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培养同学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同学的写作能力。
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同学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4、积累对联。
5、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同学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和习作
1、口语交际:
⑴ 生自由读要求,考虑:
本次交际的内容是什么?
(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
⑵ 生自由分组交流,师提示:
要说清这个自然奇观在哪里?奇在何处?最好能说出奇观是怎么形成的。
⑶ 生推荐生一名参与全班交际。
⑷ 全班交流,师生注意评价:
生可以提问,也可补充,还可以讨论。
⑸ 全班评议。
2、习作:
⑴ 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身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⑵ 生审题,确定自身想写的内容。
⑶ 生与同桌同学交流。
⑷ 生拟定草稿。
⑸ 师初评:
① 语句通顺。
② 没有错别字。
③ 有条理,有顺序。
④ 有重点、清楚地介绍。
⑹ 生根据提示,四人小组评议。
⑺ 定稿,抄习作。
二、我的发现
1、生读对话,反复读,考虑: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
2、生反馈。
(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3、师生一起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4、总结。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读,考虑: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
2、生反复读,背自身最喜欢的。
3、生上台扮演。
4、师生齐读,再背。
四、趣味语文
1、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⑴ 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⑵ 生读后,考虑:
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⑶ 师生小结。
⑷ 再读。
2、练习:
⑴ 生自由读:
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⑵ 师生再读。
⑶ 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