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明天就是西方的圣诞节了,你们是不是又已经准备好了怎么过这个节日呢?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圣诞节带给我们的思考!
每年12月25日是全世界大多数基督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在圣诞节人们会准备圣诞树,给朋友和心爱的人准备圣诞节礼物并在圣诞夜放在他们的帽子里面,还会和朋友们一起唱圣诞歌,制作圣诞卡片,和家人朋友在圣诞树下一起吃圣诞大餐等。总之,圣诞节是个象征着美好的日子! 每年的平安夜、圣诞节,我看到礼品店火爆的生意,各商家都在搞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还有人们组织的各种活动,场面之大,人数之多,热闹程度大有超过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的心里总觉得有一种失落感。不得不承认,相比圣诞节的无限风光,中国的传统节日略显冷清。除了每年最为隆重的春节仍然一枝独秀外,其余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重阳已经很难被在记忆中唤起。近年来,随着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这些传统节日开始“春风吹又生”。但是,与圣诞节,乃至新兴的万圣节,感恩节相比,这些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节日仍然处于下风。
首先,我想说,过情人节,圣诞节,我不反对。但是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西方的一个节日在我们国家能如此火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文化、历史却不被重视,备受冷落。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我们的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发扬光大!等我们的国家发展成世界一流超级大国时,是不是世界人民会更多的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史,也会像我们这样狂热的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很多忧国忧民的专家们站了出来,忧心忡忡的呼吁重视传统,再现经典。特别是前几年韩国抢先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这种声音更是达到了高潮。对于保护民族遗产,重现民族传统节日,我是发自内心的支持,毕竟传统的文化是不能够轻易丢弃的。但是,这种声音扩大一下就成为了反对包括圣诞节在内的外国节日,将这些在国外社会中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节日一概斥之为“文化入侵”,并对过这些节日的主要人群—中学及高校学生嗤之以鼻,称之为“崇洋媚外”。对这些专家,我不敢苟同。
几年前的南美国家峰会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宣称当今正处于全球化浪潮的袭击中,号召与会的南美国家一同抗拒美国为首的全球化进攻。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也曾在一次演讲中发出了“世界发展太快了,停下来,我要下车”的感慨。他们都看到了美国为主的西方文化浪潮正在冲击整个世界。但是,他们的声音没有得到太多的附和,因为人们都知道,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在这片汹涌而来的海啸中,每个国家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去适应。圣诞节在中国的日益红火也是借了全球化的东风之便。
圣诞节为首的西方节日在中国走红,但是我们没有真正的在过圣诞节,更多的只是逢场作戏的走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的圣诞节只是借用了圣诞节的外衣,并没有领略圣诞精神的实质。我们只是移植了圣诞树,扮演了圣诞老人,顺便借其之手卖卖礼物,搞搞促销而已。我们不会在平安夜合家团聚,不会在平安夜晚上在床头挂着袜子等待从壁炉钻出的圣诞老人送上礼物。(事实上,我们连壁炉都没有),我们甚至很少放诸如《平安夜》这样宗教意味很浓的经典圣诞歌曲,商店传出的往往是《铃儿响叮当》这样欢快的童声。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热热闹闹,可以在百忙之余忙里偷闲的理由,并不是一个真正蕴含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
与此相应,全球化的浪潮也在影响西方世界。我们国家的春节在英国伦敦和美国洛杉矶都成为了正式的节假日,伦敦在春节将至之际更是大街小巷遍挂中国红,丝毫不逊于国内的喜庆气氛。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广场树立着孔子像,美国纽约议会甚至通过了决议把孔子诞辰定位该州的教育纪念日。我们的文化也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开始影响着世界。
因此,我们在圣诞彩灯挂上街头时不必大惊小怪。文化的交流是世界交往的正常途径,一个外国的节日是不会侵蚀掉我们的民族的。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如何从自己的民族节日中挖掘传统而富有纪念意义的因素,使之不要成为如同圣诞节这样仅仅充斥着商业色彩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