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吧课件www.
xueke8.com
xx书院秋季新生家长见面会讲话稿
各位家长:
大家好!
很欢迎新的同学,对于新同学的家长,我非常敬佩你们,你们是很勇敢,而且几年前就很勇敢,到现在还是很勇敢的,因为像各位的孩子这样求学的历程,在现在这个时代里是很特别的。我知道大家一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或是来自于家庭的,或是来自于社会的。当然,家庭的压力也往往是来自于社会,假如社会没有压力,可能家庭就不会有了,如果各位家庭里的意见都很一致,那是很奇怪的。有人说他孩子要读经,他家人都不赞同,问我怎么办,首先我都很恭喜他,说你的家庭是很正常的。不知你们的家庭是不是很正常,就是是不是有人反对,请举手看看。(没有家长举手)哦~~看来大家的家庭都是不正常的。(众笑)那很好,真是了不起,大体上也唯有家庭都支持,至少大多数人都支持,或者由于开始读经以后,孩子的表现让家里的亲戚朋友看到了,他渐渐转为支持,要不然,一个孩子是很难长期老实大量读经的。
根据这几年的观察,如果全天候读经,平均大概五年,能够读完三十万字;如果少于五年的,算是超前;如果多于五年的,就嫌慢了一点。不过呢,也不一定说慢,为什么呢?因为依据我原初拟定的计划,读经是要读十年的,所以读五年六年七年八年,能够读出来,那都算快的。而一个孩子要能够这样地读书,非常强力地读书,而能够读这么久,那是很难的,是天地之间奇特的景象,当今天下,确实是“几家能够”。
自从xx书院成立以来,我们一直都说要有三十万字的标准,我不知道是不是在一些秘密的地方,譬如宗教徒,也这样读书,他们有人也能背这么多字。在一般的观察下,全世界能够背这么多字的人大概都在xx书院了,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二十几个孩子。各位的孩子能够进到xx书院,是很不容易的,他们的生命中确实打下了特殊的功底。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我们的书院也是为了一个特殊的目的而开设的。这个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只是再强调一次,就是很敬佩各位。其实,大家想一想,也要敬佩你的孩子,他们真是不容易的,要不相信,我们各位家长,你背看看,连一本都难,不要说十二本了。所以我们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而居然有人真的能够达到这个标准,那就好像鲤鱼跳龙门——据说黄河在山西陕西之交中有一座龙门山,河里的鲤鱼从下游游上来,要跳那个龙门山,跳过了龙门,这条鲤鱼就变成龙,它就飞了,这叫“鲤鱼跳龙门”。这些读经的孩子有非凡的毅力,经过长期的工夫,终于能进到书院,我比喻为鲤鱼跳龙门。到了书院,将来就是书院的责任了。大家都知道书院的规划,我们一直还是照这个规划推进,这个规划其实也不很难了解,这个规划跟读经是搭配的,也是本之于人之常情,因为读经所读的是人类永恒的智慧,而书院所开启的也是人类永恒的智慧。
启发学子的愤悱之情
人类永恒的智慧从哪里来呢?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是有源头活水的,有人说那是圣贤的心灵,因为有圣贤所以有经典。其实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我们再问为什么有圣贤?所谓的圣贤只不过是把人性完全开发的人,所以圣贤来自于人性,因此这些经典就来自于人性。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人,我们要教导一个孩子成就一个人,当然是完成他的人性,本来人人都可以完成自己的人性的,照道理说人人皆可成圣,人人皆可成佛,因为他的本性就具足,但是谁成圣了谁成佛了?所以,以个人的才情跟努力,终究还是很粗浅简陋的,因为人生毕竟有许许多多的限制,如果能够借用圣贤的教导,比较容易启发自己的心性。不过,谁去接受圣贤的启发了?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没有愤悱之情,就是连孔子也很难给予启发,所以在这里,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激发一个学生的愤悱之情。
但是一个人在他小时候,他是听从引导的,最主要的引导者是家长。在我们现代化的社会里面,好像老师成为强而有力的引导者,其实这也是家长共同造成的,为什么呢?因为家长信赖老师。不过,家长信赖老师,从来没有问老师可不可信赖。很少人去了解什么是教育,意思是很少人去思考怎么让一个孩子的生命达到最良好的发展,就顺着既有的环境让孩子自然地成长。假如一个对教育有见识的家长,他对孩子的培育是有相当的自主权的,尤其像我们各位家长认识得这么深,自主的愿望就很强烈。就在近一二十年,我们才渐渐有机会让家长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还可以有路走出来,所以你们的孩子才有幸运能够接上古圣先贤之路。各位家长的功劳最大,因为家长有这个意愿,老师才有机会来教导他。假如家长和老师的观念是一致的,孩子是很容易引导的。但孩子会长大,我们是不是一直让我们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完全依着我们的引导过他的学习生活呢?其实不是。
到了青少年时候,也就是过了十三岁以后,就要像孔子的立志。孔子是十五岁志于学,我们希望现在的孩子在十三岁就能够立志,就能发愤悱之情,既然他发愤悱之情,而又有机会可以接受启发,这是天下最幸福的一件事情,最令人向往的一件事情。所以你的孩子或许在十五岁上下就能发愤悱之情——纵使到了二十岁也没有关系,因为世界上有谁二十岁就能够愤悱呢?将来我们读经推广越来越普及的时候,xx书院的入学年龄可能会越来越降低,因为大家听到读经理论会提早了。现在呢,十五六,十七八甚至二十来岁,在这个时代的风气下,都还算早。所以我说很敬佩各位家长是真的,我很为各位的孩子高兴是真的。各位的孩子以前有家长老师引导他,而他也能够这么坚强,把三十万字背下来,我都认为是可教之材。到了书院,我一定要激发他的愤悱之情,然后一定要给予启发——不敢保证可以启发成功,我只是尽力。当然,除了我尽力之外,我们一定要记得,从古以来这么多的圣贤、仁人志士,他们的学问,他们的道德文章都可以给我们孩子启发,尤其对于一个有愤悱之情的孩子,有深厚功底的孩子,接受启发的潜力是很大的。所以各位家长把孩子送到xx书院,就请你放心了。
这两年来,虽然xx书院还没能进入正常的轨道,但从明天开始,它将进入正常的轨道了。因为草创一个这样的文化理想的基地,确实是不容易的。要把已经断了一百年的传统接起来,确实是不容易的,两年前突然宣布说进书院要有三十万字的背诵量,而且要包本录像做证据,有人措手不及。因为向来一般人都是一段一段背的,没有做包本;有的是读了几百遍以后,自然能包本,但没有录像;有的人是曾录像了,但学堂把它丢了。这些都不算,都要重来。就是因为这样,我们第一期两年前的学生,有一半的人这两年来一直在补录像。但一面补录像,一面也在做一些解经阅读和才艺的学习,他们也觉得进步很大,自己回头一看,还不敢相信能够有这么好的成果,他们放假回家,跟同年龄的以前同伴在一起,都自己感到非常庆幸。
从明天开始,第一期的学员,大体也都录像完成了,而新同学中大部分人是完成门槛的,将来可能要求百分之百都达到标准才收。三十万字包本,说难是很难的,但说容易,好像也不很难,就在乎家长和老师的认识。我们越来越发现如果家长和老师认识非常深入的,很坚定的,孩子的学习状况都比较好。所以请各位家长一定要以你的经验多多地去宣导、去推广,对还不知道读经的人,劝他开始读经,对已经读经的人,劝他老实大量读经。
培养学子宽广的胸怀与光明的性情
各位的孩子到了书院来之后,算作走入另外一个人生的阶段,就是走向成熟的阶段。在法律上的规定,是十八岁算作成熟,在教育上,我把十三岁作为一个临界点,十三岁以下称为幼稚期,十三岁以上称为成熟期。也可以用读经解经来做分界点,在书院之前算幼稚期,来书院以后算作成熟期,所以我们会尽量地要求、协助各位的孩子走向成熟,不仅是生理的成熟——那是自然的,我们当然要照顾他,让他身体健康,而且这个生理健康,是允文允武,有内在功底的健康——我曾经讲过一个对照:台湾马英九先生,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他十来岁就知道要锻炼身体,所以那时就养成晨跑的习惯,每天早上最少跑五千米,不论到美国留学期间,还是再回国当教授,当领导,从不间断。当了台北市市长,也照常跑,甚至当选总统以后,还一样跑。只是以前都一个人跑,当了总统后,跑起来,突然身边跟着几十个人一起跑,而且一路上交通管制,车子都被拦住了。他知道后,就不敢往外跑,只在自己家里跑。总之,到了六十几岁了,他还是每天跑。他从十五六岁,一直跑到六十多岁,跑了五十年。我想:假如马英九先生这五十年来,不是跑步,而是练功,他这样风雨无阻练了五十年,他现在一定是武林高手了,但他现在却还是只有跑步,而且越来越跑不动了。
所以,我有所感慨:什么叫教育?我们很认真教一个孩子,他也很努力,他也很坚强很有毅力,但是他学的是什么?这很重要的啊!我们希望学生们的所学所做,都合乎天理自然,合乎人性,内外兼修。像体育运动,一定要让他“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所以我请各位家长放心,如果孩子本来体质就好,那进到书院,一下子就强壮起来了;如果身体从小就不好,我们也希望能把他带好。书院的教学,身体健康是首要的,其次就是品德好,再其次才是学问好。身体要健康,我认为很简单;学问要好,也不困难;但品德要好,是不容易的;就是连一般的做人,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也都不很容易。我们首先是希望这些学生,拥有宽广的胸怀和光明的性情。
我们从日常生活上着手,最基本的要求是他心地要单纯。单纯,不是傻子,单纯是不要那么扭捏,不要那么复杂。生活要简朴,简单朴素。他心地单纯生活简朴,才能一心向学,所以请各位家长以后不要给孩子买太多东西。生活必需品,书院一定老早就准备好了——不需要家长再给他太多额外的东西——好让他能神清气爽地生活。生活一定要安稳,才能要求他进德修业。不论德性的工夫,还是学问上的追求,都要求他要精诚、恳切,热情内发。修养,是自己想要有所提升;学问,是自己想要有所长进。各位,我一定要把你的孩子培养成这样的人。他单纯简朴了,精诚恳切了,他心中必定充满光明。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孟子有所谓:“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他所学的是圣贤之学,怎么不会变化气质呢?所以你的孩子以前在学堂里面,你已经发现他的气质起了很大的变化,我希望来到书院,能够更上一层。如果我们教学不当,不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让你的孩子来到这里怠惰懒散,欲望高张,心灵扭曲,随时皱着眉头,小气,闹情绪,如果是这样子,我就很对不起各位家长。我会跟孩子说如果你常这样,你不要来了,我们最大的一个管理戒条,就是请这样的学生退学,我们会尽量协助他到別的地方去。
不过,各位想一想,如果学生原来的底子就很好,书院的要求,又都是合乎人性的,是人的内在心灵应该有的要求,怎么会有人退学呢?所以我常举康德的哲学术语来说明这件事。康德曾经说如果人人都是“自律”的,这个团体就是一个“目的王国”。什么是人人自律呢?一群人在一起必定要有些制度来管理,要有些法律来防范。但是这些制度和法律,如果都来自公理正义,是为维持公理正义而制定,不是为了要愚民,不是为了要压榨人民。公理正义不止是领导者的,它也是全民的,所有人都有共同的意愿,而所有人也都有高度的素养,他从内心的意愿中表现出来的言行,刚好就合乎制度法律所规定的。那到底这些制度法律是谁规定的呢?纵使是别人规定的,也是自己规定的。既然是自己依照自己所规定的制度法律做人做事,就是自由的。自由的意思就是自己由自己来决定,他就是自在的,没有人管他。其实是他到处都受到拘束,这个拘束是自我的约束,所以并不是放纵;他也是非常严谨的,但是这个严谨不是别人规定的,是自己规定的。所有人都以这种态度待人处世,他所遵守的规定都是自己定的,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如果这样的话,每个人自己就是“目的”,不是“工具”,自己就是王者,不是被管理被压迫的百姓,这样的国度,叫“目的王国”。
我们书院的学生如果看到书院的这些规定,虽然很严格,但是每一条,他想一想,这不是他原来就希望的吗?比如说早上四点起床,各位家长,你已经经历了几十年人生了,你难道不想每天四点起来吗?你是想的,只是起不来,假如现在要你四点起来,你就感到不自由不自在,你认为是被压迫者,你为什么是被压迫者呢?你活该嘛,因为你没有按照你心灵的意愿来生活。其实规定四点起床,是不是胡乱规定一通呢?不是的,我们晚上九点睡觉,中午还可以睡一个小时,一天总共睡眠八个小时,而且四点钟起床,还是手下留情的,根据黄帝内经是晚上九点到早上三点,现在还让他们多睡一个小时,所以这种规定是很人性化的。但是一般人看起来,认为怎么这么严格呢?我们在这点上,要思考一下,看看什么叫严格?严格的意思是管理的人想要获得自己的方便,设置一些没道理的非理性的规矩,像补习班或私立学校压榨孩子的时间精神来提升成绩,那是没良心的,你的孩子就在被压迫中。但是在书院里,我们希望他除了遵守规定之外,还能够自己觉醒,自己决定遵守,那么这些规定等于没有规定。所以我常常跟学生们说,如果你认为这些规定在限制你在妨碍你,你不要立刻去埋怨这个规定,你是不是去想想你自己的心性还没有提升上来。目的王国的法律是很公平的,不是有人管理,有人被管理,我希望我们的书院是一个目的王国,是一方干净土,所以每一项规定都很谨慎地思考过,觉得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才会要求学生。所以各位请放心,我相信背诵过三十万字的孩子,圣贤的经典基础已经打下去了,已经或多或少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了,你的孩子是好调教的。我们是以坦荡光明的心来办学,你的孩子也能够在这个书院当中,渐渐地舒展他坦荡光明的心灵,这样,我们才不会对不起你的孩子,不会对不起各位家长多年来的辛苦。所谓身修而后家齐,一个经过修身的人,他可以进一步齐家,齐家不一定是长辈,只要是一个有理性的人他都应该负起齐家的责任。齐家,也不一定就在家里跟父母一起生活才可以齐家,他能够成为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各位家长一想到你的孩子你就满心喜悦满心幸福,这样的孩子是更为孝顺的孩子,他默默中把家齐了。
这些话本来都是如理而谈,照道理而讲的。所以假如我们照道理来推的话,也可以推出我所讲的这些话,所以我讲了等于没有讲。但是讲一讲,如果合乎各位的心愿,你的心愿跟我的心愿一致,而且知道我们并没有压迫我们的孩子,我们并不是要牵着他们的鼻子跟着我们走。我们所给予孩子的,真是人性之所在,我们以人性引导他启发他,我们是安心的。等他将来长大了,他回头一看,他将感到是幸运的,他将是感谢的。接受书院的教育越久的孩子,将越感念他的父母,越孝顺,越齐家。家齐以后他才能够出去做事。
从明天之后,你的孩子留在这里,可能要到过年才能回去,我希望在这期间,大家是很放心的,过年回去的时候,各位是很愉快的。希望家长们跟以往坚定地支持学堂一样,支持书院,我们当然对于学堂的教导之恩也永远都感念,我们以感恩之心感念过去,以光明之心期盼未来,这个世界就更美好。
心无旁骛,只管用心,莫问前程
或许有些家长想问但不好意思问我们孩子将来有什么前途?相信大部分的家长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了,不管你有没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我非常关注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从最底线说,如果这个底线你接受了,在底线以上你就越感到满意,所以我们应该先设定一个底线。有关书院学生的前途,最底线就是--他可以活着,不会饿死。所以当你知道孩子不会饿死,你就应该放心了。现在,我可以跟你保证,你的孩子将来不会饿死。你难道还在为你的孩子将来没有饭吃烦恼吗?因为至少他有一项职业可以做,这项职业可以让他不饿死,我常常想的这种职业就是--扫厕所。你的孩子十年二十年后从xx书院走出去,那时你也不想帮忙他,你也或许没有能力帮忙他,其实也不需要人帮忙,一个二三十岁的成人,怎么还需要家人资助呢?应该自力更生。但是,他能活下去吗?能!一定能!所以我现在就向各位家长做一个保证,保证你的孩子能活下去,所以你对前途都不要担忧。
不是故意让你的孩子过穷苦的生活,我要他们以颜渊为模范,要他们学到颜渊的本事。颜渊不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吗?社会上常有人追着问读经有前途吗?那些人是不能领略颜渊的生命境界的,他们就只看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我们是不能够跟这种人谈孩子的前途的,这种人是没有境界的。他们的孩子即使荣华富贵,也是不值得羡慕的。何况不追求荣华富贵的人,就真的一生潦倒吗?也不一定,孟子说:“禹稷颜回同道”,孔子说群弟子中只有颜渊能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德的人、乐道的人不一定潦倒,它是一种心灵的高度,这个高度已经超出了对于现实生活的要求,所以才能“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很重要,当人不堪其忧,他也不改其乐的时候,天下还有可忧的事情吗?你要让你的孩子永远幸福,在一般人可以幸福的地方他当然可以幸福,在一般人感觉可忧的地方他也可以幸福,这不是永远幸福吗?你培养孩子不是想让他幸福吗?还是要他在环境如意的时候幸福,不如意的时候他就不幸了?你要你的孩子过哪一种人生呢?是永远都幸福,不管如意不如意都幸福,还是如意就幸福,不如意就不幸福?一般人是糊涂的,就期望孩子一定要在好的环境中生活,认为他的孩子只能在好的环境中生活,不好的环境他就活不下去。所以,不是颜渊活不下去,反倒是别人活不下去,我们要这样认识颜渊才对。
这最底线你已经把握了,我要教这些孩子从现在就要开始立志,即使将来要扫厕所也可以过悦乐的生活。如果不立这个志,将来就有苦头吃,人间并没有保证呢!真的保证是在自己内心里面,不是在外面。而既保证幸福了,不见得外面就没能荣华就没有富贵,只是不去追求荣华富贵就是了。一定要把这个道理想清楚,儒家其实是富贵之家,所谓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所以并不拒绝在社会中表现。这些表现,除了内在的学问品德之外,还有外在的身份地位。而有了内在的品德才华,外在的身份地位是更容易获得的。因为他会有很多机会,尤其整个世界是越来越往合理的地方发展,只要谁把人性开发得越多,他就越有机会,他就越得到尊重,越得到拥护。所以请家长就放心了。甚至我们也一直在寻求,将来如果想要,如何接轨体制,去拿学位——有些家长一听到这样说,他就生气,说:“我的孩子就不要学位!”这是很了不起的家长!但是我们还是要预备着,他可以不要,他可以不依靠这个学位行走于世界,但是如果有,也不必拒绝。其实,在这里用功个十年二十年,将来他要拿学位应该是很方便的。所以请各位家长不要担忧,不要天天计较这些事,要让他心无旁骛,只管用心,莫问前程。
1964年,我年轻时候,因为家穷,所以去读师专。那时的台湾是相当穷苦的,而师范学校是有国家公款来资助学生,所以我就读师范学校,那师专要读五年。我当时想,五年好久啊,其实现在回想一下,五年一刹那就过了。你说孩子到书院要十年,其实十年也不久啊。看旧生已经来了两年了,他们都感觉时间迅速,所以十年并不很长,你的孩子现在如果是十八岁,十年才二十八岁,如果是十四、十五,或者说照标准十三岁,十年之后,只是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岁。你就想想你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岁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有什么本事,你只要想一想,就可以知道你的孩子到了十年之后,他的本事应该比我们这一代强,所以你就不要太过烦恼了。而且当前的世界是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公平正义的,到那时求职,真的看能力,不是看学历的,所以你就先放心了。如果对前途放心了,你更能给孩子安定的鼓舞力量,他会学得更好。大概我们的家长都不错,旧生的家长们的心都是很稳定的,我希望新生的家长也能够这样稳定,甚至更稳定。我刚才说了走这条路不容易,大家在读经的路上已经能够走了五六七八年了,对教育,对人生应该已经有相当实在的认识,你放心我也就放心了。
还有一点,两年前的开学典礼忘了讲,后来才补讲通知的。就是这些孩子都是青少年,书院是严禁男生女生谈感情的。或许孩子有这种事也不会跟你讨论,如果孩子跟你讨论了,你一定要很明白地告诉他,书院是一个追求理想、培养人才的地方,至少在这十年当中,是不允许有感情干扰的。千万不要让任何理由,譬如说感情会让他更身心愉快呀,让他励志呀,这些理由都不可信。但是我也想到有人会质疑这样是不是太违背人情,所以后来也网开一面,如果在书院就学五年以上,男生的年龄二十五以上,女生的年龄二十三岁以上,就可以适度地开放。因为如果在五年之内,我们不能够培养他,让他的感情表现得很真诚很优雅,还跟一般人一样打打闹闹,上吊自杀,那算作书院的失败。我相信经过书院的长期教育,一个学生必定有一个很健康的心灵,我们才可以开放。健康的爱情是很美的,但是一般人很难得到健康的爱情,因为他没有健康的心灵,怎么有健康的爱情呢?当然现在书院的学生都没有人达到这个年限标准,以后有人达到这个标准了,我们还要观察,如果发现问题太多,规定会再严格一点,时间要在六年或七年之后,年龄要再提高一点。还有现在是男女同班,以后可能就男女分班。这是不得已而这样做的,我当然知道这种事不容易防范,有些时候防范了,学生还会抱怨是对他自由的限制,但我还是要尽力制定规范。刚才说过了,是不是限制,很难判定,要回到人性的本源,判定才能恰当。而人性的本源在哪里,恐怕更难下个标准。但是一个团体有一个团体的特色,一个机构有一个机构的目的,我们要先维护书院的特色和书院的目的,然后才能讲其它的自由,如果连目的都丧失了,那等于是自我矛盾,书院等于空名,又有何用呢?所以,我特别要请各位家长在这段时间之内协助书院,更不要鼓动你的孩子在这方面的情绪。
单纯、简朴、精诚、光辉
这个地方的特色,就是单纯、简朴、精诚、光辉,只是志于道,乐于学,甚至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人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是成了呆子吗?”很多人这样讥笑读经学堂的孩子,甚至讥笑书院的学生,说他们只知道读书,不去面对社会的现状,好像温室里的花朵,他将来怎么样能够融入社会呢?各位,“温室里的花朵”是一种比喻,如果真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能拿到一般的环境下的,它是要永远被保护的。一个人在求学的历程当中,也是被保护的,不过他是不是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从被保护的情况之下一开放就会被环境所吞没呢?各位,那是不一定的,这个比喻不能够上纲到极度,凡是比喻都是有限制的,叫“少分喻”——只有少部分相类似。植物在温室里面被养护着,它一拿到外面确实是承受不了;但是一个人他所读的书不仅有圣贤之书,而且他还读了经、史、子、集,外文经典……就像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是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真是运筹帷幄,成竹在胸,一席“隆中对”,就预言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植物是不能这样的,植物在温室里培养,一生就只能在温室里生长,但人不是植物,千万不要把你的孩子看成植物。所以你也不要怕书院的环境太过单纯。我就是要他单纯,一个人在单纯的环境里潜心进德修业,养成宽广的心胸、弘毅的性格,到了最后,他就是处在再复杂的社会,也还能保持他的单纯,以“游刃有余”的能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是真单纯。这种真单纯其实就是真丰富,他们单纯但并不是傻瓜。
我们这种期待和希望,并不是空想,不仅是古今中外,所有历史的人物都可以做见证,将来我们孩子也可以现身说法,亲自作证:证实读书就是要这样读,学问就是要这样做,品德与才华就是要这样修。假如各位家长你发现还有更好的方法,也请你告诉我,假如真的更好,更是人性所在,更是天理所在,那我一定是从善如流。因为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人才,至少是尽可能成人才。人的生命如有所谓秉赋天命的限制,那限制如何,我们只有通过最大的努力,才知道他的限制在哪里。千万不要先把限制摆在那里,孔子所谓“今汝画”,我们不要画一条线,把自己限制住。我们一定要尽力推进,推进到哪里?也只有推进了,才知道命在哪里。我会尽量去推进一个学生,让他尽情地去开发自己,也尽情地去配合他的时代,去面对他的环境,不是要逃避,不是要故意跟社会切断往来,乃是我们知道怎么才可以真正融入社会。融入社会不只是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是参与社会,所谓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上下与天地同流。有这样的意愿,有这样的格调,才是真的融入社会。一般人说的融入社会,其实是叫人去跟那些社会的习气走,那就落在“共业”之中了,而当代的社会共业是走向毁灭,不是走向高明的。如果天下有道,共业走向高明,你投身其中,跟着走,还没大关系。但当天下无道的时候,你不可以跟着无道的天下走啊,你要担负起道的责任,这样的格调,也只有透过我们这样的教育才培养得出来。
xx书院现在是草创期,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不会因为书院的行政以及建设的各种问题干扰到书院学生的学习,我们会维护他们的安定。
听我讲这些,你或许以前也都听过,不过大家好像也蛮喜欢听的,因为我们是心心相印,我们可以莫逆于心,所以一次讲一次喜悦,一次讲一次奋发。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文章来源学科吧课件www.
xuek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