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发言稿
中考语文总复习交流发言稿
铜陵市四中肖跃玲
尊敬的领导,各位组内的亲们:
下午好!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同仁一起就语文中考复习进行交流,探讨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年我没有教毕业班,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言,这里我把我过去教毕业班的一些做法说出来,供各位同仁商讨。
初三语文复习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缺乏新鲜感等特点。这学期,初三的语文教学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必须理清复习思路,制定好复习计划,使复习过程稳扎稳打,才能取得复习的有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思想上确立目标,明确复习方向。
《中考语文考试纲要》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先认真解读《考试纲要》,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学生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考纲要》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比较了这几年的考纲,发现连续三年的中考试卷的变化都不大;若说变化,即古诗文由去年的40减少到今年的39篇(12+27),还有名著阅读换了2部:即《骆驼祥子》(以前要求考过)和《海底两万里》
二、制定统一的复习计划,按计划落实。
复习期间我采取“三轮复习的方式”。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
复习要点: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视基础,具体做法是从课本入手,分级、分册、从字词、古诗文默写、文学常识、名著,让学生整合出来读写,然后结合《综合练习册》来复习测试。
①字词过关:让学生动手整理每册书中的重点字词,主要是指课下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重点放在学生易写错读错的字词和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上,然后利用课堂时间听写,同桌互改,然后进行二次整理。小组长汇总本组内错的较多的字词,交
课代表汇总,然后印发成测试卷,课堂检测,若还有错的较多的学生就个别辅导,做到逐人过关。
②课内古诗词过关:理解 → 背诵 → 默写。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尤其是在平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每错一字该格即不得分),要求学生时刻牢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可以利用早读课来听写,一天一篇,一个月就能完成此项任务。
③名著阅读过关:这一块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是我们这里的学生大多数是没有很多时间读名著的。怎么办?我们就利用手中的一本语文书,可以要求学生去读每册课本后面的名著导读,这里面的内容有名著简介、阅读建议、精彩片段、点评、探究思考。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学生基本能就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与主要人物有关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人物评价等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整理笔记,同时强化记忆,力争做到将复习内容要点化,重点内容试题化,典型试题满分化。当然字音字形及古诗文名句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会经常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第二轮复习: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复习要点:1、积累与运用: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信息的提取与概括、仿写与修辞、语言运用综合性学习、诗词鉴赏。对这一部分的复习,主要通过专题训练来落实。如病句的复习,要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注意敏感考点。比如:看到“是否”“通过??使”“防止”“避免”就知道怎么改,看到这些关联词、敏感点就要想到相应的错误。
其他专题的复习,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收集材料,尤其收集近5年的中考试卷中的相关题型。每一个专题都要将基本的题、典型的题、灵活的题做好梳理和归纳,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做题的规律和方法。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的考查有课内阅读、课内比较阅读、课内外比较阅读、课外阅读几种方式。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虚词则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既可以是文段中的虚词,也可以是中学语文课本出现的虚词,范围较广;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
3、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记叙文、另一篇是说明文或议论文。教师在复习现代文阅读时要注意三点:一要分文体对学生进行复习训练,让学生有文体意识,答题时什么样的文体用什么样的语言,训练前先让学生明确各类文体的知识和常见考点。二是教给学生回答各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些问题可以总结归纳出通用的模式。三是培养学生分点答题的意识,以保证得分率。具体的方法,我不细说,这是我平时搜集到的一些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
记叙文考点
七年级上下册大部分记叙文,我就在七年级下册复习记叙文时整理出它的十三个考点及应对方法,每个考点都找了大量课内习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分四课时完成。这十三个考点是:
①简要概括全文内容
要素法:人物+事件+结果;摘句法:中心句、标题
联合法:把每段主要内容联合到一起(可抓每段中心句或关键词) ②、标题作用:1)是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向前发展(2)概括了全文内容3)点出了主旨(4)形式新颖,引起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5)反映了人物情感变化
③找线索:(1)时间(2)地点的转换(3)某人(4)某事(5)某物
(6)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7)某人的见闻感受具体方法:找标题,或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词、某个物,或抒情议论句
④记叙的顺序与人称
顺序 倒序插叙第一人称(我) 第三人称(他)
⑤归纳中心思想:什么是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告诉我们的道理,或抒发的情感等。
方法:(1)找中心句 (2)找标题 (3)找叙事后的抒情议论句 格式:通过??表现(赞扬)??品质(精神)
通过??抒发了??情感;通过??揭示了??道理
⑥词语的理解或含义(或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
方法:1)从修辞手法入手,答题格式:修辞手法+特征+感情(道理)
2)从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入手。
答题格式:词+写出了??的情态+表达了??感情。
动词:该词具体准确地写出了??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或人物的??心理。)
形容词:该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或人物的??心理。)
3)从文章的表达方式入手:即“三言两手”
4)从句式特点考虑:长短句、疑问句、反问句等
⑦句子或某段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去考虑
结构方面:看句子所处的位置:
开头:(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揭示文章中心
(3)引起下文(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或为下文作铺垫
中间:(1)承上启下(过渡) (2)为后文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结尾:(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
(3)照应前文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内容方面:在开头常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代环境背景;在中间或结尾常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意,深化中心。
句子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结合主题、结合具体内容 ⑧表达方式:记叙 说明 议论 描写 抒情
重点考察描写: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常考画线句用何描写,有什么作用:
(1)人物描写答题规范:该句运用了??描写,写出了??人物的??性格(或提示了??的什么心理)
(2)环境描写答题规范:
①该句运用了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心情。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⑨情感体验:包括理解某句表达的情感或揣摩人物心理或补写人作心理(补写人物心理要把自己想象成当事人)
⑩语句赏析或品味语言
(1)抓修辞及表达效果(要和具体内容联系到一起)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拟人:把、、、、、人格化,生动形象?? ;排比:加强语气和气势,表达强烈感情 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给人以美感
反复:强调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2)抓富有表现力的词(3)抓抒发的感情(4)抓蕴含的哲理
(5)抓细节描写(一般是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用:或揭示了人物什么性格,或揭示了人物什么心理)
⑾表现手法(或写作技巧或写作方法):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象征 对比 衬托 烘托欲扬先抑 设置悬念 对比 以小见大渲染烘托 直抒胸臆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⑿结构特色(过渡 照应 伏笔 统领 点题 铺垫 设置悬念等) ⒀谈启示、感悟、理解、认识等开放性试题
(1)先点明自己的观点
(2)要有自己理由做到有理有据
(3)要和文章主题结合到一起,要不惜笔墨
44、作文复习。作文,被称为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马虎不得。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需要讲究策略。近年来,安徽省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多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为主。但无论怎样的形式,都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为导向。我建议学生考试时写记叙文,可以用以前最拿手的一篇文章来套,即“一招鲜”。作文复习应贯穿整个复习过
篇二:中考语文复习心得体会_
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3月19日,我们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中三语文复习研讨会,听了成继峰、贾小颜等老师的示范课,我们受益匪浅。另外语文教研员和二中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给我们分析了历年中招试题,预测了今年中考的出题动向,我们收获颇多。
如何真正把初三的语文复习工作做好,做到新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新编语文教材),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大语文教育思想,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协同互补,在语文能力培养中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人文教育的同时,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以提高。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我市近年来中考语文遵循的“ 重视积累 , 突出读写 ,强调运用 , 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 ,进入总复习阶段 , 要提高语文学科复习的效率 ,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 , 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 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策略和方法 , 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 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分别就初三语文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想法。
一、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才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学生积累的内容主要有:(1)字词积累,(2)古诗文积累,(3)名言警句积累,(4)名著积累,(5)语文常识积累等。
背诵默写考查的范围包括七年级至九年级教读课中要求背诵的诗文的篇和段。在历年中考中,默写写错的例子屡见不鲜。如错位搭配 、答非所问、 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 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
1. 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 , 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 , 要真正弄懂。
2. 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3. 边诵边写。在记忆时 , 可边背诵 , 边用笔写出上下 句或句中的关键字 , 以防“ 口是手非”。
4. 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 “三不”,“三 清” 就是卷面清洁 , 字迹清楚, 笔画清晰;“三不” 就是不写潦草字, 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不添减笔画。
二、应当突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在复习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对三年来的阅读写作实践进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 , 从中产生一些顿悟 , 明白一些阅读写作的道理 , 归纳出一些阅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1、阅读训练的策略。
(1)了解阅读的能级和层次。 根据阅读水平的不同,阅读可分为三个能级和层次。各类体裁作品的阅读首先都是以理解为目的的 , 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之上发展为鉴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这就是
阅读能力层级。我们在复习时,要从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一些程序性知识 , 所以在复习时,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有的人将阅读的程序步骤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
(3)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 “准确 ”。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4)注重研究 阅读训练 ,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赖于正确有效的阅读经验。而阅读经验的形成确实要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一定的阅读量可以培养起较好的语感,而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 , 激发潜能。同时在一定量的阅读训练中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反复比较思考 , 纠正自己的思路偏差 , 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维。阅读材料要精选,试题要有思维含量,不要追求做得多,每做一题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
2、写作训练策略。
(1)写作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就其能力层级而言应该属于“创造”。文章一旦被写出来,不论其水平高低,只要不是抄袭,都可以
看作是同学们的一种创作。因此,在复习阶段的任何程式化、格式化的训练都有悖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但是文章是有体裁的,虽然没有人是按照教科书上的几 “要素” 来写文章的,可是在必须打好写作基础的初中阶段,应当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记叙文和简单的议论文、说明文。所以我们主张在强调可用多种文体写作的大环境下,仍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文体感,要强化对表达方式的训练。
(2)写作不是个纯技巧、纯技术性的操作,写作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对观察力、想象力的考查,因此,写作训练的基础是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在复习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载下来,以便到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
(3)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 。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 ( 有的还有材料 ) 的内容,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写作服务。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的得与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研究一下它们的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怎样开拓思路,怎样精选材料,怎样构思谋篇的,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都怎样做到题目新颖,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材料新鲜,细节鲜活,情感独特的。
(4)还须要求学生经常浏览报刊杂志,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三、应该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强化。
1、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基本的语言知识, 主要不是指概念性知识,而是指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即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又用来指导语言操作的实用性知识。包括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怎样辨识错别字,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怎样仿句,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2、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是靠总复习训练形成的 ,而是长期语言实践与积累的结果。只有从培养语言基本素养入手,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才会达到应有水平。总复习训练的任务则是在平时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归纳方法,提高基本语言知识运用水平。基本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核心是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而所谓的正确使用,除了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子,主要指的是恰当搭配与组合。因此,总复习训练中要下气力训练词语与词语、词语与句子、句子与句子的搭配组合能力。可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交流,从中发现问题,然后修改重写,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基本技能。
3、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内容的整合为基点,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的结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语文实践机会,展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篇三:中考冲刺高效复习方法
中考冲刺高效复习方法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如何调整复习计划、如何高效复习备考、如何以积极的心态迎战中考,才是最重要的。为此,中国教育在线初中频道特意为考生整理了中考冲刺阶段高效提分策略供大家参考。祝您取得好成绩。
一是考生要针对考试情况,合理调整后续复习计划,才能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收到效果。要发掘强项,在众多科目中,发现自己的优势科目。在提高复习效率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复习强项的时间,将更多时间用于其他科目。抓住弱项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找出“死穴”。薄弱科目,在复习计划中应该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考生要舍得将更多时间投入弱项,解开“死穴”。清楚考试重点。考试中每科的重点内容是什么?考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制订计划要贴切实际,不能好高骛远。明明只是中等成绩的学生,却期望通过几天的复习排到全市第一,显然不可能。
二是中考来临,时间紧迫,高效复习。根据各科成绩优劣安排突击策略。薄弱科目可通过熟记笔记和概念,重点突击,可以有效提升考生的“瞬间成绩”。同时,对于其他科目,也不能放弃,任其倒退。整体把握、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复习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否则只会越复习心里越没底。善于总结以往考试易错点。在冲刺复习阶段,要着重关注以往的错题,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三是自我激励。积极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都有助于强化迎考的信心。同时,考生还要客观看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告诉自己“我能行!”良好的心态是中考正常乃至超常发挥的因素之一。考生要注意放松自己,保证睡眠,保持体力。凡事不能走极端,在放松的同时,也要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