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 >> 国旗下讲话 内容页

从雷锋和陶汝坤身上能看到什么(国旗下讲话稿)

文章
来源学科吧课件

从雷锋和陶汝坤身上能看到什么(国旗讲话稿)
雷锋,大名鼎鼎,如雷贯耳,虽然牺牲已经50年了,但一直作为道德楷模而永存人们心中,他那年轻英俊的形象定格成了永恒。陶汝坤又是何许人也?稍微关注新闻的人都知道,他是安徽合肥市一个十七岁的高中男生,因为向初中同学周岩求爱遭到拒绝,将打火机油泼向周岩并点燃,致使周岩的面部、颈部、胸部全身超过30%的面积被严重烧伤,一只耳朵也烧掉了。

这两个人哪儿跟哪儿啊,怎么可以相提并论?!是啊,陶汝坤这样的人渣本来确实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被我们提及,今天在这样的场合提到他甚至是对国旗的一种玷污。之所以这样并列,是他们代表了人性的两端,个中问题或许更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先说雷锋。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周恩来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具体的说是五个方面:一心向着党,坚定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态度;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的“钉子”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我觉得,所有这些精神的核心就是一个字:“爱”——是对国家、对集体、对人民、对事业的热爱。爱是什么?繁体的“爱”字就是上下两只手捧着中间一颗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孔繁森也被人们称之为“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使他们崇高!

再来看陶汝坤。据说他是因为求爱遭到拒绝后才狠下杀手的。我想说,他这是“爱”吗?如果说这也叫“爱”,那真是对爱的亵渎。他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占有的欲望,而且是一种畸形的占有欲——一旦得不到就要毁掉。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那个面如桃花,心如蛇蝎的马夫人居然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印证!

爱的核心是捧出自己的真心,是奉献,是付出,是让所爱的人幸福。我想这首先可以从父爱、母爱、亲情之爱中体会到,也可以从无数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中体会到,而且将来也会把自己体会到的这一份爱传承到自己的子女、爱人身上。这是世间最为美好的人伦之情。再进一步把这种美好的情感向全社会辐射,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为什么同样的染色体组合可以产生道德高尚之人,也会产生十恶不赦的杀人恶魔?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固然跟遗传、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有着关系,但也并不绝对。“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的标签并不能说明什么。寒门可以出贵子,也可以出无赖;富家子弟可以成为绅士,也可以成为流氓。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好人一念之差也会酿成大错,恶人放下屠刀也能立地成佛。西方有谚语说,人是天使和魔鬼的复合体。善良之人就是消灭了魔鬼,而恶人则让邪念恣意纵横。善恶就在一念间。

雷锋的高度其实并非难以企及的,很多时候已经融入到我们的骨子里。热爱学习,刻苦钻研,你已经继承了雷锋的“钉子精神”;弯下腰捡起那张与你无关的废纸,主动承担班级工作,你已经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拾金不眛,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奉献精神”的体现;生活节俭,不浪费粮食,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缩影;而关心同学、关爱他人不就是“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在闪光吗?

等待陶汝坤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一桩恶行毁掉了两个花季少年,也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我们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控制内心的那个魔鬼直到把它彻底消灭?

文章
来源学科吧课件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