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发言稿 内容页

在学生期末结业典礼上讲话

文章
来源学科吧
课件

在学生期末结业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校领导,同学们:

  今天应母校的邀请在期末结业典礼上和学弟学妹们进行交流,我的心情十分感慨。说起来很惭愧,我已经6年多时间没有回到过母校了。今天看到母校的一草一木,都令我回想起在这里度过的难忘的青春时光。校园依旧,母校的容颜并没有太多地改变,但是同学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却和当年已经大不相同,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在座的同学们拥有比当年我们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现代化的学习手段和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渠道。因此,如果我今天再谈当年的学习经验,恐怕早已不合时宜。在这里,我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对于高中学习生活的一些思考,谈谈怎样确定高中阶段的目标,以及怎样实现高中阶段的目标。

  10年前,当我在**中学读高中的时候,我和我周围同学的目标是十分简单的,那就是把高考作为目标,想方设法要考个好学校。但如今情况似乎有些变化。大学自主招生越来越普遍,高考已不再是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唯一渠道;如果家里有一定财力,到国外拿个大学文凭也是轻而易举。网上还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美国甲骨文公司的CEO埃里森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讲到他本人以及比尔·盖茨、戴尔这些世界级的企业家都有从大学退学的经历,埃里森号召耶鲁大学的学生向他们一样退学,否则只能做“失败的优等生”。有人因此认为,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读一个什么样的大学也已经不再是决定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我想,这些观点从某些侧面反映了社会现实,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好的大学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至少北大的教育改变了我,改变了高中时候那个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我。北大的高度、我所接触的老师和同学使我告别狂妄自大和自以为是,学会谦虚和谨慎,这是我大学学习最大的收获,也是目前和未来从事政府机关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项“美德”。所以我想,好的大学教育虽然未必能确保你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但一定能提高你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的概率。作为高中学生,在学业上千万不能有随波逐流的思想,还是要追求上进、精益求精,要把考名校作为学习的目标。

  确定高中阶段的目标后,同学们还会进行目标分解,每个学期都对自己有所期待。在这里,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一些同学可能会不自信,会怀疑自己究竟还有多少可提高的空间。我就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我本人,我高一的时候,成绩在全班排30几名,高二也不过在全班排10几名,但后来经过努力,我高考的时候取得了全市文科总分第4名的成绩。还有一个例子是大学睡在我下铺的兄弟,他来自辽宁的一所省重点高中,高一时成绩也很差,老师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如果班上有一个人考不上重点大学,那就是他。但最终他取得了辽宁省高考文科总分第2名的成绩,现在已经是北大的博士研究生了。所以说高中阶段的可塑性还是非常强的,如果你不认为自己的脑子比别人笨,如果你愿意珍惜分分秒秒,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你的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你一定能创造奇迹。

  第二种情况,有些同学确定了一个学期的目标,但是经过努力却还是没能实现。怎样正确去面对?古人有一句话:“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对于这句话,我们的解读是目标要就高处立,你要实现一个中目标,你一开始必须定高目标。这只是读懂了半句。反过来看,这句话的另外半层意思是说,大多数人在自己确定的目标都是失败者,面对结果要放宽心态。事实上,无论是短期的学习目标还是长远的人生目标,每个人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目标、自己的理想。因此,当最终结果和自己设定的目标存在差距的时候,要看到如果当初不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现在的结果也许更差。在此基础上,看到未来的希望,提高自己的勇气,激发奋进的动力。

  当然,在这里我还得说,学习的目标,最终是由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决定的,而校园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衡量人才的尺度有着一定的区别。许多学生时代成绩不那么优秀、能力不那么突出的同学,踏上社会以后却迅速脱颖而出,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我观察这些同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几乎都是在从事自己爱好的事业和发挥自身特长的过程中取得成功的。所以大家如果有一项有意义的爱好或特长,建议大家不要因为学业太忙而放弃,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作些钻研,因为这些爱好和特长很有可能在你踏上社会之后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即便是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多少价值的爱好,如果你执着地去投入,并做出一些成绩,那么也有可能在你未来人生发展的道路上起到重要作用。我有一位大学同学,比我小一届,和我在北大学生会共事三年,我担任会长的时候,他担任副主席,后来他通过竞选成为主席,现在是北大哲学系的博士研究生,担任全国青联副主席、全国学联主席。他是一个非常儒雅的人,但在高中时却有一项非常暴力的体育爱好,就是拳击,曾荣获河南省拳王称号。有一次参加比赛,对手是全国冠军,他明知实力差距较大,坚持上场,结果被对手一记重拳,头部撞倒在台侧的铁柱上,昏迷了两个星期才奇迹般苏醒过来。当然他不是靠拳击进入北大的,他是考上的,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是他的这段拳击经历在后来成为学生领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因为富有传奇色彩而吸引到更多的选票,更重要的是,拳击运动塑造了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厚积薄发的个性,使他能够北大学生会高度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现在有不少人研究体育运动与人格塑造之间的关系,确实有一定道理。也许有人说,这个同学太特殊了,不具有普遍性,那这里还有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例子。北大有一个著名的学生社团叫山鹰社,从事登山运动。登山训练十分艰苦,而且风险极高,山鹰社成立以来先后有10多名同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每年依然有许多北大学生出于对探险的热爱参加山鹰社。这看似和事业发展并无关联,但后来有投资银行发现登山攀岩过程中形成的意志品质对从事投行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非常有益,因此非常亲睐北大山鹰社的成员。当然,我举这些例子丝毫没有让大家去练拳击、练登山的意思,但是如果大家在保证学习的同时去投入一项体育运动,并且创造一定的成绩而不仅仅是“玩”,那么我想,可能会在将来人生发展道路上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另外,同学们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光靠自己是不够的,需要依赖老师、家长和周围同学的帮助。在这里我特别想讲一讲如何与父母沟通的。但是我感觉,对今天重点高中的学生谈这个问题非常必要。人在中学阶段处于逆反期,往往听老师、听同学,偏偏不听父母,不愿意跟父母沟通。特别是像我们这些80后、90后,成长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视野可能比父母一辈开阔得多,很多知识和技术父母不懂,我们懂,如今再上个好学校,成为天之骄子,就更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我上高中和大学时也是如此。后来我所在学院的院长发现很多同学有这个毛病,就给我们上了一课,在有一年的结业典礼上,他专门谈了与父母沟通的问题。我把其中的几句话与大家分享。他说,将来踏上社会以后你们要同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是像你们父母这样的普通人。因此,如果你要真正能做大事,那么起码你要能够同你的父母对话;你要理解他们的好恶,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愤怒和担心,他们的直觉、想象和判断,甚至他们的错误和平庸。否则,谁还能指望你有能力同其他无数普通人对话?而多少年之后你还会发现,你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我觉得这段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希望大家都能和父母沟通好。

  最后我想说,理想和目标对人生的指引作用是巨大的。我毕业离开**中学7年多,经历着人生的成长,身上也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中学时代读的书、做的事不少已经淡忘,但是唯有当时树立的人生理想和目标铭记在心、不曾改变。母校抚育我们每一个人从少年成长为青年,把我们送进大学的校园,更期待我们将来能够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祝愿在座每位同学都能坚守一颗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心,让并不漫长的三年高中生活,成为人生历程中一段永不褪色的时光。

  谢谢大家。

文章
来源学科吧
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