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来源学科吧课件www.
xueke8.com
尊敬的年级部李主任、尊敬的诸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的邀约,能够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过来和诸位家长一起交流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进入高三冲刺阶段孩子的教育问题。其次,要感谢诸位家长能够抽出时间来到这个会场,和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来共同探讨这个对于在座诸位而言可算是当下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那么,在没有进行我们今天的正式交流之前,让我们先来观看一个短片《Myshoes---我的鞋子》
将近4分钟的短片,我相信很多家长和我一样,是会有所触动的,它告诉我们:当你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你!我们所拥有的,有的时候恰恰是别人羡慕的;当你因为鞋子破而哭泣时,却没有发现有人连路都不能走。所以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你眼中的别人,未必是一个真实的别人。
我之所以要在开始我的正式演讲之前,和大家分享了这个短片,是觉得,我们每一个人和外界的互动,最终其实是与我们自己的互动过程。正如著名的灵修作家老师张德芬所说的那样:亲爱的,这个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以,我们首先要正确地学会和自己相处,才能进一步地去学习和掌握与外面的世界打交道的方法和技巧。而我们在座的诸位家长,仅仅从教育这个角度来说,你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和你的家人之间的交流、和学校老师之间的交流,表面上看来是在和外界进行交流。这个交流的过程是否有效,其实一个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前提是,你是否能够好好地和自己交流!我想,看了刚才分享的这个短片,我们大约是可以获得一些如何与自己交流的一些感悟的。而这个感悟,不仅仅对于我们今天的报告会现场很有作用,同时,对于一个半小时之后,你们步出xx六中这个偌大的体育馆的大门,去面对老师、面对孩子、面对家人的时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坦诚而言,我在接到学校领导的工作指派之后,心中是感到非常诚惶诚恐的:
第一、虽然我因为工作的原因,习惯于在公众场合演讲。但是在将近2000人的场合来演讲,这对我而言,还是第一次。这对我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我很乐意去迎接这个挑战;
第二、我说话语速比较快,而且普通话极其不标准,肥东老母鸡味道比较浓烈。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会尽量放慢语速,少些老母鸡的味道。也请诸位家长见谅!
第三、今天的这个分享的过程不仅仅对我而言意义非同凡响,对于在座诸位我想也一定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影响。所以我在准备这次的演讲的过程中,一直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因为我知道,我的孩子也并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甚至我迄今还在为了如何改变这个孩子过于内向、不善言辞的毛病而有些寝食难安。所以我对于接下来的分享内容是非常谨慎和慎重的。总而言之,如果因为我的分享不当而误人子弟,定当是我无法原谅自己的。
但是,同时我也觉得,就我十八年的教育孩子的过程和结果而已,也的确是有些值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与探讨的地方。同时,我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这个职业上的很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我在子女的教育方面也帮助很大!因为我一直以为,三口之家其实也是存在一个人力资源的管理的问题的。今天,在这里抛出一些思想、观点、做法,算是抛砖引玉,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仅供参考!
因为时间上的关系,虽然我觉得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的每一个问题都足以让我们花上一天的功夫来进行讨论,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够阐述清楚。但是今天这个场合很显然是无法展开来讨论的。所以,我重点阐述一下每一个问题的核心内容以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的一些新的感悟。特别是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觉得比较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者实际操作性的方法。
在座很多家长其实对于我并不是很陌生,虽然谋面的不多,但是彼此之间在网络上进行过交流的不少,甚至有些家长和我私下里还进行过比较深入的交流。也会有很多家长曾经关注过我的QQ空间里发表的一些教育孩子的文章。所以对于我接下来将要分享的很多教育理念和思考的内容是并不陌生的。但是我想这里大部分家长和我之间还是第一次接触和交流,所以我还是很认真地去准备了今天的这次分享的过程,也尽量地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的一些就孩子教育方面的新的思考加入进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
我在空间里发表的那篇总结我教育孩子经验的文章《我做家长的三板斧》访问量接近1500人,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在其中共计探讨了十三个问题。但是,很显然,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从时机上来说,今天我们都无法把这13个问题全部拿出来重新分享一下。比如,关于孩子的习惯培养问题、关于竞赛生的问题等,显然是非常不合时机的。所以,关于习惯的养成的问题、关于竞赛生的问题,我们就忽略而过,不在本次分享的范围内了,有兴趣的家长可以进入到我的QQ空间里阅读一下《我做家长的三板斧》那篇文章。详细了解一下我关于习惯养成的一些观点和具体的做法!也许家有二宝的家长会更感兴趣一些。
在接下来这段时间里,我将和大家就一些作为高三的家长,当下急需关注并且具有一些实际操作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另外,大冷天的,请大家不用动手去记录我演讲的内容,全身心去听就可以了。
第一、温馨陪伴,静待花开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今天是xxxx年11月24日,距离xxxx年的高考首日只有仅仅195天的时间了。折算成月份,也就是6个半月不到的时间。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家长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对面临高考压力的孩子有所帮助呢?
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年级,大约都是会有一至两个影响力比较大的家长群,我们xxxx届也不例外。随着高考的临近,家长群里的气氛也是愈加紧张。对于如何迎接这195天,我想大家一定都是有着自己的设想。至少我在你们这一届的家长群里几乎是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家长分享出来的个人心得的。那么,我以我的过往的经验,建议对于当下的家长,关注一下以下几点:
1、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中国人历来把韬光养晦作为修身养性的一个原则,很少表达出自己内心中真实的想法。更不用说是夫妇之间的一些事情了。似乎在家庭中,父亲危襟正坐,母亲俯首帖耳,子女侧站一边,是符合中国家庭的状况的。
我所参与管理的两个家长群,整体氛围还是非常好的。我也在群里经常刻意地去说一些我们一家三口的故事。其实我是希望传达一个理念:原生态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针对18岁以前的孩子的性格特征的形成的影响。也许有人在质询这个问题,以前我们这一代,一家兄弟姐妹好几个,同一个家庭、同样的父母,为何最终形成了各自迥异的性格呢?那么我想告诉大家:任何事情,都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彼此影响、互相作用互相转化,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才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我们这一代兄弟姐妹性格各异,也正是彼此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秉性修炼不同的结果。但是,就普遍意义而言,18岁以前的家庭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力,是无论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是不为过的。
而家庭是一个释放爱、修复心灵创伤的地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人都是希望在家里获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家庭是心理营养的补给站。越是幼小的孩子,对于家庭的依赖性会越是强烈!而内心中对于安全感的建立,大部分是在幼年完成的。因此,孩子在7岁之前,最好不要离开母亲。因为这个时候是一个人建立内心安全感最重要的时期。很多成年人,尽管事业有成,物质丰富,但是他会感觉到内心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而且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种不安全感是从何而来。那么,我建议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你可以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静心地去回顾一下你的幼年和童年生活是如何度过的。心灵伤疤,很多时候是幼年或者童年时期留下的,只不过很多的伤疤是潜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的,我们平时很难去关注到这些。但是有朝一日,在某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个伤疤就会隐隐作痛,让你感知到它的存在。孩子在7岁至18岁之间,最好有父亲的悉心陪伴!这点对于男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个时期是一个人初步建立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重要的时期。而我们现在在座诸位家长的孩子恰恰是处在这个阶段。所以,我强烈建议父亲—尤其是家有儿子的父亲多多地拿出一些时间来,陪伴一下儿子的成长。
但是,就我所观察,现在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不管是在家长群里还是在线下的家长会上,妈妈的活跃度和参与度要远远高于爸爸,这一点其实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倒不是说妈妈这样做不好,恰恰相反,我非常钦佩妈妈们的这种对于家庭的无私奉献和付出。现在的女性,大多是有自己的职业的,有的妈妈在经济上甚至还是家庭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撑者。但是她们仍然可以这么投入地参与到对于孩子的教育中来,实在是让人感动。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强烈地呼吁我们的父亲们,第一向妈妈们致敬,第二、尽早地积极投身到对于孩子的教育上来。因为教育等不得,就像对于父母的孝道之心等不得一样!
很多中年夫妇,虽然过了七年之痒,但是却慢慢地进入到了婚姻疲惫期,彼此审美疲劳,异性之间彼此的吸引力急剧下降。所以难免会发生很多的冲突,甚至是到了横眉冷对的状态。也有很多家庭整天搞得鸡飞狗跳的。而在这些冲突中受伤最大的,不是夫妇俩,而是在一边默默关注着爸爸妈妈的孩子!所以,夫妻之间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教育上的问题,最根本的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他对于未来自己的家庭婚姻生活的看法和态度。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原生态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力的问题。易经上说,父亲为乾,是天;母亲为坤,是地。天地要是不和谐,让身居其中的万物如何茁壮成长!
今天我们在探讨家庭氛围的营造的时候,我想举三个发生在我的家庭中的事情。
1.我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掩饰我们两口子的感情。我每天早晨出门、晚上下班到家,基本上都是要和爱人来一个仪式的。或者在她的脸上拍拍,或者轻轻抱抱她。一切都是在自然中去进行。我也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一种故作姿态之举。即便是故作姿态的,二十几年下来,大约也是习以为常的一个动作了。我觉得这种亲密关系有利于让在一边的我儿子去慢慢理解和感悟,将来他的家庭生活应该如何去经营和维系。
2.我爱人有一个奇特的习惯,只要不是洗澡,她几乎每天都是要擦背。于是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自然就是由我来完成了。以至于记得我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每到晚上,他就会大喊:“老头子,老妈叫你去干正事(擦背)!”如此擦下来也是二十二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了。以至于某一天我无意中看到摄影家焦波的摄影集《咱爸咱妈》的时候,其中的两位老人在擦背的场景着实震撼到了我的内心!
3.我每天早晨是如何唤醒熬夜迟睡的我儿子?一到六点,我首先是打开音乐,播放班得瑞的轻音乐,音量也不是很大。过几分钟再轻轻推开房间门,拉开窗帘、打开窗户,让室外清新的空气吹进来。走到我儿子的床头,用手轻轻摸摸他的头发或者胳膊,慢慢地唤醒他。这个程序我一做也是十来年!现在我儿子高考结束了,并且在大学里开始了他的人生新旅程,我的这个程序也告一段落了。我其实内心中还是有一些失落感的。但是我也知道,孩子和我们之间也是一段缘份而已!这些都是缘分,既然是缘分就是有一个缘来缘去的问题。现在这个缘份将尽了。如此而已!所以,我真得想告诉那些仍然纠缠于和孩子之间无休止战斗的家长们,请彼此惜缘!
诸位爸爸妈妈,教育的全部真谛其实就是一个爱字,如此而已!我列举了我家庭中这三件事,只是想说明,在家庭里面,要勇于展现爱,更要勇于奉献爱!我一直说,家是一个讲情不讲理的地方,得了理,往往丢了情。最终家里也就变成了一个冰冷冷的躯体容留所,而不是心灵的栖息港湾了。
我估计大部分爸爸妈妈都听说过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句话。这其实是说明了关于男女性格上的差异性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了男女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方式方法差异化会很大。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是涉及到双方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之间的一些冲突的时候,男人往往是选择回避的,而女人遇到问题却往往是主动出击。这就像猫和老鼠。发生冲突的时候,男人这只老鼠就会躲到洞里,想安安静静地去疗伤,但是女人这只猫呢!却得理不饶人,守在洞口说你小子别装孬,今天这件事你必须要给我一个说法。在这里,我要替爸爸们向妈妈们说一句话:当夫妻两人发生冲突,你老公去阳台抽烟或者躲到一边的时候,请你不要穷追不舍,给大老爷们一点空间,整理一下心情。你放心,通常情况下,都是爸爸主动去找台阶下的。这就是男女之间处理问题的区别。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个区别,很多家庭冲突也就由此产生了。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家庭崩盘。而深究起来,很多婚姻崩盘的导火线其实都是一些琐碎小事。
诸位爸爸妈妈,维护好家庭的和谐稳定,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栖息之所,是我们身为父母的一份责任,这份责任不仅仅来自家庭,也来自社会。因为我们的孩子将来是属于社会的,而非我们的私人财产。因此,在这一段时间里,请大家整理好各自的心情,高考前的这段时间,孩子需要你们的精神营养。这个精神营养也只能由你们来提供!
2、做好后勤保障;
说到后勤保障,很多家长是非常尽职尽责的。尤其是妈妈们!有的时候甚至所作所为没有感动到他的孩子,把我们这些外人倒是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所以,这个问题我似乎没有必要说得太多。那么在这里,我只想提醒大家几个注意事项:首先,对于当下的高考生而言,稳定大于一切,这其中很大一个稳定就是情绪上的稳定。我多次说过,就目前而言,孩子们情绪上的稳定要远远大于去掌握某一个解题的技巧。所以,作为家长,不能在家里制造紧张气氛。当然,有的家长并不是刻意去制造紧张气氛的,但是你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得不恰当,就在客观上营造了这么一个紧张的气氛。比如,突然改变对于孩子的态度,过于殷情;改变饮食习惯,各种营养品死命往孩子嘴巴里塞;对孩子过于关注和关心,稍有风吹草动,你就惊慌失措等等!这些都是要不得的。甚至我建议你们在孩子步入高考考场的时候,千万不要勺道,去给孩子穿崭新的一套衣服。没有这个必要。你就给他穿平时最习惯和最喜欢穿的衣服就可以了。因为人们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是很容易获得安全感的。旧衣服上面的气味也可以使孩子获得安宁。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要细水长流、趋步前行!我们要掌握题内文章题外做的道理。更不要去做那些越厨代庖的事情,这是当下的大忌!
有一首诗送给大家: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如何陪读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可谓是呕心沥血,感天动地。不用说一日三餐的按时、高质量的美食了,有很多家长甚至三年以来,每天晚上都要陪伴孩子学习,一直到孩子结束学习,上床睡觉,自己才能得以安睡。这个精神实在是感人。当然,我在这里倒不是说家长们的这个做法有多么地不好。我是想说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有些家长过于热心地去给孩子收集、整理资料、到处购买辅导材料堆积到孩子的面前,似乎孩子书桌上不堆积如山,就难以体现孩子刻苦学习的精神。但是,你们是否考虑过,你们的这些行为,是否为孩子所接受?是否打乱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的配合?而你们的这些举动,本质上是你们内心焦虑的表现。坦诚而言,我的孩子高中三年,我连他书包里装了哪些书我都不是很清楚。我觉得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好了!我们所做事情之前,要考虑一下,这件事是我想给,还是他想要?如果仅仅是我想给,我觉得大家还是慎重一些为好。好心未必能够办好事。越厨代庖的事情尽量少做为好!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我今天聊到的关于晚上陪孩子熬夜的事情呢,其实是希望大家多多地思考一下如何更有效地切实地帮助到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对于这个行为的全盘否定。因为有些孩子的自觉性的确让人揪心,没有父母的陪伴,我估计学习效率更是糟糕。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如果你和孩子都已经养成了这个陪读熬夜的习惯,那么还是不要改了,继续陪下去。因为我在前面说过了,当前稳定大于一切,这也包括很多生活习惯的稳定。而在座的爸爸妈妈如果有比较小一些的二宝的话,倒是不妨慎重考虑一下我的建议,检讨一下是否还需要在二宝那里继续这个熬夜陪读的习惯。
4、现在不是家长执意去改变孩子坏习惯的时候了!
在人的一生中所接受到的教育中,大约是可以分为这么四个类型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教育。而在这四种教育模式中,家庭教育首当其冲,其次是自我教育。而学校教育其实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基本上是处在智力提升的这个层次比较多的。社会教育更是操蛋,大家也是感同身受的,我也就不想太过于愤青了。而即便是到了从社会教育中汲取到经验教训的时候,往往是非常惨痛的。有的时候甚至是为时已晚的。
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家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教育阶段!因为家庭教育可以催生一个人的良好的自我教育的产生,可以提升学校教育的成效,可以减少社会教育的成本。
我之所以说家庭教育是一个阶段,是因为它其实是有时效性的。这个时效性的特点是从出生开始,基本上到十八岁也就结束了。有的人一听我如此一说,就觉得从小给孩子去摇头晃脑地读A、B、C、D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就是教育。其实这和我所说的教育压根就不是同一个概念。我的观点是,父母是孩子的影子、是伴随孩子成长的一股微风细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之中就是一种最本真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因为爱自己而珍惜生命;爱家人而知道孝悌之理;爱他人而知道平等与尊重以及遵守规则。我觉得这才是最根本的教育!如果教育仅仅是把书本上的东西记识下来,那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百度来完成这一切!
但是,时至今日,距离高考仅仅只有195天的时候,还有些家长在为了孩子的一些所谓的坏毛病在犯愁。我要提醒诸位,对于在座诸位而言,这个时候,过于刻意地去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这个是有很多鲜活的案例来佐证的。我们这一届6月份高考的时候,竟然有一对父母和孩子在考场入口处吵架,结果孩子甩手走了,不参加考试了。诸位爸爸妈妈:我说句实话,十八岁的孩子,早就过了行为矫正的最佳年龄了。如果不认这个邪,非要去强加干涉的话,我估计大部分的时候是两败俱伤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阶段更是如此。所以我建议家长不要去做这种无用之劳!我们充其量只能去引导和影响孩子了,这是另外一个范畴的话题了,我们有机会再去讨论。
第二、成绩之忧
不管我们看了多少的心灵鸡汤,高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的影响都是不可回避的。那些说高考无用论的人大约要么是高考利益的既得者,要么就是借用这些心灵鸡汤来聊以自慰。因此,就当下而言,分数仍是王道,虽然我们可以有近百家的各种类型的高校自主招生的途径可以去走,也还有几所高大上的高校的专项招生计划可走,但是几乎每一所高校都是将高考的分数作为最为重要的录取依据(基本上在60%左右)。所以,你没有分数,也便不要去讨论985或者211了,甚至连二三本的讨论都是多余的了。当然,现在上学的机会还是挺多的。我遇到上几届的几个孩子,居然没有踏入高考的考场,就安坐在某“大学”的课堂中了。这些自是另当别论的。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孩子总是喜欢给我们这些老爸老妈们搞出一些过山车之类的效果来的。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习的确和初中有着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这大约也是我们教育子女过程中应当承受的一些压力吧!姑且当做是一种过程中的乐趣也便罢了!
我儿子的语文和英语在初中的时候也算不错,虽然不像数理化生那样的拔尖,但是也总不至于数字搞得太难看。但是进入高中以后,经历过几次大大小小的考试之后,我越来越感觉到味道不对了。居然历史性地挂科了!这在儿子的学业生涯中可是极为罕见的呀!正当我被雷得目瞪口呆、五官尚未复位的时候,这小子接二连三地给了我一系列更加难看的数字。一贯自诩修养颇佳的我也有些耐不住性子了。
我曾经和我儿子在一起交流过此事,他的解释是极其不喜欢在课堂上夸夸其谈,炫耀自己在美国经历的英语老师。我说你和老师之间不是谈对象,不存在你喜欢他,或者他必须让你喜欢的问题。你的目的很明确,他传道解惑,你努力学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孩子终于还是转过弯来了,坦然接纳了这个老师!尽管最终在高一阶段的英语成绩也不咋地,但是总算没有接到英语老师或者班主任的投诉,说你家小子上英语课的时候低着头在刷数理化试卷。
但是英语总是在110以下的成绩总归还是我心头的一个疼。没听说嘛,高考一分就可以甩下一操场的人。如此下去怎生了得!于是在进入高三之后,我觉得我应该出手了。我便和我儿子商量,你和英语之间应该建立起恋人的关系,恋人之间如何相处,当然要天天见面了!这样吧,我来给你们建立一张联系记录表。于是,我在客厅的墙上张贴了一张月历表,每一天只要听到他在房间里读英语的声音,我就在这张表上划上一个勾。如果没有,则打上一个叉!数天下来,他看到那些叉叉以及我和他老妈满脸的无奈,自己也觉得不是很美观。于是接下来的日子,表格上基本也就被勾勾占满了!我也在思考,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为何对于我儿子会产生一些督促的效果?大约就是人类其实都是有追求完美的本***!
我儿子的英语成绩像蜗牛一样地向前爬行着,当然有的时候也会后退几步。我告诉儿子,这很正常,这个属于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到了高三下学期,英语基本上扎根在125左右停滞不前。我说我们不着急,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进入130俱乐部!也许这个目标对于其他孩子来说是早已完成的了,但是对于我儿子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不管咋样,不到他放下高考英语答题笔、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都坚信我儿子是有希望挺进130俱乐部的。因为我愿意陪伴在他身边,一路走下去!
最终,我儿子高考英语成绩134分。
另外我再来谈谈儿子的语文成绩,历来是我儿子的最爆弱科目,爆弱到经常挂科,几乎在班级持续性垫底。在年级理科1410多孩子中,从后往前数,不用过三位数就可以找到他的大名。很多爸爸妈妈都和我开玩笑说你出口成章、落笔生辉,怎么搞一个儿子却恰恰在语文上如此之弱!我总不能怀疑自己儿子的出身吧,这无论如何是不妥当的。于是每次总是回复:呵呵,我的基因遗传性不强!
说归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我的儿子语文如此之弱,还是交待不过去的。至少爱人每次听到语文成绩的时候向我投过来的那个鄙夷的神情就让我浑身不自在!于是我首先告诉我儿子,你的语文差,这很正常。没有多少孩子是可以全面发展的,一定都是有优势学科,也有弱势学科,而且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往往是成反比例关系的。你理科如此之强大,语文如此之弱,是符合科学原理的,说明我们属于正常范围内。但是你看看你的作文,其实写得还是非常有条理和逻辑性的。文采也算不错。前半部分记识部分也很少丢分。那么分数都跑哪里去了?我判断是在阅读理解上出现问题了。我儿子基本上也同意我的观点。
于是,我从网上买来一套三本的高中阅读理解的书籍(我也知道其实这几本书能够完整地把其中一本从头到尾搞下来就算不错的了。但是我有这么一个毛病,一套书一定是要买齐全的,这大约也是追求完美的一个心理在作祟吧!),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就把我儿子拽过来,爷俩促膝开始啃这些书籍了。
起初的时候,我儿子是比较抵触的,总是说你们讲的这些意思,其实都是你们文科生杜撰出来的,作者当初未必会想这么多、想这么复杂。对于这么一个典型性理科男,我很是无语。我便告诉他,我没有让你去成为一个作家,我也知道其实很多的阅读理解的答案是非常扯淡的。但是你要知道,我们的目的很明确,按照高考的要求,提高阅读理解水平,这是我们做这件事的根本目的。无论如何,都是为了高考。高考分数是王道,其他的都是其次。无论我们对于高考是如何抨击,至少它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最为公平的一个社会活动,至少在本省范围内是这样的。我们先找好舞台,再去扮演我们的角色!OK?儿子说OK!妥了,成交!于是便有了随后的循序渐进的一分一分的进步。
终于有一天,我儿子非常兴奋地说语文及格了,没有挂科啦!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说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挺进三位数俱乐部。我儿子说成交!
进入高三下学期的某一次周测,我儿子的语文居然过了三位数,连他自己也不相信语文居然也步入三位数俱乐部了!我凑了上去,乘机让他给了我一个热烈地拥抱!对了,这小子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有些抗拒我的一些亲密动作了。养育子女的过程真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
今年高考,我儿子最终以112分的成绩实现了他高中阶段语文的最高分值。
坦诚而言,我儿子高中阶段的语文112和英语134这个历史最高分都是出现在高考中,这其中真是有些人品大爆炸的成份,但是我想,主观上的努力,客观上的帮扶还是发挥一些作用的。对于其他孩子来说,语文和英语的这个分数不足称道,但是对于我儿子来说实属不易!一件事情价值多少,其实也是分对象而言的。我儿子能够考这个分数我已经很知足了。甚至大有感谢苍天的冲动!我不知道这个分数的获得是纯属运气所致,还是我的那些林立总总的小动作发挥了一些促进作用。总之,我做了这些努力,我也便不后悔了。即便是高考的时候语文没有进入三位数俱乐部,英语没有实现我们的130计划,我也很坦然。因为我一直和我儿子说,我们做任何事情,尽人事,信天命!
我也会给我儿子支招去帮助他分析和面对一些问题。这也许是我这个文化水平不高的父亲唯一可以做的事情了。我经常自诩为“不提供小技巧,只提供方法论。”而事实上是我对于具体的学习其实是真没有什么技巧可言的。而我中蛊很深的哲学和逻辑学倒是帮了我很大的忙。这两门学科使得我有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和认识身边的人、事、物。
针对数学和理综,我会让我儿子在每次成绩出来后,把所有丢失的分数做了一个分类:时间不够;知识点遗漏;粗心大意(其实就是基础不牢所致,没有谁会把1+1=2做错的)。然后分别解决之。
另外,理科类的解答题目,一定要注重过程的描述,因为高考阅卷老师是根据过程给分的。这一点对于一些极其容易的题目尤为如此。还有,竞赛型的孩子更容易犯这个错误,认为很简单,所以不想写过程,直接给出结果。最后答案是对的,但是丢失了过程分。
辅导书千万不要搞太多。打开当当或者亚马逊,你随便一点鼠标,就会搜到上百本的辅导书籍,而且每一本的书籍的描述都是非常生动活泼而诱人的,似乎你要是放过了这本辅导书,就是放过了高考、放过了成功一样。于是,很多家长便买了一本本的辅导书堆砌在书桌边或者塞满了孩子的书包。而事实上是很多时候,孩子根本无暇顾及这些辅导书,尤其是进入高三一轮复习之后的孩子。
我儿子几乎是不做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的其他的教辅材料的!我告诉我儿子,你把每次考试的试卷跟随着老师的分析试卷,认真细致地吃透它们,把丢掉的每一分都弄清楚也,也就足够了。紧跟大部队,这是进入高三之后最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能到处烧香拜佛,真正的佛就在六中百花井校区内,是那些辛勤的老师们!
现在的孩子,考试频率非常高,家长们查询分数也是乐此不疲,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是如此。但是我觉得,就孩子当前的成绩而言,除了高考那临门一脚以外的其他成绩其实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我的这个忽略倒不是说不去关注它,而是觉得平时的考试,跟随老师认真分析试卷倒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我将之成为填坑的过程,填坑越多,将来的高考之路越是平坦。因为高考的临门一脚,什么状况都是会出现的,不到孩子离开考场的那一刻,一切皆有可能!
有的家长,高考的脚步声都已经清晰可闻了,还是在外面拼命地给孩子寻找补习班。去寻找所谓的某一科的大牛老师来进行一对一的讲授。我的建议还是紧跟班级老师的节奏,认真面对每一次考试、认真分析每一张试卷最好。
很多家长认为考试和老师讲解试卷不是一种教学活动,似乎只有老师带着孩子们摇头晃脑地在读书,那才是讲课。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误区。因为到了高二下学期结束,课本上的知识几乎就全部教授完毕了,整个高三阶段其实就是补缺补差、强化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加大考试的强度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这不仅仅是在考试和分析试卷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和学习的活动,而且可以让孩子们在这种高频次的考试过程中培养对于考试氛围的耐受性,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压能力。而家长们所期望的让老师持续授课的心理,其实是自己内心焦虑的一种外在表现。
第三、补课这件事
a)是否弄明白为何要补课?
但是坦诚而言,现在的很多家长,给孩子补课其实是非常盲目的。大部分甚至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据说补课了,我家的孩子要是不补课,岂不是不合潮流、岂不是吃亏了。于是便跟着补下去!我们这一届最夸张的一个家长是给孩子报了六门功课的补习班,对于他的这种执着精神,我实在是非常佩服之至。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大多数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其实是毫无目的性的,随大流性质的。所谓毛毛虫心理即为如此!补课,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的必须,而是为了缓解家长自身的内心焦虑感!
如果实在是孩子功课跟不上,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先做出如下的分析:
时间分配合理吗?
比如我家的那小子,高一、高二阶段,对于语文和英语几乎是从来不愿意多花一分钟的时间去搞的。这样自然是不会有好的成绩的。好在他高三的时候顿悟了起来,成绩也就螺旋式上升了;还有的孩子,做起作业来阿猫阿狗的事情太多,一场作业下来,厕所门槛都能给踏平了,要么就是呆着厕所里闭门思过不出了。时间也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上课40分钟专注于此否?
很多孩子,人在教室,心中窗外。这种听课的效果自然是不会好的。还有的孩子不喜欢某一门课的老师,于是乎,只要见到这个老师上课,要么发呆、要么神游、要么埋头去做自己的事情(我家那小子英语课上刷数理化题就是属于此类)。针对这一点,要和孩子说清楚,学生和老师之间不是谈对象,老师没有义务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他。你不喜欢他,这么去浪费宝贵的40分钟,最终吃亏的是你自己!
课后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家庭作业否?
家庭作业其实是温故知新的一个过程,是对于课堂内容的强化。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不断地强化,最终达到肌肉记忆的程度,自然也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每次考试结束后跟随老师认真分析试卷了吗?除了6月7、8两天的考试,平时的考试分数其实真得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紧随老师填平一个个错题坑。坑填得多了,高考之路也就平坦了!
b)孩子对于补课的意愿如何?
如果孩子对于补课没有充分的诉求,我建议家长还是不要去浪费宝贵的时间和金钱。特别是一些一对一的补课费用不菲,据说都是好几百元一个小时。大师们使出浑身的解数,孩子心猿意马地呆坐,实在不是一件太理智的事情。因此,补课,可以!但是一定要和孩子达成一致!否则几乎毫无效果可言。
c)应该怎么补?
在梳理清楚以上两个问题之后,如果的确有补课的必须,则是可以适当补一些的。我的观点是适当补一些。至于如我第一条中所云的那个给孩子一下子报了6门补课班的家长,我还是非常不建议这么去做的。孩子痛苦,家长疲惫不堪。最终的效果也未必好的。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那个孩子今年的高考效果并不理想!
补课不是小朋友过家家,不是做表演,更不是缓解家长焦虑症的最佳良药。一定要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去补课。
d)什么时候补课?
补课的时机我建议是在高一下学期至高二上学期期间进行,最迟高二下学期结束。千万不要到了高三开始第一轮复习的时候,你还带着孩子奔波于城市的角角落落去给孩子补课。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事情,是紧随学校的教学计划,紧跟老师的节奏,一步步走下去!
我身边就有这样鲜活的案例,高三下学期了,还在带着孩子去补课。不管班主任、任课老师如何规劝,我也和他交流了很多,都不行,一意孤行。最终高考分数出来了,他也傻眼了!这个教训其实是很惨痛的!
第四、表扬或者批评,这是一个问题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一个15岁的女孩子,仅仅是因为爸爸批评她暑假作业没有按时完成,就从十几层高的楼上一跃而下,而且很潇洒地给世人留言:“送别我的时候,请给我一束玫瑰花!”我想,这个孩子在纵身一跃的那一刹那,应该是没有考虑到,你下去之后的模样其实是非常惨不忍睹的。而且你下去了就真得没了。而作为家长而言,日常和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是否真正地运用好了表扬或者批评的方法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表扬或者批评孩子,就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一个叫正激励、一个叫负激励。而这其中是有些根本性的原则需要我们去遵守的:
表扬要具体:有很多家长,论起表扬就是你真棒!批评起孩子就是你最差!那么孩子最终还是不清楚,我到底哪里棒了?我又在哪里是最差的了?因此,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一定要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言语或者行为,要有针对性。要让孩子知道,这句话爸爸妈妈是认可的,那个行为爸爸妈妈是不赞成的。这样长期以往,孩子的价值导向就比较清晰了。
及时表扬: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就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否则时过境迁,连孩子对那件事都需要靠回忆才能记忆起来的时候,表扬的作用自然是大打折扣的了。这其实就像给员工支付薪水,最好是当月现金(含转账)支付,否则你搞个白条给他。他不仅仅感受不到劳动的成果给他带来的快乐,而且可能会心生怨愤。
择机批评:我想这个道理是再浅显不过的了。大人有大面,小人要小面。即便是我们在群里,大家都是未曾谋面的,如果受到某一个或者一群人的表扬总是高兴的,遭到指责总是心中不爽的。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而且,不分场合的批评,很多时候换来的是心理上的抵触,甚至是言行上的对抗。所以建议爸爸妈妈们不要去自讨没趣。尤其是对于下颚已经滋长几许毛茸茸的胡须的小伙子或者已经出落得如出水芙蓉的美眉们!记住,不要自讨没趣!
第五、惩戒的问题
现在有很多人在探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在谈论或者平等对话、或者严加惩戒的问题。虎爸虎妈也曾经大行其道。我倒是觉得其实大家还是陷入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怪圈之中了。这个世界是一个混沌的世界。所有的事情并非都是可以被数据化或者是被描述的。教育孩子同样如此。别人做了虎爸虎妈成功了,我们采用这种方式就一定会获得一样的成功吗?事实证明一定不是这样的。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如此精彩的世界了,人类也许可以克隆,但是人类的思维至少到目前为止是不可以克隆的。或者可以说,当有朝一日,思维也可以克隆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人大约也就不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所以,任何事情,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彼此影响、互相作用互相转化,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才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教育孩子同样如此。有教无类是说我们爱子之心不可有分别,而实际施教的时候一定是要因材施教的。否则拿着别人的地图去指引自己的前程,往往是前程堪忧的。
孩子要不要打?如何打?何时打?打到什么程度?这些其实都是一个问题。总而言之,我们不能采用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来解答这些问题。万事皆有度,在度的范围内,你是对的。超过了这个度,你是错的。就是这么简单。也许有人说,你说的这些都是废话。可是我只能这么废话了。我的废话其实是希望告诉大家,此事没有标准答案。如果实在要寻找一个标准答案,一定是废话的。
我可以很坦诚地说,在我儿子小的时候,我打过。而且刻骨铭心的体罚有那么两个。以至于爱人要把我往乡政府(那个时候扯《散伙证》估计是在此办理)拖将过去,几乎要和我崩盘!好在我最终还是力挽狂澜的,否则,我家的格局也就不是如今这个样子了。万幸!万幸!
我更要检讨的是,那个时候,很多的体罚并非说明孩子有多大的错误而必然需要这个体罚,而更多的时候是我那个时间段的生活或者工作中的窘迫状使得我压根就没有一副好心情所致,按照我现在早已经明白的原理叫做情绪的迁移。孩子只不过是我脚下的那只无辜的小猫咪而已。在这里,我一并向当年做了数次无辜猫的我儿子深表歉意!
但是,我也绝对没有全盘否定我儿子小的时候所承受的那些惩戒的实际意义的。我儿子对于家庭伦理、社会规则的遵守,也许就是在这些惩戒中予以强化的。当然,会有很多的教育专家说这个强化的手段有很多,未必是需要惩戒的。而我那个时候是采用了惩戒的手法,这一点我必须承认。现在,即便是已经身高1.76(最近似乎又冒了一大截)的我儿子,当他做了什么有违家规的事情的时候,或者当他过于顶撞爱人的时候,我不用发声,只要把桌边或者碗筷敲打几下,他也便偃旗息鼓了。
其实有的时候,我是希望有冲突的存在的。没有冲突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和谐相处,也许是暗流涌动。而这个暗流涌动或许就会带来溃堤之虞!因此,有了冲突,问题自然也就显现了。彼此对于对方的心理需求自然也就明了了。接下来就是彼此走进、修正、接纳、拥抱的过程了。真正的爱是彼此奔向对方,而绝非是其中一方的剃头挑子一头热!
所以每逢我儿子有了情绪化的表现,我心中就说太好了!问题终于暴露了!这就是矛盾激化法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然,采用矛盾激化法的人首先要内心笃定,你是有能力去把控整个大局的。否则到最后你就会变成一个矛盾的制作者而不是解决者了,甚至可能会引火上身。那可就是你自己的造化问题了,可别歪怪到我的身上!
还有一个现实我们必须承认,孩子越大,我们惩戒的手法运用得越是要慎重!现在的孩子,身高、体重哪一样不超过我们这一代?千万别没打到孩子,反而崴了自己的脚!而孩子之于父母,本身就会有一个肯定--否定—肯定的认知过程!恭喜诸位读者,你们的孩子恰恰是处在对于父母的否定阶段。幼儿时期的孩子,仰望自己的父母、尤其是父亲,伟岸而高大无比,赛过超人,堪比奥特曼。进入初中以后,随着小胡须或者小蛮腰的乍现,父母在他们的眼中也变得越来越不堪了。而这个时候也正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产生冲突最为激烈的一个阶段。所谓青春期遇到更年期即为如此。当孩子步入大学,经过四年的大学氛围的熏陶,父母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又会变得渐渐地丰满和伟岸起来。这个时候的他们,内心会更加淡定、会更加具有包容心。至于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约是没有几个会去记恨父母的当初有哪些伤害自己的言行的。那是因为我们的心胸宽广了,到了不惑之年了,内心中能够容纳下更多的东西了。而父母作为给予我们生命的两个人,自然也会安详地落于我们内心中最温暖的那个地方。这就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演变过程,也是一种人生的轨迹。让我们且耐心等待这个时期的到来吧!
第六、xx六中都有些啥?
我相信在座大部分的家长和我当初得知孩子被摇号进入xx六中时候的心理是一样的。失望、郁闷、愤慨、无措。。。但是经过了三年的时光,我想和大家一起重新审视一下这所给了我们的孩子人生当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记忆的xx六中。
不可否认,学校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时间也许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因此,即便是你们的孩子,经历了2年半的时光,对于xx六中的认识,我想大约一定不是想当初入学的时候那么单纯了,而是变得更加丰满、客观。可以说,三年又三年,六中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卓越的孩子们。这个是有客观数据可以来证明的,我完全没有粉饰太平的意思,也没有必要为我的孩子已经离开的这所高中学校歌功颂德。可以说,孩子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好的学习成绩,除了他们个人的奋斗拼搏与努力、父母含辛茹苦的抚育之外,母校里那些辛勤的老师们的艰辛付出功不可没。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收集关于儿子的成长的经历的爸爸。我汇总了我们这一届这么一组数据和大家分享一下:
高一入学第一考开始迄今,xxxx届的1800多个小伙伴们在南北校区总共参加了大大小小130多场考试,其中高三一个学年经常是一周六考,总共考了115场考试。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老师们呕心沥血、挑灯夜战的结果。为了保证第二天成绩能够与学生见面,老师们必须在当晚连夜批改试卷。可以想象一下,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我想在座诸位也一定是正在经历着这么一个阶段,通过7天网络查分的急切心理大约也是历历在目的吧!你们千百双焦急等待眼睛,频繁刷屏的双手,不仅仅是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和渴望,更是对于老师的期望和无形的压力。
自高一至高三毕业典礼的那一刻,学校、年级部、老师们总共大大小小组织了38次家长会议,其中包含每次段考之后的家长会、分班指导会等等。这一次次集体活动的背后,是学校的精心规划,是班主任的倾情付出,是家校之间的共同合作与进步,是对xxxx届孩子们长足进步的共同期盼!这一系列一系列再也数不清算不明的数据都告诉你我:要懂得感恩。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当别的学校不断发生学生轻生跳楼等恶性事件的时候,xx六中的孩子却是在健康成长着,他们早早晚晚可以见到家长,可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可以有一个排解内心压力的渠道。这一点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来说尤为重要。而我们在座的家长,你们自当倍加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这三年陪读时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想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定会深刻体会到孩子在身边的弥足珍贵了。要知道,现在的孩子,进入到大学去之后,面对一个完全崭新的一个世界。和家人的联系也就越来越稀少了,除非到了需要你提供生活费的时候。很多家长都用了“失联”这个词来表述大学里的孩子和自己的关系,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你们现在抓紧好好拥抱你们的孩子,好好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时每刻。要知道,这个时光转瞬即逝。而我们和孩子之间拥有这么一段美好时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你和你的孩子得以步入了xx六中这所走读制的学校。
滴水之恩永难忘。我想,母校所赋予孩子们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而作为家长,一定要表现出对于学校和老师足够的尊重,这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对于你们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习的进步也是意义重大。我可以给你们做一个比方:你让你的孩子去一棵枣树上去摘枣子,而且似乎你也别无选择,只能有这么一棵树可以去采摘。那么在孩子去摘或者采摘的过程中,如果你作为家长,首先就怀疑这棵枣树是否能够让你们采摘到足够数量的枣子,那么我想你的孩子也未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采摘的过程中去,最终的收获会有多少,我想大约只有天知道了!!
第七、家校如何合作共赢,玩转孩子这个陀螺?
这个话题要是展开来说,我估计至少要写上数万字才可以说得清楚了的。今天,我便尽量简短地来说说这件事。
任何一个家长群里,总有那么几个愤青一族,尽管年岁都已经过了40不惑了,但是行为举事的风格实在是让人费解和难以接受。仅仅就和学校的配合上来说,似乎要不去唱个反调,不去抨击几声,便不足以显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立独行了。于是乎,很多时候,家长群里有相当一大帮的家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就随着他的情绪而波动,去埋怨、去骂娘!类似这样的事情几乎在每一个家长群其实也都是很不鲜见的。
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些比方:
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其实是把玩同一只陀螺的两个玩家。这其中,家长自然是觉得学校是专业选手,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你为何要把孩子这个陀螺送到学校里来了,你自己在家里自娱自乐岂不更好?现实状况显然不是这样的,大家还是知道,学校才是把玩陀螺的行家里手。于是送到学校来了!
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来了。按理说,家长既然知道和学校是玩同一个陀螺的,自然力量都是要往同一个方向去使的。甚至你一点也不会玩,你只会看,那也行。你就在一边看着吧。但是实际上,有很多的家长,却要强装起行家了,对于作为第一玩家的校方的动作指指点点,这算是非常客气的了。更为甚者,横加责难、谩骂,干脆直奔学校去大吵大闹的也是不乏其人的。
有些家长总是把自己和学校当作是买卖的双方,其实这种观点是要不得的。一旦你有了这个观点,你的那种作为消费者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就会滋生出来。而实际上即便是买卖双方,作为买方的我们其实也是要做到对卖方的足够尊重的。有这么一句话和大家共享:一个人是否真正有素养,我们可以看看他是否能够尊重餐厅的服务员。
而家长和学校之间根本就不是买卖的关系。是面对一个鲜活生命的教育问题,是一种合作才能双赢的关系。脱离了对于这个关系模式的清醒认识,我想家长们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言行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学校在额外组织一些课时安排以及强化考试频次的时候,这些都是需要有成本的支出的,这个成本不仅仅是考试试卷的印制等物资上的支出,也包括老师们时间和精力上的支出,尤其是老师们放弃了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于在座诸位爸爸妈妈的孩子们的教育当中。我们为人父母者,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在单位加班,是否希望单位支付一些额外的加班费?如果没有加班费,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士气?这么换位思考一下,一切也都明白了!
我们也是要明白,老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只不过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他们需要尽量做到克己奉献。但是,再澎湃激昂的一腔热血,也会因为过多的质疑、抨击、冷嘲热讽而逐渐冷却下来。最终受害的是谁?这还算是一个问题吗?一定是我们的孩子!
有些高中生的家长,年已过四十,按说是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了。但是行为举事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孩子们玩陀螺,都是知道要往同一个方向去使劲鞭策陀螺的。而这些自以为是的家长,却往往是越厨代庖、干涉校方的教学。这不亚于把陀螺朝着相反的方向去鞭打,最终的结果就是陀螺落地,比赛结束!
我在xxxx年06月份写过一篇文章:《就如何看待高考分数致xxxx级家长群群友的一封信》这篇文章中也曾探讨过关于家校之间的关系问题。当时我是把家校比喻为乘客和小船的,这个比喻其实也是比较贴切和容易理解的。我摘取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做为再次强调吧: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和船长、水手一起,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好这个本已不堪的木船,让它得以安安全全地载着我们到达彼岸。
那么,作为家长,难道不能评议学校的教学活动吗?甚至按照一些家长的说法是我们难道就是案板上的肉任其宰割吗?我姑且不去议论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仅仅就如何评议校方的教学活动给一些简单的建议。
首先,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学校教育的专家一定是老师,而不是我们家长。
其次、我们即便对于一些教学活动心存疑虑,完全是可以心怀诚挚地先了解清楚来龙去脉之后再去和校方交流此事。而有些家长却是在“据说”、“估计”、“应该”、“我想”等等这些主观臆断的前提下去妄下定论甚至付诸行动。过于情绪化的的交流一定是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的。我就曾遇到一个家长,大热天跑到年级部去大吵大闹,最终自然是大家是不欢而散。不要说老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会有情绪迁移的事情发生,你的孩子也难免会成为他脚下那只无辜猫。就算是老师很有素养,不把你的孩子当作无辜猫,你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因此,我强烈地建议家长们: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我们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就可以了。我们行为举事,一个总的原则:永远把事情朝着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发展!一定要紧密配合学校的教育举措;这个时候的爸爸妈妈,有的时候,你的不作为其实就是最大的作为!这其实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可惜很多人无法领悟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付诸实施!那么我只能说一切皆在缘份了!
第八、高考分数是王道
高考仅仅是孩子漫长人生中的一个跳跃动作,今后类似的跳跃动作还会很多,而高考这个动作相对而言是在一个比较公平的环境中进行的,我们珍惜并认真对待每一次跳跃,不留遗憾给未来!因此,对于高考还是要加以重视,这样才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当然,有些家长也会拿出身边或者道听途说的很多的案例,来作证就一个人的一生而言,其实学习未必是那么重要的,高考也未必是那么重要的。这个命题有道理,但是大家也千万不要忘了,普遍性中也是有特殊性的,而我们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普遍性的问题,否则人类社会无法生存下去!因为成功者的人生经历总是会被无限放大,放大到似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按图索骥,走向灿烂美好的明天似的。而现实状况显然绝非如此!
所以,告诉孩子,该看书还是要看书,该熬夜还是要熬夜,该刷题还是要刷题。而作为家长,该做的后勤工作一个也不能落下!说一千道一万,高考分数是王道!大家一起努力吧!我相信,你们xxxx届的老师孩子和家长齐心协力,xxxx年的夏天一定是属于你们的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
诸位爸爸妈妈,教育孩子和喂养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家长经常大呼自己为了孩子所做出的千般辛苦。我只能说:喂养孩子是一只母鸡都能够完成的本性,而教育却是人类独特的行为。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充满艰辛的过程,而且也是其乐无穷的过程。而这个话题永远也没有结束的那一天。那么就让我们尽情地去享受这个过程吧!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当有朝一日,你看着你家的孩子略显稚嫩的身影慢慢地转身背对着你渐渐远去的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孩子,你我这段缘份虽然日渐日稀,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已经尽力了,我了无缺憾!
最后,真诚地祝福xx六中xxxx届的孩子们!xxxx年的夏季属于你们!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学科吧课件www.
xuek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