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发言稿 内容页

教师在行政学习会上发言稿

文章来
源学科吧教师在行政学习会上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因为我将要在今年的X月下层参加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因此整个假期里都在认真研讨与考试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英语》等书籍,也读了一本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一本理论书籍,而是一本实践书籍,书名是《寻找理想的教育——走在新教育的路上》,作者是张刘祥,一位教育局的副局长。
最初吸引我眼球的并不是作者的身份,而是封面上的注释“行者文丛”。因为我一直都认为,对真正把教育当成一份事业、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的一线教师来说,也应先是一位行者,在日常工作中应是“且行且思”,否则自已很难得到发展,自己所教的学生也很难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当我看到书中的目录时,我更是有了阅读的冲动,于是一口气的全看完了。
全书共分为追寻理想、聆听大师、走进学校、分享快乐、且行且思、与书为友等六辑,全书以叙事的形式,叙述了作者为了追寻理想的教育从而了解新教育实践,进行走进新教育并领导实践新教育的历程,文字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因此我说它并是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但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教研理论与方法,因此它又是一本教育理论丛书。
作为一位分管教育的教育局副局长,作者在书中自始至终都强调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作者认为,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信念,读书是教师的生命所在,读书的力量就是教师的力量。正如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当前我校正全力推行书香校园的建设,但效果却并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很多老师(可以说是大部分老师)都不重视读书,每天的阅读往往只局限于教材、教参、一些习题册、网络上的一些快餐式的杂文等,而能真正静心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老师,可以说是了了无几。作者认为:“如果连教师也不读书了,那么我们还指读谁会读书呢?还指望学生会喜欢书吗?不读书的教师何以丰富自己的心灵?又何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因此,我认为,学校在强调教师读书方面,强调得再多、再高也不算过分,同时学校应创造机会让老师多读书,指导教师多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书籍,创造一个让教师自由交流读书心得的平台,这是提高校本培训的有效性的捷径之一。
作为一位副局长,作者还提倡老师应多写作。作者认为:“如果把教师比作雄鹰,那么,读书和写作就是促使其腾飞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但现实是怎样的呢?我们都很清楚,写作一直是我校老师的“短板”,甚至有些老师还说:“要我做什么都还可以,但要我写作就太难为我了。”因此每当需要老师交读书笔记的时候,有部分老师是从网上下载来的,有部分老师虽然是自己写的,但廖廖数语且言之无物,能写出质量高的不多。当然,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观念是关键。因为老师没有转变观念,所以往往认为我只要能把课上得好、让学生取得好成绩,那么我就是一位好老师、一位优秀的老师了。同时,学校、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往往也是认为只要该老师能把学生的成绩教好,那么也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否则就是不优秀的,甚至是不合格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不少老师逐渐形成了一个这样的观念:写与不写一个样,只要学生成绩能上去。因此,有不少的学者感叹,在当今的老师时,能写好一篇作文的已不多了,甚至我们的语文老师也不会写作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不能不引导学校领导层的思考。作者认为:“倡导教师写作,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必须要有具体的措施,要建立必要的机制,要创建有效的形式。而当今我校欠缺的正是这样的机制、这样的激励措施。
理想的课堂,一直都是我们一线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教师日常工作所关注的焦点。在本书中,作者花了较大的篇幅谈自己如何走进一线教师的课堂,如何参与一线教师在课后的研讨,如何用新教育提倡的“六度”标准来衡量原生态的课堂,如何被一线教师对理想课堂的诠释而感动,如何对一线教师的课堂进行反思等等。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真正行者的风范,因此,朱永新教授戏称他是“非常局长张刘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领导人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既作为教师又作为教育者的技巧,才能充当教师和学生的优秀而有威信的指导者。一个好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个好组织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师,不仅对上自己课的孩子来说,而且对全校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应如此。”我校的行政都非常重视走进一线教师的原生态课堂,也重视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但很多时候,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公开课、研讨课还是常态课,课前我们都花很大的力气去做好教学设计、写好教案等,但上完课之后呢?往往我们忽视课后的研讨,在课后研讨上所说的话也往往都是“放之天下而皆准”、面面俱到的空话、套话、空洞的词语居多,真正有意义的、有根有据式的细节研讨、互动交流式研讨却很难见到。其实,很多时候,在课后的研讨里,那怕只研讨某一个点、某一个教学环节、某一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方法等,也比我们以往的“无效研讨”要好得多。因此,本学期我们当务之急的是必需着力改进各类课的课后研讨,必需改进教师课后的有效教学反思,这得从我们行政做起,这得需要我们行政带好头,需要我们用行政的力量去推动,否则每次的课后研讨,无论对于教者还是对于听者,我认为作用不太大。
正如薛农基为该书的作序中写道:“从基层教师的佼佼者身上,我还发现: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经历实践、学习、思考、写作这么一个完整的过程。”今后,学校在教师培训等方面,应大力推进教师的阅读与写作,应引领教师成为一位真正的行者,促进教师且行且思、且读且写,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文章来
源学科吧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