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反思 >> 优秀教案 内容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丰收了》教案教学设计

3丰收了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以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笔算除法的基础。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分物过程,初步体验分物过程与除法的内在联系,探索并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直观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算理。

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了直观分物、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根据表内除法类推这三种计算方法,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这三种计算方法的相同之处,从而明确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在用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进行计算,引导学生把表内除法的知识迁移到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当中。

2.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给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的机会。

在教学中,学生的亲身体验非常重要,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标志。当学生完成两组算式的计算之后,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发现这两组算式中存在的计算规律,从而进一步理解口算的方法,将口算的方法在脑海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成捆的小棒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捆好的6捆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34页上面情境图。

师:两只小兔种了一片胡萝卜,到了秋天,胡萝卜丰收了,我们一起去帮小兔们收胡萝卜吧!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你们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并汇报得到的信息。

师:现在我们要利用这些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在进入新课之前,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请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师:求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萝卜,要用什么方法解决呢?怎样列算式?你能试着算出它的得数吗?可以利用学具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学具,理解数量关系,尝试计算,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

2.集体交流。

(1)明确算式的意义。

师:你们是怎样列式的?能说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吗?

预设

生:算式是60÷2,表示把6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


(2)展示算法及计算思路。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的?把计算过程和想法说出来。

预设

生1: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60÷2,就是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2:我想到30×2=60,所以60÷2=30。


生3:我的计算过程是6÷2=3,60÷2=30。

师:6÷2=3是分物过程中的哪一步?60÷2=30为什么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0框起来?

请学生拿出小棒分一分,结合分物的过程说一说。

(3)比较不同算法。

师: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呢?说说你的理由。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明确:这几种算法都用到了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要计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把算式进行转化,利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3.课件出示教材34页下面情境图。


山羊伯伯要把这些白菜运回家,需要运多少次?

(1)请学生结合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2)独立思考,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3)交流算法。

师:这道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预设

生1:要求把160棵白菜运回家需要运多少次,就是求160里面有多少个8,列式为160÷8。

生2:计算时把160看作16个十,16÷8=2,是2个十,也就是20。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学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