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刘中心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大丰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通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感染和凝聚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制订本校学校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如下:
一、学校文化建设现状
(一)学校物质文化渐成规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育人作用。
一是开发了学校的八大景观:施耐庵像-薪火相传,母子鹿-师生情,回头鹿-眷念故土,未名湖-检点自我,文化墙-格物致知,诗文路-寄语未来,香樟树-茵盖学子,银杏带-文化根基,赋予学校的一草一木以生命和德育功能。二是在学校走廊张挂了30余幅师生作品。三是整装综合楼,配备了专业的舞蹈、合唱、器乐和钢琴、美术、信息教室,为学生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学校行为文化渐成传统,促进了学校的德育管理和良好校风的提升。
几年来,学校贯彻“寓教育管理于活动中”的理念,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双特”(全面加特色、合格加特长)育人模式。一是着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坚持以校为本,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活动为载体。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举行“一人一堂课”活动,第二学期举行“新课改研讨课”活动,形成了校内交流、组内研讨、个人反思的三级校本教研模式。二是开展以特长为评价载体的“达人秀”评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三是开展系列艺术活动,让校园“唱起来、动起来,流光溢彩”。包括广场文艺演出活动,校园艺术活动(校园乐器演奏、舞蹈、卡拉OK、风采展示、书法绘画、朗诵等)等,实现了“以艺促教”、“以艺育人”的目标。
(三)学校制度文化逐渐完善,在学校规范化建设和提高办学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制订规划,立足发展。学校先后制订了《学校文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艺术特色教育三年规划》、《实施方案》等,从基础设施建设、课改于教材建设、队伍建设、教育科研、评价制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创办学校特色等七个方面对学校建设进行了规划。二是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编订了《庄刘小学规章汇编》,并按年度进行修订。三是结合学校的艺术特色建设,制订了专项规章制度。首先是《教师审美标准》和《学生审美标准》等,引导教师做有素质的教师,学生做有气质的学生。其次是对三团训练组织、器械服装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第三是设立“三个一”艺术普及目标,即通过艺术特色教育,每一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每一名老师发现一个艺术教学规律,每一个班级形成一个艺术特色。
(四)学校精神文化融入其里,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的原动力。
一是创建校园管理文化,营造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学校领导班子实行人文管理,有效管理,为教职工创造愉悦的工作环境和提供发展的空间,通过机制建设,营造有压力但无压抑的和谐工作、学习氛围,形成“尊重、约束、激励”的学校管理模式,促进了良好教风的形成。二是尝试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把学校学生会作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形成了学生自我管理的“三自”模式,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三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学校倡导了“德育管理个性化”,“班级文化特色化”。通过开展“学校大特色,班级小特色,班班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开展“我的班级,我做主”的特色班级的建设活动,创建特色班,以良好的班风促进良好的校风。
(五)学校艺术特色初成品牌,在提升学校文化品质和办学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提振”作用。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的突破口,学校艺术特色也取得了累累硕果,逐渐形成了“艺术奠基、幸福人生”的艺术教育特色。一是“三团”建设逐步完善,演出水平不断提高。二是通过艺术特色教育提高学校内在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在艺术特色实践中落实“教学即艺术、活动即艺术、生活即艺术”的大艺术观。使艺术教育渗透到课程之中,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彰显于细节之中。从而实现管理即艺术、教学即艺术、人生即艺术的艺术实践三维目标。三是通过开展艺术实践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实现“以艺兴校”。在参加各类艺术比赛中,学校形成了“发展第一、力争一流”的学校工作精神,并大而化之,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管理中,成为师生的共识和自觉的行为目标。
总之,在前期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彰显艺术教育特色,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办学水平也不断提高,先后获得了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艺术工作先进单位、区优秀基层党支部、区红旗团支部等称号,在李沧区对初中学校的年度考核中,我校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等级。
二、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要求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到位。
学校办学定位不够清晰。表现在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校训和办学理念。新课改以来,我校彰显艺术特色品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成绩不菲,但还没有提炼出一个概括我校办学特色和教育目标的办学理念,没有形成一个正式完整的校训。以前的“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比较大众化,不能很好体现现在的学校特点、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