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学科吧课件
在xxxx年1月全市校长会议上的发言交流稿
xx市实验小学
推进学校课程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课改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我校适应集团化办学“瘦身”新形势的主动选择。在xxxx年岁首,我们对实验小学其“实验性”要义,作出了“实行先验、实证推验、实践检验”这一理论创新。恪守“三实三验”,一年来,我们以“课程调结构,学科促升级”为总体布局思路,以服务质量提升为主题,以“概念课程·学科+”为课程供给侧新力量,下好课改先手棋。
对此,xx日报、xx电视台多有宣传,《江苏教育报》和《教育家》、《江苏教育》等杂志也将在年初推出重量级报道。我们的“概念课程·学科+”体系,与以往开展的社团活动、少年宫组织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更多的是我们涵盖三个向度的建设性行动。
一、指向“学程”的开发
所谓“学程”,从内涵上看,其核心是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的课程”;从跨度上看,是指学生学习的一个基本时间单位。
学程设计,是相对于教程设计而提出的。它和一般教程设计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单方面完成的,而是在学校提出课程实施主导性设计框架的基础上,让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并选择和调整课程实施活动的设计与规划。这就是与以往社团活动在课程开发观上的区别。以往的社团活动,也有对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拓展,但这种整合与拓展,开发的主体都是学校,教师的实施越接近学校预定的教程方案,则被视为越忠实,课程实施度也被认为越高。反之亦然。我校的“学科+”体系,学校顶层设计只是根据课程布局宏观调控规划,并不干预每个学科每个年级每个教师“学科+”之“+”,“+”什么?怎么“+”?“+”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由我们全体教师在课程实施现场进行实践回答。
因此,在“学科+”体系中,课程观从“忠实取向”,走向了“课程创生”,课程开发也从学校的“教程设计”走向了教师研制的“学程设计”,全体教师被赋予了参与课程的机会。
二、趋向前瞻的导向
教师和学生成为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内容取向”就成了学程设计的主要特征。
学程设计真正体现的是学生是课程的“消费者”,教师是学生消费过程的供给者。以往的社团活动,也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菜单,让学生自主选择,但综观实践,各种菜单只是在广度上着手,并没有在程度和逻辑关联上着力。我们在设置“学科+”的内容时,力求根据国家课程序列,链接六大核心素养,按学科大类进行研制,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建构多层、多向、多类别的模块化学校课程。多层,即学习内容的多个水平层次;多向,即学习内容指向学生多样的发展旨趣;多类别,即同一学科内不同类别的学习内容。
以语文学科为例,我们在课程大类的设计上,把它与英语整合成“语言与人文”课程。在课程谱系的设计中,语文学科按低中高三个级段,分别设置了“文字游戏”、“语言艺术”、“文学天地”三个大项,三个大项既契合了“人文底蕴”这一核心素养,又充分体现了多层多向多类别这一架构逻辑。教师则在三个大项的导向下,进行主体性“+”,“教师即课程”得到了真正落实。
三、面向质量的表达
以往的社团活动,更多的是以落实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致力学校特色建设为主要目的。那么,怎样形成一个与活动相协同的质量提升体系?
我们在“学科+”建设进程中,旗帜鲜明地用“高分高能”进行质量表达,要求通过“学科+”的实施,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要高,素养更要提高。为此,我们在推进中统筹好与面向学科前沿、面向课堂教学主战场的关系,加强与三个“名师工作室”的深度融合,将“学科+”建设、名师工作室建设、“真学新课堂”建设一体考虑,搭建起了“调、研、促”协同创新新模式。调结构、研方向、促质量,三维一体,切实保证质量目标得以落地。
实践正在证明,我们让“概念课程·学科+”进课表,每周五下午半天,实小本部有60多支学生队伍(东校区20多支队伍)分别奔赴不同的选学选课现场,也奔向“高分高能”的前方。
一位西方教育哲学家曾经说过:“改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终究需要变革。”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一所学校,这根“发”,一定是“课程”。实小的“学科+”课程供给侧改革,决不是“行政干,教师看”的“独角戏”,广泛的共识已经形成,扎实的行动正在跟进。“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我们需要的是沉潜一份耐心,拿出一份诚意,对这一具有开拓性特征的课程体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或许,这种修订和完善是没有尽头的,但我们相信每一次的更新都意味着它的一次长足的进步,这既是课改的逻辑,也是课改的宗旨。
源学科吧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