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算乘法
第2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以前已经有所涉及,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依据“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他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独立试做,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展示不同的算法,让学生在评价和比较中明确如何运用简便方法计算。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关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突破难点。
此前学生学习的竖式计算,一直都要求数位对齐,学生受这种“定位”的影响,在学习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时一般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课前先铺垫一些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练习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片,口算各题。
30×50= 20×25= 62×30= 200×40=
40×80= 40×55= 200×3= 300×4=
2.用竖式计算。
148×13= 326×43=
3.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自由计算。
160×30= 106×30=
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题,先尝试能不能口算出结果,再尝试用竖式计算,竖式计算时你可以创新方法进行计算。
4.质疑区别:同学们都已经计算出这两道题的结果,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道题与我们刚才复习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5.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样的题有没有简便算法呢?(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以提高,教师把例题当作复习题出示,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计算或创新方法进行计算,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运用了以前的方法,但是不要急也不要讲破,再次质疑,这两道题与以前的口算题及竖式计算题有什么不同呢?这样的题有没有简便算法呢?自然引出课题,同时激发学生去探究简便算法的兴趣。
数学