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发言稿 内容页

教研组经验交流(3篇)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教研组经验交流(3篇)

  

最佳表达,达最好效果


  潘**老师执教的《月球之谜》,曹**老师的散而不乱式的交流,让我在今天收获颇丰。下面,我将根据潘**老师的课,结合曹**老师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板块清晰,简而不“简”

  潘老师执教的《月球之谜》,板块清晰,让人一看就非常明了。从“读诗生迷”到“读文解谜”再到“读文概括迷”最后到“看图再生迷”,层层递进,步步紧逼。从整体课的结构上来讲,构思严密。课堂的进程是一步接一步的开展下去。过程看似非常简单,但是过程中所包含的东西非常多。其中字词句的积累教学、句段的仿说、概括小标题等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在这堂课中是所处可见。可见,潘阳老师一直讲学生的阅读发展作为这堂课的设计主方向。从潘阳老师的整体课堂,我可以明显而且准确的发现这堂课大概的小学目标和方向,由此可见,思路清晰,方向明确。

  二.句段训练,层层递进

  “我的地球的天空________,地上________。地球上有________,有________,是个美丽的世界。”这样一个句式训练,从文本中延伸而来,为训练学生而去。再“把________放进________,________。”这是句式训练二,这一训练直接指向与本课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那就概括能力的培养。可见,潘阳老师的时刻不忘教学目标,时刻不忘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三.培养学科素养,一课一得

  当今,我们语文界正在刮起一种语用教学的风气,那就是想在课堂中给学生练笔的行为。有时候为了练笔而使劲去挖文本中练笔的地方,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曹鸿飞老师提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可包括“提取信息、概括能力、形成解释、做出评价、问题解决、审美创造”这样几个要点。而本课教学,潘阳老师就紧抓学生概括能力去进行培养。从句式的概括到概括小标题再到迁移其他文章概括小标题,这其中既考验学生概括能力,更是培养了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最后的再生疑更是学生发展的增长点。

  今天下午,我们收益颇丰。如:不轻易试教、教学设计的格式等我们忽略的小细节让我重拾。更有语文学科的内涵素养更让人深思片刻。但对这堂课,我也有一点小疑问:1.句式训练时,是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的思考时间;2.字词学习时,如果让学生抄写几次,是否会更好;3.学生在概括一些较复杂的小标题时,是否有所提升。

  总而言之,今天的培养收益颇丰,让我知道了一堂课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特质。

 

 幸福周末,习作引路

  

  上周六,在开发区小学语文十六学时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曹**院长和俞国平校长讲座。习作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中的短板。这次两位大师的讲座,令我受益匪浅。

  上午,曹**老师的讲座《习作:表达你的发现》,由浅及深,朴实生动。曹**老师通过“学生日记”三例和“学生作文”三例,透析当前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让我们明白“习作是什么”。他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写好文章,要让文章“有内容”,学生“会发现”,运用“内容再现”的方法,使文章“有美感”。接着,曹老师从学生的习作“现状”进行“追问”,引发老师们对自身习作教学的思考。最后,曹老师的习作教学建议ABC,建议老师从阅读、需求、思维、修改、练笔、展示等方面建立习作教学立体体系。这在告诉我们,要把零碎的习作教学观进行整合,形成宏观的系统,再在各方面进行细致钻研,习作教学才能长期保值保效。

  下午,俞**校长的讲座《有效“评改”,习作提质》,结合自身习作教学中的案例,真实有效。俞老师从他自身参与的一次主题研讨活动入手,为我们分析教师评改作文的现状。俞老师细致地罗列出七个评改问题,细读细想,自己平时是否也曾犯上其中的一二三?想之思之,仿佛这些问题变成了一条条罪诉,在无声地控诉我们教师对待作文评改的马虎随意,漫不经心。接着,俞老师告诉我们“从整体出发,用评改撬动”。最后,用了大量的自身教学案例告诉我们“评改,如何撬动”。他的各类型作文的解读序列表、典型评改中的优质文句,让我们如获至宝。拿着他人的智慧结晶,期待自己的习作教学也能开花结果。

  周末,虽为休息时间,但能够听到如此精彩的讲座,是这春天里最美好的事。这个周末,是幸福的。

  

谈习作评改之心得

  

  有幸参加了经开区举行的语文16学时学科素养培训,邀请来讲座的专家是温州教育教学研究院的曹**老师和乐清育英学校的校长俞**老师。他们都是围绕习作展开了自己的讲座,与我们一起交流他们在教学生涯里的一些经验。

  曹老师强调了写作不是总结,而是再现。写好作文,还需要我们去发现思考。俞国平老师针对习作如何评改进行了详细的分享,对于各个学段的习作要求进行了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解读。针对以上的讲座内容,我谈谈自己对于习作评改方面你的一些想法。

  一、改变观念,让学生勇于当评改小老师

  《新课标》要求的“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作文教学理念,老师还要做很多工作。要让学生的观念随之转变,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从榜样示范、对比实践和形成观念这三方面做起。

  二、适当降低门槛,让学生敢于当评改小老师

  学生明确了自己修改习作的重要性后,都愿意参与到评改习作的活动中来,但这对于学生来说评改习作是一件新鲜事,也是一件大事,一向由敬重的老师做的事,现在要由自己来完成,不免会心生畏惧。因此,教师必须消除批改习作的神秘感,坚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感觉评改习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并愿意去做这件事。

  三、优化评改方式,让学生乐于当评改小老师

  修改是习作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习作质量的有效措施。前人说的好,“文章不厌百回改。”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先生主张“定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课标》也明确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做到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交流见解。”反复修改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催化剂,我们要在“修改”上多下工夫。以下将会是我以后想要尝试的几种指导方式:

  1.生自批、互批。

  (1)自评自改

  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训练的目的。自己亲身参与,亲身活动,自己的思想、情感、看法得到充分尊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这种习作态度去“自评”。但自改自评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做好“教练”工作,学生自改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

  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自我评改的标准,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读中修改自己的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四读自改法”:一读,通读全文,立足全篇,对照习作要求,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上,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三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

  (2)互评互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学生的个人水平毕竟有限,而且看自己的习作始终没有看人家的习作来得有趣,我们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学生初步自评后,就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活动。

  对于互评的习作和修改后的习作,教师还要认真地看看每一篇的评语,检查一下互评的效果并及时地反馈,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积极的鼓励,对表现不好的同学给予适度的批评。

  2.师赏批,推波助澜 

  教师的批改应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批改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或面批,或笔批,关键是对学生多点激励与启发。面批面改,增强学生习作和修改的自信心。

  叶圣陶先生指出:“给学生改习作,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批是习作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反馈及时。面批面改习作,也是提高学生自改、互改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特别是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最宜采用面批面改的方法,当面向学生讲清习作中的成败得失,使学生每次习作都有所收获。

文章来源
学科吧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