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发言稿 内容页

学校寒假假前教育广播讲话稿

文章
来源学科吧
课件

学校寒假假前教育广播讲话稿

同学们,我首先祝贺大家期末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迎来一个令人期待的美丽的寒假,我祝愿大家寒假快乐!
我似乎隐隐听到教室里有同学发出笑声。可笑吗?我觉得一点不可笑。想起史铁生《我与地坛》文章中一段话。他在地坛彻悟了人生,参透了生死,然后说“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早起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和他相比,我们的寒假为什么不可以认为是快乐的?是美丽的?
我今天带来的题目是:让我们过一个书香寒假。主要想谈一谈寒假中以及今后学习中的读书问题。
我这里讲的读书,不是完成老师任务的读书,不是读教科书,更不是读课外教辅。我讲的读书是在课外读整本的书,读对自己人生发展有意义、有价值、有力量的大书。我不喜欢用“课外阅读”之类的说法,因为它完全不能表达读这类的书的价值。我认为应该称之为“成长阅读”“思想阅读”,甚至是“生命阅读”。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读几本好书,锻造自己的人生,精神气象就会完全不同!
这些年我们倡导“大树下读书”,校园中逐渐养成了读书的风气,不少外面的老师对我们校园的评价是三个字:“树”“诗”“书”。老实讲,听到这样的赞誉,我又是高兴又是惭愧。高兴的是,我们的工作和成绩得到别人的认可;惭愧的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做得好。不少同学不读书,没有自己的读书生活,思想幼稚,精神单面,与名校的学生身份完全不相称。“腹有诗书气自华”,名校的“名”靠的是每个学生身上散发出的脱俗的书卷气质!
这里,我想辨析两种同学中普遍存在的想法。
第一,一讲到阅读,不少人就认为这是语文学科的事,而我是个理科生,将来主要搞理科,读不读书无所谓,于是可以放松阅读,放弃阅读。错!我不认为读书仅仅是语文的学科的事,读书是各个学科的共同基础,是超越各学科之上的一门人的成长、自我成长的学问。理科生尤其需要通过读书强化自己的人文素养。复旦大学李森浩投毒案,已经宣判,我注意到网上有林森浩留给家人的一封遗书,一共讲了四条,其中有两条提到读书。我的问题是,一个名校的、优秀的理科博士,他不读书吗?看来,他说的“读书”不是指一般的读教科书和教辅书,指的是精神阅读、思想阅读。他说,多读书,“开卷有益”,“一个人不会差的”。可以说,他用自己的教训从反面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一讲到阅读,许多同学会说,寒假还要补课,还有那么多作业,哪来的时间读书啊?在这些同学看来,一讲要课外读书就应该是其它什么事都不做,只管读书。这些同学是把读书和其他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了,好像补课就不能做其他事,做作业就不能做其他事,有我没它,有它没我,势同水火,势不两立。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极端化的思维。其实,完成好学业不需要以牺牲读书为代价!关键还是你有没有读书的决心和热情!
热爱读书,请从这个寒假开始。
那么怎样安排好寒假阅读,过一个书香寒假呢?
高一高二年级除了不折不扣认真完成寒假作业中都布置的阅读任务,我还有几点建议。
第一、要学会规划,要会挤时间读书。阅读能力最核心的一点,是找到读书时间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你的读书永远是空中楼阁。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中午或晚上,我们在学生食堂吃饭,我们总听到上面篮球场传来打篮球的声音,总能看到有同学在球场飞奔。是谁给了这些同学打球的时间?没有人给啊,是他们宁愿牺牲自己吃饭的时间,为自己找到、满足自己打球的愿望的时间!当然我并不提倡这种做法,但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痴迷的精神。昨天江苏卫视教育频道来学校拍摄语文课程基地的新闻片,我联系了去年考取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李雨倩同学,请她来谈学校课程基地对她成长的影响。她在高二时参加了我的经典阅读小组,克服了很多困难。她家住江北,有时我们讨论问题多读书的时间长了,她总要提前请假,说到江北的最后一班车马上就要发车了,我得去赶车!她就是用这样的一种痴迷的劲头为自己找到读书的时间,为自己全面高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选择一两本、两三本,值得自己读的书。选择那些自己特别有共鸣、对自己成长有价值的伯乐之书、智慧之书、生命之书。这样的书,它能发现你,你能发现它,能对上眼,看它那个书我有收获,觉得充实,把我生命中那样一种经验调动起来,给我更多新鲜的东西。卡尔维诺讲过,阅读意味着接近一些将会存在的东西,理解一种可能性。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的内心是丰富的,是深刻的,在你灵魂的地表深层藏着很多的种子,可是这些种子没有阳光、没有水、没有雨露,没有办法生长。阅读把你天性中那些美好的、伟大的、深刻的、博大的力量激发出来,让人知道生命的美好。要读这种伯乐之书、智慧之书、生命之书、经典之书。
这样的书不能抬起“浅”,要有一定硬度。天底下的书可分三种,一种一看就懂,没有价值,你是消费者,没有任何意义,你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磨砺;还有一种书,完全不懂,看了等于白看,天书,不要读;第三种似懂非懂,有很多困惑和疑难,这样的书最有价值。不瞒大家说,我不赞成让我的学生看《读者》。道理非常简单,《读者》是以初中毕业生为基本阅读对象的一本读物,一个高中生要读一点读不大懂的书,读磨脑子的书,那才有价值。
除了读书,也可以读报纸。读些有思想的报纸,比如《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它能激活你,让你带着现实的感受和问题去读书,构建自我的阅读的意义。
每个人当初选择十三中的理由也许各不一样,我最喜欢的理由是:这是一所可以认认真真、像模像样、读几本大书的学校!
第三,读书要学会自我评价。要知道什么是“读懂了”。很多同学可能都是这样认为的,所谓读懂了就是你把那个现代文的题目做对了。这很荒谬!那有什么办法呢?读懂一本书,有一个简单的外在的判别方法。朱光潜说:“我读一篇文章、读一本书必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达出来,才觉得真的把这本书消化了”,这句话很简单,但很重要,就是能用自己的话把这本书、这篇文章内容的最核心的东西说出来:这就基本上算是读懂了。
要让自己真正读懂,需要聪明人下笨功夫。什么笨功夫?就是摘抄,就是读过之后,把书中那些值得自己反复的阅读揣摩的、富有思想情感价值见识的话或段落,摘抄下来,反复重读,加以消化,成为自己生命成长的资源。
在这个世界上,你对书功利,书就对你功利;你对书好,书才对你好。你读的这本书,可能他一辈子帮不了你,也可能在你最危急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从没有指望它的时候帮助了你!
同学们,寒假就要开始啦。读书季就要开始啦。读书季里,你身体失重,心灵飞翔;你用看书的时间,撬动你美丽的世界和人生。
祝大家新年快乐!读书快乐!

文章
来源学科吧
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