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能通过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5能通过吗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学生了解的日常生活事物入手,通过出示栏杆和大卡车的高度,给学生创设“能通过吗”这一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理解这两个小数的实际意义开始,进一步认识小数。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加深对小数的认识,选取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小数,让学生在教材出示的价格、短跑成绩、体温、身高等小数外,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小数,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感受小数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借助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渗透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中理解1角=0.1元,1分米=0.1米,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米尺 10枚1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交流,丰富生活经验。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小数?

(学生自由交流)

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88页“看一看,读一读”的四张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四张图片,上面写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同学们想看一看,读一读吗?(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常见的小数,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小数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同时为下面理性知识的建构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丰富对小数的认识。

(1)课件出示教材88页“看一看,读一读”的四张图片。

师:谁能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生1:我知道了一盘瘦肉馅的价格是7.9元。

生2:我知道了小男孩50米跑的成绩是7.98秒。


生3:我知道了小男孩的身高是1.41米。

生4:我从图中看出小女孩的体温是38.2℃,这个小女孩发烧了!

生5:看来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啊!

(2)提出问题,引出情境图。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图片,你们能够集体合作,帮助老师把图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吗?

2.借助常用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材88页第一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图中的大卡车车身高3.25米,道路中的栏杆高3.50米。

课件出示问题:这辆大卡车能通过栏杆吗?

师:你能根据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类推出3.25米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吗?3.50米又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呢?你认为大卡车能通过栏杆吗?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师指名汇报并引导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个别汇报。

预设

生1:3.25元是3元2角5分,所以3.25米就应该是3米2分米5厘米。

生2:3.50米也就是3.5米,3.5米就应该是3米5分米。3米5分米比3米2分米5厘米高,所以大卡车能通过栏杆。


3.借助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渗透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