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总价、路程问题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教学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主探究生活中的实例,明确常见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效把握教材,使《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些基本理念得到落实,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本节课时,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2.注重情境教学,关注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本节课选择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活动情境,在探究中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体验,较好地体现了教材中的教学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列式并解答。
(1)
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
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2.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组内订正。
(1)80×3=240(元)
(2)10×4=40(元)
3.引入新课。
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应用题中,蕴涵着各种数量关系。上面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总价、路程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建构模型,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52页例4。
(1)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
①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
(生讨论后得出:这两道题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了多少件商品,求一共要多少钱)
师: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②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学生自由回答)
③请你来说一说下题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学校买了20套校服,每套30元,共花了600元。
(2)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师:根据黑板上的两道算式80×3=240(元),10×4=40(元),用单价、数量、总价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生交流并完成课堂活动卡。
②引导学生概括出其他两个关系式。
(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