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照云王红斌:高校科研工作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是对发展理论所蕴藏的哲学内涵,经过高度的抽象和概括而总结出来的内在和本质的特征,它集中体现出人们对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作为人们行动的出发点和活动方式的基础,指导着人们的发展实践活动。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
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强调以人为本。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这四个基本要求来统领我们的工作实践,并以之作为构建发展机制的基本方略。作为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高校科研为国家科技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科研实力较弱,核心能力不强,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管理制度等许多方面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阻碍着高校学术研究事业的繁荣和我国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要从根本上解决和化解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必须从观念创新入手,牢固树立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
一、科研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把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来满足人的需求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所在。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高校科研工作中去,就是要将广大教师置于科研工作的核心,确定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来激发和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高校科研工作的目标,并通过这一目标的制订和实施来促进广大教师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也就是说,高校特定阶段的科研工作目标只是服务于教师群体发展的手段,教师群体的发展才是学校科研工作的理性目标。当前,许多高校恰恰是把手段当作目的,并由此陷入一个本末倒置的认识误区,其严重后果就是出台的一系列短期功利色彩的政策极大地激励着教师学术研究上的机会主义行为,人为造出一片科研成果繁荣的壮丽景观,危及着高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只有教师群体的发展,高校科研“质”的提高才有了可持续的保障,高校三大职能的实现才有了可信赖的基础。因此,科研工作和学术领域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教师个体的发展为本。
教师发展问题的实质是教师的潜能实现或自我实现的问题。与其他社会阶层相比,高校教师的内在需求更具高层次和精神性特征。人的潜能的实现或压抑取决于其所依存的社会环境。要使教师的潜能得以实现,一个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至关重要,而一味地强调监督、管束反而压抑、泯灭了教师自身内在的动力。并且,学术研究上的创造性和复杂性也决定着对教师的学术活动无法有效地实施监督。所以,教师潜能的实现主要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学校的作用就是因势利导,构建一个有助于教师实现潜能并且生产知识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一个有助于教师潜能实现的环境至少要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宽松。形成一个宽松的内部环境,出路在于继续致力于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二是宽容。如果没有宽容和支持,也就难以出现具有原创和创新意义上的成果。要宽容失败。对失败的宽容和关怀,将激励研究者及时进行“失败的研究”,并将其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来认识,这本身就是一份难得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
二、科研工作要坚持全面发展
如果说科研工作中的以人为本解决的是科研发展的动力和目的问题,那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的是科研的发展方式问题。其中,全面发展强调的是量和广度的扩张,但这种扩张并非是“面面俱到”。由于社会分工和人的拥有欲的片面性,一切量和广度上的拥有式发展事实上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全面发展只能是相对的,是类与个体全面发展的统一。针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是个体有独特性的全面发展。
高校科研工作中坚持全面发展观,首先在宏观上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全面发展。一般认为,大学具有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其中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面向社会开展应用研究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大学制度本身应有之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正如“学”与“术”的关系,对这两个方面,高校不能偏废任何一方,而应该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全面发展。其次,在中观上要扬长避短建立并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将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结合起来,避免发展策略上的平均主义和全面均衡。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学科,加大对优势学科的支持力度促其尽快成长,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再次,在微观上,全面发展观还体现在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上。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在空前地加快,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成为一个称职的高校教师,必须首先应该是一位研究者,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秀的教师。作为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娴熟地驾驭知识,精选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播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展望学科前沿,指出有待解决的问题。显然,这与对传统型教师的要求大相径庭。现代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要有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学术品格、思维方式以及方法论修养。
三、科研工作要坚持协调发展
高校科研系统是高校整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横向看,它要和教学、人事、后勤等子系统发生联系。纵向看,它又由各个院系科研元系统组成,各个院系元系统又由各个专业、教研究室、实验室等更小单元系统构成,并且还有由一个个课题组组成的动态微观单元系统。这是一个复杂的子系统序列。在这种纵横交错关系的联络过程中,由于各自利益、地位、出发点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产生系统冲突和矛盾。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就是要运用系统原理,一方面要把冲突破坏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水平,另一方面,使冲突产生积极、有效的结果,产生最大化科研效益。
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横向上主要是妥善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是负相关而是正相关,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无论是从实现高校教育职能还是实现科学研究职能,都需要将科研摆在突出的位置,防止将两者对立起来的片面做法。要将“科教兴国”的口号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就必须要大幅度增加对科研的投入,使广大教师从事科研与从事教学能满足大致相同的需要。
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纵向是要妥善处理好科研系统内部的关系。当前,一是要优化配置科研资源,着力解决科研队伍整合难、资源共享难问题,探索建立和完善以科研团队和课题组为核心的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和校际合作模式,进一步挖掘研究人员的创新潜能,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二是要延伸高校科研管理的功能,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科研训练。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研活动,采取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办法,让
吴照云王红斌:高校科研工作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
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学术活动,开设科研方法论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初步的研究能力。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学科是科学研究长期发展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方向和方向群。随着现代科学综合性趋势的发展,在对许多复杂现象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联合攻关中,诞生了一些新的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这些新的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出现,日趋模糊或淡化了原有学科的边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研究项目的需要及时调整或重组科学研究的学科组织,正确处理好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一方面,学科建设要以科研的方向和成果作为主要标志,另一方面学科建设方向要以科研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四是要加大产学研结合的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和行业的创新体系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及其基地建设,培育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同时,要建立起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融资机制和行政管理机制,推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四、科研工作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一般地讲,可持续性是指某一客观事物可以持久或无限地维护或支持下去的能力。据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有关报告,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界满足其需要之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要求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坚持高校科研可持续
发展原则,要求高校科研的发展既要满足于当前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要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科研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进步。可持续性的科研能力和发展后劲如何培植?这需要从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中去寻找答案。科学研究是一个厚积薄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果,必须要苦学深究,持之以恒,经过长期的积累甚至几代人的努力。靠引进几个拔尖人才、靠几次制度改革来“拔苗助长”般地就想在某个领域站住脚,达到前沿,占领制高点并有发言权,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实现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主发展和教学相长的学术传统(包括积累的学术思想、共同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共同体成员的学术风格等),并建立起能够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的制度框架,这是高校科研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灵魂。要形成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学术能力和发展后劲,高校就必须注重“造血”而不是“输血”,更不是“放血”。要高度重视学术积累,作为研究组织和个人应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同时,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要在学术积累中建立个人乃至共同体的学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