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范例)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范例) 本文关键词:江西省,教学研究,范例,课题,中小学教育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范例) 本文简介:课题编号: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课题名称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学科分类英语课题负责人方卉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研究起讫时期2010.8—2013.9联系电话(区号)13970362384邮政编码334100通讯地址江西省上饶县第七中学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范例) 本文内容:

课题编号: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

学科分类

英语

课题负责人

方卉

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

研究起讫时期

2010.8—2013.9

联系电话(区号)13970362384

邮政编码

334100

通讯地址

江西省上饶县第七中学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印制

填表说明

1、

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以同样规格,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

2、

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用A4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3、

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

4、

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要自行加页。

5、

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6、

课题编号及第八、九、十项不用填写。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

负责人姓名

方卉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84年8月20日

行政职务

教研组

专业职务

中学一级

研究专长

教学研究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具体分工

沈大战

34

本科

英语

中一

校长

县七中

副组长

余晓莉

31

本科

英语

中一

教师

县七中

副组长

程红英

40

本科

英语

中一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25

本科

英语

中二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张福英

30

本科

英语

中一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林志海

46

本科

英语

中一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史海英

43

本科

英语

中高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夏锡兴

37

本科

英语

中一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程进湖

38

本科

英语

中一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曹淑珍

27

本科

英语

中二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巢伟福

35

本科

英语

中二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邓丽瑶

33

本科

英语

中一

教师

县七中

实验教师

28

专科

英语

中二

教师

县七中

信息处理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

1、研究成果

姓名

年龄

职称

著作、论文、实验报告名称

获奖级别(出版)

27

中一

浅谈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省二等奖

沈大战

34

中一

拨开“云雾”见“真迹”

市一等奖

余晓莉

31

中一

浅谈加强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市二等奖

程红英

40

中一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市一等奖

25

中二

我看英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

国级报刊发表

张福英

30

中一

爱护英语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县一等奖

林志海

46

中一

浅谈探究性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市二等奖

史海英

43

中高

计算机网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市一等奖

夏锡兴

37

中一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县一等奖

程进湖

38

中一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

市二等奖

邓丽瑶

33

中一

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

市一等奖

陈定明

32

中一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朗读教学

市二等奖

2.工作基础

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的工作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1、从全国课改层面上看,新课程教学发变了四大变化。第一是课程变了:首先是课程设置由过去单一的学科课程向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存转变;其次是课程内容由过去的难、繁、偏、旧向生活性、科学性、时代性转变。第二是学生变了:首先是学生更爱学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体现;其次是学生综合素质更高了,学生的识字量、阅读能力、实践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都得到提高。第三是教师变了:首先是教师的观念由过去是课程忠实执行者向课程资源建设者和开发者转变;其次是教师角色由过去的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第四是课堂变了:首先是教学目标由一维教学目标向三维教学目标转变;其次是课程活了,民主教学、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处处可见。这些变化为导学案研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从典型名校课改层面上看,有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还有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改革等,这些名校的改革创新为导学案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

3、从全县课改层面上看,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县中小学深入推进。2005年,上饶县《初中两主动课堂教学实验》课题通过省级结项,并获江西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年,上饶县又获“江西省高效课堂综合实验县”称号。今年,县教育局又在全县中小学实施“导学案”教学实验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研究。这些重大改革举措为导学案研究指明了方向。

4、从学校课改层面上看,上饶县第七中学既是江西省高效课堂综合实验县的样本校,又是上饶县“导学案”教学实验改革的重点校。作为学校“导学案”改革起始年级,我们七年级14位英语教师审时度势,首当其冲成为“导学案”改革的排头兵,承担起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总之,不管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角度上看,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都为我们的《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础。

三、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目标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重构教与学关系的和谐统一。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由单一的传授教学方式向“学教合一”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改变常规的备课制度,现实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探索适合初中英语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形成英语导学案的教学策略。

二、理论假设

精心设计导学案,科学而又合理地进行导学案实验教学,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三、基本内容

1、导学案的编写体例及编学原则的研究

2、导学案编写内容的研究

3、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4、导学案的不同课型的研究(新授课与复习课的课型)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导学案教学的实验操作及无关变量的控制

2、难点:导学案的编写

五、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状况: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和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转变,自主学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欧美国家一些学校在其影响下,开始进行改革,主张学习者应具有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以民主、协商、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应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应促进学习者认知的发展。国外对自主学习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比较丰富,但对导学案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2、国内研究状况:新课改以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不断面世,如“目标导学”、“目标导向教学”、“导学案”、“讲学稿”等。这些研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导学”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这种新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它在理论体系、实践运用上还存在种种不足,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解决加以完善。

六、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有利于探索初中英语导学案教学规律,建立和完善导学案教学体系,丰富和发展自主学习理论,用以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2、实践意义:导学案是新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一件新鲜事物,它的成长和壮大还需要一个过程,在编写、使用、管理、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种种不足,有待教学实践中完善。初中英语导学案研究就是要立足校情,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既要有利于培养新教师,又要能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对导学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方卉是江西师大英语本科毕业,具有10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曾主持并完成县、市级两个立项课题研究工作。现担任英语教研组长,任教七年级英语,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举七年级英语备课组之力,团结协作担并完成本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组其他主要成员由七年级13位英语教师组成,其中本科毕业12人,专科毕业1人,具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5人。这支研究队伍平均年龄轻,教学理念新,敬业精神好,整体素质强,研究水平高,且有充足时间进行课题研究。

学校设有图书室和电子备课室,英语教学资源较齐全,人人都能进行电子备课及网上交流,从硬件和软件上确保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课题组聘请顾问指导:方一声(江西省特级教师、上饶县教研室教研员)

王建华(上饶县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组人员分工表

姓名

职务

任教实验班级

课题研究具体分工

教研组长

七(19)(20)

组长:策划、组织、落实

沈大战

副校长

七(22)

副组长:协调、指导

余晓莉

教师

七(1)(2)

副组长:协调、指导

程红英

教师

七(4)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教师

七(15)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张福英

教师

七(10)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林志海

教师

七(21)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史海英

教师

七(7)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夏锡兴

教师

七(16)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程进湖

教师

七(5)(6)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曹淑珍

教师

七(17)(18)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巢伟福

教师

七(13)(14)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邓丽瑶

教师

七(8)

实验教学、编写导学案

教师

七(3)

收集资料、处理信息

四、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以“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不断面世,如“导学案”、“讲学稿”、“目标导学”、“先学后导”等等。这些研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导学”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它在理论体系上还很不完善,在实践运用中还存在种种不足。比如导学案:编写随意性大,不够系统、科学;没有实现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对学生关注不够;偏重于学生的练习,引导不足;应付学校检查,使用没有“常态化”。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解决加以完善。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初中英语导学案立足学情,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课改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沿意识和探索价值。所以,我们确立了《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课题。

二、课题界定

导学案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方案。所谓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是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立足学情,编制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实验,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三、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思想。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地位,教师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责任,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咨询者的角色;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料,鼓励学生对教师的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补充,更正和创新。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的经验建构的结果,学习是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对客体或事件解释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3、内外因辨证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起决完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四、研究假说

精心设计导学案,科学而又合理地使用导学案,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五、研究目标(见前项课题论证1)

六、主要内容(见前项课题论证1)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英语导学案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了解初中英语导学案教学的历史、现状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体例及使用策略。

2、调查法:运用问卷、咨询、访谈等方式了解本校英语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情况,及时调控初中英语导学案研究策略与行动。

3、行动研究法:导学案编写及使用更多的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其操作方法:拟定导学案——初次授课——教学反思——修正导学案——再次授课——再教学反思。经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不断改进导学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实验法:在实验班教学中,实施导学案教学,然后测量出实验学生在实验期间发生的变化。其操作程序:实施实验因子——控制无关变量——观察因变量。

八、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10年7月—9月)

工作内容:理论学习——选题设计——开题论证——申报课题

2、第二阶段:课题实施——(2010年9月—2013年6月)

研究一:导学案的编写体例及编写原则(2010年9月)

研究二:七年级上、下册导学案编写及实验(2010年9月—2011年6月)

研究三:导学案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2011年3月—2011年12月)

研究四:八年级上、下册导学案编写及实验(2011年9月—2012年6月)

研究五:导学案实验情况调查(2012年5月)

研究六:九年级上、下册导学案编写及实验(2012年9月—2013年6月)

研究七:复习课导学案编写及实验(2013年3月—6月)

3、第三阶段:课题总结——(2013年6月—9月)

工作内容:导学案汇编、结题报告、课题论文、总结推广

九、经费概算

1、课题立、结项评审费及论文评审费约2000元(自我支付)

2、纸张印刷费约15000元(学校支付)

3、外出学习费约6000元(学校支付)

十、人员分工(见前项课题论证2)

五、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承担人

1

2010.8—9

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开题报告

报告

方卉

2

2010.9-10

初中英语导学案编写体例及原则

方案

方卉

3

2010.9-2011.2

七年级英语(上)导学案

小册子

余晓莉

4

2011.3-8

七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小册子

程进湖

5

2011.8

实验教学反思

论文

全体

6

2011.9-2012.2

八年级英语(上)导学案

小册子

林志海

7

2012.3-8

八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小册子

张福英

8

2012.8

实验教学叙事

论文

全体

9

2012.9-2013.2

九年级英语(上)导学案

小册子

夏锡兴

10

2013.3-6

九年级英语(下)导学案

小册子

程红英

11

2013.6-9

《导学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浅谈英语导学案教学策略》、《浅谈导学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

论文

全体

12

2013.8-9

初中英语导学案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报告

沈大战

13

2013.9

初中英语导学案汇编

著作

方卉

六、课题负责人所在县(市)教研室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七、设区市教育局课题办(教研室)评审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八、专家评审组意见

评审组组长签字:*年*月*日

九、省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年*月*日

14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