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新学年、新起点、新发展、新气象。本学期我校在区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关怀和支持下,以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南,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突出学校特色建设,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校本内涵建设,打造校园特色品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将提优补差落到实处,真正有效提升我校教育质量,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努力向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迈进。
二、具体目标
1.提炼内涵,打造品牌。我校本学期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把学校建成健康学园、和谐乐园、精神家园。与建国路小学联手大力推进校“333青蓝名师工程”的建设,围绕走班选课、学科教室建设积极开展校本特色研究活动,将国际数棋社团、诗韵社团和薪火社团做实、做大、做强,积极打造阳光课堂,开展阳光系列活动,创建阳光文化,不断提升校本特色档次。
2.教育创新,精益求精。全面提升教科研的科学有效管理,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不断增强质量立校的意识,认真积极应对各学科的质量调研、质量抽测监控,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比赛活动,鼓励教师参加,青年教师人手一个课题。
3.研训结合,凸显校本。突出“校本”的研究,建立校本教研多样化,校本培训层次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校本管理自主化,校本教育信息化的“校本工程”建设新体系。继续加强环保文化、经典诵读、有效教学的研究,全面推进学校的个性化建设。
4.全力以赴迎接教育均衡县区督导评估和省教育装备督导评估。紧锣密鼓准备台账,通过验收。
5.做好与建国路小学对口交流,努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逐渐提升我校办学声誉,不断提升办学品质。
6.做好招生工作,规范学籍管理,做好控辍工作。
7.学校加强教德队伍建设和班主任基本功技能大赛培训,开展系列竞赛活动提高班主任教师专业素养。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
(一)抓科学规范管理,促教学质量提高。
规范学校管理,是突出学校教学中心,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为此做好以下工作:
1.备课改革,促进钻研教材
本学期,为了减轻教师沉重的课业负担,引领教师深刻研读教材、钻研教参,领会名师名家独特的教学内涵,发挥个性化备课的优势,同时也节省学校开支,开源节流,本学期采取绿色备课,改变原来电子备课二次复备采取直接在教参上复备形式,复备要求与原来电子备课要求一样,在原有的每课时教学设计上使用修改符号进行对应添加、修改、点评5处以上。
2.规范课堂,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规定上足上齐相关课程,切实搞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工作。定期或随机点课、进行备课、作业批改检查,并及时检查、跟踪反馈。组织人员对各班教学秩序进行抽查,切实落实课堂教学常规。
(3)建立学生质量监控制度,继续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建立“培优补差档案”,跟踪记录培优补差工作的开展情况,使我校的“培优补差”工作有一个实质性的收获。
(4)教务处分年级分学科进行阶段性质量教学检测,促进教师自我诊断教学质量,自我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3.加强学科质量跟踪,力求实效性。
学校重视对小学科的质量评估与监督。加强科学、艺术、体育和信息技术等综合学科的教学管理。除了在课堂上完成学科课程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在各个学科的特色建设上用心思考,大胆探索。本学期将对美术、音乐、体育、科学、微机等学科进行两次质量跟踪调研。要求学科教师严格规范教学,提高学生学科学习质量,增加学科教学的时效性。教务处还随机抽查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内容,确保每生每天1小时的锻炼活动时间。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完善教师专业化发展监督制度
多年来我校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校领导成立“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档案,要求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人制定《阳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规划》,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监督制度,完善过程跟踪测评制度、阶段性评估考核制度,实施教师专业化成长考核制度。教务处、教科室共同加强管理,注重过程监控,将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2.打造“333名师青蓝工程”
结合市“333名师青蓝工程”的实施,我校在本学期开展校内“333阳光名师”打造活动:及打造“校阳光骨干教师”、“校阳光学科带头人”、“校阳光名师”三级梯队。以“教师发展为本”,加强各层面教师的梯队培养,通过校内 “青年教师基本功系列竞赛”“青年教师微课评比”“师徒结对翻转课堂赛课”“阳光课堂同课异构”“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开展,互听互评,互学互动,不断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此外加强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引导,通过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校本培训,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校本研训一体化模式,积极参加市区教研组活动成果评比。突出教师自身的主体作用,大力实施主体参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