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工作计划 内容页

学校20XX学年度科普工作计划

篇一:学校2016—2017学年工作计划

泾源一中2016—2017学年工作计划

过去的一学年,学校在上级部门和县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下,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2016年中考中,我校有9名学生位居全县前十名,马天雪同学以总分584分进入固原市前十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本学年是学校管理的关键之年,也是良好校风形成的关键之年,在此背景下制定2016—2017学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和激励全体教职工热爱教育,增强工作责任感。以“强化制度管理、加强校风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狠抓学生习惯养成、科学推进高效课堂、确保校园安全”为工作重点,坚持“目标管理为导向,过程管理与终结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加强学风建设、班风建设、教风建设,努力形成良好校风,确保本学年教育教学工作稳中有升。

二、奋斗目标

(一)落实学校在教学管理、职称评定、教研奖惩、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探索制定并不断完善课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

(二)严格落实各级部门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有关规定,创新师德师风建设载体,积极培育一支爱岗敬业、作风扎实的教师队伍。

(三)规范教学行为,加强学科管理,增强教学实效性。坚持查课制度和考勤通报制度,各教研组、各科任教师要加强学科管理,认真落实课前预习、课堂有效、课后监督的教学模式。初一、初二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各科合格率和优秀率要力争达到全县第一;初三年级中考报考率达到100%,2017年中考合格率要达到县教育体育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力争我校有学生进入固原市前10名,总分500分以上学生有新的突破。

力争使95%的青年教师站稳讲台,全力在35周岁以下的教师中培育出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和青年班主任队伍,加大对参加“高效课堂”课改老师的培训指导,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课改模式。

(五)加强班级管理,狠抓学生习惯养成,建设优良班风。加快班主任队伍培养,培育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加强德育力量,增强德育考核实效性,在严格的德育考核中狠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建设优良班风。

(六)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确保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

(七)继续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校园安全。

(八)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对现代教育信息应用能力,力争教师人人会操作、能应用。

(九)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在校学生辍学率不高于2%。

(十)不断完善校园绿化、美化和文化建设工作。

三、发挥党支部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校党支部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全区党建示范点”为目标,不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强化制度管理、加强校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工作,不断推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在全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演讲报告等活动,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千方百计地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一中这个大家庭中来,切实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目标意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活动,扎实开展民主生活会,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党员骨干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校风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做好党建文化建设和新党员的发展工作。指导工会开好教代会,修改完善在运

行中发现问题的相关制度,制定出台一批新制度,用制度管理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学习环境,用制度把广大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发展上来。

四、强化制度管理,创新管理形式,提高管理水平。

以坚持民主集中制为基础,努力增强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意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导力,提升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增强制度管理意识,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部和教育厅相关法律法规,坚定执行教体局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依法治校,用坚强的制度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学校要继续发挥制度在管理中提速增效的作用,督促各部门增强落实制度的责任感和实效性,对学校各项工作要有布置,有要求,有落实,有奖惩,建立激励机制,实行追查问责制度,做到用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加强对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管理与考核,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对新教师和班主任的培养,增强责任意识,培养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班主任、科任教师向年级组、教研组反映问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向相关中层部门、分管领导反映问题,中层部门、分管领导向校长反映问题的管理机制,杜绝越级上报,杜绝直接把问题推给中层部门、分管领导和校长,形成层层有责任,逐级落实的工作机制。

各中层部门要认真分解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出符合本部门实际的工作计划,罗列出每月要开展的具体工作,经干部会议审定通过后认真落实。推进东、西教学区之间的竞争力,认真落实《年级组长考核办法》,加强年级组长对班主任的培训和管理能力,积极发挥年级组长在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各中层部门要依照制度抓落实,做到及时公示,及时通报;继续实行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对教研组一对一的管理机制,有效发挥教研组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年级组、教研组会议的监督,对会议质量不高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要及时约谈;对月考中出现同学科成绩差距过大的老师,分管领导必须找相关责任人谈话;对经常请假、迟到早退、旷课的教师,分管领导

要进行诫勉谈话,增强过程管理的实效性。

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校凝聚力。

继续坚持引导教师把良好的师德师风体现在对常规工作的落实上,在按照制度加强常规工作监督检查的基础上,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演讲和报告等活动为载体,努力帮助教师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

各中层部门、年级组、教研组要紧紧围绕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思路,团结协作,科学谋划,不断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和团结意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体教职工要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执行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六不准”》,遵守《泾源县教师管理暂行规定》和《泾源一中教师行为规范》《泾源一中教学管理常规》等规定,依法治教;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的各种活动,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教育价值观,用敬业负责的态度展现个人良好的师德,切实把良好的师德体现在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六、增强德育管理实效性,全力建设优良校风。

今年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是:树立德育工作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增强做好德育工作的决心,以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为德育重点,加强班级管理,加强学风建设,加强监督考核,加强培训指导,大力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提高年级组长的工作效率,促进优良班风和校风的全面形成。

政教处要继续紧扣德育重点,真抓实干,发挥德育工作在形成优良校风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深入基层和一线,进一步加强德育干事的责任意识,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狠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监督考核和反馈指导,严格执行《班主任考核办法》,优化班级考核制度,重视学生会干部在德育考核中的积极作用,在

严格的制度管理中规范提升班级德育管理。

各年级要结合《班主任工作手册》,以校本教材《成长路上》为指导,深入推进班级德育教育,加强班风建设。本学年,德育工作要抓实抓好以下教育内容:一是文明礼貌教育,要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举止得体,文明用语,不打架骂人,不私改校服,不留奇异发型,不佩戴各种装饰;二是卫生意识教育,要教育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环境,尊重别人劳动成果,不随手乱扔各种废弃物,见到垃圾主动捡拾,对班级教室、环境及宿舍卫生要勤打扫、常保洁,做到不留死角;三是爱护公物教育,要教育学生珍爱学校的各种公物,坚决杜绝故意损坏,不浪费水电,尤其对照明灯开关、自来水龙头、卫生间阀门、消防栓玻璃、楼道应急灯等设施,一定要加大爱护力度,一旦损坏要及时赔偿或维修,要敢于制止并检举破坏公物的不良行为;四是心理健康教育,要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自身优点和不足,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学会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实现理想不懈努力;五是目标意识教育,要教育学生珍惜求学机会,志存高远,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用目标指导行动;六是竞争意识教育,要教育学生树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敢于和对手比,勤于向对手学,在竞争中缩小差距,在竞争中赶超对手,使自己拥有不断前行的动力。七是自律意识教育,要教育学生切实加强自律,尤其是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做到“入室即静,入室即学”,用铁一般的纪律为班级管理和学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对以上教育内容各年级要反复抓,抓反复,抓出成效。特别是初一年级要根据《军训手册》做好军训工作,狠抓入学教育,力争在一年内培育出一个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强、自我约束力强、班风优良的班集体。

各年级组长要加强对本年级工作的思考和规划,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加强对班主任和教师的管理。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引导影响那些不善于思考的班主任,发挥最大能力把班主任的思想统一到全年级的工作思路上来。

篇二: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科技教育工作计划

青岛开发区实验小学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科技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围绕低碳生活这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全校师生中形成“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在科技教育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提高学校科技教育的质量,扩大科技教育的内涵,使学校科技教育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工作目标

1.探索课堂教学与科普教育的有效融合,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身边的、生活中的科学。在实践中了解并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领略科技前沿的风景。

2.创建自己的品牌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能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科技教育的实践。重视科技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安排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活动项目

培训。

3.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网站、宣传栏等阵地,宣传科技知识,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

4.加强七巧科技、打字编程、3D打印、头脑创新大赛的组织力度,利用学校校本课程加强训练,组织好学生参加市区组织的科技比赛活动。

5.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推动学校的科技教育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科科技活动为基本形式,以探究性学习和兴趣活动为抓手,将科技教育与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主要工作

1.通过普及、提高、推广这三个层面活动推动我校科技特色教育。

在普及层面,充分利用班队课和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科技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将活动取得的成绩面向全校学生进行展示。

在提高层面,学校开设学校课程,吸引和培养学生兴趣,为普及、提高和推广科技活动质量提供保证,也为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打下基础。

在推广层面,学校在科技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做足文章,因

地制宜,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以形成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为目标,不断推动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2.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办好学校课程。

继续开设七巧板、打字、3D打印等学校课程,定期开展活动,并且不断吸收有特长的学生加入。活动的指导教师、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场地均落到实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参加市、区比赛做好准备。

3.抓环境建设,营造校园科技教育氛围

学校小海燕广播、图书馆、宣传板报等提供科普知识和科技发展的信息资料,进行科技信息传递,营造校园科普教育氛围。

加强学校与科普教育基地和专业学会的联系,通过多种途径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4.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比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积极参加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有关比赛活动,做到定比赛项目,定负责教师,定参赛学生,努力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智慧,提高能力,也使学校的科技活动更上一层。

附:具体安排

二、三月:

1.制定科技教育活动计划

2.各班级出一期以科普为主题的黑板报

3.选拔学生参加区打字比赛

4.参加区七巧科技系列活动及NOC比赛和机器人比赛 四月:

1.开展科普知识宣传

2.开展3D打印展示活动

3.参加区智力七巧板比赛

4.参加市“七巧科技”系列活动

五月:

1.最强大脑--科学知识竞赛

2.参与学校课程展示活动

六月:

1.科普传播社会实践活动

2.评选出学科技、用科技优秀班级、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篇三:2016--2017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丁楼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

工作计划

近年来,我校办学条件日趋改善,师资力量逐步增强。学校在新的一年工作中,仍需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发展;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效能;力促学校内涵发展, 塑创办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升内涵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抓手,以改善条件、维护稳定为保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进位争先,努力开创学校和谐发展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牢记“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让每一个家庭放心满意”的办学宗旨,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规范办学行为,精细管理过程,关注育人细节和生命成长,以培养学生自主精神、科学态度、学习能力、文明规范等全面素质为育人目标,向管理要质量,创特色树品牌,使学校成为人文化、信息化、现代化,办学质量一流的省农村实验小学。

三、工作思路

1、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现代化。

2、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素质。全面指导教师按计划实施好个人专业成长规划。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认真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全面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3、创新德育形式,提高德育实效。坚持立德树人,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诚信”教育等活动。倡导责任教育,引导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祖国负责”。

4、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除了做好教师交流,更要做好校内班级质量均衡发展,学科力量均衡配置,推进课堂教学研究,让课堂洋溢生命的自由,成为学生自主的现场。

5、教学改革明显突破,教研成果凸显。有效教学研究形成一定的实绩成果和理论成果,重视课题研究,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教材教法研究,建立完善评价机制,组织好校内教研活动、基本功比赛和“课堂展我风采”等主题研讨活动,扎实推进蓝青工程。

6、巩固特色成果,提升办学水平。

力争让“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点,学校有特色”成为现实。

7、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安宁无事故。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健全安全工作条例应急预案,在交通、消防、逃生演练等方面,继续予以强化,落实专项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无隐患,无漏洞,无事故。

8、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章程,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民主,科学高效。

四、工作要求及措施

(一)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将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各项要求,严守十项规定,严守工作纪律,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积极反思,切实整改,牢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

(二)强化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

1、重点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深入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利用晨会、班会、课外实践活动等途径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确保学生个个成人,形成不乱抛乱扔、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等良好的文明习惯。新学年,学校将把学生的执行行为规范的情况作为班主任考核的重要内容。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实施动态管理,要求每位班主任在工作计划落实的基础上,认真制定班级公约、班会晨会计划、班级自主活动和特色活动的计划。加强班级干部的培养和训练,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鼓励班级常规管理有特色、有个性,班级活动开展的多样性和特色化。和班主任老师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明确课任老师安全责任:杜绝各种脱岗行为和放羊式教学行为。本学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通过举

办相关活动来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充分激发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注重德育评价、德育课程建设和德育的科研创新等工作。各班级要健全好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各年级要多为学生发展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和竞赛,多发现学生的亮点,多鼓励表扬,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全体同志要进一步确立教书育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积极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动脑筋,群策群力,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三)创造“精、实、活”的管理体制,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管理,我们旨在以课改的理念,建立精细的学校管理机制,梳理学校管理的流程,完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使条块管理清晰、协调、简洁、高效。

1、强化人本管理,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倡导“爱岗敬业、创先争优、进位争先”的教师主流文化,实现学校事业发展和个人专业成长的双赢。

2、全面完善学校章程,实现“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从而积极营造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的良好局面。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积极开展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每学年,学校将通过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运动比赛等活动,来检阅成果,总结经验。

(五)加大课改实施力度和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加强教学制度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加强常规管理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导处要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每项工作真正做到有布置、有过程、有记录、有指导、有考核、有评价。

2、强势推进有效教学,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切实加强对学校课程改革及课题实验工作的领导,配合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完善教研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和课改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好教研活动,一是常规教研课与专题讲座结合,二是听公开课与听随堂课结合,三是课改课与常规课结合,四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五是学课改理论与撰写论文结合,六是团队与个人结合。

3、狠抓教育常规,以管理促质量。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基础,抓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对此,学校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学校要更加强化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总结反思,练就过硬的本领。

4、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最高层次的校本研究形式,它反映一所学校的教科研成果,体现教师的教学特点。要充分发挥学校群体和个人优势的作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注重课题研究的实效性,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以教学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为研究重点,开展实践性研究。

(六)让“爱、善、美”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