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湖北省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徐爱枝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设计思路】
以质疑定向,以读书为本,抓住重点句自读、自悟;以体验、想象的方式来感受文章内涵;以生活为源,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设:有怎样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村庄里住着什么样的人?村庄里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二、初读感知,读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检查识字识词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生开火车读词。重点指导“澈、湛、裸”字的读音。不要将“湛”读成“shèn”,将“裸”读成“guǒ”。认读词语:
山 谷 森 林 郁郁葱葱 湛 蓝 甜 润 锋 利 盖 房 洪 水
裸 露 扩 大 一栋栋 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 喘气儿 黎 明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
斧头: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
4.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森、葱、犁、喘、黎”等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临写生字。
2.重点指导书写“葱”和“裸”、“黎”。
“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一撇的“勿”。
比较“森、栋、柴”三个字中的“木”这个部件,是不相同的。
3.工整地抄写生字及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