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发言稿:寻找身边的家庭楷模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寻找身边的家庭楷模。积极地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家访计划,利用下班和休息的时间,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为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我全面关爱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特别关注外出打工的留守子女,视他们为自己的子女,生活上有了困难,及时给予关照。经常进行家访,留守学生赵立傲,有一天,突然得了急性痢疾,课堂上拉了一裤子,气味难闻,我无暇顾及这些,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治疗,并付了医药费,然后将学生送到家中,让孩子得到了慈母般的温暖。我发现我班许正前同学经常迟到,作业不做,成绩一塌糊涂,平时穿着拖拖拉拉、脏兮兮地,大家都不愿意接近他。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这位同学进行了家访,才了解到孩子因父母离异,跟着祖母一起生活,父亲经常打工在外不回家,所以没人照料。知道情况后,我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给他穿,利用平时课后时间给他补课,教育学生要经常帮助他,经过一学期的教育,许正前同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家长非常感激。
师爱还必须要有耐心,这是由教育的长期性与反复性决定的。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品德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与实践才能成功。后进生的进步犹如蜗牛行走缓慢之极,往往是今天变好了,明天又恢复了原样,反反复复,难以稳定。教师绝不能有“恨铁不成钢”的思想,需要坚持正面教育,用循循善诱的方法,经常性地作耐心细致的思想转换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后进生尤其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赏和承认,当他们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时,会获得精神上的愉快,从而促进自信心的建立。当他们有了点滴进步,就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让其产生“成功感”,培养自信心。
我班有位叫王z的学生,经常迟到甚至旷课,学习成绩较差,不爱完成作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给了他特别的关注,经常找他谈话,用心地寻找和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他关心集体、劳动积极,于是就选他当劳动委员,以作班干部来树立他对自己的信心。他担任劳动委员后劲头十足,工作认真负责,每天的清洁扫除,他都主动留下来管理,并帮助别人打扫。在他的带动下,班上的清洁卫生评比在学校总是位居前列。在学习上我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开小灶,耐心地辅导,鼓励他在学习上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经过一段时间,王富豪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千校万师进家庭”主题活动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教师的尊重和热情,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
家访在老师和家长,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是共同探讨学校发展与家校共建的新举措,我将继续以“千校万师进家庭”主题活动作为契机,拉近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进老师与家长、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