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中国书法介绍——行书

篇一:认识中国书法

认识中国书法

一、文字及书法的产生

作为区分野蛮和文明的标志,文字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思想的发展和传承。文字出现之前,人们主要靠形象思维,文字出现以后,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古中国与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号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共同特征便是文字与城市的出现较早。可见文字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在中国,最早的最成熟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然而在此之前新石器时代就在陶器上发现了很多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图1),它们明显不同于绘画,因为绘画所要表现的是对事物瞬间动态的静态表达。这些刻划符号具有了文字的某些特征,应是文字的原始雏形。我国老一辈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郭沫若、于省吾都曾认为我国文字的产生可以一直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仰韶文化。郭沫若认为半坡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

图1 史前陶器刻符

我们说,甲骨文(图2)是中国最早的“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卜辞”。为什么称作“卜辞”,“卜”即是占卜,殷商时期盛行巫文化,商王既是国家首领,同时也是最大的巫师。在做任何事之前他们都要占卜,与神灵沟通,听从神灵的指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尤

图2 甲骨文(左为龟甲,右为牛骨)

其是祭祀与战争这样的国家大事更要祈求神灵。因此,甲骨文最常见的内容都与这两件事有关。商人流行用龟甲和牛骨进行占卜,在占卜时,巫师将龟甲或牛骨现在火上烤,直至其出现裂纹,巫师根据裂纹判断吉凶及对策,然后将占卜结果记录下来,刻到甲骨上。甲骨文被认为20世纪轰动世界的中国考古发现(此外还有敦煌藏经洞、居延汉简、清宫档案),它的发现要追溯到清朝末年光绪25年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1845-1900)。当时人们流行使用一种叫龙骨的药材,王氏一次偶然抓药,发现龙骨上似乎刻划一些符号,经仔细辨认,他发现一些类似文字的东西。于是,爱好金石文字并素有研究的他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龙骨。他开始大量收购这中带“字”的龙骨,累计1500多片。经过深入研究,他发现这些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龙骨,而是几千年的龟甲和兽骨。此后,他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引起了一场甲骨文研究的高潮。此后,刘鹗、罗振玉、王国维等学者都对甲骨文进行了研究。

之所以说甲骨文是最早的完整的文字体系,是因为在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基本的“六书”造字法。“象形”是最为基本的造字法,此外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还有指事、会意、形声。中国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比如“马”字(图

3),最初的马是模拟自然中马的形象,而后经过不断的抽象才形成成熟的“马”

图3 “马”字的形成

图4 “渔”、“射”

字。再比如“会意”的造字法,“会意”指会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与这两个意符本身意义都不相同的字。(裘锡圭)图4为甲骨文“渔”字和“射”字。前者为一人持鱼竿钓鱼之形,会意成了含有渔猎之意的“渔”字;后者为一人持弓箭发射的形象,便会合成“射”的意义。随着更多造字法的使用,由形象到抽象的发展,成熟的文字变得愈加成熟起来。由此,甲骨文的出现宣告我国已经形成成熟的文字体系。

文字的发明不是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人的功劳,她的出现、成熟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我们也不否认个人对文字发明的影响。黄帝时的史官仓颉被后世称为“造字圣人”,他可谓对文字的发明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世往往认为仓颉是文字的发明者。事实上,仓颉是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那么,作为以汉字为审美对象的中国书法产生于何时呢?我们可以说,自从中国文字诞生的那一刻起,中国的书法也就产生了,书法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那么,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也都产生了自己的文字,为什么唯独中国的文字形成书法这样一种艺术门类呢?中国文字成为一门艺术与汉字本身和其书写工具毛笔的特性有关。汉字的笔画和字间结构及字间布局构成了中国书法别具一格的形式美,毛笔的特性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力。此外,中国文人以书法艺术表现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媒介,从而使得书法艺术具有人格化的审美内涵。“书为心画”,看羲之的字我们能感受到他的“东床坦腹”的洒脱和飘逸,“矫若惊龙”;看鲁公字似乎感受到他的忠烈、刚直不阿的人格,如泰山威严耸立。

中国书法并艺术的魅力并没有受国别和地域的限制,近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就从中吸取不少的营养,这说明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她已经日益具有世界性。

二、书体演变

中国书法的魅力在于同样的字有多种不同的写法,这在外国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按照传统的分类,书体包括篆、隶、草、行、楷五种,而每种都可以细分。字体的发展应时代的需求而变化。汉魏这一时期是各种书体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隶书开始分化形成草书和行书以及楷书。也就是说,五大书体在汉魏时期业已形成。在随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里,各种书体都有所发展,给后人留下了了几千年的宝贵的书法艺术资源。

1. 篆书

篆书可以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指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之前的书体,包括甲骨文(见图2)、金文和六国古文字。前文已述,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最成熟的文字体系。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金属铜的使用。青铜广泛应用于祭祀礼器和战争兵器,却很少用于生产生活。正因为如此,铜被统治阶级独占,成为一种权利话语的象征。铸刻在青铜器上文字称为“金文”,也叫钟鼎文。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六国都有自己的文字且形态各异,被称为六国古文。

图5 金文毛公鼎原件及拓片局部

《石鼓文》(图6)上承金文,为最早的石刻文字,下启秦代小篆,成为二者过渡的桥梁。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管理方便,命丞相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准将六国古文改造为官方的书体—小篆。小篆线条优美、结构匀称,被称为“玉箸篆”。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加以简化和规整,传世的作品有《泰山刻石》(图

7)、《琅琊刻石》、《峄山碑》等。

图6 石鼓文 图7 泰山刻石

2. 隶书

在秦小篆盛行的同时,隶书也开始暂露头角。隶书相传为程邈在狱中整理而成,他去繁就简,变圆为方,字势取纵势。从书写上来讲,隶书大大简化了书写程序,节约了书写时间,因此在民间更易普及。到了汉代,隶书开始盛行起来,约在汉宣帝时期(西汉)已经完全成熟。成熟期的隶书结体工整扁方,用笔逆入平出,取横向笔势,波挑分明,转折处为方折。随着碑的普及,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经典隶书碑刻,成就了书法史上的“汉隶唐楷”之说。隶书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清秀飘逸、舒展洒脱给人以优美感的《曹全碑》(图8);有雄浑奇崛、劲挺爽峻给人以壮美感的《张迁碑》(图9);还有让人观之即舒展心胸,豁然朗朗的大型摩崖石刻《石门颂》(图10)等。

图8 《曹全碑》 图9《张迁碑》图10《石门颂》

3.草书

汉代,随着官方的鼓励,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书法的学习中去。按照官方的规定,凡是能书者都可以参加官吏的选拔。到了汉末,出现了专门学习艺术的国家级“大学”—鸿都门学。也正是在书法大为发展、隶书繁荣的汉代,出现了隶书的快写和草化的趋势,章草(图11)和今草逐渐形成。章草保留了很多隶书的波挑,明显地可以看出其从隶书演化而来。在汉代,擅长章草的书家有史游(作《急就章》)、杜度、崔瑗等。章草不断演化,在晋代形成成熟的今草。张芝被后

人誉为创造今草的“草圣”,他影响了魏晋时期的众多书家,为王羲之草书的出现打下了重要地基础。然而他的草书在章草与今草之间,魏晋时期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今草。王羲之被誉为“书圣”,称为古今学书者学习的楷模,宋代有“书不入晋,徒成下品”之说,晋则主要指王羲之。王献之继承家学,在草书上对于后人的形象甚至大于其父,他创造了笔画连绵不绝的“一笔书”,为今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草作品主要有王羲之的《十七帖》(图12)《初月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鸭头丸帖》(图13)等等。晋以后的草书大家也层出不穷,“颠张醉素”代表了唐代草书(狂草)的最高成就。(图14)此外,宋、元、明、清也都出现了擅长草书的大家。

图11 章草

图13 王献之《中秋帖》

图12 羲之《十七帖》

图14张旭狂草《古诗四帖》

篇二:书法字体简介

书法字体简介

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书体是和字体是密切相关的,书体是按字体的形状来创造的。有什么样的字体就有什么样的书体,但是书体是有选择的,是选择美的字体的字形作为书法的载体。有些书法爱好者不懂得这个道理,在书法创作时按照字意去画字,把“山”字画成山的形,把“水”字画成水波的样子,这是违背书法艺术创作规律的。还有的脱离汉字的字形去抽象创作,让欣赏者看不懂,这也是站不住脚。下边我对书体加以介绍:

我们的先祖曾用结绳记事,后来用利器刻划符号,考古学家在大约六千年的陕西省半坡村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陶片上有符号刻纹,距今五千多年的一些陶器上,刻有像太阳、月亮和山峰的象形符号,或称“图画文字”。这些“文字” 差异很大,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规范逐渐走向统一。

篆书: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1.大篆

(1)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刻在龟骨、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在历史上曾经失传过。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药“龙骨”中被学者发现,以后在河南安阳古殷都废墟中陆续大量发掘出来,共有十多万片,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2)钟鼎文。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为金文,钟代表乐器,鼎代表礼器。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籀文就是指钟鼎文,是真正的大篆,

(3)石鼓文。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2.小篆。李斯刻石。

早期文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骨文还不规范,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如其中的“马”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就统一了。小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称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干种。有鸟、虫、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虫、蛇头的形状。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而是抽象的艺术。因此,这类书体只能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就篆书的艺术而言钟鼎文、石鼓文结构奇古,融入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人所喜爱。周宣王时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铭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散氏盘》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 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

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楷,是楷模,就是标准字体。钢笔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讲究用笔

钢笔楷书的笔画有提顿、藏露、方圆、快慢等用笔方法。不同的用笔方法产生

楷书不同的形态、质感的线条,不同的线条需要不同的用笔方法去体现。钢笔楷书字形较小,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如果书写时用笔稍不注意,笔画就达不到要求,笔画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僵硬死板等毛病。因此,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掌握用笔方法。

二、笔画分明

钢笔楷书的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要交待清楚,工整规范,干净利落,不能潦草、粘连。但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又要有内在的呼应关系,使笔画达到: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

三、结构方整

钢笔楷书在结构上强调笔画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要大小匀称、行款整齐。虽然也有形态上的参差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仍是整齐工整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历代许多书家都主张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第一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好写钢笔楷书,打好基础,为上中学写行楷书创造条件。实践证明,只有经过系统的楷书练习,才能了解汉字笔画和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才能掌握汉字的组合规律,为学写行楷书奠定书写基础,从而练就一手合乎法度、流畅自然的行书和草书。

练习楷书,应从笔画和结构两方面下功夫。练习笔画,主要解决用笔方法问题,目的是生产合格的“零件”;练习结构,主要是解决笔画和部首之间的组合方式问题,目的是学会结构方法,掌握结构规律,从而达到将字写端正、整齐、美观的要求。

草书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的代表作有吴皇象《急就章》、《文武将队帖》、晋索靖《月仪帖》

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章草始于篆书向隶书演化的过程中,隶书对章草的影响大些,所以又把章草称为草写的隶书。章草的代表人物:汉代有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张旭、等人,三国有皇象、索靖等人。

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晋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孙过庭《书谱》等。

今草是从章草繁衍而来的。汉代张芝对创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称为“草圣”。很可惜的是,现今没有他的墨迹。“今草”之名,是晋代为了和章草相区别起的名。历代很多书法名家都善今草,黄庭坚、赵孟 、鲜于枢、祝允明、文征明、徐渭、张瑞图、傅山、王锋等书法大师都留下了许多墨宝。

草书笔画省略,相互萦带,便于快捷书写,以符号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是最善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张旭《古诗四帖》、唐朝怀素《自述帖》

狂草字的写法和今草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写得狂放,连带、省略更多,最能体现书者狂放的性情。史称“颠张醉素”,是讲张旭、怀素常在醉酒后,笔飞墨舞,其狂草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尤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

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 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 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楷书

隶书

篇三: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从甲骨文变为篆书,定型于东汉,书法一直散发着其艺术的魅力。

书法的萌芽。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出现在陶器上。距今8千多年前。这种符号是汉字的雏形。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书法有序发展。从夏商周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地发展。 书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等,其中篆书、隶书 、草书、楷书等,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甲骨文,刻在甲骨上,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甲骨文结体长方字型。金文,是一种书体的名称。主要刻在铜器上字体。兴盛于周代。金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丰碑。最早的金文见于商代中期出土的青铜器上。周代是金文的黄金时代。此时期主要作品有《墙盘》。石刻文,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石鼓文》、《泰山石刻》等。

书法迅速发展。秦代书法。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汉代书法。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最早的书法理论家是东西汉之交的杨雄。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三国时期,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两晋时期能代表魏晋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子王献之的作品《洛神赋》。南北朝时期。代表作有《张猛龙碑》。隋唐五代。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书法大家。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元代书法核心人物是赵孟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