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来源学科吧课件www.
xueke8.com
xxxx年诗会发言稿:诗与远方
据我所知,诗与远方,被提出并密集地出现在大众面前,是《晓松奇谈》的主题曲。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是许巍演唱的一首歌,由高晓松作曲作词。
我个人非常喜欢许巍,也比较喜欢高晓松。但是,对这一首歌所传达出的信息,以及所引起的近乎狂热的追捧风潮,并不认同也不喜欢。以前,我没有表达过这一切,只是有所保留地沉默着。所以这样,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也有权力表达自己的好恶,只要一方没有强行要求另一方接受自己的意愿,各自互不相犯,彼此相安无事,也是一个和谐世界。这次诗会选了“诗与远方”作为主题,使我有机会说点自己的想法并被听到,非常感谢。但也请有异见者别和我争辩,我力气小,武功差,不习惯上擂台,你有不同观点,我绝不反对,但我说的,一个字也不会改变。
首先,我想说的是“诗和远方”——在歌中意指诗意的生活——成为一句美丽的口号,本身就是诗意的缺乏。口号自身携带的煽动性和蛊惑性,以及与之伴随的潦草,马虎,或者就是苟且的一种。这是一年一度的诗会,坐在这里的都是诗人,这样的相聚已经说明全部,“诗和远方”已不再是需要召唤的生活方式,而是已经根植在大家的生活与生命里,并成长为其中的一部分,我更愿意说一说的是:诗和远方的关系——这里的远方,是指地理意义上的远方,指对眼前日常生活的离开。
先说诗。古代汉族诗歌理论《毛诗序》里写:“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言志”,诗是志向的表现。做一个诗人,过诗意的生活,就是一种志业。我读到过吴宓对志业的解释:“志业者,为自己而作事,毫无报酬,其事必为吾之所极乐为,能尽用吾之所长,他人为之未必及我。而所以为此者,则由一己坚决之志愿,百折不挠之热诚毅力,纵牺牲极巨,阻难至多,仍必为之无懈。”简单点说,志业就是无目的无理由仅仅出于喜欢而殚精竭虑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因此得到愉悦。这样看来,诗人,更像是一种气质,而不是身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堵在胸口像一头肥猪,想要言说的欲望在飞快地膨胀,“心之所希,根于至情,自然而流露,不可或遏,人间之天籁也”,是为诗。
那么,诗一定需要远方吗?这种情感的积累与喷发,非得跋山涉水,游历四方,才能够生长出来吗?
早一段时间去太原学习,张锐锋老师讲了荷兰版画家埃舍尔的一幅画。一面池水,水面上漂浮着落叶,水中是树木的倒影,而水底,潜藏着一条鱼。他说,这是神奇的一瞬间,在一幅画中同时表现出多个世界,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迷人的主题。埃舍尔在一篇演讲中提到自己是如何发现了这个“精彩的刹那”,“正当我孤独地在巴恩的树林里散步时,突然停下了脚步,像一根木头一样伫立着,被一种震撼人心的,不真实的,然而却是神佑的感觉笼罩了,我和它面对面相互凝视……”。后来,我读到张锐峰老师对这幅画的描述:“秋天的落叶漂浮在水面上,每一片叶子都拥有不同的色彩,它们初看起来好像有着相同的面容,实际上各自有着不同的齿边、叶脉以及尺度,这是它们用一生的力量打造出来的气质和个性。即使让人感到几乎完全一样的叶片的滴水尖,都会有一点微妙的差别。这些叶子来自不同的树木,甚至有着相似的经历,它们在水面上混合在一起,就像一群鸟儿从不同的地方赶来聚会,共进午餐。可是水面的参与者不止树叶和树木的倒影,也不仅有被映照的广阔天穹,还有风中涌起的皱纹,代表着痛苦的思考以及大自然的阅历。游鱼在水中游动,和水面上的一切实像与虚像交织在一起,天空、树木、漂浮的树叶和水中游动的鱼,在不同层面上展开一个超出立体的多维空间。”
大自然信手展示的一个多维空间,画家与作家对那个神奇时刻描募与思考,进而成为画,成为文字,被未曾亲见的人看到,使得美与思考得以延伸,谁能否认其中潜藏的诗意呢?而那一刻,就在日常里,在散步的某一处,水面的小小波纹,你的眼睛足够靠近它,都会发现其惊心动魄的一面。聂老师也写过:凝视,你就会看见,就会有蝴蝶飞出来。这样的时刻与远方毫不相干,恰恰是凝视,思考,促成了精彩的刹那,聚集了含有万物的宇宙诗意。
当然,这样神奇的瞬间并不能经常遇到,生活中更多是那些杂草那些秕子。某些时候,我也觉得眼前的处境如此糟糕,想过要离开自己目前所在的城市,去向一个“远方”,似乎只要跳出,一切就迎刃而解。每逢这个时候,我就服一枚卡瓦菲斯的小药丸,就是读一读他的诗《城市》---
《城市》(杨震译)
你说:“我要去另一片土地,另一片海。
找到另一个城市,比这一个更好。
我的每次努力都是对命运的谴责;
我的心——像行尸走肉——已经埋葬。
我的渴望还要在这片荒原盘旋多久。
无论我向何处抬眼,无论我往哪看
都看到我生命的废墟,在此
我虚度了多少年华,不停毁灭,碌碌无为。”
你找不到新的土地,你找不到另一片海。
这座城市将跟随你。你将漫步在同样的
街道。你将在同样的邻里间老去;
你将在同样的屋子里变得白发苍苍。
你抵达的将始终是这座城市。不要指望其他——
没有船在等你,没有路在前方。
既然你已经在此毁掉你的生活
在这个小小角落;你就已经毁掉了它,在整个世界。
最初读这首诗,觉得有某种颓废的气息,眼前是废墟,远方是绝望,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就任由他去,似乎怎样都好,可能这就是“精神蒙绕这尘土”的时刻。后来再读,就有了一些变化,它不再是一面高墙,要围困你,要截断你的去路。反而觉得它更像是刹车皮,在教你停下来,不要那么急,不必那么快,停下来想想,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能不能成为一座桥,架设在“我之所无”与“我之所愿”之间?这个“我”就举着一把小伞来到面前。目不转睛面对糟糕的时刻取代了出走的欲望,“我宛如轮船进了海湾,停留在那里便是我的希望”(费尔南多.佩索阿)。停留不是陷入泥沼,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休息,为再次行动拨开眼前的迷雾。
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诗意并不等同于远方,甚至也不需要远方,或者说,相对于停留,凝视,思考,远方不是最重要的。对于诗人,丧失了观察与思考的能力,远方的田野就是眼前的田野,眼前的苟且也将是远方的苟且。当然,我不拒绝自然发生的远行,只要不是以寻找诗意的名义。刻意不做一件事,和刻意做一件事一样,都是矫饰。
以上写出的一切只代表我目前的想法和理解,至于将来是否会改变,我也不知道,我甚至怀着乞盼在等待着改变的时刻发生。我想,每次转折、改变,都意味着推翻和重建,而一个人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当然,最终未必会指向成熟。而成熟,也非我所愿。
文章来源学科吧课件www.
xuek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