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内容页

中心学校2014年春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中心学校2014年春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县教研室2014年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核心,质量为中心,服务为宗旨,管理为保证,提高为重点,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使教育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坚持教学教研一齐抓,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教育改革中的灵魂作用,力争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课程改革迈出一个新的步伐,教学研究工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研活动;

  2.着眼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研骨干;

  3.依托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研成效;

  4.抓实课题实施过程,丰富教研成果。

  三、工作重点:

  (一) 抓教学常规工作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有好的收获,就离不开平时辛苦的劳动。因此,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从常规做起,必须从现在做起,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促进教学体制的完善,增强教师责任感意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学期将开展以下工作:(1)不定期的进行教案的检查。(2)随时步入课堂听课。(3)加强作业批改的检查。(4)加强培优促中辅差工作的管理。

  (二)狠抓毕业班教学及带动工作。

  毕业班教学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抓好毕业班教学是学校的首要任务。(1)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意识。(2)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六年级教学工作。(3)真拟定好教学计划、复习计划。(4)教师拟定后进生辅导方案及后进生的预定目标。

  (三)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校本教研,加强教研组建设,力求有效教研。

  推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业务骨干的作用,在“有效教研”上下工夫。

  (1)专业引领,更新理念,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专家、名师的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与县、市教研员的联系,以“专业引领,提升能力”为主题,邀请县或市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校指导教研教学。创造“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拓宽教师视野,逐渐成为学习型、反思型教师。让教师与专家、名师进行互动式对话,真正实现更新理念、提升能力。

  (2)z小学、z二小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加大对集体备课的管理力度。

  对于z小学、z二小规模较大的学校,本学期集体备课的管理与研究,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集体备课要完成“个人钻研→主讲说课→集体研讨→成案→课中复备”几个阶段,要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重点做好集体研讨和课中复备。所以,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增强集体备课的管理力度,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年级组长要安排好主讲教师,全组教师要在备课组活动之前充分进行个人钻研,研讨过程中真正参与集体研讨,主讲教师集体研讨过程中,要认真记好研讨记录,真正把全组教师针对每课时的研讨发言、达成共识的建设性意见、综合实施到教学设计中。

  (3)抓住“课堂”这个核心,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各校要充分发挥“教研”职能,在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组内互助,开展“周周研讨一课”的教学研讨活动,规范教研组建设。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为突破口,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活动定点、定时、定内容。强调“紧”“精”。紧--时间上的紧凑不拖沓;精--有中心议题,内容上的精彩、见效。重点进行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中重点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的研究。

  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本学期各校教研组拟订一个专题,以“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为主,针对该专题,本学期安排一次作为学校范围的展示研讨活动(语、数各展示三节课,其他学科均一节课)。首先,每个专题研讨活动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上课准备(包括备课和组内说课),第二阶段为课堂展示(观课),第三阶段为课后反思、议课。形成备课--说课--观课--议课(反思)的教研活动模式,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其次,各校制定年级研究课的安排表(周次、内容)。教导处参与组织安排听课活动,同年级同学科的每位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参与评课活动。通过教研活动,从发现问题、

TAG标签: 教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