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圆环的面积及应用。在教学设计上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情境的引入,突出主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它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认识圆环是圆的面积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上课伊始,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常见的圆环状的物体图片,使学生对圆环有感性的认识,从直观上感知圆环的特征,为后面学习圆环的面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重视操作感受。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本设计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剪出圆环,使学生不但对圆环有鲜明的认识,而且能深刻地理解圆环面积与内、外圆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顺利推导出圆环的面积公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圆规 光盘
学生准备 剪刀 直尺 圆规 每人一张硬纸板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认识圆环
1.师: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课件出示圆形花坛、圆形水池外的环形甬路,奥运五环标志,光盘……
2.同学们,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环形的)
3.教师拿出环形光盘说明: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圆环或环形。
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环形的物体?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乐趣?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已经知道的环形物体以及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4.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圆环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环的面积)
设计意图:从学生掌握的常识和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从直观上也感受到了环形的特点,为后面学习圆环的面积奠定基础。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画一画,剪一剪,发现环形的特点。
(1)画一画。
让学生在硬纸板上用同一个圆心分别画一个半径为10厘米和5厘米的圆。
(学生按照要求画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