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发言稿 内容页

读书交流发言稿-破茧成蝶始于书

文章
来源学科吧课件

读书交流发言稿:破茧成蝶始于书


  其实关于这次发言,我是心怀忐忑的。因为这次的主题是“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对其中的成长二字,我总有一种强烈的不安。谈及成长,便萌生出一圈圈挥之不去的痛楚。也许在这儿,我只能向大家简略地述说我自己的读书的心路历程。

  八十年代出生的同龄人,一定有同感。我们的童年的岁月,几近混沌荒芜,十分贫瘠。读书,在那个时节只是一个词汇,小学时光的留存在记忆中的只有傻头傻脑的疯玩。唯一有记忆的阅读始于四年级,那是几本邻家伙伴的《少年文艺》。或许从没有读过课外书,书中稍显老成的文章,夹杂着纯朴与善良一次次撞击着我,这些基本的阅读涵养了我柔软的内心,使我的心灵伊始细密。稍后的黑白两色的小人书,也深深吸引住我,尤其喜欢武打和战争题材,整日幻想成为英勇的战士和神奇的武林高手,《七侠五义》成为我放学途中上演的剧本,爱打抱不平,喜多管闲事。

  岁月的车轮悄然间驶向初中,从乡村来到小镇,视野变得开阔。少年的无知叛逆,让我过得浑浑噩噩。一次偶然的巧合,我从游戏机房出来为免于淋雨,只好到隔壁的破旧书店里躲雨。那天,我结识了《平凡的世界》和《史记》。少平与小霞曲折的爱情故事震撼了我的心扉,站在书店,周身被一种感动的情愫紧紧包裹着,许久才慢慢散去。《史记》的论述纵横捭阖,气势恢宏,当时虽功底不够,读得似懂非懂,但历史这个饶有趣味的字眼从此镌刻在心,引发了我日后的对历史读物的兴趣。

  进入师范,班级的读书氛围很浓。即便你是个不读书的人,也会被熏化到捧书而读。同桌喜欢散文,记得我生日那天,他送我一本《百年经典散文选》。随手一翻,感觉还真是经典,从此一批大家跃入了我的世界,鲁迅、徐志摩、朱志清、俞平伯、郁达夫……,风格迥异,却意趣高远,各有各的精妙。

  为了读得过瘾,我从伙食费里腾出大笔的钱,从此了我的购书生涯。受语文老师推荐,便阅读朦胧诗。海子的自然情怀和顾城的纯净深深着感染了我,让我有了写诗的冲动,时常偷偷伏案被中,将自己的突发奇想记录纸上。顺着诗歌的藤脉读下去,一发而不可收拾。 

  当我开始厌倦诗歌浅薄的吟风弄月之际,我邂逅了今生最喜欢的诗人——北岛。北岛的深刻像重金属般地敲击着我——“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自由不过是,猎人与猎物之间的距离”。北岛诗歌强烈的声音挽救了我对诗歌的热情。于是,里尔克、波德莱尔、拜伦、雪莱、惠特曼、泰戈尔走进了我的生活。双休日,躺在床上仔细研读德国大诗人波德莱尔,他的象征手法是如何的高妙;夜自修,疯狂地品读飞鸟集和园丁集,字字珠玑,只恨不能过目成诵。

  诗歌的美好意境,培养了我既诗意地看待问题,也理性分析问题的思维风格。在没有毕业歌的六月,我们静静地毕业了。

  工作后一直教数学,我时常感觉自己很不适应,只觉自己的语言太成人化,让孩子无从悦纳。于是又开始关注童书,《夏洛的网》、《小王子》、《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书成为我的主要读物,我试图从这些书中寻觅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

  无论你读了多少书,如果无法解决自己面临的教学问题,那将是一场多大的荒诞。为了课堂能够吸引孩子,我研读了数学史,试图用那些数学背后的历史真相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数学教学永远是门艺术。求真的道路不仅需要专业的学科知识,更需要精深的教育理论作支撑。而站在巨人的肩头攀援,是从此岸到达彼岸有效路径。这些年,我读过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弗赖登塔尔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等经典书目。皇皇巨著,虽生涩艰深,但仔细咀嚼后满口余香,对教学颇有帮助,让我对课堂渐渐有了敏锐的感觉。

  岁月迁逝,数学的抽象与理性,加之我已很少读文学作品,不久心中又萌生出一股莫名的空洞。细细反思,这一切都是惯性的工作生活,发出的单调的节奏。内心的冲突越发强烈,我想,一辈子的教师人生注定是这种结局吗?并非如此,唯有在有限的格局内找到无限的丰富,才能实现自我救赎。读书,便是自我救赎的不二法门。

  于是,重新拾起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在倾城之恋里逛游,在围城内外审视,在边城的美丽的世界流连。世界的肮脏,在那一刻变得纯净,有如一碧如洗的晴空,心里有种丰富的安静。尼采、蒙田、荷林德林、海德格尔、周国平等哲人,也走入我的视域。当感性的文字让我迷茫时,便从他们的理性的灿烂星空昂首倾听。

  柔软与刚硬,相生相克两种东西就这样在内心的泥土生根,长出一棵丰富的大树,有时推动你思考的云朵,有时摇醒你沉堕的灵魂。

  人如尘埃,入出往来。虽然每个人生命的长度有限的,但可以用读书来拓展生命的宽度,从而赢得生命意义的面积极限。一世的生命,体验过几世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文章
来源学科吧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