医护理技术的适用性需进一步论证
本方案中耳穴压豆辅助降压和调节肠道功能,对于急危重病人,应用的指征不太适应,效果太慢,依从性较差
3.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建议通过专家论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
三、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
(一)护理效果评价
1.评价方法
对中风的主要症状神识昏蒙、偏瘫、舌强语蹇等症状纳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包括应用次数及天数)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症状的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
(二)护理效果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关键点为:以症状改善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本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如下:
主要症状
病例数(人)
护理效果(%)
好
较好
一般
差
神识昏蒙
35
30(85%)
5(15%)
0
0
偏瘫
29
26(89%)
3(11%)
0
0
舌强语蹇
13
13(100%)
0
0
0
通过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10%以上的患者及家属认为中医护理技术配合治疗起良好的效果;半数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案例:李小云51岁,因突发昏迷不醒3.5h,以脑出血收住入院。
。入院查:患者神志呈昏迷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迟钝,
测T:37.1℃,P:82次/分,BP:182/92mmHg,R:20次/分,入院诊断:①中医诊断:中风(中脏腑);②西医诊断:右侧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根据“中风中医护理方案”,针对患者神识昏蒙、偏瘫、舌强语蹇,给予合适的体位,及时翻身拍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做好各种基础护理预防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饮食和用药护理,保证机体营养所需和用药的疗效,加强各管道的护理,妥善固定维持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遵医嘱实施中药口腔护理、中药会阴护理、耳穴压豆和穴位按摩,对预防禁食和鼻饲患者口腔异味和口腔溃疡、降低留置导尿患者的泌尿系感染的发生起到较好的效果;偏瘫肢体行穴位按摩达到通经活络的目的,对于中风的高血压病人和鼻饲营养实施耳穴贴压辅助降压和调节肠道功能,也得到医护人员的认可,对下一年度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中医护理的作用分析
(一)护理难点分析
由于执行方案的24例中风患者病情较重,患者均处于神识昏蒙状态,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效果的好坏基本由患者家属来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中医口腔护理和中药会阴护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好,穴位按摩和耳穴压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与护理依从性一般,作以下分析:
(二)护理作用分析
从护理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医生的辨证施治,责任护士进行临症(证)施护方法,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
1.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溃疡和口气异味起作重要的作用
中药口腔护理实施,它能减轻或缓解患者口腔异味和口腔溃烂等不适症状,保持口腔清洁和舒适起作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90%以上的患者及家属认为中医护理技术配合治疗对改善口腔异味,保持口腔清洁起良好的护理效果;10%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的效果一般。
2、通过体位护理、翻身拍背护理、口腔护理、情志护理、腹部按摩、皮肤护理、辨证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肢体功能锻炼等。
可以消除焦虑、忧伤情绪,达到调节气血阴阳的作用;根据五音入五脏的中医理论,指导患者倾听商调音乐,以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缓解胸闷气促;遵医嘱耳穴贴压,选穴:降压沟、神门穴—达到辅助降压的功效,护理效果一般4例,占100%。
耳穴贴压可以健脾和胃,调节中焦气机,选穴:脾脏—健脾益气,和中止呕;胃—主通降,以降为和;交感—调节植物神经;神门—镇静安神;穴位按摩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选穴:内关—和胃降逆,疏肝开郁;足三里—调理脾胃,扶正祛邪;给予辨证饮食指导,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增加食欲;应用中医情志护理方法,帮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可以调和气血,促进脏腑功能恢复,对我科下半年更好地开展这两项中医技术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本专科其他中医护理方法应用情况
执行方案的14例中风患者未采用其他的中医护理技术
附:病例基本信息汇总
2016年重症医学科
中医护理方案病例基本信息汇总表
序
号
科室
住院号
姓名
病种
性
别
年
龄
联系电话
入院时间
出院时间
责护职称
1
ICU
064387
苏自成
中风
男
48
1511593489
01-09
01-10
护师
2
ICU
064325
张素芬
中风
女
75
13874253569
01-07
01-07
护师
3
ICU
062450
戴鸿程
中风
男
50
13627393238
01-04
01-08
护师
4
ICU
049289
邓徳军
中风
男
53
13317396488
01-04
01-04
护士
5
ICU
064738
李小华
中风
男
48
115675948968
01-25
01-26
护师
6
ICU
065185
曾春其
中风
男
57
115873791467
02-16
02-18
护士
7
ICU
065614
陈健
中风
男
55
13908422761
03-01
03-08
护师
8
ICU
065975
李小云
中风
女
51
15842905021
04-05
04-13
护师
9
ICU
066118
唐镇
中风
男
75
15573976491
03-20
03-23
护士
10
ICU
066277
廖政东
中风
男
75
13574955429
03-25
03-29
护师
11
ICU
066289
龙训妹
中风
女
63
15739451263
03-25
03-25
护士
12
ICU
034755
雷友英
中风
女
74
13756904779
04-02
04-05
护师
13
ICU
066516
廖回定
中风
男
60
18212568597
04-05
04-11
护士
14
ICU
066483
谢海明
中风
男
41
15673576004
04-03
04-11
护师
15
ICU
067268
张华相
中风
男
75
13973999958
04-30
05-01
护士
16
ICU
067958
刘占国
中风
男
61
18903975508
05-14
05-23
护师
17
ICU
068059
陈仪华
中风
男
75
13195163055
06-05
06-12
护士
18
ICU
068116
刘涌泉
中风
男
52
13487398588
06-07
06-12
护师
19
ICU
068168
唐玉龙
中风
男
64
15273965645
06-11
06-14
护士
20
ICU
068207
罗恒良
中风
男
41
13217394132
06-12
06-17
护师
21
ICU
069139
王锡古
中风
男
62
13973960761
07-21
07-27
护师
22
ICU
069183
彭健喜
中风
男
57
15869857018
07-24
07-24
护士
23
ICU
069412
王卓鉴
中风
男
78
18075937005
08-03
08-08
护师
24
ICU
069588
罗健红
中风
男
39
15807398211
08-11
08-17
护士
25
ICU
069874
张国平
中风
男
71
15115937724
08-23
08-26
护士
26
ICU
070468
郭仁松
中风
男
65
18975961322
09-22
09-22
护师
27
ICU
071179
刘淑云
中风
女
56
15688232639
10-24
10-24
护师
28
ICU
071229
孙君红
中风
女
45
18230631977
10-26
10-31
护士
29
ICU
071521
周富民
中风
男
42
13762874116
11-08
11-10
护师
30
ICU
071539
李勋祥
中风
男
70
13727663299
11-10
11-12
护士
31
ICU
071813
吴玉连
中风
女
88
13973561033
11-20
11-23
护士
32
ICU
071912
蒋长青
中风
男
37
15869885210
11-26
11-26
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