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返校园,做教育的虔诚信徒
尊敬的领导、老师
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作为班级代表在结业仪式上发言,自从来到北京,除前两天的阴雨天气之外,然后一直是阳光和暖。有这么好的天气相随,有这么好的老师同学相伴,走在校园里,觉得迎面而来的第一个陌生人,都是那样亲切可爱,走在街道上,觉得每一片落叶都有一种清和的意境存在。回首短短几天,我将之总结为三个词。
第一个词是美好。
班级组建时间不长,大家又来自不同的学校,年龄、经历差异很大,但在陶老师、宋老师的精心领导、严密组织下,大家迅速融合成一个整体。两位班主任为之付出很多,在物质给予支持,在思想上给予指导,在情感上给予关怀,面面俱到,无微不至。而同学之间也是相处和睦,有事情,大家商量,有问题,大家解决,有快乐,大家分享,有任务,大家分担,相互理解,共同进退,亲如兄弟姐妹。就我个人而言,感触良多:课余,陶老师宋老师问起我的工作、学习情况,让我心生暖意,觉得美好;李慎涛老师和我畅谈自己的人生经历、教学理念,让我深受教益,觉得美好;和孙文斌老师同居一室,两人切磋教学经验,交流教育思想,促膝长谈,直至深夜,意犹未尽,觉得美好;和张世程老师同游圆明园,暮色四起,烟弥雾漫,于残垣断壁前慷慨悲歌,并夜临清华北大,各骑一辆自行车,时而疾驰,时而驻步,在清华园里,未名湖畔徜徉,亦是美好。
第二个词是丰富。
我喜欢读书,也读过不少的书,我喜欢思考问题,也思考过不少的问题,我喜欢写文章,也写过不少的文章。但坐在这个教室里,我却经历了一个从失水到补水的过程。面对名师大师的学识风范,我顿时渺小,渺小到只能能以一种仰望姿态如饥似渴的享受消化着一道道丰富的精神大餐。五名中学名师,韩军重本质,翟小宁重涵养,梁捷重诗意,程翔重文化,陈立今重课程,各有偏重,又统一于中学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六名专家学者,刘淼老师重视理论的铺垫,严谨务实,赵希斌老师强调教学的有效性,深入浅出,胡定荣老师关注教学科研的操作性,条分缕析,于雪棠老师阐述古典诗歌的多义性,具体翔实,马健老师激发心灵的光合作用,幽默直观,顾之川老师解读教学能力的评价,温厚敦实。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提升和强化了我们自身的专业素养。
第三个词是遗憾。
刚刚走进这个校园,却要离开,刚刚与种种教育思想做着近距离的接触,却似乎又要与之擦肩而过,刚刚与在坐的老师同学熟识,却要分离,心中有说不尽的遗憾与失望。但是我想,幸福的时间虽然短暂,而幸福的感觉却是永恒于内心的。虽然要离开这个校园,但她又将成为我们重新起航的地方,我们要把离开的遗憾变成追求的信念;虽然似乎要与种种教育思想擦肩而过,但这些思想又将成为我们再次成长的种籽,我们要把擦肩而过的遗憾变成进取的动力;虽然要与老师同学分别,但老师和同学给予我们的是一生不弃的情谊,我们要把分别的遗憾变成人生久远的旋律。
重返校园,我把脚步放得很轻很轻,把眼睁得很大很大,把心张开,像一张白纸一样,任凭人文的笔、教育的笔,蘸着思想的墨在上面狂放的挥洒。
在北师大的校园里,我就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因为虔诚,所以心存美好,因为虔诚,所以感受丰富,因为虔诚,所以心怀遗憾,却追求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